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新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兵新警-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国正认识字,他之所以混到这步田地,很可能与上过学有很大关系。
  他上过高中,在村里的同龄人,文化程度是最高的。
  个个以为他会有大出息,结果没能考上大学,种地怕人家笑话,打工吃不了那个苦。
  在家游手好闲了几年,见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甚至能初中都没上完的人,一个混的比一个好,有的甚至成了大老板,而他不管走到哪儿都被人在背后指指戳戳,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然后开始流浪……
  他探头看了看刑警大队门口的牌子,嘀咕道:“在这儿下也行,我就不跟你进去了,我们有缘再会。”
  “下什么下,还有缘再会,你觉得我会让你走吗?”
  “小姜,你不会连我都想抓吧。”
  “你又没违法犯罪,我抓你做什么。”
  “那为什么不让我走?”
  “你是我叔,还协助我抓了个犯罪分子,立了功。”
  王国正突然想起钱志鹏,下意识问:“真有奖金?”
  韩昕不想让他再露宿街头,每天从垃圾桶里捡拾食物,过着流浪而又悲惨的生活,一样不想就这么把他交给即将赶到的越州市公安局的同行。
  因为人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送到救助站。
  如果被接到救助站或福利院,肯定会照顾他的食宿,然后安排他返回原籍。这种救济虽然好,但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
  甚至可以想象到,他回到老家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得不到妥善安置,再次开始四处流浪、乞讨的生活。
  韩昕不想扔下他不管,刚才打了近半个小时电话,就是因为他的事。
  解开安全带,放下座椅,伸了个懒腰,呵欠连天地说:“我请领导帮着打听过,因为疫情的关系,民政、公安和财政等十一个部门,针对像你这样的情况,联合出台了一个文件。”
  “什么文件?”
  “在外面呆的太久,居住地已经没有了户籍,或者虽然有户籍,但原有的社会保障、福利和救济都被架空了,没有落到实处的,要安排落户、纳入社会保障和帮扶救济的范畴。”
  “小姜,你是不是当公安当傻了,干部的话你也能信!”
  “别着急,听我说完。”
  “你说。”
  想到公安一样是干部,王国正意识到说错话了,连忙点上支烟。
  韩昕看了他一眼,接着道:“安排落户、纳入社会保障这些只是开始,还要安排培训生存技能,有条件的还要安排其就业。”
  王国正弹弹烟灰,不假思索地说:“用不着这么麻烦,我能照顾好自个儿,我不给政府拖后腿,不给干部添麻烦。”
  “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是没什么好东西的,可你有没有想过我。”
  “你怎么了,你当公安当干部,不是挺好的嘛。”
  “你就这么走了,我能放心?”
  “小姜,不是我说你,你真不适合当公安。”
  “我怎么就不适合?”韩昕笑看着他问。
  王国正一连抽了几口烟,探头看着刑警大队,嘟哝道:“当公安要心狠手辣,你太重感情,狠不下心,这能当好吗?”
  韩昕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不禁笑道:“我对犯罪分子狠的下心。”
  “对谁都要狠的下心,我跟公安打了这么多交道,我知道,当公安就要心狠手辣,就要六亲不认。”
  “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
  韩昕笑了笑,接着道:“王叔,我知道你不想回老家,所以打算请领导跟你们老家公安局打个招呼,帮你先办个身份证。然后再请人家帮帮忙,看能不能把合作医疗上了。”
  “我不用……”
  “能不能让我说完?”
  “行,你先说。”
  韩昕举手跟出来找自己的一个本地同行举手打个招呼,请人家稍等,接着道:“如果有帮扶救济方面的政策,能争取的也要争取,等把这些事办完,拿上身份证跟我走。”
  王国正大吃一惊:“跟你走,去哪儿?”
  “去我老家,我是江南人,跟我去江南重新开始。”
  “我又不是你的什么人,我跟你去江南做什么。小姜,我知道你重感情、讲义气,但我不能打蛇随棍,给你添麻烦,更不能让你丢脸。”
  “人靠衣装马靠鞍,好好洗个澡,剪个头,刮刮胡子,换上干净衣服,谁知道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韩昕反问一句,趁热打铁地说:“有件事一直没告诉你,我爸是搞工程的,有好几个工地。如果你愿意,就跟我走,去我工地帮着看看门,帮着照应照应。”
  王国正吓一跳:“你家是搞工程的,你爸是建筑老板?”
  韩昕得意地笑道:“嗯。”
  “那你就是小老板了!”
  “算上吧。”
  “那你做什么公安,做公安有什么好的。”
  “这一时半会儿说不清,反正我就是喜欢干这一行。”
  有地方去,王国正真有那么几分心动,但想想还是摇摇头:“还是算了吧,你爸搞工程,又不是你搞工程。”
  “但我爸赚钱是为了我和我妹,我刚才给他打过电话,他说你只要愿意去,他随时欢迎。”
  韩昕知道他不好意思,又强调道:“王叔,你就当作帮我照应的,再说你识文断字,能写会算,又见过大世面,过去之后真能帮上大忙。”
  “你当公安,我去帮你看工地?”
  “不愿意?”
  “帮你我愿意,可是……”
  “差点忘了说,工资你尽管放心,我爸这些年是有多大本钱做多大买卖,从来没拖欠过工人工资。”
  “我不是担心工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无儿无女,我要钱做什么。”
  “那你担心什么?”
  “我怕给你添麻烦。”
  “不麻烦,我都已经说好了。”
  去工地看门也不错,而且这是帮小姜看门。
  王国正权衡了一番,咧嘴笑道:“行,我跟你走,听你的!”


第357章 终于要回来了!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太大,为解决就业区里也跟大城市学习,专门划出好几个地方给小商贩摆摊。
  久违的夜市终于回到人们的身边,据说奥体那边很热闹。
  刚复课的小韩露忙着备考,从来没去过,非常想去看看。
  接她下晚自习的姜悦和大韩璐没办法,只能顺路先赶到奥体中心,买了点烧烤和饮料,陪着她边吃边逛会儿。
  没想到刚逛了几个摊位,婆婆就打来电话。
  姜悦急忙解释:“接到了,露露肚子饿了,我们先来给她买点吃的。”
  葛素兰这些天忙着帮许琳琳招生,并且成绩斐然,把之前交过学费又受疫情影响把学费要回去了的阔太太都拉了回来。
  这会儿刚练完舞,正在楼下的餐厅吃夜宵。
  她跟“同学们”歉意的笑了笑,走到门边举着手机说:“小悦,我不是不放心你和大韩璐,是有件事要告诉你。”
  “妈,什么事?”
  “昕昕正在去江城的火车上,他刚给你打过电话,见你没接就打我这儿来了。”
  消失了这么久,终于有了消息。
  姜悦下意识放下手机,点开通话记录一看,赫然发现陵海村小霸王五分钟前真打过电话。
  “夜市太吵,我刚才没听见。他去江城做什么,是不是路过,打算从江城转车?”
  “既是路过,也是顺利给你爸送个人。”
  “送什么人?”
  “好像是个工人,我就知道这么多,你赶紧给他回个电话吧。”
  “行。”
  ……
  姜悦顾不上再陪小韩露逛夜市了,拉上她赶紧回停车场,边走边拨打起韩昕的手机。
  正如葛素兰所说,韩昕正在去江城的火车上。
  夜里没高铁,只有绿皮车。
  虽然跑得慢点,但买的是卧铺票,可以在车上睡一觉,快天亮时就能抵达江城。
  汉武虽然解封了,疫情总算控制住了,但出行的人依然不多,这个软卧包厢四个床位,只有他和理了发、刮了胡子、里里外外全换上新衣服,甚至专门去洗过牙的王国正两个人。
  见女友回拨过来,韩昕急忙坐起身接听。
  “你任务完成了,可以给家打电话了?”
  “刚完成,拿到手机就赶紧给你打电话,结果没打通,这么晚了,在忙什么。”
  不等姜悦开口,小韩露就吃吃笑道:“哥,嫂子刚才陪我逛夜市的,不是故意不接你的电话。”
  韩昕没想到妹妹竟在女友身边,下意识问:“离高考就剩下一个多月,你不用刷题吗,居然有时间逛夜市!”
  “就逛了十几分钟,不跟你说了,你们聊吧。”
  “谈到学习就嫌我烦……”
  姜悦赶紧接过话茬:“你是挺烦人的,露露学习可认真了,不信你可以问大韩璐。”
  韩昕好奇地问:“大韩璐没开学?”
  两个小姑子在身边,根本没机会说悄悄话,姜悦干脆打开免提,把手机举到大韩璐面前。
  大韩璐噗嗤笑道:“哥,我们学校暂时没复课,陵海这边现在也就高三和初三复课了,其他班级可能要再等几天。”
  “你这个寒假够长的!”
  “什么寒假,正在往夏天过,刚才我都看见有小姐姐穿裙子了。”
  “这倒是,我出来时早晚还要穿羽绒服,现在都可以穿衬衫了。”
  “哥,你还是跟嫂子说吧,我们不偷听。”
  “偷听也没关系,又不是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姜悦笑骂了一句,举着手机问:“听小妈说你打算送个人去江城?”
  “嗯,送一个长辈过去,我已经跟咱爸说好了。”韩昕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王国正。
  不知道什么原因,王国正竟有些紧张,顾不上再看昨天刚办的临时身份证,带着几分忐忑地紧盯着韩昕。
  姜悦对送哪个长辈去江城打工不是很关心,又问道:“那你打算在江城呆几天,准备什么时候回来?”
  “快的话明天就能回,要是明天回不去就后天。”
  “这次回来走不走了?”
  “不走了,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领导还给了我一个星期的假,让我好好休息一下。”
  总算不用再过牛郎织女的生活,姜悦别提有多高兴,可又不能当着两个小姑子面流露出来,只能拉起家常。
  “能休息就好,不像我们,刚抗完疫又要创文,每天都要上街捡烟头。”
  “要创到什么时候?”韩昕好奇地问。
  姜悦苦笑道:“过几天省考,省考完了国考,等露露参加完高考,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韩昕不太关心国家大事,陵海老家的事就更不用说了,直到现在都没搞明白创文有什么用,创文有那么重要吗?
  考虑到这个问题要是问出来,很可能会被女友甚至两个妹妹笑话,干脆换了个话题:“小悦,我们陵海这些天有没有确诊病例?”
  “没有,我们这边控制的挺好。”
  “这就好,不然这日子真没法儿过了。”
  “提起疫情,我们陵海支援北湖的医护人员已经回来了,洋港社区的韩秘书长也回来了。区里过几天要开表彰大会,宣传部还请琳琳姐出节目呢。”
  “韩晓武也回去了,他回去之后要不要隔离?”
  “当然要,只要从汉武回来的,全部要居家隔离十四天。”
  姜悦顿了顿,接着道:“城东的隔离点也没撤,刘教再从进了隔离点,到今天都没回过家。现在主要隔离从国外回来的人,只要从东海入境的,全要安排车去接。”
  韩昕大吃一惊:“这么说刘教从过年一直坚守到现在!”
  “他一直坚持在抗疫第一线,听说这次他也要被表彰,不过不会去现场。政治处和融媒体中心的人,今天上午穿得严严实实,做好防护,去隔离点找他拍了一段视频,应该是留着开表彰大会时用。”
  “他太不容易了,是应该表彰。”
  “还有更不容易的。”
  “谁?”韩昕追问道。
  姜悦深吸口气,感慨地说:“市局的公众号早上发了个新闻,新闻上说市局女子看守所一个退居二线的三级高级警长,从汉武爆发疫情时就进入艾滋病监区。
  刘海鹏只要抗疫,那位大姐却要双重防护,既要防止疫情传播,也要防止感染艾滋病。在监区里整整坚守了八十二天,整个人整整瘦了二十多斤,是被几个管教民警扶出来的!”
  坚守在监区跟坚守在隔离点不一样。
  民警进入监区跟坐牢差不多,不能带手机,不能跟外界联系,相当于整整蹲了八十二天号子,每天面对的还都是患有艾滋病的嫌疑人。
  正暗叹相比人家,自己做的那点工作真算不上什么,姜悦又笑道:“差点忘了,刘教只是区里表彰,你师傅比刘教厉害,马上要被省里表彰。”
  韩昕倍感意外,将信将疑地问:“我师傅立大功了?”
  “我们赵教不是兼分局的妇联嘛,赵教说你师傅被省厅和省妇联联合评选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要被授予巾帼建功奋斗者称号,相当于省级的三八红旗手。”
  “这么厉害!”
  “全省公安系统加起来就十几个,我们滨江就她一个。”
  “我师傅真牛,回去之后让她请客。”
  “她现在是网红警花,在网上很火的,不然真不一定能评选上。你们老单位更厉害,因为新媒体宣传搞得好,听说马上要被公安部表彰。所以这几天个个说黎大运气好,张局栽树他乘凉,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去首都领奖。”
  老黎是苦尽甘来了,而且好事一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再想到上火车前,徐浩然在电话里提过的一件事,韩昕笑道:“我师傅不算厉害,老黎也不算厉害,我们支队的江大姐才厉害呢。”
  姜悦见过江大姐,下意识问:“江大姐怎么厉害了?”
  韩昕由衷地感叹道:“我师傅只是她自己被表彰,至于老黎,那是代表单位去领奖。江大姐就不一样了,她过几天就要全家一起被表彰。”
  姜悦猛然想起他提过江大姐家的事,喃喃地说:“江大姐的爱人、女儿。女婿全支援过汉武,全是最美逆行者!”
  “她自己也一直坚持在抗疫第一线。”
  “太厉害了,太感人了。”
  “所以我发现身边的人全是英雄,就我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