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农业强国-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这,还离不开灵阵的襄助——灵气涤体的“三星聚灵阵”和润泽生长的“青竹百灵阵”。
  因为灵阵共振频率主要锁定的是粮食作物,所以其他生物在两个灵阵内只会缓慢进化,譬如“塑料颗粒”会在发生突变的柳枝稷叶子内部慢慢堆积;但这对于人工培育来说,不啻于如虎添翼了。
  齐政在陈建章的介绍下了解研发基地里重点研究项目的进展,最后来到一片重点防护的小树林基地。约两米多高的小乔木,树皮平滑,近卵圆形的树叶,黄色的球形蒴果……这就是嘉谷实验室的第三代“超级能源树”麻疯树了。
  “这是一种剧毒植物,它的茎、叶和皮都含有巨毒的汁液,一旦人的皮肤沾上这种毒汁,会被严重刺激而过敏,更可怕的是,吃下它的三枚果实,就足以致命。”陈建章解释了重点防护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它有毒,所以人们讨厌它、畏惧它,并为它取了一个难听的名字:麻疯树。
  但在齐政眼里,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宝树”:“这名字真的对不起它的用途!”
  陈建章点点头,道:“所以我们更愿意称它为小桐树。”
  “按照已有的研究,寻常的麻疯树一亩最高可产麻疯果500公斤,当然,大多数情况下,亩产是不会超过300公斤的。其果仁的出油率倒是还不错,每公斤麻疯果可榨取约0。3公斤柴油。”
  “但我们的第三代小桐树,果仁出油率平均高达80%,每公斤果实至少可榨取0。5公斤柴油。此外,小桐树茎、叶、树皮中含大量毒蛋白的白色乳汁,以及提炼柴油后的油饼,又可提取开发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
  齐政颔首,对于能将出油率提升了超过60%,他已经极其满意了,马上问道:“平均产量呢?”
  陈建章乐呵呵道:“产量也不错,成年小桐树盛果期平均亩产650公斤,最高产量可达到近800公斤!”
  齐政啧啧了两声,这岂止是不错?简直是逆天了。
  这虽然是在试验基地精心照顾的最佳表现,但哪怕大规模推广开后,表现也必然差不到哪里去,超过普通品种的最高产量是可以肯定的。
  更完美的是,产量和含油率的提升,并没有影响到小桐树的其他优良性状。
  陈建章掰着手算道:“它耐旱,能挺过连续三年的大旱;它耐贫瘠,在最贫瘠、最荒凉的地方都能顽强地繁衍生存;它天然更新能力强,而且耐火烧,人工造林容易,还有培育土壤、防止侵蚀的功效;它的果实采摘期长达五十年,几乎可以为人类服务一生……”
  “有搞头!”齐政迅速做出决定,认真地考虑道:“我们的生物燃料业务可以增加新成员了,嗯,是单干呢还是找人合作呢?”
  所谓,不想搞能源的粮商不是好油企。
  就一个国家的三大生存要素(水资源、食物、能源)而言,嘉谷对于食物生产的投入是直接的,对水资源的投入则是无形的——无论是推行的生态农业、治污项目,还是从贝尔加湖调水入西北,亦或是跨海调雨,都是外人看不到但贡献极大的。
  而对于能源,嘉谷是逐渐加大投入力度的。毕竟,无论是蒸汽时代冒着浓烟在铁轨上咆哮的蒸汽机车,还是电气时代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的白炽灯,亦或是信息化时代连接全世界的互联网高速公路,对能源的需求都是空前的。
  国际四大粮商旗下都有粮食能源化项目,ADM更是世界第一大生物乙醇生产商;即使在国内,国粮集团也在大力投资玉米乙醇项目。
  但这种将粮食等价于能源的做法,从根本上来说,是“与人争粮”,于国于民,很难说是好处多一点还是坏处多一点。
  所以嘉谷是另辟蹊径,一方面是利用农牧废弃物,实现对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生产,并且已经初具成效;另一方面,则是选择利用麻疯树等能源植物,不与粮食争耕地,在不适合粮食生长的地方“种”能源。
  这一步,嘉谷走得很谨慎也很稳健。
  难道其他人就没有注意到麻疯树的利用价值吗?
  当然不是。
  在2006年和2007年间,当其时,石油价格快速上涨,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种植麻疯树”热潮——20亿美元、40亿元、23。47亿元、20亿元……美国贝克生物燃料公司、英国阳光科技集团、中海油、中石油等相继高调宣布投资种植麻疯树。
  那时,麻疯树也已经进入了嘉谷的眼帘,但嘉谷在做什么?
  在对麻疯树进行良种选育!
  麻疯树长期处于野生状态,遗传变异和遗传改良的潜力极大。陈建章等人认为,实现麻疯树产业化开发的最大障碍是产量太低,因而以结实率和果仁含油率作为麻疯树的优树选择标准,逐代改良,开展麻疯树高油高产多抗性优良品种培育、先进种植技术研究。
  又三四年过去了,嘉谷实验室的麻疯树良种培育已经来到了第三代,当初能源企业高调宣布的麻疯树产业投资计划呢?
  嗯……不到一年时间,美国贝克生物燃料公司实际投资260万元后便人间蒸发,留下2万亩麻疯树基地让当地政府左右为难;而英国阳光科技集团由于出资额无法与中方达成一致,投资计划最终流产;与此同时,中石油、中海油方面也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项目停滞不前。
  有句话咋说来着——吾尚未出手,汝却挂了,人生是多么的寂寞……
  但齐政还没来得及感慨无敌的寂寞,陈建章就让他醒了过来:“我的建议是,最好能与能源企业合作开发。”
  “哦?”
  陈建章冷静地说道:“虽然我们在优良品种培育和种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生物燃油制备、关键设备开发、相关标准制定方面不是我们擅长的。而且……”
  他指了指麻疯树试验地里黑乎乎的土壤,道:“那是煤渣。我还没说的第三个改进性状是,第三代小桐树适生范围变广了,它已经不限于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生长,而且除了能配合解塑菌‘吞噬’垃圾,它还能‘吞噬’废弃煤渣……”
  “瓦特?”
  ……


第502章 不会是骗子吧
  嘉谷集团的战略公关部大佬,张泽宏“衣锦还乡”了!
  张泽宏的老家在晋省林汾市,此次回乡,他受到了林汾市市委高官宋万宇的热情款待。
  作为嘉谷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同时还是嘉谷集团的几大巨头之一,随着嘉谷的声名鹊起,张泽宏也逐渐为大众所知。
  他的身家是一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跟随齐政一路创业至今的左臂右膀,张泽宏拥有嘉谷集团的部分股权,妥妥的一个新晋富豪。
  当然,如果仅仅是一方富豪的身份,张泽宏不至于让林汾市市委高官宋万宇侧目;但如果是能带来巨大的投资项目,那又不一样了。
  在收到嘉谷集团有投资意向的消息后,宋万宇给予了回乡的张泽宏极大的礼遇,此时两人正聊得愉快。
  “……张总,我们首先感谢您回报家乡的意向。但是,嘉谷的这个‘能源林项目’,不算是嘉谷的主业吧?”宋万宇含笑道。
  本来在听说嘉谷集团有意进驻林汾市时,市委上下都以为是投资农业项目。毕竟,林汾市除了是晋省重要的产煤基地,还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盛产小麦、棉花等,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的美誉。
  但根据嘉谷集团方面透露的消息分析,这次投资虽然跟林业种植有关,但真的算不上是农业项目。
  张泽宏微笑摇头,轻声道:“不瞒您说,生物能源已经作为我们集团的下一个重点开发业务,而在晋省投资的‘能源林项目’是其中的重要一份子。”
  顿了顿,张泽宏接着说道:“其实,我力推这个项目落地林汾,也有帮助家乡解决困境的想法在内。”
  “哦?”宋万宇一怔,“愿闻其详。”
  张泽宏笑笑,道:“煤炭是我市第一大矿产资源,同时也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但我们都知道,不仅仅是我们市,甚至整个晋省,因‘黑金’而繁荣,也必然会受困于‘黑金’陷阱。”
  宋万宇颔首,这话说到了他心上。长期以来,晋省因煤炭带来的财富致使经济结构单一,习惯了躺着靠煤炭挣钱的日子,但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了隐忧初现。
  至今煤炭处于牛市行情还好说,但这样的日子,还有一年,两年,亦或是三年?总归不会永远是牛市。
  所以,晋省政府一直在寻找转型之路,只是在能“躺着赚钱”的年代,转型动力不足而已。
  但嘉谷所谓的“能源林”项目,真的能带来转型希望吗?
  张泽宏却跳过这个话题,转而说道:“此外,煤矿的开发,应该给我们省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污染治理和环境恢复整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吧……”
  宋万宇继续颔首。晋省从07年就开始向煤矿企业征收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每吨原煤收取10元,全部用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但要想实现由荒芜脆弱到绿色宜人的转变,还需要天文数字般的投入。
  宋万宇事先也了解到嘉谷集团在晋省的合顺县有个大型牧场,就是对废弃矿区进行了修复治理,土地复垦而成——正是因为有成功的经验,他才对嘉谷抱有不小的期待。
  张泽宏就信心十足道:“我们的‘能源树项目’,如能在全省推广开来,不敢说能彻底解决上述两大难题,但我敢说能为晋省带来崭新的局面!”
  全中国最看重能源价值的省份就是晋省,最期望改变单一能源结构的省份,也是晋省。对于张泽宏的“大放厥词”,信不信先不说,但宋万宇已是目光炯炯。
  张泽宏侃侃而谈:“其实,‘能源树项目’就是麻疯树项目,按照我国目前的生物柴油标准,从麻疯树中提取的生物柴油已经完全达到标准,也就是说,条件成熟即可批量生产。”
  “而麻疯树能源林基地建设,是开发生物柴油产业的关键。经我们集团专家实地测算,我们推广种植的麻疯树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预期。按种植100万亩计算,可收获果子65万吨,可产油30多万吨,生物燃油产值可达13亿元以上。另外,还可生产生物农药4万吨、生物肥料6。5万吨、生物蛋白粉12万吨、活性炭10万吨,总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
  “此外,种植麻疯树不但可以形成效益极佳的生物能源产业,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高就业率。在麻疯树果实采集、运输、加工等环节均可有效吸纳劳动力,这对于我市实现经济转型是一个极大的襄助……”
  听到这里,宋万宇的脑子已经有些木了。
  他之前是做过功课的,对于国内麻疯树产业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始于火爆,归于沉寂。
  而且,他没记错的话,麻疯树的资料上分明是写着“适合在秦岭淮河以南生长”,在晋省搞麻疯树能源林基地?怎么听怎么不靠谱。
  瞥了一眼双眼放光的张泽宏,宋万宇不由胡乱想道:“这个张总,该不会是骗子吧?回家乡来骗人的话,那就太缺德了!”
  ……
  同样的疑惑出现在中石油、中海油等嘉谷联系的能源企业中。
  麻疯树作为一种植物,在产业链上是处于上游阶段,种植成活后要加工炼成生物柴油,但炼好后往那儿销售呢?
  柴油的加工及销售在国内由几家石油巨头控制,嘉谷也只能通过与大的石油巨头联系,而不可能自己设点销售。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身于石化体系的集团大佬王昱业的重要性了。在国内几大石油巨头的中高层内,他都有人脉。
  只不过,在前几年的麻疯树投资热潮中掉进深坑至今还没爬出来的几大石油巨头,对于麻疯树种植项目态度极其一致——敬敏不谢。
  在与中石化一名副总的电话联系中,他第一时间给出建议:“老王,如果是种麻疯树,我劝你慎重!”
  “我说你们怎么一个两个的都对麻疯树避之不及呢?”王昱业没好气地回道。
  对方嘿嘿一笑:“怎么,还有谁说了同样的话?”
  “中海油的老林,中石油的老钱,都是同样的态度!”这几位都是王昱业的老熟人。
  “哈哈哈!”电话里的声音有些震耳朵,“老王,跟你实话实说吧,麻疯树种植就是一个天坑!”
  “限制太大了!种植技术不成熟,病虫害不少,适生范围很窄。我们几家在川省的麻疯树投资都碰了壁。”
  “你不要被资料上的数据误导了,有的报告是亩产500公斤,但实际上产量还不到500斤,水分太大了。”
  “你说有国家财政补助?没错,是有对麻疯树原料基地等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200元亩。但想要获得补助并不容易,规模至少要达30万亩,并且具备不少于500亩种苗繁育基地才可申报。嗯,据我所知,国内投资的麻疯树原料基地就没有几家可以申报的。”
  “实际上这个补助也是杯水车薪,因为前期投入很大,但产出很不理想。事实上,我们三家在川省对麻疯树的投资,仅有中石油投资的麻疯树原料基地稍具规模,但离完成投资计划的目标还有十万八千里。”
  “对了,你说嘉谷拟投资的麻疯树种植基地在哪来着?”
  王昱业嘴角微勾:“在晋省。”
  “那也……什么?我没听错吧,你说是在晋省?”电话里传来失音的惊呼声。
  王昱业早把电话举得远了点,也不再卖关子了:“咳,其实,我们推广种植的,是精心培育出来的麻疯树新品种……”
  “……”
  听着王昱业说的“平均亩产六百多公斤”、“出油率平均高达80%”、“突破适生范围”、“以煤渣为食”等一系列如听神话一般的说明,对方沉默了。
  如果不是他深知王昱业有一说一的性格,肯定认为王昱业病得不轻。
  但正是因为了解王昱业的为人,他才精神恍惚——这厮是认真的?
  略显急促的呼吸声,显示了对方心里的极不平静,王昱业又轻车熟路地将手机举远点。
  果然,一声大喊传来:“老王,你等着,我要亲自过去实地考察!”
  王昱业轻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