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麻烦不麻烦!”
韩雪连连摇手,笑容满面的说道:“跟我没什么关系,都是我哥帮的忙。”
裴永真认真的说:“有时间一定去拜访令兄。”
韩雪心底有着一丝怪异,裴永真这大叔年纪都有四五十了,拜访老哥也未免有点太客气了吧!
此时,韩雪的手机铃声又响起来了,韩雪拿起手机一看,是微聊信息,老哥弹了个视频。
她立即笑眼弯弯的接听,看着视频里出现的老哥,脆生生的叫道:“哥!”
韩森此时还穿着角色服,立领的风衣看起来煞是拉风,他坐在导演监视器前,一边看着表演回放,一边问道:“嗯,事情解决了吗?”
韩雪立即高兴的说:“解决了!哥,谢谢你!那个大律师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三言两语就把那些记者给吓走了!哥你真好!听说你在竖店影视城拍戏?回头我让咱妈给你煲个鸡汤补补身体!”
韩森笑了笑,能请动法务部总监,是韩森都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不过,也是因为任玥和谭高涵此时都在剧组,两人听说这件事后,连续两个电话打给了孙相宇,这才让孙相宇放下手中的事情,马不停蹄的赶往现场。
起初孙相宇还以为遇到了什么大案子,那真是迫不及待,火急火燎,唯恐错过了时机。
可临到现场了解了事情全委,立即就让孙相宇失望不已。
就这?
随便派一个律师都能解决了,还用得着我出马?
但毕竟是大红人韩森的妹妹,孙相宇也就稍微使了把劲儿,杀鸡用牛刀,把整件事都办的漂漂亮亮,滴水不漏,也算是给足了韩森面子。
此时,韩森笑着说道:“鸡汤?那我可等着了,裴雪曼在旁边吗?你把手机给裴雪曼。”
韩雪闻言,立即把电话递给裴雪曼。
裴雪曼看到是视频,此刻都吓了一跳,连连摆手,见拒绝不掉,只能慌忙弄了一下衣领和刘海,在父母怪异的目光中,堆砌起笑容,接过手机:“森哥!”
韩森看到裴雪曼穿着病号服,有些惊讶的问道:“身体怎么样?有大碍吗?”
裴雪曼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没有没有,好着呢,吃嘛嘛香!”
韩森点头:“嗯,听说令尊令堂也在医院?替我向叔叔阿姨问好。”
裴雪曼闻言,突然笑出声来:“哈哈,好的好的,森哥你太客气了,其实他们就在我身边,爸,妈,森哥向你们问好呢!”
裴永真和张东英闻言,都有些局促了,但还是走了过来,透过视频镜头,向韩森笑着打招呼,其中,裴永真更是感激的说道:“韩先生太客气了,今天的事情多亏了韩先生,改天我一定登门拜访,答谢韩先生今日的帮助。”
韩森连忙道:“叔叔真是比我还客气,小事一桩,不足挂齿,我看叔叔脸上画着戏装,莫非叔叔是戏曲行业的大师?”
裴永真谦虚道:“大师不敢当,混口饭吃,我唱的是京剧,扮演的是正旦,俗称青衣,雪曼的母亲扮演的花旦、刀马旦……”
“京剧可是华夏国粹……”
见两人聊得热火朝天,韩雪、裴雪曼两人都是目瞪口呆。
“森哥真是天文地理什么都知道,连京剧也能聊得开?”
“没发现我哥以前对戏曲感兴趣啊?”
两人嘀嘀咕咕的说着,旁边的裴永真说罢自己,又热情洋溢的介绍起妻子张东英。
而后又跟韩森聊起裴家班,讲述过往的光荣历史。
即便是化着戏妆,但裴永真依旧是一脸的容光焕发,激动莫名。
直到二十分钟后,被看不下去的妻子出声打断,裴永真方才意犹未尽的把手机还给裴雪曼。
裴雪曼其实早就等急了,此时接过手机,连忙抱歉的说:“对不起啊森哥……”
“对不起我什么?”韩森诧异的问。
裴雪曼脸一红,低声说道:“对不起让你听了我爸这么多无聊的话,我知道森哥你不喜欢听,所以……”
“你误会了,我是很喜欢听的。”
韩森笑道:“其实刚刚在跟你父亲聊得时候,我也是突然有个了想法,现在,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继承你父母的优良传统?”
“优良传统?”
“就是唱京剧的能力。”
裴雪曼迟疑了,她不知道韩森要说什么,只能实话实说道:“我从小就被爸妈逼着练戏腔,在上初中之前,我就是京剧圈有名的小神童了,不过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唱戏曲,现代京剧的受众已经越来越小了,就目前来说,我爸妈他们的裴家班,现在一周都演不了一场呢!”
“所以,我中途就换了爱好,去学习了声乐,因为现代声乐,其实是跟唱戏是相通的……”
韩森默默的听着裴雪曼的自述,最终点头道:“我明白了。”
“现在,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裴雪曼立即点头:“森哥,你说,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韩森颔首道:“我想创作一首关于京剧的歌曲,歌曲里含有京腔,也就是说,这是一首现代音乐和这古典京剧相融合的歌曲,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唱?”
关于京剧的歌曲,而且是把现代音乐和古典京剧相融合的歌曲……
裴雪曼忽然感觉头皮发麻。
整个人体内热血沸腾,浑身仿佛涌入过一道道电流,让她汗毛都倒竖起来。
难道,这是森哥专门为我量身定做的歌曲?
等到了!
终于!等到了这么一天!!
裴雪曼热泪盈眶,捧着手机,不住的点头道:“我愿意,我愿意唱!森哥,我愿意唱!!!”
裴雪曼的失态,让裴永真和张东英都感受到了从女儿身上透露出的无尽的喜悦,他们两人互相看了彼此一眼,都感觉到惊讶。
从走进医院开始,他们就看到女儿的心情是哀伤的,是低落的。
仿佛整个人跌入到了无底的深远。
但现在,就像是有个人突然伸出了手,又像是,跌落到谷底的女儿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女儿身上那突然绽放的巨大的光芒,让裴永真夫妻二人都感觉到女儿内心产生的无尽喜悦。
他们两人不了解歌坛,也不知道韩森二字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更不明白韩森创作一首歌的价值有多高。
倘若他们知晓整个歌坛无数人对韩森的作品嗷嗷待哺,一首歌喊到三百万都是有价无市的状态时,可能他们两人此刻都会大惊失色,继而对韩森的出手相助,感恩戴德。
但即便他们不知道,也看出了女儿此刻心底的喜悦和激动,有多么的浓重。
因为裴雪曼已经喜极而泣,眼眶里的泪水几乎在顷刻间就汹涌而出。
没有人知道,她等待这一天等待了多久。
从当红女歌手,到被一首《泡沫》虐的遍体鳞伤。
从两百万邀歌被拒,成为整个歌坛的笑柄,再到使尽浑身解数的跟韩雪拉关系,以期弯道超车,直至最近,被公司“扫地出门”,失魂落魄间,于马路边生死一线。
可以说,裴雪曼在这短短半年时间,经历了前半生的至暗时刻。
此刻,她躺在病床上,听到了此生最好的消息。
一时间,整个人都是哭的梨花带雨,哽咽难言,无论旁人怎样安慰,都无法收拾这激动的情绪。
韩雪宽慰了两句后,便是站在一旁,感叹连连:
唉,臭老哥也真是,看把孩子给折腾的,太可怜了!
第376章 文献
京剧诞生于两百多年前。
当时,华夏新朝诞生,但尚未经历变革,时代仍旧以旧思想为主。
即便是在全世界大背景下,华夏人民也并不算富裕。
不过,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是昂扬向上,所有人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每个人也都在为时代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
正是此时,原本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并与来自鄂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才形成了京剧。
在京剧刚兴起的时候,全国戏曲学徒都为之痴迷。
他们心中都诞生有一种改变戏种,北上学艺的打算。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学艺归来的徒子徒孙,回归故土,在全国遍地开花,这就造成了京剧繁荣的景象。
而裴家班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
但一直只能勉强糊口。
直到百年后的一场变故,方才使得裴家班大兴,并再次延续百年之久。
在裴永真回顾裴家班历史的叙述中,韩森对裴家班的诞生与没落,都是肃然起敬。
后来在韩森查阅的相关文献中,也发现,确有此事。
他不仅感慨。
这裴家班,能传承两百年的历史,看来,其传承的不仅仅只是戏曲功底,而是一种精神。
文献当中显示,在百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国家都曾胁迫华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世界的局面更加混乱一些。
但华夏始终隐忍不动,没有被激将而出。
华夏虽然四面受冷,但彼时华夏各项实力已经排行世界前三,人人都忌惮华夏的实力,自然是不敢主动挑衅。
这就导致华夏在战争期间,积极发展,国力突飞猛进,并最终成就了今日这般地位。
但在那段被世界舆论讨伐的时间,本国人民在国外却是处处受限。
国人被辱骂、嘲讽甚至被殴打事件,都是频频爆发。
甚至世界各国都主动对华夏进行经济封锁,以求动摇华夏根本,逼迫华夏参战。
只是在这百年大变局中,华夏的表现,却是一直不为所动,隐忍不出。
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内经济环境较为艰难。
经济内循环贯彻不彻底,不说民不聊生,但也差不多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参战的后果,因此尽管经济下行,但人们参战的呼声并不算高。
其中,裴家班在当时,为了谋求发展,开始在海外一些国家进行演出。
比如美利坚、霓虹等较为富饶的国家。
当时的裴家家主,名叫裴晏之。
裴晏之生的极为俊俏,戏腔功底深厚,被誉为京剧一行冉冉升起的新星。
但时局动荡,国内又有诸多京剧名家占据市场,如此发展不易的情况下,裴晏之曲线救国,为了让裴家班人人都有一口饭吃,于是接受邀请,前往海外演出。
彼时,不少行业内人士都嘲讽裴晏之为了金钱失了魂。
毕竟国外战火连绵,稍有不慎就白骨葬他乡。
不曾想,一语成谶。
事实上,裴晏之一行人,在国外的前几场演出,并没有出现太大的纰漏。
这让裴家班产生了错觉,认为外部环境并不像国内人民讨论的那么夸张,于是都把肚子放到了心里。
直到奔赴霓虹国时,裴晏之受邀,来到一家戏院演出。
当时,霓虹军国主义盛行,人人好战,人人参战。
看到华夏人,更是犹如遇到了兔子的豺狼。
事实上,根据后世记载,霓虹国在二战期间,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计划对华参战。
但最终综合考虑了彼此国力,判断为了必输的局面,这才偃旗息鼓,避免了更大的战事出现。
但不对华宣战,并不代表当时的霓虹怕了华夏人。
毕竟当时的霓虹刚刚变革结束,虽然是弹丸之国,人数也不到一亿,但国力鼎盛,几乎与华夏并驾齐驱,人们各个都以成为世界第一国为目标。
再加上华夏拒不参战,所以在心理上,就导致霓虹国人民对华夏人民的各种蔑视与瞧不起。
了解了霓虹国的舆论环境,裴晏之一行人想要避开,但已经为时已晚,只得硬着头皮上台演出。
第一场演出,可谓有惊无险,虽然期间备受霓虹看观的欺凌和叫骂,但裴家班的人都只当看不见,但是,因为霓虹自古以来就崇尚华夏文化,备受熏陶,这导致裴家班的这场演出,在结束之后,备受追捧,甚至有越来越火爆的趋势。
在又受邀演出几场后,裴家班在霓虹国的声势大爆。
这也导致不少霓虹的达官贵人,都以邀请裴家班到自家府上搭戏班子唱大戏为莫大的光彩。
于是,当裴家班经历过数十场演出,即将回归华夏之际,却是被许多霓虹贵族联手软禁了起来。
不仅禁止裴家班离开霓虹,甚至还要求裴家班按照霓虹这边给的戏文演绎。
戏文里通篇都是贬低、侮辱华夏之词。
而对霓虹的尚武好战精神推崇不已。
裴家班众人自是怒不可遏。
但尽管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却依然无法逃出霓虹这片弹丸之地……
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只是,若想要让裴家班演唱侮辱华夏之词,却断然是办不到的。
这不仅有违祖训,而且消息传回国内,裴家班必然名声扫地,会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于是,在被拒绝后,整个裴家班,都被霓虹贵族们联手毒打,其中尤其以家主裴晏之受罪最深,此举也是为了要裴家班众人妥协。
不曾想,仅仅过了一天时间,家主裴晏之就率先妥协了。
但这妥协,仅仅只是拖延时间。
接下来,韩森在文献中,看到了这传奇性的一刻。
这晚,戏园子里灯火通明。
霓虹贵族、武士等在台下喝着酒吃着肉,大肆地谈笑着。
台上,喧天的锣鼓声响起,裴晏之着戏装登场,先手便是一曲最拿手的《桃花扇》,将敢爱敢恨的“李香君血染桃花扇”的故事,再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上。
只见“李香君”身姿婀娜、水袖轻扬。
再加上唱腔曼妙悠扬。
台下的贵族武士们,便是渐渐停止吃喝喧哗,安静下来。
很快,当戏曲渐至高潮,宛转悠扬的旋律,慢慢变得高昂:“报国恩,一腔热血挥洒——”
下一刻,随着一句男腔开嗓。
如同雷鸣般的“报国恩!报国恩!”的唱和声,响彻天地。
这一刻,霓虹贵族、武士都被舞台上的气势震撼,深深陶醉其中。
而随着锣鼓声变得越来越急切,裴晏之的唱腔也愈发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