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反对声浪太大的话,很可能政府就出面干预,这不是技术先进就能够解决的,所以还需要想出一个妥善处理的办法。
林和霞听了他的话,直接说道:“如果没有妥善处理的办法,你这个业务推出之后,肯定会被大面积抵制,不排除政府干预的可能。
就算是政府不出面干预,你这无人驾驶汽车开上路,也会被别人破坏的七零八落,虽然可以追究破坏者法律责任,但是有时候法不责众。
当所有出租车司机都来搞破坏的话,那你们也没有太大的办法,损失只能自己承担,想必这样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不便宜吧。”
主要是这种无人驾驶出租车推出后,受益方只有玄天科技公司和普通的市民,出租车司机和企业都会因为这个丢掉饭碗和破产。
前世那些专车、快车等,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消灭就业岗位,反而因为整体车费的降低,让市场规模扩大了,从业人员更多了,就业岗位反而增加了。
所以就算是出租车司机再反对,也只是做了一些限制,想要完全抵制是不可能的,毕竟就政府层面来说,能够增加就业岗位,他们就不会反对。
政府需要照顾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别看出租车司机很多,但是和数量更多的专车司机和快车司机相比,他们的利益就显得小了很多。
但是他的这个无人驾驶出租车,则是直接消灭出租司机,减少了这个行业的就业岗位,这是政府不能容忍的,如果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估计拿到运营资格都很难。
“那就只能谈判了,将目前所有的出租车司机办理离岗,由玄天科技公司的无人出租车公司来每月发放补贴,这样总没有反对吧。”赵一说道。
“这倒是一个办法,虽然养着出租车司机肯定会增加成本,但是无人出租车的数量肯定非常大,每公里费用比现在肯定低,这无形中扩大了市场规模。
所以就算是养着这些出租车司机,我们获得的利益也是很多的,总体上是比较划算的买卖,而且其他企业也没法竞争。
不过这里面还牵扯背后的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公司一般背景都不简单,处理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这个你打算如何处理?”林和霞问道。
“这个很简单,接受收购的就收购下来,不接受收购的就不管了,直接让他们破产,企业经营本身就有风险,破产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赵一说道。
出租车公司成分很复杂,有私人的,也有集体和国营的,但是出租车公司除了营业执照值钱之外,剩下值钱的东西就不多了。
所以就算是收购全国的出租汽车公司,也花不了多少钱,至于高溢价收购,他是没有哪个兴趣,他的收购只不过是让这些公司体面的退出,而不是正常的商业收购。
第755章 对未来国际货币的构想
无人出租车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他没打算交给神龙汽车公司,也就是说外面使用的无人驾驶技术,还是使用繁星软件公司的那一套。
这么做首先就是玄天科技公司手里的人工智能技术相比外面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要高级得多,目前属于独家技术,扩散可能会引起其他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玄天科技公司全体上下就那么点工作人员,而且还不是核心技术人员,都是一些辅助人员,就是因为玄天科技公司掌握的技术层次要比外面高很多。
如果这些技术流落在外,虽然不至于让他旗下的企业倒闭,但是给他带来的麻烦确实很大,又要让他忙乱很长时间。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麻烦,他需要的是保持现在的技术体系的稳定性,玄天科技公司技术虽然先进,但是他可以完全可以控制技术是否扩散。
这在其他的企业里面是做不到的,一旦员工离职或者被人挖走,很有可能技术机密就要被泄露,而且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会很高。
目前之所以还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目前国内的民众思想还比较单纯,加上公司待他们不错,很难做出出卖公司的事情,但是未来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
另一方面则是严格的保密措施起到了作用,就算是一两个人被挖走,也很难复制出来同样的产品,就算是知道原理,很多东西也是生产不出来的。
其实就算是这些企业的技术秘密被别人发现和破解,其实也只是损失一点经济利益,这对他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玄天科技公司手里掌握的技术,很多都是具备战略意义的,不同于普通的高科技技术,这才是玄天科技公司和其他企业不同的关键所在。
例如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果泄露出去,过不了多久可能其他国家就会掌握,这不仅会损害经济利益那么简单,世界都会变得混乱不堪。
其次就是为了维持目前的社会体系,避免经济出现过大的动荡,现在我国过了那种拼命追赶的阶段,各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在这个阶段,首要目标就是平稳发展,过于激进的技术革新,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技术革新往往意味着带来一定的动荡,过于激烈,产生的问题反而更多。
虽然玄天科技公司也会应用这些高端技术,但是却会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之内,尽量避免对现有技术体系造成严重的打击。
为了达到这样的掌控力度,也是玄天科技公司不想要招收那么多员工的原因,因为企业员工一多,很多事情就有可能身不由己。
因为每个员工都会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就算是作为企业的总裁,有时候也会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倒不如不招募那么多的员工。
等到机器人工厂建成投产之后,现有员工很可能会办理离岗,或者是被调到其他的企业任职,争取一个员工都没有,全部使用机器人替代。
无人出租车最关键的自然是人工智能技术,其他的技术其实并没有多么的高端,他旗下的企业都有相应的技术和产品。
所以他需要考虑的是,无人出租车是自己生产,还是交给神龙汽车公司生产,之所以纠结这个问题,肯定是有原因的。
目前神龙汽车公司可以说是在国内汽车制造领域一家独大,在海外汽车市场也是稳坐钓鱼台,势力已经稳固。
这种局面是好是坏,目前还无法判断,只是他觉得这种局面时间长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做一些必要的措施,他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玄天科技公司涉及汽车制造,不在于和神龙汽车公司争夺市场,而是想要给神龙汽车公司一定的压迫力,让他们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别沉浸在现有的辉煌成绩当中。
玄天科技公司的存在,以及掌握的技术层次,他旗下的企业都有一定的认识,如果迫使玄天科技公司正面和他们竞争,就意味着他们彻底要输了。
而正面竞争的开启,就意味着老板对他们的发展很不满意,希望通过外部压力,促使他们提升自己,不然就意味着市场会被严重挤压。
只是重新搭建汽车制造产业,成本肯定更高,而全国出租需求总量却不是那么高,估计只需要300万辆就足够满足目前的需求了。
而出租车运营年限可以达到15年,平均下来每年需求量只有20万辆,规模非常小,平摊下来,单辆汽车的制造成本更高。
就算因为出租费用降低,导致乘客需求增加,他觉得全国500万辆也应该差不多了,目前我国人口还没有前世那么多。
这样的话,维持每年30多万辆的产量就足够了,也方便前期尽快替换有人出租车,形成一定的规模。
不过玄天科技公司制造的出租车也不是市面上的出租车产品,无人出租车就意味着没有驾驶员,很多普通出租车发生的问题,无人出租车就很难处理。
例如恶劣天气情况下,无人出租车出现了事故,就很难得到及时处置,如果是普通出租车,就会主动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或者是出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为了尽量让无人出租车做到更广泛的适用性,减少故障率以及特殊天气、道路等问题带来的经营障碍,很多东西都是需要独特的设计。
甚至可以说和现有的汽车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轮胎可能就不是使用普通的橡胶轮胎,甚至不是现在的车轮设计。
总之和现有的汽车体系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不排除会应用新的技术,使得无人驾驶更加的安全、便捷和舒适。
基于这样的思考,他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将这块业务留给玄天科技公司自己做,年产量控制在30万辆左右就可以了,对现有的汽车制造业不会产生太大的冲击。
其实除了无人出租车之外,也可以生产无人公交车,不过他不知道推出这样的产品到底行不行,因为公交车人数太多,发生问题的概率更大。
其实只要拥有足够多的无人出租车,公交车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很多,相比起公交车,无人出租车的舒适型肯定要高得多。
只要无人出租车的价格不是很贵,加上百姓日益增加的收入,愿意使用无人出租车的意愿,绝对比公交车要高得多。
所以他觉得无人公交车还是往后看看,如果无人出租车获得很大的成功,那么公交车的需求量将会锐减,很可能只会跑很偏僻的路线了。
开完年会,春节前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其他重要的事情,可能要到春节过后才会发生,都是能让这个春节相对比较平静。
和林和霞聊了一会儿后,赵一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和彼德举行视频会议,主要是听取他们的全球金融布局的情况。
既然已经做出RB金融风暴将会席卷全球,自然不可能白白的流失机会,除了RB的金融布局之外,还需要在全球进行金融布局。
金融风暴发生后,首先遭殃的就是全球各地的股市和债市,而太阳花投资公司在全球各个股市和债市上的投资同样不小。
特别是经过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不仅让他们大赚了一笔,而且也让他们在全球的股市和债市的占有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金融风暴发生之前,他们首先需要将自己手里的这些有价证券出售掉,一方面是避免金融风暴导致价值缩水。
另一方面则是将各大资本仅剩下的资本引导到金融市场上面,消耗他们手里的现金储备,这样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将会进一步的减弱。
任何金融危机,都是现金为王,因为危机来临时,这种有价证券非常容易缩水,而且想要兑现也比较困难。
其次就是做空全球各个金融市场的股市和债市,至于外汇市场,他们倒是没有做,因为这种市场受政策影响比股市还要大。
股市在金融风暴发生后,就算是出台一些政策,也很难改变局势,只不过是影响强弱的问题,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针对这两个金融领域做空,风险性要小得多,汇市除非是特意针对某个国家,不然的话,最好不要这么做。
太阳花投资公司虽然以他们手里的资金规模,想要针对某个国家的汇市,真的很容易,但是这种出头鸟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去干的。
除非是有某个金融大鳄带头来做,他们跟在后面偷偷的发财,骂名让别人承担,他们只需要得到实惠就行,至于名望,他们不需要。
除了布局起源于RB金融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之外,就是北方邻居的金融布局了,他安排在那边的棋子已经开始行动了。
要不了多久就有可能会出台按照他的意愿形成的金融政策,所以太阳花投资公司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将所有的利益给吃下来。
到了太阳花投资公司现在的体量,已经有能力吃独食了,虽然可能面临的压力很大,但是他们现在也不是很在乎,因为全球金融风暴过后,全球资本都要面临被收割一波的命运。
而且他们这么多年来在全球纵横捭阖,并不仅仅只是钱多而已,也编制了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而且还非常的隐秘,表面上根本就看不出来。
太阳花投资公司只是他口了的一个总称而已,事实上他们的触角已经遍布全球各地,只有国内他们才没有任何布局。
一是国内属于金融管制,留给资本操作的空间很少,就是所谓的股市,体量也很小,根本就容不下大鱼在里面畅游。
二是国内的资产相对稳定,且大部分都属于他旗下的,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国企,想要依靠资金优势来大肆购买资产也是做不到的。
当然国内的民营资本还是非常欢迎外国投资者,也有不少的民营资本获得了国外的投资,只是民营资本目前并不大,能够容纳的投资规模也不高。
而且他对此也是比较排斥的,国内有点实力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被他旗下的企业捷足先登,要么全资收购,要么占有大量的股份。
能够留给国外资本的企业,其实都是实力较弱的企业,投资价值并不大,就算是如此,也会因为接受外国投资而变成他旗下企业的眼中钉。
他旗下的企业想要针对某家企业,并不需要依靠势力来打压,那样显得很低级,完全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直接将对方干掉。
也是因为这样,让很多到国内投资的外国资本蒙受了很大的损失,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太愿意来国内投资了。
其实国内整体上并不缺资本,并不需要外国的投资,而是缺少有实力的产业,这才是一些民营资本难以发展期起来的根本原因。
如果民营企业真的有实力,那么不管是他旗下的资本,还是国有资本,都会愿意投资,获得的投资渠道还是很多的。
而且他也不认为国外资本进来越多越好,资本又不是做慈善的,他们进来肯定是想要获得超额回报,如果没有大回报的事情,任何资本都不会愿意干。
而我国本身货币供应就已经略微超过经济发展所需,因为适当的超量,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如果外资进来过多,会导致国内货币供应过多,这对于维持国内通货膨胀以及资产价格稳定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虚假的繁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