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6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收工作。
  其实按照正常情况下,高等教育不可能如此办,肯定是优中选优,集中资源,对少部分精英进行教育,只是这么做和他的理想相距甚远。
  他去年年会提出来的按照分数录取,中国教育公司回去之后将这个提案摆出来后,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特别是教育界人士,认为简直是异想天开。
  只是中国教育公司总裁王怀军顶住了压力,同时不停的在全国各地高校进行演讲,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才勉强通过了这个提案。
  当然,能够成功,主要还是中国教育公司提出来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师资力量、教育经费两个方面,只要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他问题都不算很大的问题。
  师资力量的解决办法当然是使用智能教师进行替代,这方面的实验成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具备一定的说服力。
  然后将有限的师资力量用于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
  教育经费方面,中国教育公司承诺,会提供足够的资金,用于各大高校的扩建和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师资力量的招募。
  不过针对这一块,不是各个学校自己能够完全决定的,许多决定都需要教育部审核通过,才可以实施,然后由中国教育公司拨付资金。
  根据规划,需要在全国建设3000座左右的高等院校,而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数量距离这个数字差距还非常的远。
  而且想要新建一座高等院校并不是那么容易,并不是建设校园硬件设施,就是一座高等院校,还需要数量众多的师资力量。
  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多新建高校采取的是多所高校支援的方式,哪座高校支援的越多,中国教育公司就会给该校提供更多的资金。
  重赏之下下必有勇夫,很多高校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金,对此还是非常积极的,很多新建高校就以这样的方式运转了起来。
  虽然还略显稚嫩,但是算是有一个不错的开头,未来到底发展成如何,还需要这些高校全体师生自己的努力,中国教育公司并不能够帮上大忙。
  从这角度来看,1万亿元的高等教育经费,平均到每个学校,其实并没有多少,只有3亿多元,而且这些资金不仅要进行日常教学,还要用于校园建设等等。
  如此计算,其实是不够用的,好在中国医疗公司这两年来发展的相当好,不仅国内的总体医疗费用持续降低,而且涉外医院的收入是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更重要的是,财政支援医疗的费用大幅度增加,中国医疗公司总体上是处于较大盈利状态,可以将这些盈余用于支援教育领域。
  按照之前的规定,中国医疗公司是无权动用百姓的医疗保险资金,医疗保险资金基本上由保险公司代为管理,并且进行增值,和中国医疗公司关系不是特别大。
  但是对国家财政支持的资金,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有盈余,国家福利承兑基金有权利进行再分配,已实现国家福利总体平衡。
  国家财政支持的9000亿元左右的医疗资金,中国医疗公司在国内的业务就花掉了7000亿元左右,盈余2000亿元。
  除此之外,他们的涉外医疗结构,去年一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600亿元,盈利为2000亿元,两项加起来,盈余规模达到了4000亿元。
  这还是不动用民众的医疗保险的情况下实现的,可以说,中国医疗公司在完成国内医疗福利方面,可谓是相当的成功。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盈余,有几个方面造成的,第一个自然是现在体质牛奶大规模供应,富裕起来的民众相应国家号召的越来越多,导致生病的几率越来越低。
  体质免疫牛奶对于提高民众的体质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长期服用,生病的概率非常的低,甚至连感冒都会很少发生。
  当初推出体质免疫药剂,其中就有减少我国医疗费用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神奇的东西,赵一承包医疗福利,将会是一个无底洞。
  除此之外,就是天玑农牧公司和百味食品公司提供的食品都是绿色健康食品,所谓病从口入,如果食材有很大的问题,就算是有体质免疫药剂,也不能够很好的保证百姓不生病。
  虽然这两家企业在国内提供的绿色食品价格比较低廉,但是在国外,是妥妥的高端产品,价格都不菲,有他们提供这些绿色高端食品,民众健康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
  第二个就是中国医药公司在国内的医疗药品价格进行了一定幅度的下降,虽然单品下降幅度有限,但是架不住数量多,总体上还是为中国医疗公司节约了不少的资金。
  第三个就是中国医疗公司的收费医疗项目,逐渐得到民众的认可,营业收入也是越来越大,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光是去年,他们的医美业务,就实现了1000亿元的收入,就诊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平均每位用户在这上面花费了5000元。
  这里面国内的用户和国外的用户数量各占一半左右,国内的用户收费普遍偏低,而国外的用户收费要高很多,两者之间的差价,相差有一倍左右。
  其实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中国医疗公司收取的都是良心价,相比起他们提供的医美服务质量,性价比绝对是最高的。
  根据商通贸易公司以及中国医疗公司自己的预测,全球医美市场规模将会在未来10年内达到5000亿元以上规模。
  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医疗公司,不仅是在治病救人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在医美业务上面,也是全球技术最先进的。
  所以他们的野心也是挺大的,希望能够在全球医美市场占到80%以上的份额,甚至他们在考虑是否在其他国家建立专业的医美服务医院。
  相比起疾病类治疗医院,医美类型的医院,各国审核就没有那么严格,而且在技术上也不需要特别的保密,具备全球布局的基础。
  医美效果好不好,除了需要专业的医疗技术之外,重要的还是中国医药公司提供的诸多医美相关的药品和医疗器戒。
  不过这个建议,被赵一否决了,一方面他存在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希望能够凭借着专业的医疗技术,让全球的用户来到国内就医,能够让跟多的人了解国内的情况。
  其实国外媒体常年抹黑我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并不会因为我国在诸多领域表现的非常优秀而停止,对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有很大的损害。
  虽然亚视在这方面做出了顽强的抵抗,澄清了许多刻意抹黑的新闻,但是架不住双拳难敌四手,光是凭借亚视想要完全纠正是不可能的。
  所以每年前来就医的庞大用户群体,其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宣传者,他们来到国内,可以将国内的所见所闻传播出去,从而形成更大的正面影响力。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利用互联网媒体,对我国进行一些正面宣传,潜移默化之下,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各国民众对我国的古板印象。
  之所以在意这些,主要是我国的全球利益已经非常庞大,国家形象对于国内企业发展全球业务有很大的影响,在可以改善的情况下,就需要尽量改善。
  虽然我们不至于像鹰酱那样表现的伪善,但是给人一个良好的形象,带来的好处也非常的多,不说其他,就是我国民众出国旅游,也会得到相对善意的对待。
  另一方面则是医美项目也是医疗项目,虽然不如重疾那样,危及人的生命,但是如果出现事故,同样对用户造成不小的影响,风险性还是存在的。
  如果在国外建立医美医院的话,不可避免的就要使用国外的医生,本来中国医疗公司就和国外的医疗机构矛盾很深,中国医药公司和国外的医药巨头同样矛盾不少。
  在国内还好一些,我们使用的都是自己人,能够做到较好的掌控,在这些医疗项目上能够做到最好的状态。
  但是到了国外,很多事情往往会脱离我们的掌控,难免背后没有人使绊子,到时候处理起来非常的棘手,甚至严重影响中国医疗公司和中国医药公司的声誉。
  反正中国医疗公司和中国医药公司的技术和药品,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不在海外布置产业,也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客户前来,没有必要非要冒如此大的风险。
  被赵一否决之后,中国医疗公司只能委托商通贸易公司,帮助其在全球进行医美项目的宣传,期望扩大自己在医美领域的知名度。
  他们其实在常规医疗领域,在全球都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最出名的医疗品牌,获得了全球无数患者的青睐。
  只要他们的医美项目被消费者看到,大部分人都不会怀疑他们的技术如何,这就是他们这两三年来建立的声望,他们永远值得消费者的信赖。
  除了中国医疗公司为中国教育公司贡献了自己的盈余之外,中国医药公司也拿出来了5000亿元,用于支援中国教育公司。
  不过这笔钱并不是无偿给中国教育公司,算是借给了中国教育公司,未来还是要归还这笔钱的,毕竟中国医药公司不是国家福利企业,没有义务无偿支援。
  之所以耗资如此大,主要还是这两年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人才培养经费暂时是用不到如此多的资金。
  撑过了这一两年,后面可能就不需要额外投入如此多的资金,也许中国教育公司自己的资金,就能够支撑的下来。
  除此之外,教育部和中国教育公司也在考虑,是否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收取学费,学费肯定不会特别高,算是对高等教育经费的一点补充。
  如果要收取学费,大概率每年也就1000多元左右,不会超过2000元,相当于职工一个月的平均薪水,绝大部分家庭还是能够支撑的起。
  这样一来,也能够给高等教育贡献上千亿元的经费,虽然和总量比起来不值一提,但是也算是了胜于无,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而且高校也可以积极的开展商业化服务项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单纯的依靠政府财政,想要支撑如此庞大的教育系统,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除此之外,还会有配套的金融服务,帮助有困难的家庭,也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上得起学。
  可以说,只能如此做,不然中国教育公司后面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第650章 军事大发展
  经济总量的提升,对于国家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都是比较深远的,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的变化,只不过相对来说,经济总量的数值更加直观而已。
  其中反映最直观的,就数国防开支,还记得几年前为了凑出1000多亿元的军费,不得不向他借款,甚至还动了全国烟草行业的奶酪。
  那时候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先进军事装备,生产出来怕卖不出去,赵一不得不积极的为国防军费绞尽脑汁,为他们开源。
  就算是如此,弄来的军费想要下饺子一样用于海军造舰,还是有点奢侈,所以将重点军事装备采购放到了空军、陆军方面。
  虽然空军的军事装备,由于先进性和复杂性,采购价格同样不菲,但是相比起海军舰艇来说,价格就显得相对较低了。
  像一家先进的战斗机,需要花费四五千万元,而一艘导弹驱逐舰的造价至少也是几亿元,两者之间的单价差距非常的明显。
  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海军舰艇的价格普遍比起国际同行同类舰艇要高很多,主要还是装备的先进性,让其价格能够得到彰显。
  同样是一艘导弹驱逐舰,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战力抵得上鹰酱的好几艘同吨位的导弹驱逐舰,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可比性,除非采取饱和攻击。
  如果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航空设备,只是定位于比全球最先进的装备先进半代左右的话,那海军舰艇的先进程度绝对至少先进一代以上。
  之所以如此考虑,主要还是航空军事装备的单价相对低廉,就算是未来更新换代,代价也不是特别的大,而且还能够形成高低搭配,老装备依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海军装备不管是先进一否,单价都不会太低,未来想要大面积更换更先进的舰艇,需要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将装备弄的更先进一些。
  这么做,虽然初期的舰艇价格要比国际同行要高得多,但是却不需要担心短时间内就过时,服役周期也就相对长很多,综合下来,其实成本是下降的。
  前年我国的总体国防开支大约在3000亿元,虽然国防开支已经基本上和鹰酱持平,但是所占GDP的比重还不到2。5%,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能够有如此多的军费,主要还是因为经济总量规模庞大造成的,承担如此比例的国防开支,对我国经济发展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去年我国的国防开支预算高达5000亿元,在总量上正式超过了鹰酱,成为全球第一,但是所占经济规模总量比例也只维持在2。5%左右。
  前年国防预算的主要采购方向是空军装备和陆军装备,几乎将国内的老旧空军装备和陆军装备进行了彻底的更换。
  虽然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机械化率以及各种类型军机的总体数量,但是也算是完成了我国空军和陆军的基本现代化。
  除了陆军和空军之外,在海军方面也进行了小批量的军事采购,获得了一批导弹驱逐舰、巡洋舰、两栖登陆舰、导弹护卫舰等等。
  虽然数量算不上很多,但是各种类型装备也算是齐全,让我国的海军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这些军事装备入列之后,效果非常的好,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
  去年军费开支大增,在保持空军和陆军军事装备总体采购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将多出来的采购费用,倾向于海军军事装备采购。
  由于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海军军事装备已经初步得到了验证,所以海军也是大胆的进行采购,至少要装备两支航母编队的所有舰艇以及各种海军军事装备。
  前年在造舰行动上还比较克制,毕竟军方不是特别有底,只有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自己对自己的装备非常有信心,只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