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壮的草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茁壮的草根-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小青立刻给韩父的老同学打电话请教,结果是同样的情况,对方也不太了解道桥勘探,同时他也给宋小青推荐了一位自己开会时认识的人,说是专门从事道桥勘探工作的。

    就这样七拐八拐,宋小青总算联系到一位专业人士,取得联系后听说是勘测鹅关的事,那人笑道:“几年前就曾经勘测过了,数据什么的都有,随时可以过来看。”

    宋小青一听倍感兴奋,第二天就赶到那人的办公室,没想到人家是有偿的,开价六万。

    这个报价对她来说,好似天文数字一般,宋小青怔了半晌,说道:“我回去商量一下。”

    那人很客气的笑笑:“看你年纪轻轻的,估计也是帮别人问,你们考虑一下也好。”

    回去的路上,宋小青一筹莫展,六万块钱不是小数,她知道宁向东一时半会儿也凑不出来。

    跟自己家里拿也不现实,不说哥哥春节前要结婚用钱多,理由都不好找,跟同学借更不可能了,大家基本都是在校生,经济上不独立。

    想到同学,宋少青眼前一亮,脑海里浮现出那个爱财如命的胖子。

    与此同时,钟楼街的宁宝隆店内,龚强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谁又在念叨你胖爷呢”龚强用力揉揉揉鼻子,暗自嘟囔着。

    现在的宁宝隆,几乎变成他一个人的店。

    自从宁向东去了额岭就没有到店里去过一次,赵宝库忙着自己办公自动化那一摊事,只是偶尔过来看看,每次也就呆半小时二十分钟,象征性的意义更大一些。

    不得不说,胖子对投资的认真态度是他最大的优点,如果没有他坐镇,宁宝隆或许早就黄了也未可知,更难得的是胖子并不居功自傲,只要有赵宝库和宁向东在身边,就默默地屈居一隅。

    宋小青走进店门的时候,胖子正在把玩新买的防风打火机,看到她进来连声说道:“稀客,稀客”

    宋小青一肚子心事儿,也顾不上跟他寒暄,直截了当地问道:“店里有六万块钱吧”

    “怎么啦”只要一说钱,龚强的警惕性格外的高,别说宋小青,就是亲妈他也防着。

    听完宋小青的讲述后,龚强沉吟片刻说道:“店里贷款一共二十万,宝库哥当天拿走十万,剩下十万,就算我跟向东一人一半,他也只有五万。”

    “更何况这五万如果给了他,那店里的股份还算不算他一份”

    宋小青没想到龚强会这么算账,不高兴的说道:“他是他,我是我,现在是我问你借钱。”

    “不都一样吗在我眼里你俩就是一家子,”龚强淡淡的说道:“更何况,如果是你找我借这么多钱,那我根本不借。”

    胖子的话把宋小青噎的够呛,社会还真是个大舞台,不过两年没怎么接触,就把他改造成这样了,可人家说的话偏偏句句在理,无懈可击。

    气呼呼地离开宁宝隆,宋小青是真没辙了,想给宁向东说一下情况,可大山里又没办法马上联系到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先给并钢停车点打电话留了言,由他们转告。

    宁向东在山里,完全不知道宋小青做的这些事,此刻他正在付为政的家里,继续跟他谈修路的事情。

    “政府财政预算紧张,咱自己就不能想想办法吗”宁向东说道。

    “再想办法离了钱也玩不转,”付为政叹了口气说道:“村里人要把子力气没的说,可要钱是真没有”

    他看着宁向东,苦口婆心的劝道:“你们厂那条现成的路不是挺好吗铺铺垫垫就能修整出来,还花不了多少钱。”

    “那条路太窄,现在看着能用,将来就不好说了,”宁向东也苦口婆心地说道:“既然想修路,就一步到位,搞出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来,这样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够用了。”

    “我很奇怪啊,小宁,”付为政说道:“我们村修一条路,你为什么这么热心”

    宁向东刚要回答,付为政马上拦住道:“别跟我说场面话,要说就掏掏心窝子,也别把我当书记,当成老大哥说一说。”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把心里的实话讲出来,”宁向东摸出烟递给付为政一支,自己点燃一支,也不管他爱不爱抽:“我不但想参与村里的修路,还想在村里搞一个合作社。”

    “合作社”付为政不知道宁向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对我说的合作社跟过去那种不一样,”宁向东加重语气说道:“是以我个人名义跟村里合作”

    “村里有啥能拿出来合作的”付为政挠着头,百思不得其解。


………………………………

第一百四十章 沉痛代价

    农村合作社并不是个新名词。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就已经开始互助合作运动,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不过宁向东此刻提出的合作社,只是一个名称,与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完全是两回事。

    付为政听宁向东提出要跟村里合作,不禁又吃惊又好笑,说道:“村里的情况你了解,既然提出合作,就说明你能接受,那你具备什么条件,说出来我听听,看看村里能不能接受。”

    也不能怪付为政对宁向东有所轻视,对方毕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从表面来看,并不具备任何与众不同的能量。

    付为政的心思宁向东也了解,他想了想说道:“目前,我没什么条件能让村里接受。”

    “那还说什么闲着没事拿你老叔开心吗”付为政佯装生气。

    “没有寻开心,我是说目前没有什么能让村里接受的条件,不过”宁向东平静的说道:“也许很快就会有了。”

    离开付为政家,宁向东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看来这件事情,还是要争取大多数村民的一致同意。

    自己提出的合作社想法,本身也是个人行为,大家自发组织,自觉自愿在一起就行了。

    付为政自有付为政的顾虑,他本身从心里赞同宁向东修路的想法,但却不能以大队的形式出面,如果是民间的集体行为,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加入进去。

    所以付为政采用了一个小小的激将手法,就是要把宁向东引导到群众自发的行为上来。

    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两人从谈完话后,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而且各自在自己单位按部就班的工作着。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这期间,宁向东又去了一趟陈村镇,在并钢停车点听说了宋晓青的留言后,才知道她为了自己的事早已先行一步。

    其实这件事宁向东已经想好,整个黄巢谷的地质结构很简单,主要问题在于峡谷两侧的土层太厚,同时也很疏松,容易产生滑坡灾害,如果修一条路,两边的加固是个重要问题,此外还有最关键的是,横断峡谷的那三道山梁。

    因为没有专业知识,更不具备专业的测量手段,他一时想不出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黄巢谷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谷底宽度非常理想,具备上等级公路的先决条件。

    宁向东又给耐火材料厂大车队打了个电话找赵伟,结果人不在队里,他有点失望,因为这次来镇上,主要是想找赵伟商量一些事情。

    挂掉电话后,宁向东想了想,自己其实是有点儿心急了,现在还是冬天,就算所有关节全都打通,计划也全部落实,冬天也没办法着手实施啊,更何况,还没有在村里形成强大的舆论态势。

    一想到这里,宁向东在镇上待不住了,马上向鹅关返回。

    这次他也选择走黄巢谷,刚开始进山的时候,一段路起起伏伏,没有一处是平坦的,随后不久,就开始翻越第一道山梁。

    这时才发现,从陈村方向往里走,三道梁子一道更比一道高。

    当他爬到最后一座山顶,看清楚此处的地形时,心里产生了巨大的不安。

    按照最初的想象,不过是三道山梁而已,可以用炸药炸出三个垭口,这样道路就可以直接通到山外了。

    此时站在这座最高的山顶时,他才发现炸开一个豁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先不说地质结构是否适合爆破作业,单单就这个高度来说,巨量的土方搬运也是无法想象的。

    身体的劳累和骤然而起的心理压力,让宁向东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难怪所有人都不看好从这里开一条路,都建议把货道好好整修一番,虽然崎岖起伏,路面狭窄,但起码有基础在。

    自己之前并没有走过黄巢谷,还以为是大伙儿嫌麻烦怕花钱,所以才坚持捡现成的。

    回到宿舍后,宁向东躺在床上,反复推敲黄巢谷开条路的可行性,走了这一趟,他还是认为,这里的优势非常大。

    曾经有一瞬间,他考虑过打一条隧道,随即立刻否定了,他觉得开隧道技术含量和成本需求更高,现在连基础费用的钱村里都拿不出来,何谈其他。

    道桥、道桥,修路最怕的就是打洞和搭桥。

    随后一段时间,宁向东每晚都去城隍庙听老蔡东拉西扯。

    自从村里人知道了鹅关那段野史,晚上去城隍庙的就更多了,而且见了宁向东都由衷的尊敬。

    这一切全拜宋小青所赐。

    在人群中,宁向东多次有意无意提到了修路,他发现大伙儿对这件事的兴致非常高,几乎人人都渴望有一条出入方便的好路,但是每次说到最后,都无一例外地长叹一声:没钱

    钱似乎成了困扰这件事的唯一要素,却没有人仔细想过,实际上他们已经坠入了一个怪圈。

    村里人不但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同时更缺乏一个突破怪圈的契机,面对这种现状,宁向东深感无力。

    而这一切却被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只是付出的代价十分惨重。

    事件的起因很小,俊花家的老羊不知什么原因跑进了山里,俊花和奶奶发现之后,立刻决定去寻找。

    两人还没走出村子,就遇到了曹二楞。

    二楞听说后,比她俩更着急,扔下一句:“我跟你们一起找。”就甩开大步率先进了山。

    俊花虽然年轻,爬山却比不上奶奶这个裹过小脚的老太太。

    而奶奶爬山虽然快,但是精力不够,走一段就得歇口气缓缓。

    就这样一个老一个小,渐渐被二愣甩出很远。

    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俊花独自从山里跑了出来,衣衫破烂满脸泪痕。

    村里人乍一看到都大惊失色,以为二楞做了什么出格事。

    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二楞独自走在前面,不小心脚下打滑仰面摔倒,脊椎撞到一块尖石,当时就疼的晕了过去。

    村民赶到现场的时候,二楞已经醒过来,只是动不了。

    大伙抬着他,翻山越岭送到镇卫生院,医生一看感觉不妙,当时就让他平躺在担架上,严禁随意挪动身体,随后又派车紧急送往并原。

    最终的诊断结果是,由于摔伤部位是脊椎,伤后又频繁挪动,神经受到了严重损害,导致下身瘫痪。

    医生责怪的对村民说道:“病人伤到脊椎,如果尽量保持静止,没有频繁移动,本来是可以恢复的”

    二愣落下终身残疾,这件事对村民的触动极大,俊花奶奶捶胸顿足,老泪横流,不断哭喊着对不起二楞大侄子。

    痛哭之时,她猛然看到人群中的宁向东,扑上去一把抓住喊道:“宁娃子你不是一直想修路吗老太婆全部身家都交给你,修哇修哇”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封标

    “我一定要修路”

    “再好好想想小宁,眼看快过年了,等回去好好待几天冷静一下,你就不会有这么多想法了,”孙勇说道:“村里如今一团糟,二楞残了,俊花奶奶在闹,何必去做搅屎棍。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那难道去做摊屎我现在好歹还是根棍。”宁向东不解的问道。

    孙勇看着宁向东,不知怎么劝说。

    年轻人有热血是好事,可化成头脑发热的冲动就不是好事了。

    谁知第二天宁向东就来找孙勇请假,要回家过春节。

    付俊花跟着一起过来,表示要替宁班长去高炉值剩下的几天班。

    孙勇一听哪能答应,放个小女生去高炉值夜班,简直胡闹。

    几人正在来回扯着,付跃进也来了。

    他也表示要替宁向东去高炉值班。

    付跃进的理由很充分,他跟曹茂山都是乙班的人,如今宁班长要提前回家,二楞残疾,他当然要顶上去。

    一个二楞倒下了,千万个愣货站起来。

    孙勇觉得付愣货去替班儿没什么问题,于是点头批准了宁向东的假。

    不但批准了他的假,孙勇还表示要亲自送到陈村汽车站,宁向东当即受宠若惊,谁知第二天却傻了眼。

    早晨七点天色已经亮了,村口来了五个人,除了厂里三个班长,还有付为政和高存光。

    宁向东看着来送行的三位班长和他们脚下放着的各样包裹很是无语。

    “本来是打算我们三人一起送你,正好遇到付书记他们要去镇上,就让他们送吧。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孙勇笑眯眯的说道。

    “东西是多点,不过都放到车上才走,放心吧。”姜军笑的不像他自己了。

    “不过,到了终点站就算靠你自己了,”陈大旺笑的最灿烂:“我的东西麻烦小宁尽快送到家,都是肉,怕坏”

    从鹅关带年货回去,除了肉还能有什么,宁向东自己也带着一大袋子。

    “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到了并原,我先给你们送了再回家,”宁向东说道:“不过,过几天你们回家的时候,也得再给我捎一份。”

    “你这个宁娃子太计较国庆你回家不是带过一份了吗我们都没好意思让你往回捎”

    这都能算上,也不知道谁计较,宁向东在心里腹诽了一句。

    三个人带的东西太多,就没有走黄巢谷的近路,最后那三道山梁爬上爬下实在吃不消,选择走货道虽然绕远,好在都是慢坡不会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