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财富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利坚财富之路-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迫于经济问题,当时的美联储对银行存款利率进行管制。
  这就让居民存款利率,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存款一直处于贬值状态。
  当时美国的通货膨胀,最严重时一度高达20%以上……
  那时候银行为了吸引资金,推出利率高于通胀率的大额定期存单。
  然而这种定期存单起始金额较大,往往是以十万或百万美元为最低投资单位。
  在那个时期,只有少数机构投资者,或者富豪们,才有足够的现金去做这样的投资。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当时可以参与的金融投资品,只有利息低得可怜的银行储蓄帐户、股票和债券。
  在时世艰难时,人们很自然地寻找安全性好、流动性强的资产。
  但很多金融资产要么风险太大、缺乏流动性、要么收益太低,总之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金融需求。
  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大养老基金“教师年金保险公司”现金管理部的主管兼信用分析师鲁斯·班特。
  他在对金融服务业作了周详的调查之后,产生了一个天才的想法。
  他在1970年创立了一个命名为“储蓄基金公司”的共同基金,并于1971年获得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认可,对公众销售金融产品。
  1972年10月,储蓄基金公司,购买了30万美元的高利率定期储蓄。
  同时以1000美元为投资单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
  就这样,小额投资者享有了大企业才能获得的投资回报率,同时拥有了更高的现金流动性,历史上第一个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诞生了。
  在那之后类似的货币基金层出不穷,在2001年的现在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就连史密斯资本自己,由大卫·梅隆和公司高管们开发出来的众多金融产品,也有一个货币基金。
  好在大卫也适应了自己的这个老板。
  大卫知道,亚伯在风险极高的交易里如神如圣。
  但是亚伯在普通的金融领域里的知识,实在很一般,可能连很多大学里的金融专业学生还要差……
  因此大卫对亚伯的这个提议,倒也没觉得差劲。
  “不不不不……”
  亚伯摇了摇头,“我指的这个货币基金,和传统的货币基金不一样。”
  想了想,亚伯又补充道:“确切的说,我说的这个货币基金,它的名字应该是‘虚拟货币基金’。”
  “虚拟货币基金?”大卫·梅隆听了有些不解。
  货币基金就是货币基金,也可以虚拟的嘛?
  大卫不知道,后世还会出现一种东西叫虚拟币。
  把全球一众韭菜割得欲仙欲死。
  “散户、家庭小微投资者这些微型投资者,他们一般是在什么渠道,投资股票、基金?”亚伯问道。
  “去银行,或者当地的证券公司开户。再通过他们的证券经理,执行他们的投资要求。”大卫·梅隆说。
  这差不多也是两百年来,全美国或者全世界的投资者们购买股票、基金的方式。
  “那他们用什么方式来联系他们的投资经理呢?”亚伯循循善诱。
  大卫·梅隆想了想:
  “一般是打电话,以前还有传真、电报。或者直接自己去证券公司找投资经理。不过现在多了个互联网,有的证券公司已经尝试在互联网上和客户接触。”
  “没有错。”亚伯放下咖啡,在桌子上敲了敲,“就是这个,互联网!”
  “我指的虚拟型货币基金,就是需要用到互联网的一种新的货币基金交易方式。”
  亚伯说道:
  “据我所知,早在1995年,纽交所开始出现股票的网上交易。但大规模普及要到1998年,也就是三年前。”
  “真正的互联网开户还没有出现。客户们开户,一样需要到证券公司或者银行里去。然后再由证券公司或者银行,提供一个端口才能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
  “但是严格来说,到目前为止。这种交易其实也就是把电话通知投资经理,变成了用网络通知投资经理而已。”
  “那么我觉得,史密斯资本完全可以把货币基金等允许小额投资的金融产品,全部搬到互联网上去。以后连开户和交易,也都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
  “史密斯资本要做的,仅仅只是维护好我们的网络。在那些节点大城市,增设一些分公司。”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不用像高盛它们那样,开设大量的营业点。我们可以想办法做到,让我们的客户尽量来自互联网。”
  具体应该怎么做,亚伯其实也不清楚。
  但他重生前买过余额宝、余利宝之类的东西啊。
  也在某些劵商软件上买过股票基金。
  亚伯就把余额宝之类的互联网券商的要点,挑自己能说明白的,告诉大卫·梅隆。
  渐渐的,大卫·梅隆听明白了亚伯的意思。
  “哦……头儿你的意思,是直接在互联网上销售货币基金这些小额金融产品?”
  大卫·梅隆说:“直接在网络上给他们开户?直接在互联网交易?”
  亚伯点了点头,“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是具体的操作,还有可行性等,需要你们自己去衡量一下,看能不能这么做。”
  说白了亚伯说的这一套,就是互联网券商的雏形。
  事实上这个时候,华尔街里已经有人在摸索这种模式。
  摸索这种模式的那家公司的创始人,亚伯还见过。
  就是上次在莫根索家的酒会里,罗伯特介绍给亚伯认识的托马斯·彼得菲的盈透证券。
  盈透证券一开始做的就是交易工具,连纽交所里的电脑和系统都是盈透证券帮忙配置的。
  盈透证券是美国金融市场计算机化,互联网化的先锋。
  就连1995年实现的股票网络交易,也是盈透证券最先开始的。
  只不过时代的局限性摆在那里,即使有着不一样眼光的盈透证券。
  这时候也还没开始完全互联网券商化,托马斯·彼得菲还在摸索当中。
  从2022年过来的亚伯,就直接的多了。
  人家盈透证券的托马斯·彼得菲,还在摸索互联网券商1。0。
  也就是建立在电脑互联网上面的基础版本。
  亚伯提出的这个做法,都已经是互联网券商的2。0。
  也就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建立在智能手机基础上的完全版。
  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和互联网条件,2。0版当然不可能实现。
  但很多2。0版的交易理念,都是在互联网券商1。0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
  只要稍微改掉那些不适合当前互联网,只适合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那亚伯提出来的这套东西,在这个时间段完全有可行性。
  要知道这时候全美国才2。85亿人口。
  但互联网网民用户人数已经有1。1亿(另一个数据是九千万)。
  假设这近亿网民里,有一百万人有投资意愿。
  这一百万有投资意愿的人里,有十万个选择了史密斯资本。
  那对史密斯资本来说,也是一个庞大的客户群。
  本来就很聪明,也是华尔街天才的大卫·梅隆一点就透。
  听完了老板的想法以后,大卫·梅隆越想越兴奋。
  “头儿……”大卫忍不住望向亚伯:“还好你大学读的是美术。要是你大学读的是金融或者商业的话。我觉得我都要失业了。”
  亚伯听得懂大卫的意思,这是在拐弯抹角的拍马屁呢。
  好在亚伯也知道,这并不是自己有多聪明。
  只不过是自己把多积累了十几二十年的东西,提前十多年说出来而已。
  这是站在时代巨人的肩膀上,并不是自己有多聪明。
  因此他就只是矜持的对大卫笑着说:
  “嗯,谁叫我更感兴趣的其实是美术呢?要是我当时落榜了的话,可能就会去学金融什么的了。”
  大卫·梅隆吐槽:
  “那幸好头儿你没有落榜。要知道奥地利美术学院的落榜生,可是发起了世界大战呢。”
  “要是老板你落榜了的话。或许就是莱斯大学的美术落榜,引起华尔街的世界大战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纽约日常
  连亚伯自己也没想到。
  他自己偶然的一个提议,却让大卫·梅隆认真了起来。
  在后面,大卫·梅隆甚至把公司的相关高层,全都叫过来开会。
  在会议上,亚伯主要是在聆听。
  但亚伯也听出来了,史密斯资本的这些高层们。
  都对史密斯资本互联网券商化,持支持态度。
  这应该与这个方向,是亚伯这个老板提出来的有关。
  另外史密斯资本的高层们,年龄普遍都在三十到四十岁左右。
  这个年龄在华尔街里属于年轻人,属于最有进取心的那一批人。
  更何况现实的情况也摆在这里。
  史密斯资本的底蕴太差了。
  要想发展的像美林证券、高盛投行这种投行一样,在全球到处都有营业点、分公司的话。
  没有十几年的积累,是很难办到的。
  一个营业点一家分公司,哪怕开设起来了。
  想要在当地获取一定客户的话,没有一定时间的口碑积累和人脉建设,也是很难做到。
  人毕竟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熟悉的东西。
  换句话说,想要让史密斯资本在哪个方面,规模都与高盛它们差不多的话。
  按照它们的路子来走,最起码要十来年时间。
  中间都还不知道要过多少坎,吃多少苦。
  但如果要是可以像亚伯说的那样。
  成为第一个互联网券商商化的投行的话。
  那很可能可以大大的缩短这个距离,减少需要用到的时间。
  如果真的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客户的话。
  那史密斯资本,就不用在全国甚至全球各地,大量的开设营业点。
  而只需要在那些比较重要的大城市,开设一些公司做售后支持就行。
  相比于遍布全球的营业点,这种做法能够更简单的缩短时间和投资成本。
  而且很快就有人提出,华尔街里已经有人在做。
  盈透证券,这家公司已经开始了这种尝试,就是还没开始大力推行。
  何况又有老板支持,又有一定的可行性,又有看起来非常好的未来。
  现在又已经有人在做。
  史密斯资本根本没什么犹豫。
  高层们在亚伯拍板下,确定好了公司未来的新的发展路线。
  互联网券商化!
  都不用经过巴菲特的股东。
  谁叫亚伯自己就是第一大股东,还是绝对控制的那种。
  他的意志就是公司的意志。
  只要亚伯拍板,那就可以直接上。
  等开完这个会,亚伯从史密斯大楼里出来的时候,已经黄昏了。
  五月份的纽约,天气不冷也不热。
  只要不下雨,这时候可以说是纽约一年中,气候最舒服最宜人的时间段之一了。
  望着曼哈顿方向正在西下的太阳,亚伯忍不住叹了口气。
  今晚自己可能要一个人睡了。
  就在刚才,伊卡娜那边给他打了个电话。
  YKM洛杉矶那边有家店铺发生了恶性事件。
  有歹徒冲进店里,枪杀了一名客人,后续还引发了一次零元购。
  虽然这种事情的发生,谁都不想。
  这不也是YKM的错。
  但现在正是这个品牌的上升期。
  出了这种事,伊卡娜这个总经理不可能无动于衷。
  她过去那边处理这件事。
  帕丽斯这个她的好闺蜜也跟了过去。
  亚伯只得致电给自己在西海岸那边的人,让他们尽可能的帮一下伊卡娜。
  再怎么说伊卡娜也是他的女人,何况他现在还是YKM的第一大股东呢。
  出了这种事,他当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伊卡娜不在,亚伯就想着去卡内基山大厦休息。
  这是他和安妮在纽约的爱巢。
  安妮在皇后区那边拍戏,没有夜戏会回来这边休息。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安妮今晚有夜戏,剧组估计会拍一个通宵。
  安妮今晚也不回来了。
  夜幕降临,亚伯也懒得再去纽约皇点十三路那边。
  他干脆就在卡内基山大厦十八层住下。
  吃过晚餐,他来到了主卧。
  走入洗手间里脱光衣服,换上浴袍,走进了热气蒸腾的浴室里。
  洁白光滑的大型浴缸里,脱掉浴袍,亚伯迈步走上大理石台阶,伸脚试了试水温,刚刚合适,躺在温暖的水中,全身放松下来,享受泡浴的快感。
  泡完澡,亚伯穿着浴袍刚走出浴室,女佣端着一杯香浓的咖啡走了过来。
  接过咖啡,对女佣笑着说了声谢谢后,亚伯悠然的走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下,拿起了遥控器打开了电视。
  女佣送过来一盘新鲜的水果和一盘干果给亚伯做宵夜,亚伯默默换台切换自己喜欢的节目。
  他先换到了自己的AMC电视台。
  AMC电视台是有线电视台,和其他多家电视台一样的收费。
  今天晚上AMC电视台在播放的,是最新上线的电视剧,电视剧的名字叫《广告狂人》。
  亚伯不知道,平行时空里,《广告狂人》是AMC电视台的首部自制原创剧。
  在那之前,没有亚伯资金支持的AMC电视台,主要都是采购拍好的外部电视公司的产品。
  这个时空的AMC电视台被亚伯收购以后。
  不但获得了米高梅那边的资源支持,还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注入。
  再加上亚伯要求的三新政策,每年要有三部单集投资300万美元以上的电视剧上线。
  压力又大又有钱的AMC电视台,在理查德·普莱普勒这个电视狂人上台以后。
  动作又快又多,几个月的时间就弄出来了第一部自拍剧。
  也就是眼前的《广告狂人》。
  重生前的亚伯没怎么看美剧。
  他就看过一点的行尸走肉、权游、破产姐妹和越狱。
  因为对这四部美剧有印象,他有对理查德·普莱普勒说过这些印象。
  可能是理查德·普莱普勒更加自信,并没有像罗伯特·艾格那样盲从。
  AMC新拍出来的电视剧,并不是亚伯说的那几部。
  而是眼前这部看起来更符合目前市场主流的《广告狂人》。
  不得不说它拍的确实很不错,起码以亚伯的角度看来,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