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财富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利坚财富之路-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送上来的早餐,也是亚伯最喜欢的豆浆加汉堡。
  有点奇怪的早餐食谱,可他早上就喜欢吃这些。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吃着汉堡包,配着豆浆。
  亚伯好奇看向带着两个女仆,一言不发恭敬站在床边的管家女士。
  后者不急不慢回应:“我与德曼芬女士和艾诗曼女士交流过。”
  一句解释,让亚伯明白了。
  看来在为自己工作之前,乔安娜知道是为自己工作之后。
  显然她就已经提前了解过自己的一些习惯了。
  呐,这就叫专业。
  他心里这样评价,然后微笑道:
  “嗯。这样吧。乔安娜,以后我其他宅子的仆从和管家。
  也交给你管理。稍后我会让……”
  仔细想想,亚伯发现自己还没有大管家类型的属下。
  在这之前,
  在安保与出行方面。
  一般都是爱德华负责。
  在生活方面,是几处房子的几个管家共同负责。
  基本不成体系。
  这很不old money。
  所以他才会想挖运通公司的墙角,把大卫·琼斯这个人才挖过来当自己的大管家。
  现在看来,或许大卫·琼斯和乔安娜两人可以一外一内了。
  “稍后我会让人把名单交给你,你有信心吗?”
  “没有问题。”乔安娜沉稳回应道。
  “嗯。”亚伯满意点头,然后快速把第四个汉堡吃完,把满满一杯估计有1L的新鲜现榨豆浆喝完。
  这“暴食”的一幕。
  看呆了乔安娜后面的两个女仆。
  乔安娜则面不改色,已经在考虑要换掉这两个女仆。
  或者加强她们的培训。
  但同时,她也为老板的食量吃惊。
  【……资料中,史密斯先生食量很好,确认是真。】
  【……看来需要查找一下纽约附近,专业的健身教练资料等,以做不时之需了。】
  乔安娜心里这样想着。
  毕竟这么吃,早晚会肥起来。
  主人还这么年轻,肥起来了自然需要专业的健身教练之类的。
  搞定早餐,亚伯心满意足半躺在柔软的席梦思上。
  他展开了乔安娜为他准备的几份报纸中的一份,是最新一期的《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是全美国,大概也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性报类。
  经常被欧洲人嘲讽缺乏经典和传统的美国人常说,他们也有几样东西50年来不曾改变。
  那就是“绿色的美元、‘莫顿牌’食盐的包装以及《华尔街日报》。”
  这句话里面的后者,指的就是《华尔街日报》诞生已经超过百年。
  但百年以来,它的色调却还停留在上上个世纪。
  那就是,它仍然是一份黑白色的报纸。
  作为道琼斯公司旗下的旗舰日报。
  《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永远只会是那些能够影响经济、金融的国际大事。
  像今日的头版头条,标题是——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近日表示,华夏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这是二十一世纪不能忽视的一部份》。
  这一期的头版头条,是有关华夏的内容。
  在这个年代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有关华夏的报道,属于经常会出现那种。
  一般都还没什么好话。
  但是在《华尔街日报》这种比较偏向金融的报纸。
  有关华夏的内容,属于比较少见的。
  毕竟现在才2000年,华夏甚至还没加入世贸。
  在这个美国人均GDP为3。6万美元,华夏人均959美元的时代。
  在金融这一块,华尔街这边对那边是真不重视。
  没成想今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了华夏。
  还是头版头条,这让他忍不住认真读了起来。


第八十七章:遍地黄金
  亚伯很快,看完了这篇《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
  它报道的内容,主要是在昨日彭博社举办的一场活动上。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谈到了他在亚洲的长期访问和工作历史,以及他在1984年首次访问华夏的经历。
  达利欧在被问及投资计划时表示:
  “华夏市场是世界市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不仅因为它提供的巨大机遇,而且更因为如果你不参与其中,你会失去激情。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在经济和投资方面都做到这一点。”
  文章说,这并不是达利欧第一次发声表达对华夏市场的青睐。
  达利欧在今年7月下旬,将华夏市场的波动描述为“仅仅是小幅摇摆”。
  通篇基本都是在阐述达利欧,以及其他金融巨头对此的看法。
  简单总结就是,这些金融巨头都很看好华夏市场。
  但同时,他们也在批评华夏市场的封闭。
  看完了以后,亚伯轻轻摇了摇头。
  他对华夏的感情,可以说非常复杂。
  首先他灵魂的主体,就是一个华夏青年。
  这个灵魂的成长与教育,全都在那个红色国度度过。
  偏偏在最壮年的时候,出现了穿越这件事。
  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德克萨斯的迪克西。
  一个华尔街的资本家了。
  金钱与资本,已使他堕落。
  和他刚开始不同,刚开始时他是很想回去那边发展的。
  只是后来,理性告诉他这很不现实。
  再后来,他来了华尔街。
  财务自由的他,体会过有钱人的快乐之后。
  就再也没想回去了。
  渐渐的,除了一些深入灵魂的习惯、习性。
  不管是长相,还是所处的立场,都不可能让他再站那边。
  粗俗点的来讲,就是他屁股坐的位置变了。
  自然而然的,屁股朝的方向,也不同了。
  但……华夏对他来说,仍然还是个好地方。
  今天这篇偶然看到的报道,提醒了他一件事。
  那就是接下来,巨龙将要腾飞了。
  这样想着,他摸过来旁边床头柜上的手机。
  他打了个电话,打给大卫。
  电话很快被接通,大卫的声音响起:“喂?”
  亚伯开门见山,直接说道:
  “大卫,你在华夏那边,有什么人脉吗?
  或者说认识那边的人?总之就是类似的意思。”
  听到他直接突兀的话,大卫那边有很明显的一个停顿。
  然后他说:“额,你是看到了今天《华尔街日报》的头条嘛?
  听我说,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市场。
  但它其实不适合我们,它是个金融管制的国家。
  在没放开管制之前,我们在里面根本就没办法呼吸。
  达利欧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吹嘘它,大概率也只是想哄骗它放开这种管制。
  但这很难,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也可能根本办不到。”
  大卫·梅隆的话有理有据。
  亚伯自己其实也清楚。
  进入90年代以后。
  欧美世界的金融寡头们,一直都想那个国度放开金融管制。
  因为只有放开了管制,他们这些鲨鱼才能够进去猎食啊。
  所以可以看到,
  这些金融寡头们对华夏市场的吹嘘与追捧,基本都是在90年代开始的。
  要是那个国家的管理者,听信了这些寡头的吹嘘。
  和那些东南亚国家,或那种小国一样放开金融管制的话。
  估计没几年,它改开二十年积累财富,就会被华尔街掠夺干净。
  大卫·梅隆是华尔街的精英。
  他的家族出身,也算是这个国家“Deep State”的组成一份子。
  大卫自然看得清这种真相。
  而亚伯作为穿越者,又和大卫聊过这方面的事情。
  也明白这些寡头对那个国度的追捧,全都不怀好意。
  只不过亚伯知道,自己和这些只想着赚热钱和快钱,只想掠夺的家伙不同。
  他开口道:“大卫,我知道你的好意。
  不过我有我的打算,你回答我上一个问题就行。”
  “好吧。”大卫在那边停顿了一下,才再次开口:
  “目前来看没有。有也是高盛那边的,可信度不高。”
  “不过,你如果真的想在那个国度玩投资。
  我们大可以在这边培养好人手,然后把他派到那边去。”
  “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其实亚伯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他懒得自己亲自去操作。
  他打算把这件事丢给大卫,让大卫去组建一个华夏史密斯资本。
  “你尽快找可以培养的这样的人,最好是华人,国籍是他们国家的。
  那边和我们不同,他们被欺负过,所以他们很看重这点。”亚伯说。
  “我明白。”大卫说,“我们可以在斯坦福或者之类的学校,找一个金融专业的留学生。
  考察合格的话,可以让他当我们的代理人。”
  “那就去做。等在那边组建好了以后,再告诉我。”亚伯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继续补充道:
  “另外我希望越快越好。投资机会不等人。”
  2000年的当下。
  华夏那边的互联网行业,对他这种不缺资金的人来说,可以说黄金遍地。
  企鹅、网亿、星浪、搜胡……甚至老马。
  刚刚经历了纳斯达克破碎,那边的互联网也一样一片狼藉。
  这时候,是一个非常适合入场的机会。
  现在往那边丢10亿,十年后估计能赚千亿。
  和那些不怀好意的寡头不同。
  他知道那边上层的决心,所以他只打算投资,并不参与控股或者经营。
  他在那边只想赚钱,意识形态什么的与他无关。
  “好吧。”大卫嘟囔:“你干什么都想要快。
  可很多时候,不是你想快就能快起来的。”
  “这话说的没错。”
  大卫:“……”
  “FUCK!shit,你这个家伙。
  好吧,我会在十月份之前,为你物色好人选。
  在今年之前,搞定你想要的一切?OK?”
  “OK。亲爱的,你总是能为我做好一切。”
  “FUCK,就这样吧。你上上面那句话,狠狠的伤到了我。”
  快怎么了?
  自然界中,那种事越快的动物越高级啊!
  所以我很高级!
  这样想着,大卫挂断了电话。


第八十八章:风起洛杉矶
  九月十日,
  暖风吹拂过天使之城。
  距离安妮离开纽约,
  来洛杉矶这边试镜,参与迪士尼新片《公主日记》的试镜与拍摄。
  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来到洛杉矶的第三天,她就通过正式的试镜选拔。
  获得了《公主日记》女主米娅这个角色。
  一切都很顺利。
  试镜通过,合同签了,开始进行相关培训。
  培训期一个月,一个月后休息半个月。
  电影大概会在今年十一月底开机,预计拍摄时间四个月。
  她签了三个月的档期,片酬是税前25万美元。
  公主日记总投资是3000万美元,这里面连宣发都算进去了。
  投资预算的大头,主要在导演身上,导演是盖瑞·马歇尔。
  这是位知名美国式合家欢喜剧大师。
  曾经拍摄过《对头冤家》、《风月俏佳人》、《逃跑新娘》这些很卖座的喜剧电影。
  盖瑞·马歇尔拿两百万美元,还有9%的分成。
  他是剧组里唯一的大牌,也是拿的最多的。
  相比之下,安妮只能拿25万。
  另一名主演,男主的扮演者拿的也是25万美元。
  这25万美元片酬,交完税,给经纪公司抽成以后。
  25万美元,大概还能剩下15万美元左右。
  三个月赚15万美元,看起来很多。
  但是对娱乐圈的明星们来说,这些钱可能都不够三个月的置装费。
  所以在没成名,最起码成为片酬百万美元以上的三线明星之前。
  其他好莱坞演员的收入,是真的不是很多。
  当然了。
  这种不多,只是与他们的上层做对比。
  和他们的消费观以及消费做对比。
  要是和其他普通职业相比,这份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
  若是以前,能够拿到25万美元片酬。
  还能当电影的女主。
  安妮·海瑟薇一定是喜出望外,什么都愿意做那种。
  但现在,距离她遇到亚伯已经过去四个月。
  距离她享受了许多好莱坞一线都享受不起的生活,差不多也有两个月了。
  这份收入,这份待遇。
  已经难以令安妮·海瑟薇感到兴奋了。
  别的不说,她行李箱里的那些衣服。
  还有带过来的首饰之类的东西。
  加起来的价值,就已超过五十万美元。
  25万美元的片酬,真的难以让她兴奋了。
  好在她毕竟年轻。
  年轻就喜欢被闪光灯聚焦。
  那么,又有什么能比当明星,更容易吸引闪光灯的呢?
  在出名的吸引下,她还是愿意努力出演,好好拍摄和工作的。
  这毕竟是她从小的喜好,也是她妈妈的梦想。
  这天,安妮来到了caa在洛杉矶的总部。
  她要过来这边,接受caa为她专门聘请的演技老师的培训。
  另外这并不是什么特权。
  这是好莱坞大部分剧组,对新人以及年轻演员的待遇。
  那就是在电影正式开始拍摄之前,往往会先请演技老师帮忙培训主演。
  钱是剧组出的,人是caa找的。
  她会在这里呆一个月,接受一个月的相关培训。
  安妮来这边好多次了,所以早就熟门熟路。
  她乘坐的一辆大型奔驰保姆车,在caa总部外面的停车场停下。
  车辆停稳以后。
  副驾驶室上,跳下来一个健壮的白人男子。
  男子下车以后,锐利的双眼扫视了一下四周。
  接着才敲了敲车窗。
  一会儿后,驾驶室那边,女司机玛丽也跳了下来。
  男子转移到另一侧,以身体遮住三个方向对准奔驰保姆车后车厢车门的视线。
  女司机玛丽则遮住最后一个方向,然后伸手打开车厢。
  车厢里,先跳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白人妇女。
  紧接着,穿着简单T恤,却完全遮掩不住好身材的安妮·海瑟薇才戴着眼镜从车上下来。
  随后她在三人簇拥下,往caa的总部大厦走去。
  这一幕,
  落在了今天也是过来接受演技培训,《公主日记》里的另一名演员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