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千禧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千禧时代-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他的名字叫周正,但是只要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
  这小子的名字。
  虽然叫得方方正正的,可是人蔫坏蔫坏儿的,而且有时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能够狠狠的给他们打击,让人防不胜防。
  这种小混蛋,和他打起交道来真的很不容易。
  其实具体的学术期刊如果让周正去写的话,他肯定写不出来,就比如说,影响农业类型的因素。
  除了地形,水源,气候,类型,土壤,光照,热量,这些几乎念过书的人都知道的东西,能够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
  但是周正又不是专业学农的,他顶多也就只能把一些大的思想传递出来而已。
  ……
  当天下午。
  一家起码有六十来年的老字号茶馆里。
  “冯总编啊,今天让你老人家过来,也就是为这个事儿……”
  赵副部长指着手上的京都生活报,“你看这上面写的。”
  “农业发展至今,我国农业正面临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人少地多,水资源短缺,土壤气候条件差等因素,都在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高端农业,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当前化工农业现代化,缺乏企业主体,高端农业,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赵部长啊,我知道您是个什么意思,是打算让我们农业信息报刊登这篇稿子是吧?”冯总编辑摸着胡子,轻飘飘的说了一句。
  “对啊冯总编,我知道你们农民日报,平时刊登的都是一些帮助农民生产之类的消息,可是像这篇报道,其实我觉得是能够从精神层面引起农民对于农业重视的一个法宝呀。
  你也知道我国农业现在发展的层面就像是上面的这些文章说的,而且不仅仅是上面说的,很多隐藏在背后的东西,其实只有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才知道,但是我们没法子啊,有时候我们想要改变,但就是没办法改变,我们不能改变上层机构的心思,也更加没有办法,去改变他们的想法。”
  话说到这里,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冯总编。
  “可是你看现在多好的一个机会,你想想只要这篇稿子在农民日报里发行出来,往后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肯定能够让一部分农民的思想被解放出来。
  当然,就算是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那至少能够影响一部分的农民,让他们并不想着光是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好就了事儿了。
  能够让他们了解到往后想要发展,想要赚大钱就要发展现代化农业模式,至于说是一些大工业化的信息农业还是别的方式的农业模式,大家可以商量着来嘛,是不是啊?”
  说这话的赵副部长其实对于农业发展而言,算是一个真正的大师级专业人物了。
  毕竟和一些头头们相比,或者说和自己级别差不多的那些人相比,那帮人能力再强,那也只是在政治层面被凸显出来的。
  而他则算是正儿八经的,进入到了农业研究领域。
  慢慢的一步一步爬,一步一步升上来的。
  可以说他今年虽然50岁,以政治的眼光来看的话,坐在这个位置上还很年轻,尚且有能够主政一方的可能性。
  但是身为技术专业型的官员。
  他却深深的知道,和上层机构的那帮人打交道,他必须拿出能够立竿见影的证据,因为这个时候的上层领导们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而对于那些老百姓们来说,他们其实需要的不仅仅是真刀真枪的一些东西,他们还需要将自己精神层面的一些思想结构进行一个转移。
  简而言之,也就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让这些农家人知道他们不能再进行长达很长一段时间的低端农业的应用了,他们必须去转移自己的思想。
  要不然,就是进行高端农业,能够对他们的经济环境进行一个极大的补贴和应用,能够让他们真正的在这个城市立足,而不是受到国家财政的支持和补贴。
  另一方面,就是现代化的节约型农业,也就是说将土地流转出来,他们将土地贡献出来之后,能够享受一定的补贴和分红。
  除此之外,他们可以再建立现代化农业的一些基地或者是别的地方进行工作,而这些工作就能够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农业发展产生现代化的大规模型农业模式,往后肯定能够演变成农业公司,甚至是集团。
  届时这帮人联合在一起,说不定能够让农业模式下的这种大规模农业进行上市级别的服务,到时候,这些农民们就是自己的股东。
  其实2000年的乡镇企业家,是特别特别有钱的。
  也有一部分人组织起来自己手底下的农民,或者说是村里上的那些人。
  他们将手段联合起来,或者说大家创办了那种乡镇企业,到时候挨家挨户拿了多少钱就会在小本子或是合同上记住,然后等到以后厂子赚钱了,分红了,就会按照他们当时所投入的比例,或者说往后发展所出的贡献进行分成或分红,这就是一个强大手段所产生的商业效果。
  和乡镇企业家的差不多的是,所产生农业发展的农家子弟,如果他们的思想变革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的话,那往后推行的农业改革化的措施,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才是赵副部长,为什么心心念念要联合《农业日报》的原因。
  实话实说,农业化改革,对于赵副部长而言,那简直是脑子里像是一个魔咒一样的东西。
  自从前几年去国外那边经历过了大规模的农业集约化等现代规模的,产生极大影响力的公司。
  赵处深深地看到了国外农业的发展到底达到了什么样恐怖的地步,就像俺们国人家所产生的农业大地主规模的农业模式。
  成百上千亩地,竟然只需要四五个人就能管理。除此之外,人家产生管理的效果也极其可怕,除了人工之外,其他的像是收割播种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以机器来代替的,而且到最后所呈现出的粮食产出,竟然还要比他们这些农业产出的平均数要强上至少3~5成。
  这基本上就是小一半儿了。
  那可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啊……
  所以说这个时候既然已经有了这么一次机会,赵处当然不愿意这么轻而易举的放过。
  他是想着,甚至脑海里面希望的是,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将农业发展完成。
  他希望在自己的手底下,农业改革创新发展会形成一股巨大的绳索之力,他希望能够将农民的生活真正的保障起来。
  5年不行就10年,10年不行就20年,以他的资历和身体素质,也能够熬下去!
  就算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再当官了,也绝对要为国家农业发展改革发挥余热,只是以前他没什么机会。
  只是,现在呢?那个叫周正的小伙子就是他的机会。
  本以为这么好的事情,冯总编看完之后肯定会一口答应下来,只是让赵副部长没有想到的是。
  冯总编辑也就是撇了两眼。
  紧接着也是长长的叹了口气,“赵部长啊,您也太高看我们农民日报了,现在为了抢那小子手头上的几篇农业报道,“蔬菜种子”那帮人现在都打得不可开交了,争着抢着要做头版,还一定要拿到独家。我们就算是想争上去,也没有机会啊……”
  事实证明,优秀的报道从来不缺少锐利的眼光,周正的这一篇关于农业发展的报道,自从在京都生活报纸上发现出来之后没有五个小时的时间克大农业报社就是蜂拥而至涌向人大那边屏幕的就是为了拿到周正手底下的这些文章。
  除此之外,他们还想和周正合作。
  把这个聪明的小子拉到他们的阵营里,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第四百三十八章 未来农业六大发展(第二更)
  “哈?”
  赵副部长瞬间呆住了他听到了什么?
  那小子写的那几篇关于农业发展的文章,竟然受到了那些官方级别报社的争抢?
  不过想想也是啊,周正这小子的文案水平确实挺高的,他曾经在青年周末发表的几篇文章,写的那叫一个犀利。
  甚至于说,完全不像是一个刚刚上大学的小子写的。
  而且更神奇的一点在于,这小子对于上层建筑的把握甚至达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程度,他能够跟随时代的变迁和脉搏,进行官方性质的修改。
  也就是说他能随时随地把握住官方渠道的一些模式和规模。
  实话实说,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本事,做到这一点的。
  “不过其实说实话吧,赵部长这小子对于农业的理解,确实比我们这些老东西犀利的多。
  你看,像是他所谓的高端农业的特点,其中除了高品质也就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优质生态,绿色安全的食品。
  除此之外,他也考虑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也就是说如高端农业的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同类普通产品,那么只要能够开拓出这个市场的话,普通百姓就会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益,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赵部长也紧跟着说:“没错,不过除了冯总编你说的这些,我还看到了其中高消费的思想。
  你想想看,这些农产品销售的目标,定位在了大城市和国际市场的高层次人群高消费人群,而不是普通百姓,这对于咱们京都市场,乃至于魔都、深城,整个沿海地区的发展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创业发展点。”
  在这两位看来,与其把高端市场拱手让给国外的那帮人,倒不如他们自己开发出优秀的农产品,用来进行创造。
  当然两个人都没有看到的,周正所隐藏的重中之重,其实就是所谓的时尚精品业务服务。
  对于高档产品来说,尤其是农业化的产品卖相,这个东西是很容易影响价格的。
  产品有没有瑕疵,是否完美?
  是否能够适应现代化都市人消费的观念?
  是否能满足现代都市的消费要求?
  这些都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向。
  “可是,这小子提供的所谓的高端农业的方向,想要真正的达到他说的这些标准,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
  冯总编这么说,其实是因为周正写的其中的一篇关于《高端农业发展未来的创业方向》,这篇长达上万字的文章里,总共阐述了6大高端农业的创业方向。
  赵楚笑了笑,“农业发展这个东西嘛,哪有可能是简单的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出成绩的?
  还不得咱们这些老家伙发挥余热?
  当然,未来是属于那些小伙子的……”
  周正所讲述的六大农业的创业方向,虽然只是笼统叙述,但归咎起来,也是他往后准备将曙光农业发展所产生效果的那种模式。
  当然,不用多说。
  其中最重要的,肯定就是生态农业了。
  所谓的生态农业,无非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水域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合理的利用多种资源,让他们能够合理的成长,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果和经济效益。
  就像是什么桑基鱼塘之类的。
  能够让两种,或是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在同一个地方生者还能够产生最优异的效果。
  这样不仅能够合理的运用资源,还能够减轻空间范围内的负担。
  农业部的那帮人肯定也不是什么蠢货,人家毕竟是专业人士,当然知道生态农业的作用了,但想要在农村大力提倡这种生产模式,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想要进行这种农业模式的开发与创新。
  至少需要经过很大程度的试点,而且像这种农业模式很容易受到气候等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旦好不容易搞出来了之后却没有办法经过验证,那岂不是把这东西打了水漂了?
  周正给出的方法其实也是老生常谈。
  无非就是想要人为的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牛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
  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植物和动物之间相互配合发展。
  但他提出了可能往后将近10年才可能应用出来的好几个手段,这些手段和效果,对于农民进行生态农业的开发与创新是有一些效果的。
  只是这一方面,他了解不多,也就只能稍微出出主意了。
  往后继续发展,其实就是有机农业。
  所谓的有机农业也更简单,无非就是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或基本不需要人工合成的饲料肥料,农药自有简单的生长。
  或是直采取有机肥等其他有机作物,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物。
  至于说有机农业的发展,其实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就更加重大了。
  因为有机农业可以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土地质量下降。
  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
  还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极大发展潜力。
  就像是后世打造出来的,所谓的绿色蔬菜,绿色水果等。
  好像这些东西天然就会形成一个品牌效益一样,只要往那些即将出售的东西上面,打上一个绿色蔬菜或是水果的标志,它们的身价就会翻上好几倍。
  这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有极强的购买力,去购买这一些价格较为昂贵的绿色蔬菜或水果了。
  “其实这小子提出来的,在有机农业的划分范围内,这个所谓的绿色蔬菜水果的思想,我觉得倒是可以进行一些试点。”
  农民日报的总编辑,再怎么说其实也是这个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手上也是拥有不知道多少农业发展的资源的,因此,赵部长才能够在这位面前表现的特别的尊重。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这位冯总监和他其实是一类人,也就是说这位冯总编当年也是学农的,只是因为手上笔杆子抡的比较厉害,再加上又能够迎合领导的心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不抛下自己的本职工作,依然能够将农业发展的研究做的挺好的,你也算是比较厉害的一类人了。
  “你说的这些,我倒是觉得是小道。”面对冯总编的话,赵副部长嘴角勾起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