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那些没有购买此项保险的香港市民,在保险公司、医疗公司和已经购买的顾客推荐下,也纷纷的购买了这项保险。
  根据中国医疗公司的估计,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面,这项重大疾病保险将会覆盖50%左右的香港市民。
  虽然这项保险在香港的知名度很高,但是费用相对收入来说,也不算是很低,一年也需要缴纳9000多港币,还有很多人舍不得购买。
  现在香港市民希望能够让政府承担一部分保险费用,理由就是港英政府之前卖地有了大笔的收入,同时香港地铁公司的出售,也有大笔的收入。
  这这些收入之前说是用来填海造陆,但是迟迟没有看到港英政府的行动,所以就开始有人打这笔钱的注意,希望政府能够承担一部分保险费用。
  具体结果,目前还不明朗,只是有一些代表出来提出了这个方案,如果方案通过了的话,政府承担一半的保险费用,那么购买数量绝对会提高到80%以上。
  按理说重大疾病购买者大多是以老年人口为主,因为老年人口各种重大疾病较多,购买比较划算,其次就是婴幼儿,购买此项保险,主要是为了安心。
  至于青壮年人群,购买的比例就要呈现断崖式的下跌,一是这个年龄段出现重大疾病的概率要低得多,感觉自己不容易得病。
  二是这个年龄段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全家的生计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压力很大,如果再额外支出大笔的保险费用,压力会更大。


第468章 何去何从
  中国医疗公司香港元朗区新城医院的开业,给香港医疗领域带来了一丝不一样的意义,至少对香港本地市民来说是这样的。
  但是对于境外人员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因为这家医院不接受涉外业务,不是香港籍的人员,想要治疗重大疾病,依然是需要前往内地的涉外医院。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遵守这条规矩,新城医院的建立,让一些不便前往内地就医的人员,看到了一丝曙光。
  台北的一所豪华官邸内,一位老人正在有气无力的躺在病床上,看着卧室的天花板发呆,此刻,他心里想了很多,有仿佛什么都没有想,全身都是有气无力。
  就在他发呆的时候,房间外面响起了敲门声,床上的老人指示服务人员开门,不一会,进来一位同样年龄不小的人。
  “总裁,国华过来看你了,今天身体好些了吗?”进来的老人站在床边,声音柔和的问道。
  听到俞国华的话,老人抬了抬手,有气无力的说道:“还是老样子,感觉是一日不如一日,这段时间感觉特别的明显。”
  听到老人这么说,俞国华沉默片刻,似乎下定了决心,说道:“也许你这个病还能够治好,就是不知道总裁您愿不愿意外出就医?”
  “哦,国华你有心了,说说看。”总裁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
  “前年在国际医疗领域发生了一件非常大的事情,那就是对岸将国家医疗福利承包给了一家私人企业,这家私人企业叫做中国医疗公司。”
  听到这里,总裁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这家企业,当时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想要不知道都难,特别是发生在对岸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更是被反复拿出来说的事情。
  “可能总裁因为身体原因,对这家私人医疗机构的后续表现关注不够,在经过近一年的实际运营过程中,这家企业表现的是相当的亮眼。”俞国华小心的说道。
  “哦,那倒是要仔细听听,这家企业到底有何神奇之处。”总裁听到这里,一扫之前的有气无力,甚至指示服务人员扶自己起床,准备坐起来好好的听听俞国华的汇报。
  等到总裁坐好之后,俞国华继续说道:“自从1986年1月1日开始,这家私人医疗机构正式接管大陆的全国医疗福利,全面实施免费医疗福利制度。
  在这家医疗机构接手之后,前三个月内,就为全国2000多万人提供了就诊服务,其中重疾患者数量占据着30%的比例。
  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发生一起因医疗救治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可见这家企业在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医术水平也是相当的高。
  其实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毕竟只要舍得下本钱,准备充分,一般的医疗结构也是可以做到的,就看是否愿意下本钱而已。
  不过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他们对于世界上的疑难杂症和重大疾病,有效治疗率接近100%,就算是暂无治愈的病例,也没有一例死亡情况发生。
  这才是中国医疗公司最神奇的地方,根据当时的报道,很多肿瘤患者前往就医,基本上能够做到半个月内治愈,效率是相当的高。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时还报道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孩,根据所有医疗专家的意见,是毫无治愈的可能性。
  结果你猜怎么着,中国医疗公司竟然给治好了。”
  听到这里,总裁的心情仿佛更加好了,连忙问道:“哦,是通过什么办法治好的?”
  “说来您可能不信,估计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过,中国医疗公司竟然直接给这位双目失明的女孩换了一双崭新的眼球器官。”俞国华回答道。
  “那也是这位女孩幸运,找到了愿意捐献眼球,同时有匹配的捐献者,这算是个例,当不得如此赞誉。”总裁说道。
  听到总裁这么说,俞国华脸上露出果然不出所料的神情,说道:“这会总裁您可就猜错了,这双眼球并不是依靠别人捐献的,而是中国医药公司通过细胞组织培育出来的。
  这样通过患者体细胞,通过定向诱导技术,可以定向培养患者的特定器官,这样的培育器官,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和患者100%契合。
  当然,想要做眼球更换手术,在世界上都属于顶级难度,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中国医疗公司的技术底子非常的厚。”俞国华说道。
  不过俞国华夸中国医疗公司的事情直接被总裁忽略掉了,而是关注其之前毫不起眼的中国医药公司。
  因为这家企业之前的报道非常的少,而且也不是国家福利计划当中的企业,后来因为一系列特效药和器官培育技术的曝光,让他们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是中国医药公司的这些特效药和相关的技术,都是在本土运用,很少在国外能够发现,所以对外宣传的时候,一般也是宣传中国医疗公司。
  如果不是特别深究背后的故事,而且也不是特别关注的话,中国医药公司还真的非常容易被人忽略。
  “我怎么感觉是因为这家中国医药公司厉害呢?是不是中国医疗公司对重大疾病有如此之高的治愈率,背后都是中国医药公司提供了特殊的药物?”总裁问道。
  “总裁果然慧眼如炬,我也是特意关注后,才发现这家医药研发生产企业的不简单,不过这家公司的知名度比起中国医疗公司就要差很多。”俞国华拍了总裁马屁后,说道。
  “不过这家企业非常的低调,外界对这家企业的了解非常的少,而且他的药物很多都是独家供应给中国医疗公司。
  这就造成了别人对这家公司的关注更少了,不过这家企业的减肥药等美容相关的药物,在国际市场上面销售的还是非常不错,效果显著,副作用几乎没有。”俞国华继续说道。
  “国华,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动1980年之后,对岸似乎就像是开了挂一样,在很多领域的技术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一点非常不合常理。
  更重要的是,对岸可是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竟然允许这么多跨国私人企业,这一点也非常的不同寻常。
  虽然对岸也基本上是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改革开放,但是总感觉似乎步子迈的很大,不然也不会让私人资本涉足这么多的领域。
  同时又似乎这种的感觉是错误的,因为这些开放的领域,都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的,基本上都是在短短几年就成为了国际巨头。
  之前虽然也有这个感觉,但是还没有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这次提到的中国医药公司,感觉也不是那么简单。
  要知道生物技术发展的速度比起机械、半导体等领域,发展起来更加困难,既要长时间的投入,有需要一点点运气。
  而这家企业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完成了国际上那些百年医药巨头都无法完成的壮举,你仔细想想,是不是不同寻常。”总裁一扫之前的有气无力,语气坚定的说道。
  因为这些事情经不起深思,越想越觉得里面的问题很多,很多东西逻辑上都很难说得通,但是又确确实实发生在了眼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经过总裁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不对劲,也不知道对岸到底是在搞什么。”俞国华回应道。
  “之前让调查的这些企业的背后所有人,你们调查出来了没有?”总裁问道。
  “让总裁失望了,我们目前还没有调查出来,对方的保密级别非常的高,而且保密技术和保密方式都非常的先进,我们已经损失了好几位人员。”俞国华回答道。
  “你说,这些私人企业真的是私人企业吗?会不会是国有资本伪装成的私人企业,这种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对岸为了改革开放顺利进行,肯定会树立一下私人资本典型出来,好让更多的人进入到私人经济领域,发展他们的经济。
  同时也对外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他们允许私人经营者参与到国内众多领域发展当中来,让国外资本能够放心的参与对岸经济发展,不用担心被没收。”总裁以猜测的语气说道。
  “这个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不过有一点还是让人比较疑惑,那就是对岸怎么突然就在高端技术领域突飞猛进的。
  如果真的之前就有这些技术的话,那不至于之前的经济运作模式进入穷途末路,也不至于之前穷的叮当响。
  我们都知道,对岸现在不仅在汽车、半导体、消费电子领域突飞猛进,同时在航天领域也是崭露头角,就连鹰酱都没有的卫星导航系统都研发出来了。”俞国华也指出了里面的漏洞。
  听到俞国华这么说,总裁也是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技术发展一般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突然就冒出来的。
  但是这些年对岸的发展情况,跟这个规律是不相匹配的,很多技术,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
  如果只是和世界先进技术齐平,或者是弱一些的话,还可以说是从国外获得相关的技术,因为这样也可以说得过去。
  但是对岸突然冒出来的技术,技术水平都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甚至在个别技术领域,高出世界领先水平一大截。
  例如液晶显示屏技术,虽然在后世司空见惯,但是在这个年代,成熟度高的液晶显示屏技术,算是别开生面了,让人连追赶的心思都没有。
  甚至外界都不知道北极星公司是通过什么技术,能够生产出来分辨率这么高,同时各项参数都表现的这么好的液晶屏技术。
  要知道在北极星公司液晶屏技术出来之前,世界上只有黑白屏幕,而且尺寸都是非常的小,各项参数差距更是巨大。
  “可能总裁还没有获得最近的消息,对岸开始修建京津高铁了,设计时速达到了500公里每小时,如果是真的话,这项技术就直接甩开世界领先水平一大截。”
  这个消息俞国华也是刚刚得到的,当时他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不相信的,因为实在是太离谱了,要知道目前的高铁时速才200公里多点。
  如果是推出的300公里时速的高铁,他还会相信,实在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所以本来不打算讲出来的。
  不过经过这么一番讨论后,俞国华越来越觉得,也许这个消息是真的,因为这几年来,对岸的技术发展完全不按常理来,这样的技术也不是不可能存在。
  听到俞国华的这个消息后,总裁更是沉默了起来,甚至都闭上了眼睛。
  俞国华看到总裁这样,也是安安静静的坐在旁边,不敢出声,房间里面顿时陷入了诡异的安静氛围,甚至让人有点压抑。
  约莫十分钟之后,总裁睁开了眼睛,问道:“国华,你觉得国运这个东西真的存在吗?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吗?”
  听到总裁这么问,俞国华也是一愣,没想到总裁竟然问这个问题,不过他丝毫没有耽搁,回答道:“也许有吧,不过,应该也是上下齐心的结果。”
  “唉~~,先父的遗愿估计是无法完成了,我们这边到底何去何从?”总裁看着天花板,不知道是问俞国华,还是在问自己。
  虽然这些年他们也励精图治过,但是由于很多看好的产业,纷纷在对岸开花结果,留给这边的机会不多,导致经济发展并没有如前世那么辉煌。
  现在的人均收入,甚至都比对岸来的低,要知道这边只有一两千万人口,而对岸的人口规模是这边的几十上百倍,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的巨大。
  其实早几年,这边就看出来对岸的蒸蒸日上,因为对岸的出口贸易突然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而且里面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占比还非常的高。
  就算是一般贸易产品,也不是简单的加工出口产品,例如服装类型,都是内地自有服装品牌或者是被内地企业收购的服装品牌,利润率比起高科技产品丝毫不低。
  而反观这边,原本属意的半导体产业,现在都是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其他的经济发展领域,都是一般贸易产品,利润率并不高,完全是赚个辛苦钱。
  俞国华听到总裁的问题,他果断的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也不一定答得上来,就算是心里有想法,也不能够在这里说出来。
  总裁没有等来俞国华的回应,沉默了片刻之后,问道:“听说许多老兵久离故土,甚是想念家乡的亲人故土,想要回去探亲?”
  俞国华不知道总裁的真实想法,不过总裁说的这些事情确实越来越多,已经开始形成一股潮流。
  因为来这边的老兵,年纪都很大了,如果再不回去看看亲人的话,以后真的就见不到了,这也是现在为什么回乡探亲话题这么热的缘故了。
  “下面确实有很多关于回乡探亲的讨论,毕竟那边也有很多亲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