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国同样境地的,还有旁边的湾湾,前世他们在电子半导体行业发展起来,还要依赖于前世几个主要研发市场的技术转移。
而这一世,这些地方的电子半导体产业本身就很艰难,跟别说是转移技术到湾湾了,所以湾湾想要依靠半导体技术崛起难度非常大。
如果我国的半导体技术是建立在他们的基础之上的,那么还可能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随着市场的扩大,大家都能够分的一口饭吃。
但是我国的半导体领域虽说不上是从一清二白开始的,但也基本上和他们这些国家没有太大的牵扯。
这就造成了赵一旗下的企业基本上都包圆了半导体全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形成了独立的闭环,完全没有给他们插脚的机会。
如果是技术都不怎么样,他还有可能嵌入到这个产业链当中,问题是,他旗下的这些半导体相关的企业,各个环节的技术都要强过他们,这就是无解的局面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在各个环节都占据领先优势,肯定不愿意将到嘴的肉送人了,只能是委屈他们,让他们另谋出路。
不过RB的人均还是比我们高得多,虽然我们总量上已经超过了他们,至于韩国,人均差距还没有那么大,汉江奇迹有没有前世的辉煌还是两说。
正是因为如此,赵一并没有以命令的口吻来说这些,算是一些提点吧,至于北极星游戏公司做不做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
按照赵一的认知,在互联网前期,作为国际化企业,可以制作出来一些符合全球玩家口味的游戏,这样容易扩大自己的游戏影响力。
等到一个阶段之后,就必须要制作大量符合地方口味的游戏产品,进行精细化运营,这样才能够牢牢的掌控整个市场。
不过这里面就需要庞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和运营队伍,以目前北极星游戏公司的员工数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过未来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多了,就可以实行整个策略。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北极星游戏公司想要达到员工10万的目标,貌似也不是不可能,只需要维持10万员工数量,加上高效率的游戏开发引擎。
基本上他们可以做到向全世界供应满足各个口味、各种类型的游戏产品了,到时候,说不定真的是“独孤求败”。
每年上千款游戏上市,各个游戏的质量都还不错,里面总有一款游戏符合你的口味,特别是在智能手机时代,这种盛世景象想象就让人期待。
赵一的下一站就是积木软件公司,来这家公司的主要目的是看看他们的智能城市大脑的研发情况如何。
如果他们的研发成果有所突破的话,那么可以在中国房屋公司建设的新城里面率先使用,这样可以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更多的问题。
像这种大型应用系统是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建设的很完善,都是基本可用的情况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点一滴改进而来的。
当赵一到达积木软件公司总部的时候,左大千就已经在楼下等待,赵一下车之后,看了眼这个办公楼,和之前过来没有什么变化。
目前在这边的几家企业里面,最阔绰的就是北极星游戏公司,其次就是聆讯科技公司,再次就是金盾科技公司,其他的几家企业都是半斤八两。
这几家半斤八两的企业当中,又以积木软件公司稍微好点,毕竟他们还算是有了收入,维持企业运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别看他去年的营收也有几十亿元,在国内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企业了,但是如果抛开他们的研发投入,剩下的就没有多少钱了。
因为他们目前研发的智能城市大脑,需要使用到非常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以及各种软硬件设备研发投入,能剩下钱才怪。
其他几家企业的情况和这边差不多,所以他们基本上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进入研发领域,都没有什么余钱来建设庞大的总部。
本来赵一打算自己出钱让他们建设自己的总部,毕竟总是窝在这些地方不是一个事,而且人数多了之后,还要分开几个地方办公,非常的不方便。
后来北极星游戏公司搬过来就拿出来了新城建设计划,就让赵一改变了想法,还不如等新城建好之后,那边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企业的员工办公。
而且那边的设施都非常齐全,最重要的是新城那边初期的空置率肯定很高,还不如租给这些企业,能够集拢人气。
等新城那边人越来越多,这些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再建设自己的总部,搬出新城也是可以的,也为自己省了一大笔钱。
跟着左大千来到了公司里面,查看了下办公区员工的工作情况,赵一看了下,发现他们还在编写智能城市大脑的核心,至于分系统,在这边没有看到,估计是搬到其他地方办公了。
智能城市大脑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这个智能核心了,如果这个智能核心没有编写好,整个系统就没法运行,至少不会表现的那么智能。
看完一圈之后,就来到了左大千的办公室,两人分别做好之后,让秘书上了一壶茶,左大千就向赵一做汇报。
“我感觉我们可能掉入一个大坑了,当初想到智能城市大脑这个好点子,让公司全体上下顿时兴奋不已,热情瞬间就点燃了。
结果做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虽然赵总您提供了更高级的智能算法,但是想要变成产品,难度还是非常大。
根据我们的预估,目前的工作进度还非常的不理想,智能核心的完成率还不到10%,如果按照这个进度进行下去的话,乐观估计,也需要5年以后才有可能完成这项工作。
原因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开发人手略显不足,我们已经拼命的招募员工,但是能够胜任的人才数量还是太少了。
而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初期也只能是打打下手,无法胜任更高级的技术开发工作,特别是智能核心的开发工作,能胜任的员工数量更是屈指可数。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低估了智能核心的开发难度,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们将目标定的比较高,才会造成研发上的困难比较多。”左大千说道。
这是一上来就跟赵一抱怨起来了,赵一听完他的话,也是莞尔一笑,如果真的那么容易,也就不会他重生前也没有像样的智能城市大脑产品了。
如果不是他给积木软件公司提供了更高级的智能算法,他们的智能核心的研发工作估计到现在已经陷入停滞状态了,根本就无法进行下去。
就凭借他们从繁星软件公司拿过来的人工智能算法,不仅算法相对简单、资源消耗过大,甚至表现出来的智能程度也有限,更重要的是,需要庞大的数据支持。
当然,赵一给的算法里面,也只是相对于给繁星软件公司的智能算法好一个等级而已,但是也算不上非常的先进,至少也需要很大的数据来支持。
两者虽然也都需要庞大的数据支持,但是两者在数据学习上面的效率和准确率却是有着极大的差别。
除此之外,繁星软件公司的智能算法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标记,需要先对数据进行清洗,才能够让人工智能程序进行学习。
而积木软件公司这边的人工智能算法,在数据分类学习上面已经进行了优化,可以自动进行鉴别验算,智能化程度更高。
当然,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学习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但是需要的算力也要提高一个档次,至少在培训阶段是这样的。
过了培训阶段之后,随着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需要的算力支持是呈现下降趋势,最终趋于正常,到时候的算力资源消耗比起繁星软件公司要少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积木软件公司虽然赚了几十亿元的收入,但是却拿不出钱来进行总部修建的原因了,因为目前正是他们在硬件投资上面投入最多的时候。
第430章 解决面临的问题
积木软件公司之所以要编写自己的智能核心,主要的目的还是为将来的出口打好基础,因为出口的产品不可能将智能核心部署在我们的国土之上,会有一定的泄密可能性。
这个很好理解,其他国家虽然可能会眼馋智能城市大脑带来的城市化治理效率,优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但是如果智能核心和主要功能不再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而是在供应商的掌控范围之内,任谁都无法完全放心,还不如继续沿用原来的管理体系,这样至少安全有保障。
而且出口的智能城市大脑,也不可能将智能核心等关键技术部署在我国,由于距离的原因,会造成很大的时延,不利于智能城市大脑处理紧急事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一也没有说要自己提供智能城市大脑的智能核心,就如他旗下的企业使用的管理系统那样,就是他提供的智能核心模块。
自己的企业使用的智能核心模块,也都是在本土使用,就连商通贸易公司在海外开设的零售渠道等其他企业,宁愿通过卫星通信技术来沟通本土系统,也不会直接部署到海外。
当然,商通贸易公司能够这么做,主要还是对于时延的要求不是很高,和智能城市大脑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可比性。
按照左大千的汇报情况来看,想要在国内尽早使用智能城市大脑,短期内依靠他们自己编写的智能核心是不可能的了,除非赵一自己亲自上阵,加上初级人工智能,才有这个可能。
“这样吧,你们自己编写的智能核心还是按照你们目前的方案进行下去,至于国内使用的智能城市大脑的智能核心,我会提供给你们一个。
这样就不会耽搁中国房屋公司使用智能城市大脑了,而且你们也可以尽早完成智能城市大脑的外延系统,以达到基本可用的目的。
而且在国内率先使用智能城市大脑,你们也可以尽早收集到足够的城市管理数据,以支撑你们的智能核心的研发,提高智能核心的进度。”赵一说道。
对于赵一的建议,左大千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了,他们其实早就知道老板手里有更加先进的智能技术,这些从他们使用的系统智能化程度就可以看得出来。
而且不管是繁星软件公司还是他们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是出自老板之手,所以对于老板的话,他是没有任何怀疑的。
至于老板为什么不直接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拿出来,他也有所猜测,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查看他们自己使用的智能化核心模块,只是被赵一加密过,根本就无法查看。
对老板这种防贼一样的措施,如果还不明白,那脑袋真的是有问题了,赵一这次拿出来的智能核心模块,也同样是会进行加密处理,他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改造权。
即使是如此,左大千对此也是相当的高兴,正如老板所说,至少他们可以围绕着智能核心模块,完善外延系统,同时收集足够的数据,加快自己的智能核心的研发工作。
只要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到时候自己的智能核心完成之后,只需要更换智能核心模块,就可以直接完成自己的智能城市大脑项目了,也就可以用来出口了。
“你们的困难不仅仅只是在智能核心方面吧?”赵一问道。
听到赵一的话,左大千尴尬的挠了挠头,笑着说道:“老板果然是慧眼如炬,我们的智能城市大脑项目,除了最核心的智能核心之外,就是对于大数据的处理了。
在大数据处理上面,我们其实和繁星软件公司交流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并没有信心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会不会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繁星软件公司虽然在大数据处理技术上面有一定的成果,但是他们毕竟只是处理企业级数据。
而智能城市大脑的处理数据最低也是以一座城市为单位,而一座城市的人口,多的有几千万,少的也有几十万。
不说这些城市人口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就是维持城市远转的各项设施每天诞生的数据就是极为庞大的,和企业级数据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面。
而这么庞大的数据,需要快速存储、读取和分析,不仅需要高密度存储介质存储这些信息,同时还需要存储介质可以快速的将数据读出来,并且加载到智能核心模块分析。
这里面就涉及到高速I0了,说实话,别说是现在没有这种级别的I0技术,就是赵一重生前,世界上也没有这种级别的I0技术。
别看前世全球互联网企业每天的访问量惊人,但是他们是采用了许多技术来分而治之,不会过分集中到一起处理的,也就是俗称的负载均衡技术。
但是积木软件公司的智能城市大脑,和普通的互联网技术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智能城市大脑最好的状态下就是只能有一个大脑。
只有保证只有一个大脑的情况下,才不会出现特殊情况下,“精神分裂”的情况发生,才能够保证城市的稳定运行。
当然,这里说的一个核心不是指智能核心只能是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面,对于智能核心,可以无限分割部署在各个机器上面,这样才不会因为一台机器宕机而使整个系统陷入瘫痪。
这里所说的一个智能核心,是指即使分割成为无数小份部署在无数机器上面,在整体上也需要形成一个“智能意识”,所有的指令都需要从这个“智能意识”发出。
这又要牵扯到怎么让无数机器上面的小份智能核心时刻保持状态同步,最终形成一个“智能意识”呢,仅仅只是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高难度问题。
上面所说的其实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数据的读写分析问题,第二个就是智能核心内部的协调机制问题。
“关于数据读写分析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分层的办法来解决,先将城市数据,按照数据类型分类,分别交给一个专门处理这方面信息的智能核心分模块来处理。
在这个分模块下面,可以分出若干个对这类数据再细分处理的次一级智能核心分模块,以此类推,直到最终将庞大的数据分解成为有限的数据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