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工检测花费的时间可是非常的长,因为就算是再减少零部件,数量也是多达上百万个,每一个都需要做详细的检查,时间不可能缩短。
  但是经过这次首飞之后,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直接就向星际快车公司下达了6架航天飞机的订单,算是让星际快车公司不至于亏损。
  其实未来空间技术公司暂时用不上如此多的航天飞机,按照他们的发射任务,最多5架就足够了,但是不管是5架还是6架,总价其实差不多。
  因为星际快车公司本就没有打算在这上面赚多少钱,只需要保本就可以,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如果只采购5架的话,那么单价就要高很多,6架的话,单价就低很多。
  反正按照星际快车公司的意思,不管你采购多少架航天飞机,我们都不会亏损,羊毛出在羊身上,提高单价就是了。
  由于是第一次研发航天飞机,航天飞机的成本主要是在研发费用上面,原材料成本等反而占据的比例并不高。
  不过这次的航天飞机虽然没有赚到钱,但是对星际快车公司的技术积累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的改进型号,研发费用就会大幅降低,那时候可能会赚点辛苦钱。
  虽然在航天飞机上面没有赚到钱,但是星际快车公司通过技术授权,从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手里赚了很大一笔技术授权费用,算是他们这么长时间研发的辛苦费。
  就在这边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进行人工检测的时候,星际快车公司那边就加紧生产,准备首批提供3架航天飞机,加上测试的这架,一共4架。
  有了4架航天飞机,未来空间技术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愁航天飞机不足,足够他们进行各种航天发射任务。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紧张检测,终于拿到了检测报告,然后和航天飞机自检系统的检测报告做对比,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别。
  这说明航天飞机的自检系统得出来的报告,具有高度可靠性,而且这次测试,航天飞机的各个零部件状态都非常良好,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一切正常的话,航天飞机能够执行上百次任务而不需要大修,每架航天飞机的最大执行任务次数为1000次,使用寿命非常的长,单次使用成本非常的低。
  在这些数据上面,星际快车公司的航天飞机表现要远远超过鹰酱的航天飞机,鹰酱的航天飞机设计执行次数为100次,事实上没有达到这个数据,就面临报废的困境。
  就“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三架航天飞机加起来执行的次数也只有不到25次,和单架100次的设计目标相距甚远。
  可能星际快车公司的航天飞机也无法做到设计任务次数1000次的目标,但是按照现在的各项表现来看,每架执行航天次数达到800次,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仅执行次数比鹰酱的航天飞机要多,价格也比他们的要便宜,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订购了6架,总共也才花费200亿元,平均单价33亿元。
  而鹰酱的的航天飞机,单价高达30亿美元,5架航天飞机总共也才执行了113次,后面因为事故率太高,就直接停飞了,每次执行任务的成本非常的高昂。
  相比起他们的航天飞机,星际快车公司的航天飞机简直是物美价廉的代表,这也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将航天飞机作为太空飞船主要替代品的原因。
  这次航天飞机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将会翻开新的一页,也让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声望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得到稳固。
  其实对于星际快车公司的航天飞机性能参数,并没有对外公布,所以国际主要航天大国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恐慌。
  按照他们的理解,星际快车公司的航天飞机并不一定就比他们的优秀,航天飞机的使用成本他们可是非常的清楚,所以不但不担心,反而还觉得未来空间技术公司掉入了大坑。
  不过不管外界如何,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进行航天计划,经过人工检测之后,并没有让航天飞机闲置,而是紧接着开始频繁的执行航天任务。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后来的空间站建设,基本上换成了航天飞机来执行运载任务,也让我国的航天飞机频繁的执行空地运输任务。
  等到天宫号空间站所有的仓位都发射完成之后,后面就是频繁的运输太空实验设备,为正式开放太空科研做准备。
  等到10月份,天宫号空间站正是对外营业,之前谈好太空研究合作的国家和机构,都进入了准备状态,将他们的第一批太空人送上太空。
  地面第一批合作伙伴的航天人员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已经具备了登录太空的条件,同时空间站的所有设备和物资,也运输了一批上去。
  为了能够让所有合作国家安心,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使用航天飞机执行了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将自己的科研人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之前多次执行航天飞行,航天飞机都是处于无人状态,因为那时候主要是运输太空舱和物资为主,并不需要人员跟随。
  等到所有合作国家都看到了航天飞机载人非常的顺利,心里才会安心一些,也对航天飞机载人不那么抵触。
  实在是大家都被之前几次的航天飞机事故给搞怕了,不管是鹰酱还是北极熊的航天飞机,都出现过严重的事故,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
  所以各个国家对于航天人员的安全非常的关注,培养一名航天人员,花费的资金非常的庞大。
  这还不是主要的,如果出现事故,那么国内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很可能太空计划将会终止,不得不让各个国家小心翼翼。
  大国还能够承受一两次的失败,但是对于小国家来说,航天本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能够进行太空研究,就已经顶着巨大的国内压力。
  所以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保证事情的顺利进行才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身先士卒,给大家打个样,安抚他们不安的心。
  等到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安全的将自己的3名宇航员送入空间站之后,后面陆续有国家将自己准备多时的太空研究人员和航天人员通过航天飞机送入空间站。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天宫号空间站,最大可以容纳40名工作人员长时间停留,留下36个位置作为商业运行,剩下的4个位置留给自己的工作人员。
  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航天飞机一般搭载6名人员以及必要的生存物资,所以想要将空间站填满,需要发射6次。
  按照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收费标准,每名人员运输费用为6000万元,在空间站停留一天的费用为1000万元。
  这个价格比起其他两个航天大国来说,要便宜很多,这也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能够获得如此多商业合作的重要原因。
  就算是如此,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依然有足够的利润保障,他们的载人航天成本远远比外界想象的要低,空间站的维护成本和驻留成本也是相对较低。
  像他们现在发射一次,火箭成本不到2000万元,这还是使用了大推力火箭的原因,不然成本会更低。
  而航天飞机每次执行任务的成本大约在1000万元左右,这里面包括折旧、燃料、维护成本在内。
  如果每次搭载6人的话,能够获得3。6亿的收入,而成本加起来也才只有3000万左右,利润空间非常的巨大。
  整个空间站的造价高达500亿元,比前世的国际空间站成本要低,而且使用年限高达50年,比前世国际空间站不到30年的寿命相比,要高出一大截。
  如果空间站上面常驻人员不缺的情况下,平均每天的使用成本只有不到300万元,就算是加上后续维护成本和物资运输成本,每天的成本也不会超过500万元。
  如果商业位置满员的话,每天至少能够收取3。6亿元的停留费,这对于未来空间公司来说属于超级暴利,是外界无法想象的。
  虽然事实上肯定会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利润率非常的高是肯定的,当前国际太空领域,也只有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能够将成本降低如此地步。
  如果是按照其他国家的成本计算,那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赚的就比较少了,完全属于微利,想要在太空商业领域赚大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为什么各个国家对于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收费基本上没有任何意见,至少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比和其他航天大国合作要便宜很多。
  经过计算,天宫号空间站,每年理论上可以为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至少带来上千亿元的利润,这为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太空计划提供充足的资金。
  相比起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的目标,太空站显然就是小儿科的事情,但是同样的,想要建立月球永久基地,其中的费用可是非常的高昂。
  如果没有太空站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单纯依靠赵一的注资,是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的,项目迟早会严重拖累赵一。
  赵一可不是政府,能够通过税收来维持项目的稳定运转,他虽然产业庞大,但是毕竟是商业竞争领域,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市场变化,收入稳定性难以保障。
  所以他的资金只能是作为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起步资金,后续计划能否走的更远,还是需要依靠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自己。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天宫号空间站入驻科研人员和航天人员之后,算是正式进入正轨,虽然也保留了一定的科研团队继续对空间站进行研发和维护。
  但是绝大部分科研力量已经开始往月球计划转移,同时还有一部分被分到了火星计划项目当中,对火星进行前期科研探测工作。


第618章 悄无声息的新太空竞赛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太空成本优势非常的大,而且还是纯商业化运作,对于一些小国家来说,这是他们实现太空梦想的唯一途径,而且只需要花点钱就可以实现。
  原本很多小国家都是没有自己的太空计划,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毕竟凭借他们的国力,想要做这件事情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么搭乘超级大国的列车,从中蹭点经验,要么就只能是偃旗息鼓,从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太空领域不是他们能够涉足的。
  虽然现在搭乘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这条列车,价格依然算不上便宜,但是和之前相比,确实好太多了,每年拿出点预算出来,还是能够让自己的科研人员上天待几天的。
  这样看似没有什么效果,其实不然,他们让科研人员在上面争分夺秒的进行科研太空科研项目,对于提升他们国家的科研实力具有很大的好处。
  特别是对于那些国家很小,但是经济发展还算不错的国家来说,这样的便车是他们最理想的状态,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
  所以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最多的就是欧洲那些小国家,还有中东石油土豪国家,签署的合作项目是非常多的。
  虽然也和鹰酱、北极熊、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签署了合作协议,合同金额也不算少,但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却是对他们防着点。
  特别是北极熊和鹰酱,他们自己就有类似空间站的项目,虽然规模比起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天宫号空间站没法相比,但是想要进行小规模的太空科研任务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他们之所以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一方面自然出于成本的考量,在他们自己技术还没有非常成熟之前,借助别人的渠道实现目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偷师的,他们对于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技术是非常的感兴趣,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
  之前就算是购买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卫星,也是全程由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制造和发射,客户其实是摸都摸不到,最多就是看看图片过过瘾,最终购买的也只是使用权。
  但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在卫星研发和制造上面确实独树一帜,就算是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还是有很多企业和机构愿意给他们订单。
  这次天宫号太空站的商业化运作,对于之前一直想要探究未来空间技术公司技术秘密的两大超级大国来说,是最好的机会。
  所以和这两个国家合作,既是正常的商业需要,也是有他们的小九九在里面,对此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想要探究秘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反正他们只有在乘坐航天飞机和在太空站内部活动的空间,其他时间和空间他们是无法接触到的。
  凭借这点信息,想要了解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核心秘密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对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实力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评估,其他帮助并不是很大。
  像航天飞机使用的材料以及结构设计等等,坐在航天飞机内部是无法看得出来,太空站里面是同样的道理,光是靠眼睛去看,效果非常的有限。
  不过就是如此,两大超级大国依然是乐此不疲,毕竟了解竞争对手目前的科技水平,对于他们的后续研发指明了方向,从这角度来说,还是具备一定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配备的太空实验设备非常的先进,很多都是之前不对外出售的实验设备,这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至于日本和韩国,国家虽小,但是雄心不小,只是他们之前想要获得太空技术发展自己,难度太高了,鹰酱可不是那么容易将自己的核心技术让渡他人的国家。
  这次他们选择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既是现实需要也是被逼无奈,甚至日本在签署合作协议的时候,还想要让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出让一些技术作为合作条件。
  虽然这样无理的要求日本方面也没有觉得有多大成功率,但是提了总有一丝希望,事实上他们是想多了,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压根儿就不接这茬。
  虽然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确实需要有足够的商业合作对象,以保证自己在太空站商业项目上面获利,保证自己后续太空计划的顺利进行。
  但是想要获得技术,那他们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