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兵新警-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姚大顾不上感慨,苦着脸问:“韩队,那个什么阿美正在哺乳期,现在怎么办?”
  “通知她们老家公安局,不过现在通知也没什么用,遇上这种事我也没有好办法,还是向领导汇报吧。”
  “对了,你刚才搜出的青皮,究竟是什么毒品?”
  “粗制海洛因,也就是常说的一号海洛因。”
  “行,我先汇报。”
  这是崇港分局的案子。
  韩昕不想管太多,匆匆赶到郎山派出所,跟女友道别。
  姜悦刚帮着搜了下嫌疑人的身,协助所里的大姐给嫌疑人做完尿检,洗了下,走出来依依不舍地问:“你现在就回去?”
  “不回去难道住这儿?”
  韩昕反问了一句,无奈地说:“而且隔离点那边的压力很大,我不回去,师娘一个人扛不住。”
  “行,早点回去吧。”
  姜悦把他送上车,想想又嘟囔道:“以后再遇到女嫌疑人喂奶,不许再盯着人家看!”


第317章 慷慨激昂
  许琳琳整天忙着在网上开课,大韩璐帮不上忙,干脆一心一意辅导小韩露学习。毕竟江城的那套房子,是人家爸爸送的,必须做点什么回报一下。
  她本就是个学霸,上的又是师范大学,辅导的又是“自己家人”,极具耐心。
  小韩露在她的辅导下,发现好多之前觉得很难的题,并不是很难。不知不觉,竟认真刷了一上午的题,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都说高三学生的时间堪比黄金珍贵,少刷一套题、少背几个单词,可能都会落后于几千人之外。
  但大韩璐却不想逼的太紧,担心影响她的学习热情,吃完姜妈送来的饭,陪着她一起玩手机,刷短视频。
  “哇,我们大江南真是散装的!”
  “什么散装?”
  小韩露捧着手机,吃吃笑道:“姐,你看看,人家的医疗队都是以省为单位,我们是一个县、一个市去的,支援汉武的物资也是各送各的。”
  大韩璐想到昨晚看到的新闻,噗嗤笑道:“还有乡镇支援北湖呢!”
  “有没有以村为单位的?”
  “好像有,哈哈哈。”
  “太搞笑了,话说你们是不是都鄙视我们江城?”
  大韩璐猛然想起她虽然在陵海上高中,但事实上是在江城出生、在江城长大的,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江城人。
  再想到她不是第一个问这个的,不禁笑道:“我们熟州人不但鄙视江城,连姑州都鄙视。人家问我是哪里人,我只会说是熟州的,不会说是姑州的。”
  “我爸也是,人家问起来只说是陵海人,不会说是滨江人,他好像都没去过滨江。”
  正聊着,又刷到了医护人员的视频。
  看着医生和护士小姐姐短发,以及脸上因为长时间代口罩留下的痕迹,听着一个护士大姐哽咽地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俩感动的热泪盈眶。
  想到再过几个月就高考,就要报志愿,小韩露擦了擦泪,回头道:“璐璐姐,我想报考医学院,我想做医生,我要治病救人!”
  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支援北湖让人震撼不已,对那些坚守在战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大韩璐一样充满钦佩之情。
  可想到小韩露的成绩,她犹豫了一下,提醒道:“这个愿望是好的,但医学院录取分数线很高……”
  小韩露意识到理想很远大,但现实却很骨感,撅着嘴嘀咕道:“做不成医生,我可以做护士。”
  “护理专业的分数线好像也不低。”
  “没希望?”
  “如果你够努力,希望还是有的,实在不行我们可以上大专。”
  “大专出来能做护士吗?”
  现在医院很难进,尤其像她这样的,将来肯定要回江城就业,江城的大医院不可能招收大专毕业的护士。
  大韩璐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笑道:“要不这样,我好好辅导,你认真学,争取考上本科。万一分不够,到时候就上大专,大专可以专升本。”
  “专升本,肯定不如直接考的本科……”
  “那就努力!”
  “行,我豁出去,我拼了!”
  小韩露越想越激动,立马点开家族群,发起群视频。
  韩总老两口呆在家里没什么事,一看到群里有动静,就果断加入群聊。
  “露露,什么事?”
  “爸,你等会儿,我哥和嫂子还没进来。”
  “他们正在忙,等他们做什么?”葛素兰不解地问。
  “妈,你别急,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宣布。”
  小韩露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葛素兰正觉得奇怪,韩昕和姜悦相继加入了进来。
  “爸、妈,怎么了?”
  “露露说有事要宣布,露露,赶紧说吧,你哥和小悦正在上班呢!”
  “好。”
  小韩露深吸口气,笑看着手机说:“我从今天开始努力学习,我要报考医学院,就算做不了医生,也要做护士!”
  毫无疑问,她这是被最美逆行者们给感动了。
  韩昕忍不住笑问道:“能考上吗?”
  不等小韩露开口,姜悦就连忙道:“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怎么就考不上,离高考还有好几个月呢,现在努力来得及!”
  “嫂子,你真好!”
  “露露,你真下定决心了?”
  女儿的学习怎么样,葛素兰最清楚不过,一脸将信将疑。
  小韩露挥舞着小拳头,眉飞色舞:“真下定决心了,我要悬壶济世,我要治病救人!爸,妈,你们将来生了什么病,我还可以帮你们看,可以照顾你们。”
  大过年的,说这些太不吉利了。
  韩昕被搞得啼笑皆非,韩总却很高兴,葛素兰也很欣慰,老两口竟争前恐后的顾虑起来。
  小韩露不想吹出去的牛实现不了,聊了几句就站起身:“不说了,我要刷题去。有璐璐姐这个超级学霸的教我,我就不信考不上!”
  原来她的底气来自大韩璐……
  韩昕不知道老爸,尤其小妈做何感想,现在也顾不上小妈会不会五味杂陈,因为市局新闻中心的宣传民警陪着电视台的记者过来采访了,作为隔离点的副主任,他必须全力配合。
  人家的防护措施很到位,全穿着很专业的防护服。
  尽管如此,韩昕还是背上喷雾器,先把一楼二楼的楼道消杀了一遍,陪着人家上去拍了几个镜头,才把人家请到一楼值班室对面的办公室,按照上级要求,请师娘先下来接受采访。
  作为陵海分局监管系统多年的明星,余文强不知道被采访过多少次,站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一点都不怯场。
  这也是本事,韩昕很佩服。
  第二个接受采访的是返岗的戒毒所老前辈。
  人家退休前既是戒毒民警也是医生,聊到强戒更是如数家珍。
  “一旦毒瘾发作,就像全身有万千蚂蚁钻咬,吸毒人员自己一般控制不住,很可能会发生极端行为。所以当毒瘾发作时,他们自己很痛苦。我们首先要确保安全,防止他们伤人或自伤……”
  “怎么防止?”记者举着话筒问。
  老前辈显然没怎么接受过采访,有些紧张,整理了下思路,用带着市区口音的普通话说:“如果吸毒人员情绪失控,我们先劝说、安抚,如果劝说、安抚都无效,就要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老前辈对工作真的很负责,比如给嫌疑人打针,打完之后就立即将针头放进销毁器里销毁掉。
  治疗期间使用过的针具都需要即刻销毁,防止吸毒人员接触发生意外。
  并且把针头销毁掉之后,还要认真填写针具销毁登记表。
  表格里,使用数、销毁数、剩余数一目了然!
  也正是因为他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及时赶来支援,隔离点的工作,尤其强戒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轨。
  “分局公敌”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许多,韩昕也不用再像前几天那样,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等记者们采访完,他正准备送记者们走,女记者竟举着话筒问:“韩警官,您是什么时候来隔离点的?”
  “王记,这不在采访范围之内,采访计划里没有我。”
  “没事,我们随便聊聊。”
  穿着连体防护服,戴着口罩眼罩,不用担心暴露身份……
  韩昕想了想,干脆笑道:“我是腊月二十九晚上过来的。”
  “来之前您在做什么?”
  “警力下沉,来之前我在陵海分局禁毒大队协助戒吸人员管控。”
  “几号下沉到陵海分局的?”
  “腊月二十五。”
  “这么说您从腊月二十五,一直坚守到现在?”
  “也谈不上坚守,我们春节都没放假,我们支队政委都在派出所驻点。”
  不来采访不知道,警察真的太不容易了。
  许多党政机关干部是初二、初三开始下沉社区的,而且大多公安干警早在年前就取消了休假。
  尤其坚守在隔离点的,不但要加班,并且都不能回家。
  王记者深受感动,忍不住问:“韩警官,总是加班,不能与家人团聚,还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您觉得苦不苦?”
  “不苦。”
  “真不苦?”
  “真不苦。”
  韩昕想想又感慨道:“我们虽然回不了家,虽然总要加班,但至少有班上,至少工资有保证。好多人因为疫情上不了班,开的店关了门,没有收入来源,还要还房贷,甚至要为孩子的学费发愁。相比他们,我感觉我很幸福。”
  王记者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往下问了。
  今天要去采访好几个点,新闻中心的民警不想耽误时间,连忙邀请记者们上车。
  韩昕没想到自己会把天聊死了,目送走记者一行,回头问:“叶叔,我刚才说错了吗?”
  “没有,没说错,全是大实话。”
  老叶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记者要采访的是感人事迹,是能鼓舞人、激励人的事迹。你刚才说的有点沉闷,不够慷慨激昂,这方面你真应该跟余所学学。”


第318章 国事、家事
  一转眼十天过去了,汉武那边实现了“应收尽收”,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越来越少,疫情防控终于迎来了拐点。
  滨江七个区县收治的五十六个确诊病例,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实现了零死亡,其中二十几个人已痊愈。
  党校隔离点也随之关闭,隔离区满的嫌疑人直接送看守所,依然有戒断症状的嫌疑人,则在市局监管支队的统一安排下,送到了戒毒所腾出来的新监区。
  几位退休的老前辈并没有回家,而是回老单位继续发挥余热。
  “分局公敌”本来可以休息两天,但考虑到所里的工作很多,隔离点一关闭就直接去城南派出所上任,跟杨彪悍调任刑警大队教导员前一样,分管治安防控。
  尽管迎来了拐点,但疫情防控依然是重中之重。
  警官培训中心严格遵守上级关于“非必要,不聚集”的要求,让姜悦等新警在各派出所继续帮忙,短时间内不会考虑恢复正常培训。
  支队依然要警力下沉,韩昕跟恽政委、江大姐、徐浩然和侯文他们驻点市区两个派出所一样,要驻点陵海分局禁毒大队。
  只是工作分工不太一样,领导和同事们主要协助派出所民警接处警,以及做社区的一些工作。
  而陵海分局禁毒大队,每天要安排一个民警和一个辅警,去高速出口和城东派出所、交警四中队的民警一起执勤。
  戒吸人员管控和禁毒宣传,全落在蓝豆豆一个人身上,她这些天真是忙的飞起。
  她给一个戒吸人员打完电话,回头道:“小韩,你在隔离点盯了那么多天,今天先回去休息吧,明天再过来。”
  “黎大正在外面忙,队里就你一个人,我走了你怎么办?”
  “一个人怎么了,又不是第一天。”
  蓝豆豆收拾着桌上的上报材料,机关枪似的说:“赶紧回去吧,顺便去理个发。”
  韩昕笑问道:“师傅,理发店开门了吗?”
  “理发店现在好像没开门,但义工联的志愿者初三就出来帮着理了,我帮你给王会长打个电话,问问她们今天的服务点设在哪儿。”
  “行,帮我问问,这头发是有点长。”
  蓝豆豆一边翻找着王会长的电话,一边笑道:“差点忘了,今天局里举行火线入党仪式,李亦军运气好,才转正没几个月就可以入党了。”
  “疫情期间执行异地押解任务,把嫌疑人从新岛押回来之后在隔离点呆了几天,又忙着参与侦办诈骗案,他表现确实不错。”
  “这倒是,他现在越来越像刑警了。”
  ……
  驱车赶到宁海农忙市场门口的义工联志愿服务点,找义工联的志愿者帮着理了个发,回到家已是饭点。
  姜妈早就知道女婿要回来,张罗了一大桌子菜。
  大韩璐和小韩露也早早的过来了,一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边等他回来吃“团圆饭”。
  韩昕跟她们打了个招呼,拿上换洗衣服先去洗澡。
  小韩露跑到门边,兴高采烈地问:“哥,你下午要不要上班?”
  “下午休息,明天上班,你怎么想起问这个,是不是有什么事。”
  “没什么事,我就随便问问。”
  “你们老师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开学?”
  “没有,老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学,先让我们上网课。璐璐姐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学,一样要上网课。”
  韩昕仰头冲了冲洗发水的泡沫,抹了把脸,追问道:“这些天学的怎么样,能不能考上医学院?”
  小韩露心想你们就是瞧不起人,正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大韩璐就在外面笑道:“哥,你要对露露有信心,露露其实很聪明,学习也很认真。如果不聪明、学习不认真,哪考得上高中。”
  同母异父的妹妹这么一说,韩昕猛然想起同父异母的妹妹其实已经很优秀了。
  因为江南省是最响应国家号召的省份,中考分流执行的最严格。初中生有一半上不了高中,而是被分流去了职业中学或技校。
  大韩璐以为他不了解这些,又笑道:“露露之前考的不理想,主要是江城的高中教育跟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