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实际上他们已经是自己人。
这两大交易所联合以后,就算是龙头老大纽交所,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及。
理查德·不是听不出亚伯话里,多少带有一些的勒索意味。
这要是换成一家普通公司的老板,想要上市,却玩这种手段的话。
理查德·格拉索绝对马上翻脸走人。
甚至他可能还会动用纽交所的人脉,让另外其他交易所,一起封杀这种不自量力的家伙。
可眼前说这些话的是亚伯,是亚伯·史密斯的公司想要上市。
再加上他自己,最近确实需要这样的好消息,来增加大家对纽交所业绩的看好。
哪怕知道亚伯这是在勒索,理查德这时候也只能含泪报价。
“5个百分点。”理查德·格拉索咬咬牙,直接给出报价:
“史密斯先生,只要我在任上。我就保证,以后史密斯资本在纽交所的交易,手续费在现在的基础上,降低5%。”
证券交易所,一般都是非营利性机构。
它们是执法者和监管者,但它们也要挣钱。
欧美世界的证券交易所,更大部分都是私人企业,对盈利的需求也更高。
一般来说,证券交易所赚钱的办法只有那么几个。
一个是交易手续费,这往往是证券交易所们最主要的盈利方式。
还有就是企业上市,许多证券交易所也会收一笔费用。
另外就是数据服务,提供行情信息给独立信息服务商,比如彭博社、世华、路透等,收取信息费。
这里面,交易手续费占了大头。
理查德一上来,就直接砍掉5%的交易手续费。
已经可以说诚意十足。
因为纽交所的交易手续费,本来就不高。
再少5%的话,那就更少了。
更何况实际上纽交所,能够提供的也就只有这些。
“10个百分点。10%,我大概率会选择纽交所。”
亚伯讨价还价。
“可是……10%可太多了。”
“我相信纳斯达克和美交所,甚至愿意减少15%,或者更多。”
“好吧好吧……史密斯先生,10%!完全没有问题!”
理查德·格拉索选择了妥协。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作为纽交所的董事长,理查德·格拉索一再保证会对史密斯传媒的上市,开各种各样的绿色通道。
保证史密斯传媒,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成亚伯的上市需求。
因此在当天晚上,《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美国太阳报》、《纽约观察家》等媒体,和许多财经类的电视台,都刊登了对美国股市和股市投资者们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新闻。
《华尔街日报》:【重磅头条!美国前五,世界前十,首富先生的媒体集团即将上市!史密斯传媒被曝将会在今年5月份,于纽交所上市!】
《彭博社》:【纽交所董事长理查德·格拉索声称,其在当天上午,与亚伯·史密斯先生密谈顺畅。史密斯先生认为理查德对纽交所的贡献,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史密斯传媒之所以选择纽交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格拉索先生……】
《纽约时报》:【迪士尼、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还有已经部分上市的新闻集团。这些传媒巨头,它们每一家都拥有数百亿美元的市值。而如今在这个名单里,即将添加一个新的名字,它就是史密斯传媒。史密斯传媒的……】
这些比较正经的媒体,对这个新闻的报道画风基本一致。
都是从数据和对行业的影响,对美国大众的影响来报道。
很正经很严肃,比较时事新闻大众化。
而像《纽约邮报》、《美国太阳报》这些标题党。
这些更加娱乐化的媒体们来说,报道的标题和内容则劲爆许多。
像《纽约邮报》这次报道的角度,就用了一个“史密斯先生和他的油人朋友”作为标题。
在新闻内容里,《纽约邮报》用他们一以贯之的渲染和夸张的报道语言,来报道这次新闻。
大胆的《纽约邮报》记者和编辑,还在报道里将乔治·索罗斯、迈克尔·布隆伯格、理查德·格拉索等等许多出现在亚伯身边的油人,以一种比较隐晦的戏剧化的手段描述的出来。
因为太过隐晦,很多普通美国人都看不懂。
但看懂了的美国人,都在心里震惊于《纽约邮报》这次的大胆。
然后第二天,撰写和审核《纽约邮报》这篇报道的记者、编辑,上下一共5个人就全都失业了。
这是这次新闻在其他方面的后续影响,这里暂且不提。
亚伯·史密斯旗下的史密斯传媒,即将在纽交所上市这件事。
也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整个美国。
在“袭击”事件过后不久。
亚伯·史密斯这个名字,再次成为众多美国媒体新闻报道当中的主要热词。
众多隶属传媒界的美国娱乐圈巨星们,纷纷对这件事发表了看法。
毕竟除了股市和股票投资者以外,同行和从业者们是在这件事当中,受到的影响最多的一批人。
像雷石东和默多克等这些同行业巨头,都收到了大量的非其旗下媒体的采访请求。
只是巨亨们对这些请求,全部都不予理会。
这些巨头对史密斯传媒即将上市的新闻,也大多没什么表示。
这些人精可是知道,亚伯这家公司在这个时候上市,本身就是一件众望所归的事情。
自纳斯达克破碎,还有九一一事件以后。
哪怕乔治开始量化宽松放水,但美国股市却一直都有些低迷。
去年要是没有亚伯和巴菲特联合救市的话,甚至股灾都已经形成了也不一定。
在这种特殊的时候。
如果有一家明星企业,能够一定程度的提振投资者们信心的话。
谁敢在这个时候出来乱逼逼,别说华尔街那帮恐怖的家伙了。
就算是白房子也不会答应。
玩媒体的大多鼻子比较灵,都能闻出这种味道。
更何况传媒向来是油人的优势阵地。
史密斯传媒上市对许多油人,例如布隆伯格等人来说是好事。
油人资本集团对此事也喜闻乐见。
所以哪怕有许多人想搞事,但同行们都不傻,没一个人站出来说不好的话。
整个行业内部,只剩下娱乐圈明星们的一片歌功颂德。
还有投资界的欢欣鼓舞。
大量的股评家、专家们,都在呼吁大家持币待购。
他们说那可是世界首富先生,其名下第1家真正的上市公司。
他们说仅仅只是这一点,史密斯传媒到时候上市的话,它的股价就不可能低。
他们还说要是它的股价太低,那也太损史密斯先生投资之神的名号了。
他们认为到时候要是股价低,史密斯资本一定会出手托底。
利好因素太多了。
这让史密斯传媒,它都还没有正式公布要上市的消息。
可它在舆论上的市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新闻集团的500多亿美元,迪士尼集团的600亿美元……
在一片纷纷扰扰当中。
亚伯则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轨迹,并没有因为这些新闻和事件受到什么干扰。
2002年2月27日,曼哈顿下城,史密斯大厦门口。
车队当中,亚伯走下凯迪拉克怪兽,迈步走进了史密斯大厦。
“早安,史密斯先生!”
“早晨好,史密斯先生……”
一路上有太多人问候亚伯了。
和其他他的属下们一样。
史密斯大厦里,每一个问候亚伯的人,眼中都带着狂热和崇拜。
亚伯微微笑着,脸色平静,并没有回应。
但这并不妨碍这些人的情绪。
在他们心中,亚伯那可是新世纪以来,美国梦的最好诠释者。
是每一个有着财富梦想的美国人的灯塔,是希望,是目标,是偶像。
因为他是靠他自己的才能成就的财富,他是靠50美元的本金,在纽约这个梦想城市,成就了现在的这一切。
他不像其他传奇一样靠父辈靠家族。
哪怕知道史密斯家族,其实不像媒体报道出来的那么不堪的那批人。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亚伯·史密斯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已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亚伯·史密斯这个名字,已经被每一个有梦想的美国人记在心中,挂在嘴边。
这种情况,甚至已经通过美国对全世界媒体强大的控制力和辐射,将其扩散到了全世界。
从美国,到北美,再到全世界,亚伯·史密斯这个名字和他的“经历”,已经成了各种心灵鸡汤和励志营销大师们口中最多的内容。
有无数人以他来激励自己。
财富啊,它就是有这样的力量。
史密斯大厦里,史密斯传媒的楼层。
董事长专用的电梯门打开。
亚伯走出电梯,史密斯传媒的两名身穿粉红色ol套装的前台小姐,看到他的出现,她们脸上都愣了一下,然后马上带着甜甜的微笑,微微欠身。
“早安,老板。”
亚伯微微点头示意了下,直接走了进去。
一路走来,每一个职员,都用热切崇敬敬畏的目光注视着他,问早安。
成功和财富能够在潜意识里,让人增加自信和从容。
无形中的成功者气质,会慢慢加注到自身。所谓的居移气养移体,无非是长时间的成功或者居高位而积累,影响改变自己的气质。
说的更直白点,其实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因为成功带来的,比其他人更多的底气,底气足,说话的声音自然大,影响力同样大。
简单的说,因为其经历和权力、财富不同造成的影响和改变。
虽然2000年年初刚财富自由的亚伯,和现在的亚伯,在长相外貌上虽然相差不多。
可当他们要是有机会站在一起的话。
正常人都能一眼看出来,财团核心的亚伯,比财富自由的亚伯更引人夺目。
更能够在无形当中令人臣服。
就像今天。
在美国传媒圈当中纵横披靡。
将史密斯传媒集团在一年内,规模又扩大了50%的一众传媒集团的高层们。
在亚伯进到会议厅以后。
所有人都一下子静默下来,默契十足的一起站起来,敬畏的对他低声问候:“董事长先生,早上好。”
第四百二十七章:全美再次热议
史密斯传媒严格来说,成型到现在都还没满一年的时间。
它是亚伯将自己收购到手的,或者成立的带有娱乐、传媒性质的公司,统合起来以后组成的一个集团公司。
由米高梅以及旗下子公司(漫威、黑马、梦工厂、皮克斯等)。
还有AMC电视台,AB史密斯报纸,AB史密斯娱乐,伊丽莎白后花园等公司共同组成。
在集团确定成立当日,亚伯宣布了轮值CEO机制。
这个模仿自华夏的模式,运营一年以内效果很不错。
首任CEO是罗伯特·艾格,次任CEO已经决定是迈克尔·莱文。
会在今年6月1日正式替换。
成立以来,其旗下各大子公司,在亚伯庞大的金团力量支持下,全都发展迅速。
像米高梅电影集团,连续吞并了梦工厂电影、皮克斯动画、黑马、漫威等公司。
去年业绩一般,但在今年开年以后,就连续两部电影票房3亿美元。
其中的《蜘蛛侠》,更是拿到了11。5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比平行时空中更加出色,利润更加丰厚。
投资不高的《海扁王》,全球票房也有4。5亿美元。
只是这两部电影,今年就最少会为米高梅电影,带来超过4亿美元以上的利润。
更何况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有了去年的厚积薄发,今年的米高梅电影和其旗下各个子公司,后续一定会交出更耀眼的成绩单。
这是史密斯传媒,在电影行业的业绩。
但史密斯传媒从去年到现在,它更引人注目的业务,是电视广播事业群。
原本的有线电视台AMC经典电视公司,如今已是AMC电视集团。
在亚伯收购NBC电视网遇挫以后。
AMC电视台转身与彭博社的电视业务,进行合并重组。
合并重组以后,亚伯与布隆伯格注入大量资金。
AMC电视集团得以开始迅猛的生长,在全美国到处收购各个独立电视台和频道。
短短半年时间,如今的AMC电视集团,已经是一家拥有36个电视台,100多个频道的大型电视广播集团。
这个规模,当然暂时还比不上那几个公共电视网。
可其野蛮生长的速度,早已令同行业侧目不已。
迈克尔·奥维茨+理查德·普莱普勒,这两个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
一个主抓收购和吞并其他电视台,一个主要负责电视台本身的运营与节目的质量。
两人的通力合作,令高速生长的AMC电视集团,更是在收视率方面爆发出耀眼的成绩。
去年到今年,连续几部高投资的高质量电视剧,还有多部综艺节目,都获得了行业内非常出色的成绩。
像由年轻的英国退役特种兵贝尔·格里尔斯拍摄主持,在AMC电视台播放的《荒野求生》真人秀节目,一经播出,一个月以后收视人次就达到了1000多万,直接创造了一个新的真人秀类型赛道。
导致其他电视台,都开始纷纷上马类似的真人秀节目。
后续理查德·普莱普勒,他看真人秀节目,投资低收视率甚至比某些电视剧还要好。
这位天才的电视节目经理,又弄了一个《真正的家庭主妇》节目。
这个真人秀剧集,主要是记录生活在全美国不同地区的一些富裕家庭主妇的生活。
它的收视率,没有比《荒野求生》好很多,但也同样出色。
主要是投资很低,比《荒野求生》都要低,投资收益比例极高。
同时也给AMC电视台,拉了一大批忠实观众。
这个节目获得成功以后。
理查德·普莱普勒再接再厉,在除了电视剧以外。
这位天才电视经理人,又弄出了《幸存者》、《单身汉》、《美国下一个超模》等几个真人秀剧集。
尤其是《美国下一个超模》,节目都还没开始拍摄,就已经对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