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财富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利坚财富之路-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插曲过后,
  史密斯资本总经理大卫·梅隆,精神抖擞来到亚伯身边。
  “时间到了,不是吗?否则的话,想让你来公司一趟可不容易!!”
  “是啊。时间到了。”亚伯微笑回应,他看了看大卫·梅隆。
  大卫·梅隆,看姓氏就知道与美利坚十大财团之一的梅隆财团有关。
  大卫·梅隆的曾祖父,是那个美国第一次大萧条时期著名儿歌里的主角之一。
  这首儿歌的内容是——“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这首儿歌里的梅隆,指的是当时的美国财政首长安德鲁·梅隆。
  大卫·梅隆的曾祖父,是安德鲁·梅隆的儿子。
  换句话说,大卫·梅隆是安德鲁·梅隆曾孙子的儿子。
  也就是说,大卫·梅隆是现在梅隆家族的一员。
  只不过现在的梅隆家族,早已不复当年的可怕。
  梅隆家族强盛时,洛克非勒、M根之类的都还没崛起。
  但那是以前。
  现在的梅隆家族,早就没有以前那种地位。
  别看梅隆财团名字还叫梅隆,但其实梅隆家族已经不占主导地位,只是组成财团的一份子而已。
  并且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繁衍,创始人托马斯·梅隆的直系后代,现在有两百多个。
  旁系后代加起来估计有上千。
  又没有留下什么主脉占据财富,财富经过这么多代的分割。
  如今已没有任何一支梅隆,对现在的美国有太大影响力。
  当然了,祖上毕竟曾经阔过。
  现在的梅隆虽早不如前,但两百多直系成员,维持富裕生活还是没问题的。
  几支比较强的分支,也仍然是亿万富翁,还是梅隆财团的一份子。
  例如大卫·梅隆,他这一支,就仍然还有一些梅隆金融公司的股份。
  并且他父亲也在梅隆财团里,有着一定地位。


第二十四章:史密斯资本
  亚伯与大卫·梅隆的相遇,没什么狗血剧情。
  就是去年,他从德克萨斯刚来到纽约的时候。
  身上带了七万美元,准备进行金融投资。
  可是这个年代,互联网还不能玩金融。
  想要投资,只能去银行或者金融公司开户。
  当时他怕被坑,选择了大型的金融公司。
  又是重生者,还是华夏重生者的原因。
  他对高盛银行另有青睐,就选择去了高盛开户。
  他一开始玩得是外汇,当时接待他的高盛工作人员,就是大卫·梅隆。
  一来二去,两三个月时间,两个人的关系变亲密了许多。
  大卫·梅隆毕业于沃顿商学院,又出身于梅隆家族。
  在高盛工作了三年,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
  去年年底的时候,亚伯邀请大卫·梅隆,为他工作。
  主要是亚伯自己,虽说是毕业于莱斯大学。
  并且莱斯大学是美国南部第一大学,不入常青藤却有常青藤的实力。
  也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但是……
  原身大学读的专业,居然是美术系的!
  一个德州红脖子的孩子,跑去读美术系,真的是一言难尽。
  也因此,不管是原身的记忆,还是重生者的记忆。
  对美国的金融,都不怎么熟悉。
  重生过来以后,有在努力学习。
  但这种学习,又能学习的进多少呢?
  要不是在这方面,他开了个不得了的挂。
  没有这个挂的话。
  他是根本不会去碰,也没胆子去碰这全欧美世界,最多聪明人研究的东西的。
  但哪怕有了挂。
  他也担心在操作的时候,被华尔街的巨鳄坑死。
  他需要一个辅助,一个对华尔街,对金融规则非常熟悉的辅助。
  经过他两三个月的考察,他认为不管是在职业道德还是能力方面。
  大卫·梅隆都是合格的,符合他的要求。
  他发出了邀请。
  一开始,大卫·梅隆自然是拒绝的。
  好好的高盛中层当着,一年数百万美元收入不香吗?
  最后,亚伯给他开出了500万美元年薪。
  再加上亚伯先前的投资,已经让他惊为天人。
  还有大卫·梅隆的性格里,也有着激进的一面。
  大卫·梅隆最终选择了辞职,找了一批人跟着亚伯干。
  后面,亚伯投资纳斯达克的一系列操作。
  就是亚伯负责指挥,大卫·梅隆领着一票操盘手进行操作。
  还有后面的史密斯资本成立,也是由大卫·梅隆负责各种繁琐细致工作的。
  这么说吧。
  史密斯资本拟人化的话。
  那么,亚伯就是公司的大脑、心脏。
  大卫·梅隆,则是公司的身体、四肢。
  两人认识了十个月,亲密合作了半年。
  加上史密斯资本成立以后,亚伯给了大卫·梅隆2%的干股。
  史密斯资本成立以来,公司盈利已超过六亿美元。
  六亿美元的2%,也有1200万美元。
  比大卫·梅隆工作七年,所有收入的总和还有多。
  并且这才只是一个多月,只是开始而已。
  以后的钱途,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得见。
  有钱途,跟着亚伯干也心情愉快。
  他个人还和亚伯关系很好。
  多重因素下,大卫·梅隆目前才死心塌地,在史密斯资本工作了。
  一个星期前,
  因为“观察”到接下来的日元汇率,会有一波剧烈波动。
  史密斯资本在亚伯控制下,开始入场,做空日元。
  亚伯是总指挥,是灵魂人物。
  大卫·梅隆,就是先锋大将。
  他挑选了八名公司最出色的汇率操盘手,进入了安全屋。
  一个星期里。
  即使亚伯不在,没有来公司。
  大卫也一直按照亚伯留下的操作需求,以及时不时通过电话联系亚伯。
  控制着安全屋里的八名操盘手,小心翼翼的操作着保证金高达10亿美元,杠杆倍数二十倍的庞大资金流不断建仓,目标是做空日元。
  八个主要负责实际操作工作的操盘手,一直都待在安全屋里。
  大卫·梅隆这个总负责人,已经一个星期没回家。
  这一个星期里,他也一直都待在公司。
  吃喝拉撒睡,全都在这里完成。
  在亚伯不在的情况下,这里需要他盯着。
  那毕竟是通过杠杆后,达到了两百亿美元的庞大资金。
  亚伯心大,敢到处乱跑。
  负责操作的大卫·梅隆,没办法像亚伯那么轻松。
  正因为全神贯注的投入,导致大卫·梅隆很累。
  这才会在刚才,情不自禁的睡过去。
  现在亚伯回来了。
  还来到了公司,大卫·梅隆本来有些萎靡的精神,一下子都振作了起来。
  因为这意味着,是到了收盘的时候。
  “怎么样,汇报一下行情吧?”
  看着因为熬夜和加班,有些不修边幅的大卫·梅隆。
  亚伯笑着道。
  大卫·梅隆振奋了精神,轻声说:
  “按照你的要求。我们主要做的,是日元/欧元和日元/美元这两个货币对。”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取代美元占领欧洲货币市场。
  这是一个崭新的货币种,但得益于此时欧盟强劲的实力。
  欧元一诞生,便成为了世界上的主要货币之一。
  霓虹国的日元,自从80年代以来,也一直都是主要世界货币币种之一。
  而美元,就更不用说了。
  它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世界货币的代名词。
  因此这两个货币对,向来是比较稳定的。
  稳定就意味着波动不大。
  波动不大,也就是在这里面进行外汇炒作,通常获利和损失都不会太大。
  一般只有大型的黑天鹅事件,才会导致这种稳定的世界级货币汇率出现波动。
  比如美联储突然加息减息,又或者霓虹央行和欧洲央行搞什么突击操作之类的。
  “日元/欧元,我们入场的时候,汇率是98。2380。”
  “日元/美元,我们入场的时候,汇率是108。3210。”
  “而现在……”
  说到这里,大卫·梅隆苦笑了一下。
  “日元/欧元是98。2450。”
  “日元/美元是108。3560。”
  “另外按照你的指令,在三天前。我们的资金就已经全部入场。”
  听完了大卫·梅隆的汇报,亚伯点点头。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亏了点钱,对嘛?”
  “是的。我们已经亏了6400万美元。”
  大卫·梅隆面无表情道。


第二十五章:可怕的外汇市场
  国际外汇市场,其实跟炒股是差不多的。
  玩得都是涨跌。
  只不过外汇市场,每分每秒都可以交易,而炒股不行。
  国际外汇市场上,每分每秒都有数万亿美元在市场上搏杀,是一个非常恐怖和诱人的地方。
  在这里,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十万美元为一手。
  如果买涨,涨一个点,利润是十美元。
  如果买跌,也就是所谓的做空,下跌一个点,利润同样是十美元。
  看着好像很少的样子。
  但是不要忘了,外汇每分每秒都在变动。
  并且还有一种恐怖的东西,叫做杠杆。
  有1到200倍的杠杆。
  例如现在。
  亚伯的十亿美元资金,用上了二十倍的杠杆倍数。
  他可以通过中间商,操作高达两百亿美元的资金。
  两百亿美元,换成手有二十万手。
  浮动一次点,就赚200万美元或者亏200万美元。
  本金,同时也是保证金10亿美元。
  这十亿美元一旦亏完,或者亏损幅度,达到中间商设置的警戒线,就会被直接平仓。
  那么浮亏,就会变成真实亏损。
  现在他在日元/欧元这个货币对上,亏了七个点。
  亏损就是1400万美元。
  在日元/美元这个货币对上,跌了25个点。
  也就是说,亏损五千万美元。
  二者相加,正是6400万美元的亏损。
  这还不包括需要给中间商,也就是那些银行和金融公司的佣金、服务费。
  算上这些的话,亏损会更多更大。
  这就是外汇交易的恐怖,资金量达到这种程度。
  一个点的盈亏,都非常夸张。
  面对这种亏损,
  即使是大卫·梅隆这样的富家子弟华尔街精英。
  也有点扛不住了。
  哪怕这些钱并不是他的,他最多只拥有百分之二的分红。
  可这么大笔的资金,即使只是经手者。
  浮亏起来,也很是考验他的心脏啊。
  要知道他在高盛工作三年,有了许多客户。
  但那许多的客户,他们的资金加起来,都没有亚伯一个人多。
  更何况那些客户,大部分玩得也没亚伯风险这么高啊。
  要不是之前,已经见识过亚伯的百战百胜。
  可能早在前几日,大卫·梅隆就会建议亚伯提前平仓,少损失一点,尽快落地袋为安了。
  现在亚伯回来了,忠心执行了他所有要求,所有指挥的大卫·梅隆。
  迫切的希望亚伯改变现况。
  可是他看亚伯这边,却好像对六千四百万美元的浮亏,没什么感觉。
  亚伯甚至还低下头,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
  那是一块爱彼皇家橡树离岸系列,售价是八十九万美元。
  看完时间,亚伯忽然对大卫·梅隆说:
  “现在是纽约时间,晚上九点半。”
  “这个时候,东京那边是什么时候?”
  大卫·梅隆不假思索道:“纽约和东京的时差有十三个小时。我们现在这个时间,那边应该是上午十点半。”
  作为资深金融人士,记住纽约和世界上其他主要金融城市的时差,只是一个基本功。
  “上午十点半嘛?”亚伯听完以后,露出微笑:“那只要再等十几分钟就行了。”
  大卫·梅隆:????
  “什么意思?”大卫不解问道。
  “我说,稍微等待十几分钟。这个时间里,我们可以选择喝一杯咖啡。或者去隔壁的休闲室,打一桌斯诺克?”
  “大卫,我觉得我们是时候装修一个室内保龄球馆出来了。不要求太大,一条或者两条球道就足够了。”
  “这样我们打斯诺克打腻的时候,可以打打保龄球。”
  “我……真是……你……”看着亏了六千四百万美元的亚伯,还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
  甚至还在讨论着要在公司里,扩建一个小型保龄球道。
  大卫·梅隆一阵无语,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
  哪怕这很难做到。
  “算了。不打斯诺克了。也不去说你的什么保龄球道。
  喝咖啡吧,你要什么口味的?
  蓝山还是巴西?你向来比较喜欢巴西咖啡豆,给你来一杯巴西如何?”
  岔开话题,这是大卫·梅隆让自己平静下来。
  不去想那可怕浮亏的办法。
  “有没有瑰夏咖啡?前两天在曼哈顿下城区NYPD分局,喝了一次,感觉味道很不错。”
  “额……”大卫·梅隆怔了怔,“你去NYPD做什么?”
  这就是朋友了。
  关心的不是他为什么要喝瑰夏咖啡,而是为什么会去NYPD里喝。
  “和两个CAA的经纪人发生了一点误会。
  那边的布朗尼斯劳警长,请我喝了一杯瑰夏咖啡。
  我觉得味道不错。”
  亚伯耸耸肩道。
  “那应该是小事。再说了,以你和NYPD的关系。你也吃不了亏。”大卫·梅隆说。
  “没有瑰夏,这是这两年才流行起来的埃塞俄比亚咖啡。
  以前就欧洲那边的贵妇喜欢喝。
  我听说在咖啡拍卖会上,它一磅高达260美元。”
  “好吧。”
  一边说着,亚伯干脆做到了大卫·梅隆刚才趴着的沙发上。
  沙发正前方是两块大屏幕,上面显示着当前实时的国际外汇行情。
  这是接通了互联网,并且买了彭博社公司的服务,才有的高级功能。
  “那就巴西吧。”
  “不过等你有空了。记得帮我买一点瑰夏咖啡豆,以后来公司我想喝。”
  面对亚伯的交代,大卫·梅隆翻了翻白眼,没好气的说:“知道了,BOSS。”
  公司里不但有保安,还有二十四小时服务工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