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壮的草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茁壮的草根-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针对当地的多发病和野外容易获取什么草药记载的十分详实,这一点倒是跟宁向东在部队学过的战场自救互救手册挺像,那本小册子除了急救包器材的使用之外,也有关于驻地附近野生止血草药生长、药性、分布情况的介绍。

    宁向东记得当时这种小册子还是加密级的,连长杨四方说过,假如被别有用心的人得到,很容易猜测到部队的驻地。

    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实哪个部队在什么地方附近的老百姓都心中有数,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多驻军是从解放以后就驻扎在一处几十年再也没有过换防。

    付山根对宁向东的想法不太清楚,只是有点儿奇怪,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宁班长,为啥对山里的草药有兴趣,要知道村里人熟悉草药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进一趟城太不容易,所以一些小病小灾,都是到附近的山里随手扯几把野草回来熬水喝了治病。

    可城里人不需要了解这些啊,他们有点儿头疼脑热去医院开点儿小白片片,就水一喝病就好了,又快又方便。

    虽然奇怪,但是付山根也没有问,倒不是因为谨慎,而是觉得既然宁班长有这个想法,就一定有他的道理,愿意说自然会告诉自己,不愿意说问了反而让别人为难,干脆就不问。

    做人的道理往往就这么朴素简单,故子曰:大道至简。

    两人站在村口道:“要不咱们先上山吧,进了山里风就没这么大了。”

    进山时宁向东有了个新发现,就是每个人选择的路径都不尽相同,村口冲着大山的方向也没有一条特定的路,只有相当一大片被众人踩得光秃秃的地方。

    没有在山里生活之前,宁向东一直以为进山的路也是固定的,村里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山里,一成不变。

    两人一前一后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山根儿提议休息一会儿。

    找了一块石头坐下,宁向东才有机会问道:“为什么上山的时候不说话呢有什么讲究吗”

    “可以说话的呀,只是刚开始进来往上爬的时候不说,”付山根笑着说道:“从迷信角度讲,人要说话容易惊动山鬼,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从爬山的规矩来讲,攀升的时候最好不说话,会把冷气吸到身体里,引起胃疼。”

    很有道理啊宁向东佩服的看着他,看来都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生活经验也不一定全都丰富,有的人在一辈子也掌握不了,看来这个山根儿是个有心人。

    付山根又开始卷烟卷儿,宁向东从兜里摸出纸烟给他抽,山根摆摆手拒绝了。

    “抽不惯”宁向东问道。

    “怎么会,这种纸烟又绵又醇,谁不喜欢,可就是怕抽习惯了,自己又买不起,更受罪。”付山根笑着。

    宁向东第一次听人这么说,他一直都听抽旱烟的人说不喜欢纸烟的味道,山根儿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小兰花抽着臭呼呼,就是闻的人觉得香,可谁爱抽啊”付山根低声说着:“这烟唯一的好处就是不花钱,自己家院子也能种”

    别看他只比宁向东大几岁,却早已结婚,而且是两个娃的爹了。

    “宁班长,有件事儿我一直想和你说,”付山根犹豫不决的开口道:“你知道吗你收的那堆家具,真是吃了大亏了”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理石

    班组里新来的付振青,一向沉默寡言,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宁向东发现他是个很稳当的人。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也许是多慧者不言,两人相约进山采药,付振清冷不丁冒出一句村里人坑了他的话,让宁向东吃惊不小。

    “吃亏”望着付山根郑重的样子,他脑子里迅速想了一遍当时收家具的情形。

    那些家具他都一个个看过,虽然有的确实残旧,但每一件都还能使用,怎么看也不像坑了他。

    “是的”付山根似乎下了决心:“按说我不应该告诉你,怎么说你也是山外人,我这样做等于是出卖了本家”

    “但是不说我又觉得心里不安,其实那些家具,如果你不要,再过两年,大伙儿也会全都扔掉或者拆掉了,最起码是不会再用”

    “那大伙儿用什么呢”宁向东不解的问道,他记得当时的情景,付为政挨家挨户上门征收,还有些人都舍不得上缴,还有好多家把正在用的桌椅也拿出来,后来一段时间都用土坯砖和碎石片临时垒张桌子或椅子用。

    宁向东甚至私下跟付为政商量,等过段时间天气转暖,回家过年的木工返城后,叫几个人过来给大家打一些实用的桌椅,木料就用山里的野生核桃木,这样只需花费一些工钱就行。

    付为政却哈哈一笑,告诉宁向东不必为这些事劳神,村里自有解决之道:“做几套家具还用花钱请人村里人自己就能搞定,别忘了我们个个都是勤劳能干的好把式,只赚钱不花钱”

    “你从城里请外乡人来俺们村赚钱干活,那是打俺们的脸,”付为政嘿嘿几声:“你宁娃子要是钱多,那干脆谁家打桌子,你给谁家点钱,算作补偿吧”

    人不要面皮,天下无敌,宁向东看着眼前一脸智慧皱纹的付老叔,着实无言以对。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你看见这块石头了吗”付山根指着不远处一块裸露的暗褐色石头问道。

    那是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没有任何特别,宁向东心里悱恻着,表面上却做出好奇的样子。

    “这只是露出的一个角儿,下面还有很大一块,”看到他不置可否,付山根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村里有石匠,可以把这些石头采下来,切成板材做桌子面用。”

    说着付山根走过去,在附近捡起一块小石头递给宁向东:“这是从大石头上掉下来的小块儿,你仔细看看它有啥特点。”

    宁向东拿起石头仔细观察,只见表面坑洼不平,沾满尘土,泯然众石矣。

    “你在那块儿大石头上蹭一蹭”付山根热切的鼓励道:“使劲儿大一点”

    宁向东在另一块岩石上用力蹭了蹭,只见表面附着的杂质去掉后,石头里面裸露出赤红细腻的本体,他伸手摸了摸,指尖传来丝缎般的顺滑感觉。

    “这种石头切成板,打磨抛光后,亮的能照出人影。”

    宁向东拿着石头,心中无比震撼,这是什么样的一处宝地啊,连石头都如此不同,假如能利用到装饰或者建筑方面,每一寸石头都能变成钱。

    他并不知道的是,这种石头其实早已应用于建筑装饰,或者作为地板,或者贴合于立柱表面,光可鉴人,自成高贵。

    大理石,崛起于九十年代的新型建筑石材,随着鹅岭地区的重大发现,迅速风靡于整个中国市场,并走出国门,在国际建筑领域受到热烈追捧。

    其中尤以“中国红”最为畅销。

    看到宁向东两眼中放出的光,付山根感到很奇怪,自己鼓起很大勇气,向他揭露了乡亲们耍的小聪明,怎么小宁班长不但没有警惕,反而表现的这么欣喜若狂呢。

    “山根儿,你对修路有什么看法”

    “好事啊进城方便了。”山根儿想也没想就答道,这是最显而易见的。

    “还有呢”宁向东启发着问道,他想看看村里人对修路最本能的看法和赞同的态度究竟有多强烈。

    “还有嘛”山根儿短暂的思索一下,说道:“买东西和卖东西都方便,甚至还能骑自行车去,一趟可以带好多。”

    受到宁向东的启发,山根儿也开始对有路的未来畅想起来,当想到以后能骑自行车往来村里和镇上,他也不由的兴奋起来。

    果然是需求决定动力,只为解决基本需求的大量投入并不是优质的投入,看着付山根兴奋起来的样子,宁向东不忍打击,而是顺着他的话题展开道:“如果有了路,大伙儿出门方便了,这只是最基本的功能”

    “如果有一条等级公路,村里和山里的很多宝贝就会吸引大量的城里人来买,到时候我们不但不用出去,坐在家里就有人带着钱上门来了。”

    山根儿瞪圆了眼睛,村里和山里有什么宝贝能让城里人带着钱找上门多少年来也就羊肉能卖点钱。

    他也想到了家家户户的风干整兔,可那点肉村里人自己吃也就刚刚够,哪有多余的卖。

    山根儿和其他村民一样,由于兔子是野生的,得之不易,所以看的比羊金贵。

    “山里有药材,可以建中草药加工厂,自家养的羊和山里的兔子也可以饲养起来,成立食品厂,还有这个,”宁向东抛起手中的大理石:“再建个石材加工厂,这些厂子就是村里的摇钱树”

    山根儿被宁向东的话惊呆了,这娃子也太敢说了,简直是异想天开:“那咱这儿还叫村子吗那不成了厂子”

    “没错,谁说村里就不能搞工厂改革开放之下的新农村,没有村镇企业怎么实现富裕”

    宁向东喃喃低语,似乎在回答山根儿的问题,也似乎在对自己长期以来久存脑海中渐渐清晰的思路做答复。

    两人在山里兜兜转转了一天,挖到三只老首乌,其它草药只是看了看分布的情况。

    现在天气刚刚转暖,正是草木争发的时刻,不是采摘的季节,宁向东的本意也只是想看看生长的规模和覆盖面积有多大。

    两人下半晌才回到村里,在往宿舍走的路上,宁向东正巧碰到赶着去付为政那里开会的曹秋凤,告诉他一个不好的消息:“镇上又不同意修路了。”

    宁向东闻言当场呆住,怎么已经定下来的事情说变就变,这是几个意思


………………………………

第一百六十章 投票表决

    宁向东和付山根进山转了一天,刚回村就遇到曹秋凤,听说了镇上又不同意修路的事情,不禁呆立当场。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看着曹秋凤急匆匆走远,宁向东真想追上去也到付为政那里参加会议,听听镇上到底是怎么说的。

    上次开会,付为政刚刚宣布陈村镇同意了修路申请,由于财政预算紧张,老镇长还以个人名义捐助了一千块钱修路款,明确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正因为这样,宁向东才上蹿下跳动用一切可能用的上的关系和可以利用的资源,一心一意准备开工大干。

    曹秋凤扔下一句话就走了,却没想到把宁娃子的满腔雄心打击的粉碎。

    宁向东想来想去,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镇上否决了村里的申请,正低着头往家走,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的名字,转身一看,是治保主任高双喜,正在远处招手。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7 。  c o  m 
    宁向东情绪低落,缓缓往过走,高双喜一看急了,大声喊道:“付书记让你赶紧去参会,我先过去了,你娃动作快点儿,随后赶到”

    说完话高双喜转过身,向队部方向小跑而去。

    宁向东一听,已经悬着的心又上下忽悠了几下,付为政是村里书记,地方政府这条线的人,他是并钢耐火厂下辖鹅关矿的职工,行政隶属上管不到他,这时却专门让高双喜过来找他开会,不知道是福是祸。

    也难怪宁向东心里忐忑不安,村里修路这事他介入实在太深,而且承担了硬化路面的物料运输,还收了一批老家具作为支出的费用,万一因为路修不成,付为政找他算退费退家具的事,可就害苦他了

    从并原到鹅岭,这一来一去的折腾,想想脑袋就大,宁向东一边想一边走,待听到很多人说话的嘈杂声音时,他抬头一看,已经走到会议室的院子里。百度搜索文学网,更多好免费阅读。

    略略犹豫片刻,听着屋子里七嘴八舌的声音,宁向东心里一横,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想到这儿,他推开会议室的门走了进去。

    “情况就是这样,大伙儿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宁向东来得晚了,进门就听到付为政这么一句话,他扫视了会议室一眼,从在座各位复杂的表情上,明白修路的事八成黄了。

    付为政看到他进来,暂停了会议进度,把刚刚说过的情况又简略说了一遍。

    原来镇上不是不允许修路,而是不允许另外开路,理由是没有现成的路基,困难太大,要求鹅关村尽量与耐火材料厂协调,利用他们厂现有的这条路重新维护修补,建成一条上等级的公路。

    这个要求对村里来说,就是一道难题了,以前不是没有找厂里协商过,但是得到很坚决的回绝。

    理由很简单,对耐火材料厂来说,无论资金和技术力量,修一条上等级的公路很容易实现,但是之所以当初没有这样做,就是为了与普通公路分开,因为鹅岭山路蜿蜒曲折,并钢汽运公司上来的车都是重型大卡,驾驶位置高,视角盲区大,车辆不灵活,如果人车混行,很容易造成交通伤亡事故。

    不管理由多牵强,鹅关村的路一直搁置到了现在。

    “厂里修的那条路,是借助以前的旧路还是人家新开辟的路”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宁向东问道。

    “是人家新开辟的路。”

    “要这样就无话可说了,人家的路给咱们用是情分,不给咱们用是本分,咱们不占理上。”身为鹅关矿职工,宁向东似乎忘了自己的身份,无意中跟村里人用上了咱们。

    “所以才需要你去厂里说说呀,”付为政却没忘了宁向东的身份:“我们再去说已经不灵光了。”

    “我去”宁向东苦笑一声:“我在厂里是小青工一枚,比我工龄长的老师傅都得上千人,哪儿轮的上我说话。”

    “不过,我跟孙勇孙师傅说说,让他回厂里反映反映,也许会更有效果一点。”

    “孙勇那个油头打死也不求他。”高存光生气的说道:“你让他回厂里说,他答应的好听,你论年等着去吧,绝不会有下文。”

    高存光这么说,宁向东相信是真的,孙勇私下里劝了他不知道多少回,别管村里这些闲事儿,等蛭石的生产量一满,直接拍屁股走人,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方,下辈子也轮不上再回来了。

    “在座的各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