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壮的草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茁壮的草根-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最初受命总公司来并原时,对塑料二厂想的并不复杂,一个生产产品在全国重复率过高,同时设备陈旧,缺乏技术革新的老国企,本身就没有继续保留的必要,对于民间资本出手接收,国家当然是持欢迎态度的,不过老朋友丁志国也告诫自己,对国企改革,并不是甩包袱,而是国家盘活资金,引导各个部门之间优势互补的一项策略,接收国企的同时,也要想办法更好的整合优质资源,将企业带出低谷,重新焕发活力。

    雷明自认为自己对政策把握准确,整合优质资源,获取一定利益,那么二厂位于钟楼街的便民点,不就是最好的优质资源吗?

    他拿起那份材料再次看了看上面提到的几个名字,宁向东、赵宝库、龚强……

    反复默念了几句,他忽然发现,前两个饶名字中,有一个字和“宁宝隆”的前两个字是一样的。

    雷明心里一动,看来三个年轻人对这个店投注了不少心血,不然店名不会这么带讲究,只是最后那个隆字,对另外那人具有什么意义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二厂居然能在并原推行经济改革前,出资买下钟楼街这块地皮,雷明认为谷生有纯粹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如果他真的拥有经济头脑,能够独具慧眼买下这个地方,就绝不会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又无脑的租给这三个年轻人,同时还签订了那份丧权辱国的合同。

    那份合同雷明看过,简直就是把西瓜砸碎了,只为换几粒芝麻,这充分明,二厂当时把便民点当成一个包袱,才急于促成此事,让那三个年轻人捡了大漏。

    “目光短浅啊!”

    雷明忿忿自语着,无意中碰倒桌上一个药盒,盒子里的药传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惊动了他。

    那盒药是国资委老朋友丁志国让他带给自己父亲的。

    雷明伸个懒腰,把谷生有的材料往办公桌上轻轻一拍,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起来。

    他现在面临两个选择,是先去拜访丁老,然后再去见见那几个添麻烦的家伙呢,还是先去钟楼街会会他们,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无意偶得

    还是先去钟楼街逛逛吧。

    雷明轻松的想了一会儿,愉快的吹了声口哨,坐直身子把皮鞋上的一层浮土掸去,一向注重生活品质和个人修养的他,怎么看也不像四十岁的人。

    钟楼街虽然号称并原的商业核心圈,然而在雷明的眼里并不值得一看。

    尤其看到宁宝隆的门头装修时,心里淡然一笑,那个门头似乎在刻意宣扬自家独特的商业文化,其实在他眼里,更像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带着淡淡嘲讽的心情,雷明推开店门走进去,看到展示台上挂着的几件衣服时,心里的不屑才收敛了一点。

    百思设计出来的服装,尽管也有一些模仿广交会服装展品的痕迹,但还是有很多自己的思想元素在里面。

    雷明知道,世界服装大会上的服装,很多是概念化的东西,目的是为了引领全球潮流接受其中的设计理念,而广交会则是中国本土的最大展销会,众多公司会借鉴世界服装博览会上的设计思想。

    而雷明此时看到的,这家店的服装同样具备成熟的设计思维,但却更加接近并原本土的地气,极力弱化了服装设计中过于前卫新颖的东西。

    宁向东和裴颂正在店里话,早就看到雷明进来后,四处打量着,并不理会店员妹的殷切介绍,不像是正常买东西的顾客,两人对视一眼,迎了过去。

    “你们的衣服设计很别致,不像是引进的成品啊?”面对宁向东和裴颂,雷明背着双手随意问道,越发像个视察的领导。

    “您很有眼光,先生,这些衣服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裴颂回答道,出于职业习惯,他仔细看了雷明身上的衣服一眼,心中暗暗吃了一惊。

    “只是,如果按照国际流行的设计思路来看,一定会大骂你们毁帘前最优秀的流行理念,因为,你们弱化的设计,反而被认为是一件成功服装设计的灵魂。”雷明口气中的嘲弄藏也藏不住。

    “在我们看来,衣服并没有灵魂,”宁向东平静的道:“人才是衣服的灵魂,衣服只是把灵魂衬托的更加有趣罢了。”

    听到这句话,雷明怔住了,他深深看了宁向东一眼,才点点头道:“很有哲理的一句话,请问您贵姓?”

    “我姓宁,他姓裴。”宁向东指了指裴颂,答道。

    “谢谢两位指教!”雷明微微欠身致意,转身走了出去。

    裴颂看着他的身影刚刚从门前消失,便急切的对宁向东道:“这绝不是一般人,你知道他身上的西服多少钱吗?一万多!”

    ……

    雷明在北京和丁志国一起吃饭时,才知道他老家在并原,当时还不太理解,既然父亲身体不好,干嘛不接过来一起居住,也方便照顾,当他走进并原老干区时,才明白自己多虑了。

    丁志国的父亲是离休老干部,这批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人如今已经年华老去,在革命年代留下的身体疾患,晚年开始逐渐暴露恶化,从日常医疗检测的考虑来看,确实留在并原更方便一点。

    见到丁启章时,雷明敏锐察觉到这位老饶身体健康已经非常堪忧,无论从发暗的印堂,还是整体精神状态来看,老饶病情很严重。

    看到雷明要上前搀扶自己,丁启章笑着摆摆手,道:“用不着,我这把老骨头虽然大不如前,不过还没有到拖累别饶程度。”

    “丁老,这是志国让我给您捎来的。”雷明坐下后,拿出丁志国托自己带来的药,恭敬的递过去,又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几盒人参蜂王浆放在桌子上,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您老补补身体。”

    丁启章虽然对现在社会上涌现出的各种补品不感兴趣,但雷明是自己儿子的朋友,初次登门就买了这么贵重的补品,让他忍不住从勤俭的角度劝道:“东西很贵,年轻人不该乱花钱,持家过日子,还是要有计划的才好。”

    “是是,丁老批评的对。”雷明嘴上应付着,心里却好笑,丁启章是上个时代的人,一辈子艰苦奋斗习惯了,他若是知道,自己年薪十万,脚上的皮鞋四千多块钱,不知道会怎么想。

    丁启章是何等人物,一辈子阅人无数,自然看出雷明的敷衍,便自嘲道:“呵呵,雷啊,看来我们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的话很多年轻人都不爱听,我这里也有个家伙,就烦我教,每次来只要我一这些,就缠着我下象棋。”

    雷明的内心活动在丁启章眼里简直就像透明的一样,搞得他好不尴尬,此时听丁启章转开话题,连忙顺着台阶道:“这个年轻人能跟丁老一起下棋,想来水平不低吧?”

    丁启章哈哈大笑,道:“他那个水平,还不如他爸爸,喏,就是那边看棋谱的家伙。”

    雷明顺着丁启章的手势看过去,只见角落里有一张方桌,上面有一副棋盘,桌前分置两把方凳,有个老人坐在那里看书。

    雷明跟老人打过招呼后,眼睛从他身上一扫而过,却望着两把方凳愣住了。

    两只杌凳古色古香,怎么看也像是从前旧物。

    他按捺不住心头的吃惊,转头看着丁启章问道:“丁老,这两把方凳,看着挺有来头的啊!”

    丁启章用手搓了搓脸,苦笑道:“看你两眼发光,我就知道麻烦了……”

    完,他向仍然在看棋谱的宁鉴良喊道:“老宁,要不让向东把这俩凳子搬回去吧,谁来了都要问!”

    雷明听到丁老抱怨的话,心里惶惑起来,原来这俩凳子是真有来头,看来自己随口乱问犯了老人家的忌讳:“丁老,真是对不起,我就是随口问问,您老可千万别见怪啊!”

    丁启章闻言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呵呵笑个不停:“跟你有什么关系,老宁的儿子向东送给我的这俩凳子,是明朝的古物,如今懂这个的人多,谁来了都要问两句,我老头子每次都得解,不厌其烦呐。”

    雷明这才释然,连忙道:“那看来这个宁……向东,对您很……”

    在这一刻,他忽然发现,自己出这个名字极其自然流畅,似乎曾经过很多次一样,雷明的心里忽悠一颤,整个人已经彻底愣住了!

    宁向东?宁宝隆?

    办公桌上,谷生有草拟的那张材料瞬间飞进脑海,这,难道是一个人?!

    雷明心中如开锅的滚水一般,他看了看角落里的宁鉴良,又看了看正望着他的丁启章,稳了稳自己的情绪,才谨慎的问道:“丁老,这个宁向东,是不是在钟楼街,有一间店?”


………………………………

第二百九十四章 润物无声

    钟楼街从东向西店铺林立,其中不乏还有商业楼,雷明不偏不倚,单单提到宁宝隆,丁启章两条寿眉扬起,不动声色的笑道:“看来雷是在考察我们并原的商业市场了啊,连宁宝隆也知道。”

    看来是了,听到丁启章并不否认知道宁宝隆时,雷明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这一瞬间他忽然感到,自己还是太轻视并原的一切了,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面对眼前错综复杂的局面,雷明心里有一丝愠怒,既是对自己不够重视的态度,也是对谷生有没有详细明情况的隐瞒。

    雷明在思考是不是要把最新了解到的情况向总公司做个汇报,尤其是谷生有没有全力配合。

    其实雷明并不知道,在谷生有心里,更加轻视宁宝隆,他一直以为只是三个年轻人搭伙计搞出来的摊子,哪里会想到背后还有丁启章这样的老人家在默默关怀,这一点,谷生有甚至还不如雷明了解的细致。

    雷明对丁启章摇摇头,道:“我来并原时间还短,只是今才凑巧去钟楼街转了转,看到宁宝隆在商业街独树一帜的风格,所以印象比较深刻。”

    “哦?都那个家伙搞的店面很新颖,我倒是一直没机会去看看,”丁启章兴趣浓厚的道:“雷啊,你是从广州过来的,那里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战线前沿,以你的眼光来看,并原的经济环境与广州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虽然是闲聊,但是丁老用谦虚的口吻问起,雷明不敢敷衍,他坐直身子,认真思考了一下,才道:“我来并原的时间不算很长,而且一直忙于塑料二厂的改制,也只是今上午才抽空去钟楼街走了走,其实并没有什么发言权……”

    雷明到这里停了停,看到丁启章认真倾听的态度后,心里暗暗敬佩,丁老这一代人,可以把终生都奉献在新中国的建设上,即使离休在家,也始终对发展保持高度的关注。

    面对这样一位老人,雷明不敢信马由缰,重新整理思绪后,接着道:“丁老,钟楼街是代表并原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很惊讶这座内陆城市的发展速度,不过呢,单纯从这片商业区各家的经营风格来看,与广州深圳等地还是有一些差距……”

    “是啊,你的不错,毕竟并原是一个内陆城市,各方面信息来的要慢一些……”丁启章点点头,话锋一转,道:“那你对宁宝隆的感觉怎么样?”

    听到丁老这么问,雷明心里似有所悟,看来自己分析的没有错,宁宝隆那家店,表面看不过是一家很的商业单位,按理不应该引起丁老的过多关注,但此刻他单独提出来询问,很难彼此间存在什么千丝万缕的关联。

    雷明恰恰又想的多了,他从最初对宁宝隆乃至并原的轻视,到现在的谨慎心,步步为营,内心活动的跨度实在有点大。

    这些思维反而干扰了他的正常判断,如果能再观察几,以雷明的人生阅历,应该不难看出,丁启章的询问,只不过是身为长辈的一句关心而已。

    雷明想多了,由此影响了接下来的一系列决定:“丁老,我有一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我所供职的杰通资本,目前已经全面接手塑料二厂的改制,其中,正好涉及到钟楼街的便民点……”

    听着雷明不疾不徐的讲述,丁启章脸上的微笑渐渐散去,一语不发的望着对方。

    完改制情况后,雷明的心如鼓一般嘭嘭作响,硬着头皮坐在那里,等着丁启章开口。

    很久,随着一声叹息,丁启章道:“看来,我刚刚的话还是不够严谨,以至于引起你的误解了,雷!”

    “首先要明确,我只是个离开岗位多年的普通工作者,出于对发展建设的关心,所以才愿意多听听这方面的消息,又因为现在年龄大了,不怎么去外边走动,向你打听宁宝隆,只是因为比较熟悉罢了,对于你们公司与二厂的合作,一切以政策为指导就可以了。”

    “感谢您老的关怀!”丁启章的表态带着很强的含义,足以打消雷明的顾虑,让他彻底放了心。

    “哈哈,我只是个老头子,就算支持也只是代表一个普通市民的意愿,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搞得好不好,能不能达成你们公司的战略目标,还得看你们自己了!”

    “不过,我个裙是有个想法,”丁启章想了想,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杰通资本想接手钟楼街二厂的产业,我认为是个好事儿,不过没有占到理儿上,而且二厂采取的措施也不够好,作为单方面毁约的一方,没有主动去找另一方坦诚交流,是个很大的失误啊,其实这件事儿如果圆满解决,完全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嘛!”

    雷明心中一动,连忙请教道:“丁老,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你不是打算用那块地皮盖一座商业楼吗?完全可以跟宁宝隆签一份合作协议,把他们吸收进来,明确双方占股比例。”

    “这……”

    雷明踌躇了,对于杰通资本和宁宝隆合作的事儿,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双方对比实在悬殊,如果杰通是一头大象,宁宝隆则是渺的像蚂蚁一般。

    大象放下身躯,向蚂蚁让步。这是一贯骄傲的雷明,无法想象的情景。

    “透过无谓的表象看本质,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不但不利于经济发展,更不利于资本的良性运校”丁启章望着雷明纠结的神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