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中国房屋公司购买的微磁场储电系统,未来的维护保养,也是交给新慧能源公司来负责,一般不会让第三方来接触这个系统。
在和星空动力公司会谈的时候,赵一着强调他们做好货运高速铁路系统的工作,配合铁道部和商通贸易公司公司,尽量将国内的高速货运铁路系统建设好。
经过长时间的研发,他们的这套高载重、高速度的货运高速铁路运输系统终于研发完成,目前正在和铁道部合作进行测试。
测试的场地就是现在已经修建完成的超高速铁路网络,一方面是测试货运列车的性能,另一方面这是测试人货混运的配合情况。
前面说了,我国的超高速铁路系统,使用了非常先进的通信系统和调度系统,能够提供更大密度的车辆运输要求。
而我国人员运输,除了在特殊的节假日,平时人员运输的密度并不是特别高,完全可以用来进行货运,增加铁路线路的利用率。
但是目前的货运业务是承包给了商通贸易公司运营,而客运部分则是铁道部自己在运营,这里面存在着对接的问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形成一套配合机制,避免出现问题。
根据星空动力公司自己的预测,到今年年中会测试完毕,到时候,就会进入批量量产的阶段,货运列车生产线目前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进度能够跟得上需求节点。
除了货运列车系统之外,另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技术,这是专门为我国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准备的。
按照技术参数,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最高速度达到200公里每小时,这样的速度标准,用在城市内部轨道交通上,是完全足够的。
事实上,一般是跑不到如此高的速度,因为城市站点太密,还没有加速到最大,就需要减速,速度根本跑不满。
既然他们的货运列车系统已经进入到测试阶段,说明整套系统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拥有一大批的研发人员剩余。
所以在会议上,赵一让星空动力公司加快速度研发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抽调更多的研发力量参与进来,尽快拿出成品出来。
因为就算是研发完成整套系统,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测试,甚至需要临时搭建相关的测试场景,这些工作都需要时间。
而且测试完成到批量生产,中间也需要经历不短的时间,并不是说研发完成了,就能够马上能用,所以能够加快进度,就尽量加快进度。
当然,这个加快的前提是不能够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目标来进行,必须要保证整套系统安全可靠。
除了这些之外,这次年会没有其他事物值得他特别关注的,至于具体的营业收入等数据,现在他是越来越不怎么重视了。
按照发展规律,只要他们不自己作死,就是随着国内市场高速发展,他旗下的企业,每年的营业额都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
除非国内的经济处于稳定或者是停滞状态,才有可能出现企业经营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而按照国内的情况来看,至少未来10年,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我国居民的收入,有点跟不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点跟不上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俗称就是百姓手里没有足够的钱购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
所以在年会的全体会议上面,赵一着重讲了这方面的内容,让旗下的企业今年继续提高旗下员工的薪资水平,年底前最低也要达到2000元每月的平均薪水水平。
其实按照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标准8000美元计算,其实我国人均已经在去年达到了这标准,当然,发达国家不仅仅只是GDP,还有发展指数等指标。
不过不管是从按个维度来计算,我国都已经够得上发达国家的标准,只是在基础设施领域,还需要加快完善,这是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的地方。
正是意识到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主要的差距已经不是在人均GDP,而是为国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领域。
所以政府和赵一旗下的企业,最近几年,不停的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期望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这方面也能够做到比发达国家更强。
不过外界并不了解我国详细的经济数据,加上我国基础设施相比起发达国家确实存在着差距,导致世界上还是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来对待。
对此,我国倒是没有任何的不满,发展中国家有发展中国家的好处,至于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目前不适合我国过度参与。
我国目前的重要工作还是放在国内,为继续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而努力,不能因为刚够上发达国家的尾巴就沾沾自喜。
特别是在民众最在意的居住环境上,需要进一步提高百姓的居住环境,好在中国房屋公司的第一批城市建设逐渐进入尾声,给我国城市化建设交出里程碑式的答卷。
之前中国房屋公司如此大规模进行城市化建设,政府内部不是没有分歧,因为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一家公司来进行,简直是属于天方夜谭。
所以政府内部有一部分人觉得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国内城市化建设,而不是有一家私人企业来进行,不仅不符合规矩,同时也存在更大失败的可能性。
相比起政府,私人企业在资源调度上肯定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这也要看是怎样的私人企业,像中国房屋公司,不能以一般的私人企业来对待。
不说他们的兄弟企业拥有庞大的经济资源,就说他们自己本身,拥有老板给予的近乎无穷的资金支持,让他们的资本实力得到巨大的加强。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本表现出来的力量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通过资本整合资源,只要不进行行政上的干扰,效率比起行政命令要高得多。
要不是中国房屋公司背后有赵一,政府说什么也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一家私人企业,只要是稍微理智的人都不会如此做。
只是他比较特殊,一方面自然是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就很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知道他有足够的资本和实力来进行这项计划。
恰逢政府当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国内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由政府主导城市化建设。
当时就两个选择,要么就完全交给市场来解决,允许所有企业都参与进来,要么就交给中国房屋公司,由一家企业来负责进行这项计划。
最后自然不言而喻,中国房屋公司取得了胜利,因为中国房屋公司承诺,在国内住房市场,将实行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双重约束。
如果让大量的资本参与进来,政府貌似更加容易控制房市,其实不然,越多人参与进来,想法就越多,资本反而不受政府的控制。
自由资本都是逐利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甘愿冒任何风险,自然包括法律和政府命令,显然他旗下的资本,算不上真正意义的自由资本。
这么多年来,他旗下的企业发挥的作用基本上都是正面的,和政府配合,可谓是相得益彰,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保障。
相比起其他资本,政府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赵一旗下的资本,当然,政府也有其他信任的资本,只是就规模而言,简直不值一提。
而我国想要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城市化建设,就必须要投入巨大的资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中国房屋公司合适,其他的资本要么规模小,要么不值得信任。
面对赵一的这个要求,旗下的总裁们已经见怪不怪,国内工人薪水的逐步提高,他们就是主力,带动了整个国内工薪水平的增长。
而且百姓手里的钱增多,他们也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从去年的企业业绩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前年都要提高一大截。
而且他们都是以高科技企业为主,就算是传统业务,也是以经营品牌为主,具有很高的附加值,百姓收入的提高,对提高他们的营业收入更加的有利。
对于涨薪这件事情,他旗下的总裁们意见都是一致的,坚决支持老板的决定,而且薪水从1500元每月的平均水平,涨到2000元每月的平均水平,也算不上特别的夸张。
只是涨薪简单,如何维持物价的稳定,才是考验他们的时候,需要他们进行更多的工作,将员工手里的薪水,转变成为实实在在的物质消费。
他对于资本剩余并不感冒,国内除了股市可以用于金融投机,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金融投机的机会留给那些手握资本的人。
第666章 布局后手和金融安排
一般来说,金融投机主要是在股市进行,但是股市风云变幻,一般人很难赚到钱,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赚到钱,还不一定是用光明正大的手段。
前世很多资本除了股市之外,就是炒作物资,其中以炒房团最为出名,其他的炒作大葱、大蒜、生姜等,这种既不是很重要,有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来谋求利益。
这一世通过炒作物质来获得利益,是非常困难的,炒房就不必多说,目前的房产,要么就是在国有企业或政府手里,要么就是在他旗下的企业手里。
私人的房子虽然也有许多,但是都不是商品房,而且这种房子普遍都比较老旧,没有炒作的空间,而土地又属于国家的,更加容易制定相关政策。
而且其他的生活物资基本上也是在天玑农牧公司、百味食品公司以及国有农牧公司手里,只要他们不贪婪,基本上就不容许别人带节奏。
就算是这些资本想要带节奏,也带不起来,因为很多农牧产品的销售,是一条龙服务的,中间根本就不经过其他人的手,一般人很难插手进去。
例如天玑农牧公司的产品,如果是工业原料,基本上都是直接和相关企业进行交易,中间不会经过中间商,外人自然也就插不进去手。
而涉及到百姓生活的蔬菜等食品,则是通过商通贸易公司的渠道,流通到全国各地的菜市场、商超等零售终端,和消费者见面,外人也插不进手。
至于国有企业,基本上和天玑农牧公司差不多,要么通过国有零售终端销售,要么就是通过商通贸易公司销售,也尽量避免中间商的存在。
依靠囤积物质,达到市场物资紧张的局面,是很难有机会,像这种大宗商品收购,主要是直接供应稳定的合作伙伴,一般外人是很难拿到很大的货源,就算是有钱也不行。
这就导致国内股市一开始就出现了疯涨,一部分原因是当时国内的民众对股市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风险性评估不足,只要涨,大部分就杀进去了。
当时的股票价格上涨10倍显得稀疏平常,赵一自己倒是没有进去玩,除了不感兴趣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初生的股市经不起他的折腾。
别说是国内股市,就是国际超大型股市,他都可以轻轻松松的赚到钱,料敌先机可不是开玩笑的,进场比别人快,风险来临前走的也比别人快,赚钱自然就非常的容易。
只是这样的赚钱方式,在他看来,对国家和社会并没有任何的益处,就是单纯的资本博弈,显得毫无技术含量,也不符合他的价值观。
钱这种东西,他老早就说了,如果不能够用于社会进步,也就是毫无意义的一张废纸,在他看来,进入股市显然还不如用于消费。
当然,股市也不是毫无用处,不然也不会存在,一方面自然是为企业经营融资,对企业扩大生产具有很大的用处,不过这个作用后来越来越变味了。
另一方面是作为吸纳货币的存储池,货币供应超过了社会商品几交易需求后,如果没有好的去处,通常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而现代经济学理论,以及货币印刷的非常容易,导致货币供应远远超过社会商品流通所需,只能给这些多出来的货币寻找一个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股市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因为货币供应年年供大于求,长年累月下来,自然有大量的货币剩余。
这些剩余的货币,如果流向商品市场,肯定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社会稳定性变差,从而引发国家动荡。
所以就算是资本主义社会,也明白这个道理,将多余的资本引导到股市,让资本和资本之间进行搏杀,总好过这些资本自由的奔跑。
虽然赵一不玩国内的股市,但是他当初建议周瑾珏、周瑾瑜兄妹两,以及林和霞,用他们从鹰酱博彩的100万美元投入股市。
现在他们的巨额私房钱都是来自于股市的增值,不过后来股市的疯涨,让人心惊肉跳,在他的提醒下,都撤了出来,赚了一大笔。
股市有涨就有跌,不可能无限涨下去,所以后来反复跌涨几次,将大部分人的资金给跌没了,资本进一步向少数机构集聚。
他旗下的金融公司倒是在这个过程中赚了不少,这个时候的股市也没有跌停一说,还是T+0模式,对于金融企业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国内股市发展了这么多年,上市的股票数量依然不多,主要还是因为国内的国企改革比较成功,对于股市的融资依赖度较低。
国内股市创立的初衷,其实是为国有企业改革融资的,既然这方面的需求减弱,自然就没有必要非要上市。
当初有人建议他旗下的企业上市,他也是一口回绝,对于他来说,旗下的企业更加没有必要上市,他们既不缺资金,也不缺技术,更不缺规模。
基本上是要啥有啥,甚至自己就能够独立发展成为全产业链,没有必要上市,还得分一部分钱给资本市场,喂养资本家。
他这人虽然对钱看的比较开,但是还不至于愿意无缘无故的给其他资本分钱,有这个心思,还不如直接给百姓发钱,总好过给金融资本家发钱。
而且他旗下企业高速发展,也给政府以及国企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说明企业效率、改革等等,是否成功和上不上市没有任何关系。
成功的关键与否,还在于企业制度的完善以及对技术是否重视,只要这两点做到位,基本上一家企业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后来的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