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墨其实也挺好奇,黄纶老先生在看完剧本后,会是怎样的想法。
老一辈的人,思维和想法不一定一样。
更何况他还是《西游记》之父。
何远光在车上给自己的老师打了个电话。
他先是日常问候了一番,然后才开始说起正事。
“骆墨?”黄纶听到这个名字后,微微一愣。
“就是和你合作的那个骆墨?”
“搞出《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和《雾山五行》的那个骆墨?”黄纶追问。
“嗯,就是他。”何远光道。
很明显,黄纶虽然退休很多年了,但还是很关注国产动漫行业的。
《那兔》和《雾山五行》,他其实都看过,而且全看完了。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何远光是他的得意门生。
“赶紧发来。”黄老爷子道。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
何远光很快就把电影剧本发到了自己老师的邮箱里。
黄纶则表示看完了再找他聊……
电影的剧本并不短,二人一时半会也都看不完。
反倒是骆墨那边,心中已经做出了诸多打算。
他不仅仅是做出了决定,甚至很多细节方面,都已经考虑好了。
比如电影里的大反派,究竟找谁配音比较好呢?
要知道,地球上给配音的可是童自荣老先生,虽然台词量并没有特别多,但却被诸多网友冠以八个字:“阴柔高冷,华丽邪魅。”
同时,这部电影里,还融入了一部分戏曲元素。
他觉得这些内容,自家师父童清林都可以负责。
此时,已经来到片场的骆导开始继续忙起了的拍摄。
今日的拍摄内容,主要是静妃娘娘的戏份。
这个角色由国家话剧院的女演员赵枝负责演绎。
在剧里,这是一个心思很细,头脑清晰,智慧高绝的人物。
戏份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是一个能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记忆点的角色。
静妃没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认出了梅长苏的真实身份。
她的儿子靖王,可以说是与她有着天壤之别。
除此之外,今天还有唐诗语的杀青戏。
她所饰演的秦般若的戏份,已经拍得都差不多了。
作为流量很高的四小花旦,她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潜下心来呆在剧组里,几乎没有去忙什么其他的工作,所以她的很多戏份也都优先拍掉了。
骆墨个人对她的心里评价是:“和沈一诺差不多好用。”
就是那种还比较好调教的类型,随便拿捏几下,就成了自己的形状。
而且看得出来,相较于刚进剧组的时候,唐诗语整个人要没那么浮了。
正式杀青后,她还很诚恳地向骆墨,还有国家话剧院的那些演员表示感谢,声称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了很多。
到了晚上的时候,骆墨就又收到了何远光发来的微信。
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却把骆墨都给惊着了。
“我老师说,如果这个项目真的启动了,他想参与进来。”
………
………
黄纶,退休已经有整整十年了。
对于蓝星华夏的动漫界来说,他真的是神仙一样的人物。
华夏最早制作出来的几部动画,基本上他都有参与。
这等于就是先行者般的人物。
至于由他所制作的,那更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可以说,数不清的80后和90后,都是看着他的动画长大的。
包括很多00后,也是如此。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就是因为它经久不衰。
这么多年前的作品,现在拿出来给人看,也能让很多人看得津津有味。
对于何远光来说,黄纶是一个严师。
严到可怕的那种。
别看何远光现在成熟老练,一个人支撑起了一家业内知名的工作室,可年轻那会儿,被黄纶骂哭的次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黄纶看他那哭哭啼啼的样子,往往会骂的更凶。
师兄弟们都觉得,黄老师对何远光最严格,要求最高,看他也最不顺眼,总爱挑他刺。
可最终结果便是,这个常常被骂哭的家伙,成了师兄弟几个人中最有出息的一个,甚至后来还被誉为:“国产动漫的良心。”
黄纶一开始听到何远光说要搞西游题材的动漫大电影,他是有点兴趣的。
但也只是想着帮徒弟把把关。
虽说黄老在退休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搞一部西游大电影,可那会儿屡屡受挫,再加上也已经退休十年了,也就把这个执念给放下了。
或者说,不是放下了,而是人老了,太老了,也便……算了。
实际上,在国内,黄纶的确算得上是西游专家。
然后,在听到骆墨的名字后,黄纶瞬间就更有兴趣了。
这让何远光不由得在心中腹诽:“究竟我是您徒弟,还是他是您徒弟?”
他并不知道的是,黄纶对于骆墨是心存感激的。
在他看来,何远光能从欠债并被新虞收购工作室,再到现在重新崛起,主要的功劳,在于骆墨!
不管是他的剧本,还是他的创意、想法,都太棒了。
和,在黄纶心中都是佳作。
虽然因为年纪原因,里头的一些梗和内容,让他略感不适,感觉也有点看不懂。但是,内核都是好的,都是优秀的。
何远光也跟他数次表示过,自己现在所做的所有新的尝试,全是骆墨的意思。
所有,黄纶也很好奇,这样一个勇于创新的年轻人,会想搞一部怎样的西游作品?
结果,他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
这部电影,其实剧情内容很简单,并不复杂。
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给出差评,说剧情过于单薄简单。
这里头,其实也有点情有可原。
毕竟制作班底太穷了,哪怕赌上了一切,钱还是不够,最后甚至采用了众筹的模式。
而当初投资了这部电影的人,最终都赚的盆满钵满了。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然缺钱,那么,很多想要制作的东西,就必须做出取舍,就必须舍弃掉一部分。
另外,的定位,其实就是一部老少咸宜的电影。
它的确也是面向成年观众的,野心是想让成年观众也看个爽。
但是,团队也并没有打算就放弃少儿观众啊。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其实蛮奇妙的。很多观众所喷的缺点,可能还是一个作品的卖点之一,是卖座的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整个的剧本,骆墨的确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但大多都是填充一些细节。
比如让很多转景更流畅自然。
比如把一些原先草草了事,一笔带过的内容给弄得稍微详细一点。
但整体剧情并没有弄得特别复杂化。
总不能说降妖除魔还要拍成智斗和勾心斗角吧。
黄纶眼很尖,他一下子就看出了整部电影的受众定位。
这一点,让他对骆墨越发欣赏。
当初,他制作的动画时,也是想把它做成老少咸宜的作品。
看完后,黄老爷子便有了很浓郁的兴趣。
还是那句话,他觉得内核是好的。
还有那种人物心性的转变,以及对枷锁的冲破,他觉得都是非常好的。
还有小和尚江流儿的设定,他也并没有觉得反感。
他并不会因为自己制作出了最火的正经的动画,就瞧不起这些二创,甚至觉得它们是在侮辱。
老头子虽然年纪大,但还挺能接受新鲜事物的。
他甚至觉得小和尚这样的设定,还挺可爱的。
于是乎,他最后给何远光打了个电话,表示自己愿意来团队里搭把手。
但也仅仅是搭把手。
用他的话说,自己就是老赚点退休金。
整个团队,依然还是骆墨与何远光说了算。
骆墨在得知黄老先生想要加入进来的消息后,在暂停拍摄的休息时间里,专门给何远光回了个电话。
“光叔,黄老师是看完剧本后,就说了这话?”骆墨问道。
“那倒没有。”何远光回道。
“老师在看完剧本后,就是和我简单讨论了一下,然后把你夸了几句。”
这里,他进行了极大的隐瞒。
黄纶不是只夸了骆墨几句,而是足足夸了骆墨十分钟。
这让年轻时期被老师各种骂哭的何远光无比羡慕,这种待遇,他何曾享受过?
“是聊到一些比较具体的事情时,他才说想要加入进来的。”何远光一五一十的说着。
“是什么具体的事情?”骆墨纳闷。
何远光轻咳了一声,道:“是我和老师透露了一嘴,告诉他有个家伙实在是太有钱了,居然想投资九位数,还不肯告诉我是几开头。”
“老师一听,沉默了一会,就笑哈哈地说要来宰一刀,赚点退休金。”
骆墨闻言,与电话里的何远光一同笑了。
“好的好的,待遇尽管提。”骆墨道。
他自然不会傻到真的以为人家是来捞一笔的。
人活到这岁数,又经历了这么多,早就是人精了。
黄纶怎会不知,骆墨此举对于动漫界的意义,以及其背后承担着的无穷风险?
国产动漫电影目前的票房纪录都没破2亿啊。
你光投资就敢破亿!
风险太大了!
可有些有风险的事情,又是值得去做的。
先前说过,国内最先自主制作的动画,几乎都有黄纶的身影。
也就是说,这位老人年轻时做的,就是开天辟地之事。
那会儿国内连国产动画都没有,他敢去做,难道就没风险?
正因为风险大,所以他来了。
这个老人,虽然退隐多年,但身上有着无穷的能量。
别忘了,他的伴随了多少人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这才是真正的爷青回。
因此,他是来给的团队送一块金字招牌的!
黄纶这两个字,便是最大的金字招牌!
第三百六十三章 风,大风!
黄纶的加盟,让骆墨觉得心中更有底气了。
别的不,在电影进行宣传的时候,只要宣传方式得当,宣传效果到位,那么,票房号召力将十分可怕!
就好像地球上曾经很多人喊着“欠星爷一张电影票”一样,黄纶陪伴着无数人长大,是能起到类似的效果的。
同时,这种动画大师能给到的帮助,自然是无须多言的。这可是在那个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的年代,都能鼓捣出神作的人啊。
骆墨在电话里最后问了一嘴:“我其实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黄老先生?”
“老师,你的所有故事,内核都很好。”何远光道:“老师他最喜欢的一句就是:齐天大圣是不会死的。”
骆墨闻言,笑了笑。
很多人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情怀……
所以他觉得制作团队,同样也该心怀情怀。
挺好的,不是么。
时间来到了周五,由于天气问题,影视基地要下特大暴雨,还有大台风,所以《琅琊榜》剧组干脆放假三天,暂缓拍摄。
骆墨觉得自己也是不是歇一歇了,有点熬不住了。
同时,他也是时候回魔都一趟了。
不管是工作室还是新虞,都还有些事情需要他来拍板呢。
回魔都的路上,许初静和骆墨同乘一辆车。
“要不要休息会?”她关心道。
骆墨整个人略显疲态,气色都不是特别好。
“不用,等会我热敷一个眼贴就好了。”他笑了笑道:“我这体魄,眯个十五分钟,立刻又生龙活虎。”
许初静懒得理他,只是打开了自己的包,从里头取出眼贴扔给他。
骆墨戴上眼贴,将座椅靠背往下调了调,闭眼半躺着,道:“对了,薛凝和田鸣,你认识吗?”
许初静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道:“薛凝和田鸣?你是凤歌组合?”
“嗯,对,就是他们。”
“不熟,但在春晚后台见过两次,聊过几句。”她又道:“对了,薛凝不是和李俊一都参加了《蒙面唱将》吗,田鸣不是在总决赛的舞台上还来帮唱了?”
“对啊。我也就是在那晚和他们见了一面。但俊一和薛凝关系很好,算是认了个姐姐,这一来二去,渐渐的和她的老搭档田鸣也熟了。”骆墨道。
“认姐?”许初静深深的看了一眼闭眼半躺着的骆墨,道:“你们工作室的人都还挺爱认姐的嘛,怎么,这是你们的企业文化?”
“嘿!你这人话里有话啊!”骆墨笑了起来。
他身边的确姐姐型的人有不少,比如润姐,桃姐,还有她这位静姐。
“是有个人自己对号入座了吧。”许初静着。
骆墨干笑一声,把话题引导回了正事上,道:“我提起薛凝和田鸣,是因为他们有意签到我的工作室。”
“是么?”许初静道:“对他们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薛凝和田鸣所组成的凤歌组合,是从央台的歌唱比赛里出来的,经常活跃于央台的节目中,且是国内参加大型晚会次数最多的组合,没有之一。
他们这个组合已经成立了十年,光春晚就上了5次!
同时,二人也都有在文工团待过一段时间。
这类人,网友一般称之为歌坛里的“国家队”。
凤歌组合从出道开始,就一直挺受中老年喜欢的,但歌曲的流行性偏低,风格比较旧,所以年轻听众们不喜欢,觉得他们土。
这一点,和地球上的某个有广场舞霸主之称的知名组合,有很大的不同。该组合虽然前些年也不断的被人笑,被人嘲,被人土,可他们的歌曲,流行性其实是很高的,而且是那种极其典型的极具传唱性的风格,给人的记忆点也强的可怕。
许初静个人对于【凤歌组合】的歌,不是很喜欢。
但对于他们的唱功和实力,那还是很认可的。
国家队,不是开玩笑的。
与此同时,这二人虽然不是夫妻,也没谈过恋爱,但十年老搭档,默契感简直无敌。
或许,经过骆墨这位词曲鬼才的妙手,能得到天翻地覆的改变呢?
因此,她才会对于凤歌组合而言,选择骆墨工作室是极佳的选择。
骆墨闻言,没有多什么。
只是对许初静道:“跟您汇报一下,他们明天会来工作室一趟,我会见一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