不仅如此,学校还为这些学生每学期提供往返学校的车票,解决这些学生的一切后顾之忧,当然前提是这些学生通过天问大学的考试或者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现在的天问大学各个岗位的行政老师已经就位,这些岗位比较好招聘,而一些授课老师已经到位,准备在暑假期间准备接下来一个学期的课纲。
结果这些专家教授被江平告知,学校已经提供了一套高水平的教材,目前正在教育部审核,审核通过了就可以印刷了。
有些教授提出了质疑,特别是名气大成就高的,自认为在这个领域是权威的,听说大学自己就编了个教材,而自己竟然没有参与其中,有点不信任。
没办法,江平将一套还没有送印刷厂印刷的打印版本给他们看,虽然里面没有特别高深的知识和难点,可是所讲内容则是不存在错误的,而且因为知识点设置合理,既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有不觉得枯燥乏味。
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赵一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尽量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词汇来讲解知识点,一些故作高深的已有科学术语,则是被他修改了名词,只是在注解上说明这些在其他地方叫什么名字。
知识的传播就是要尽量达到效率最大化,而不是茴香豆茴字有四个写法。
第68章 轰动教育界
不仅仅是天问大学因为教材闹出了动静,教育部也因为赵一提交审核的教材引起了轰动。
这么多学科门类的教材,不可能教育部自己亲自审核,需要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来审核。这一审核就不得了了,倒不是因为这些教材的内容有多高深,而是因为这些教材内容完整,知识点讲解的通俗易懂,而且有一些地方还纠正了现有教材的一些错漏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证明方法。
这些科学类的还好一些,毕竟再怎么修改也是需要遵循一般科学规律的,不可能凭空捏造,全凭想象。而那些哲学类或者艺术类的,则是给出了新颖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如果只是单本教材编写得这么优秀也就算了,而是全门类几千本教材都是这样的,而且行文一致,从中可以看出是出自一个人之手。
这就不可思议了,至少这些专家没有遇到过一个人有如此天才,将所有学科门类都精通了解的,从这些教材编写的通俗易懂,没有发现错误的情况下,这个作者肯定不是理解表面,而是都掌握到一定深度。
让人郁闷的就是作者一栏都是天问大学教材处编写,天问大学他们到是了解过,毕竟这所私立大学的投资规模以及招生人数都创了国内的记录,即使不了解这些,这段时间这所学校到处挖人,也是在国内引起过一阵波澜。
作为专家,都有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既然从作者一栏找不到编著者,那么就只能去询问教育部的人了。教育部当然不会隐瞒这些情况,一是这些专家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二是赵一也没有要求教育部隐瞒信息,即使要求了估计也不会答应。一般教材出来了,就一定要经得住公众的监督,隐瞒是不可能的。
当这些专家从教育部工作人员的口中得知是天问大学创始人,曾毕业于京都大学数学系本科生、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的赵一送过来的时候,了解一点赵一的人,虽然已经惊叹他的天才程度,但是也没有想到竟然全学科精通。
以前赵一在数学方面已经证明过自己,也是下一届菲尔兹奖的有力竞争者,从他能够一年就本科毕业,一年就可以研究生毕业就可以以管窥豹,而且从他创立的这些高科技企业来看,已经很高估了他的天才天分,只是没有想到,竟然全学科都有涉猎,而且都不是泛泛之谈。
而那些不了解赵一具体情况的,则是连忙寻找和他相关的资料,虽然赵一的信息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个秘密,但是对于这些专家来说,也就是拐几个弯的事情,谁还没点门生故吏呢。
当拿到赵一的资料,仔细阅读下来,发现他不仅仅是在学术上成就斐然,而且在经商以及科研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人物。也是,如果没钱,怎么创办那所国内规模最大的私立大学呢,估计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的吧。
当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相信这些教材都是赵一一个人编写的,而且赵一自己也没有承认都是自己编写的,这里面有些专家可能怀着一些不一样的目的,通过种种手段打听有没有其他人参与了这些教材的编写,结果肯定是一无所获。
这就让他们很难受了,虽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但是也没法说服自己相信眼前的一切。难道要和赵一当面对质?
还别说,有些专家还真向教育部提交了这个要求,教育部一开始当然不答应了,我们只是请你们来审核教材内容是否有错漏,而不是来让你们来整这些幺蛾子的。再说,这些教材赵一也没说是自己编写的呀,你质疑他造假都不可能。
奈何提这个要求的专家不止一两个,而是有一部分人,其中不排除有些目的不单纯的,也有些怀着仰慕的,反正就汇成了一股洪流,让教育部不得不通知了一下赵一,将情况对他做了说明。
赵一现在哪有闲工夫和这帮人扯淡,自己手上的事情还忙不完呢,所以就回复教育部,自己现在正忙,没时间处理这事。
赵一打算通知林和霞去深圳找贸易公司的贾思琪,让她和贾思琪去香港接收丽的电视。没错丽的电视现在被赵一收购下来了,赵一也算是发现了,经过全球零售行业的收购战,贾思琪对于这种活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难道是熟能生巧?
结果一些已经和天问大学签署协议的专家教授,因为一些师生同学的劝说,竟然希望赵一对于天问大学本科教材一事进行说明。这就很影响赵一的工作了,如果这些人不参与进来,和自己关系不大,现在自己学校的老师参与进来,就不得不处理一下了。
没办法的赵一,只能够回复教育部,让其准备一场天问大学教材研讨会,自己会亲自参加。
听到赵一的回复,教育部的工作人员也是松了一口气,而那些专家教授则是因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是一脸的兴奋。
当赵一到达教育部准备的会议室,几乎全部专家都已经到位了,很多人身前桌子上放着一堆赵一编写的教材。
赵一倒是没有什么感觉,施施然的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教育部的工作人员充当主持,见人员全部到齐,就宣布会议开始。
首先教育部将基本情况进行说明,主要意思是说,赵一之前没有说过这些教材都是他编写的,只是赵一让人送过来而已。
然后就是专家发言了,首先是数学学科的审核专家了,他们倒是没有提什么刁难的问题,毕竟之前的成就摆在那里,只是提了一些自己在教材上发现的心得观点,希望和赵一本人面对面地交流。
这当然是愉快的片段了,其他学科对数学也略知一二的专家,也是对于赵一和那些专家的交流连连点头,显然很认可他们之间的交流成果。
然后就是其他学科的专家上阵了,因为在这些学科上面之前没有证明自己,赵一面对这些专家的提问,从头到尾,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整个儿讲解了一遍。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就是怕麻烦,也怕他们纠缠不断,干脆自己从头到尾讲一遍。
结果就是半天就讲完了一个学科教材,中间除了喝水润喉外,基本不带停顿的,听的这个学科的专家也是一愣一愣的,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形,仿佛所有的知识都印在了他的脑子里,信手拈来,如臂指使。
一个学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那么全部13个学科,不得要一周的时间。没来之前,赵一好似确实很忙,现在既然来了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
于是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赵一都是全程不带停顿,而且语速相当快速地将各个学科的教材讲解了一遍,当然讲解的时候不需要像教材上面写得那么细,毕竟这些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都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将知识点的关键地方讲明白即可。
一周过后,整个会议室里面都是鸦雀无声,不仅仅是这些专家被震撼到了,主持的教育部工作人员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可以说这种情形绝对是前无古人的,至于以后是否有来着,那就不知道了。
将所有的学科讲完后,这些审核专家再也没有人提出质疑了,事实胜于雄辩,这时候在找茬那就是笑话了。也有一些教授想趁此机会,想和赵一探讨最前沿的学术问题,赵一则是以自己学术还没到那个地步,不便讨论为由拒绝了。
说心里话,这些教授打心里面是不信赵一这个托词的,但是人家就这么说了,你能拿他怎么办。
不管后事怎样,反正经过这次事件,赵一的大名算是在教育界引起了一阵轰动,很多与会的专家教授都是赞不绝口,通过这些专家教授的口传给了自己的同事好友,渐渐像股飓风,在我国教育界刮了起来。
吃瓜群众听了,只是感叹一句,“果然,没两把刷子,怎么敢自己建立私立大学呢,这可不是有钱就可以的。”
而那些有想法的,则是考虑自己要不要去天问大学毛遂自荐,之前受过邀请的,则是在重新考虑自己的决策了。
第69章 接收丽的电视
通过七月份的激烈交锋,贾思琪最后一口将丽的电视的收购价提到了3亿港币,比邱德根的收购价足足高了50%,唯一的要求就是需要他们出手全部的股份。
哪些股东当然没有什么意见,因为现在的丽的电视已经亏损很多年了,再不出手很可能就要砸在自己的手里,这次本以为只有远东集团的邱德根一家收购,这样讲价就不好讲了。
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而且是财大气粗的那种,经过和邱德根几次抬价之后,邱德根终于放弃了这次收购,贾思琪终于将丽的电视全部股份收入囊中。
丽的电视的员工以为现在的老板既然能够财大气粗的收购自家公司,接下来肯定会有一场大动作,这期间所有的员工都变得兢兢业业,生怕出了点差错被新老板盯上,给找个理由开除了,这时候的香港就业形势可是不妙。
结果左等右等,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现在都8月中旬了,还是没有见收购方派人来管理公司,只是收购方的一位工作人员过来告诉丽的高层,目前一切照旧,等待总部派人过来。
这个决定让丽的电视高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继续兢兢业业的继续干自己的活,一些即将要上马的项目也暂停执行,等到新的老板过来再做打算。
这期间一些员工因此觉得新的老板是一个不靠谱的人,已经在自寻出路了,有的已经和TVB取得联系,有电影公司门路的,也在做最后的打算。
就在丽的人心惶惶的时候,收购方终于通知他们,新的负责人明天就会过来接收丽的电视,请他们做好准备,所有高管不得请假。
第二天公司所有高层都等在大门口,迎接即将到来的负责人,这将决定他们接下来的命运,不得不让他们慎重对待。
好在等了没有多久,一辆黑色奔驰轿车缓缓地驶入公司的大门,丽的所有高层顿时上前,抢夺轿车的开门权。
这次来香港是赵一陪着林和霞一起来的,贾思琪作为香港人,也在陪同之列,另外还有一个赵一的秘书,这个秘书准备让林和霞带着,不然让她一个人在这边,赵一有点不放心。
赵一首先下了车,看了眼开门的人,微笑的点了下头,然后就搀着林和霞下车,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贾思琪也自信的下了车,然后秘书将车子开到停车位上。
赵一扫了一眼前来迎接的丽的电视高层,没有一个认识的,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接下来配合林和霞接收,那么他们暂时没有被解雇地风险,至于以后就看他们的表现了,反正这些只要林和霞愿意,他是不反对的。
跟着高层进入办公楼内,然后赵一让他们带着自己等人视察了公司地办公环境,看看员工的工作氛围如何,算是对丽的的第一个印象吧。
然后就是和公司高层进入了会议室,首先贾思琪介绍了赵一和林和霞的身份,主要是说这就是实际收购方,其他的很多信息是不可能告诉他们的。
然后就是赵一任命林和霞为电视台主席,全权负责电视台的工作。
等这些流程走完,赵一说道:“我不清楚你们以前干得怎么样,也不想知道,但是自从现在开始,你们第一要务就是配合林小姐接管电视台的工作,只要配合得好,你们就可以继续待在现在的岗位上。
至于之后的情况,则是看你自己的工作表现了,工作成绩突出的,我们不吝啬加工资,给升职,如果总是完成工作不理想,那么对不起,我们这不是慈善机构,要么会根据你们的实际能力调到合适的岗位,要么你们就另谋他就了。”
说完这些话,赵一继续说道:“你们先出去,我和林小姐有点事聊,等会儿再让林小姐单独和你们开会。”
等众人都出了会议室,贾思琪也想跟着出去,结果赵一喊道:“贾小姐,你也在此听听吧。”
等贾思琪重新做好后,赵一对林和霞说道:“我们刚才转了一圈,发现现在电视台的员工人心不稳,你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人心。”
听到赵一的话,林和霞也是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
听到林和霞的回应,赵一继续说道:“我们需要对电视台进行大的改革计划。
第一,就是需要增加几个频道,首先是全天候新闻频道,报道全球各国新闻事件,为此我们需要组建一个全球性的新闻采编记者团队,尽量第一时间能够获取新闻资讯,也可以和全球其他各大新闻单位合作,购买他们的新闻资讯。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要刻意报道大陆的负面信息,尽量秉承中立原则,特殊情况下需要偏向国内,屁股不能坐歪了。”
在赵一看来,哪个国家都会有好事和坏事,不能只是盯着坏事不放,给外界造成这个国家整天都是坏事的印象,更何况自己还要在国内混,和政府处好关系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