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农业强国-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政甚至有个猜想,红豆杉据说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经有250万年的历史了。它们的这种表现,不像是“进化”,反而像是“返祖”。
  也就是说,几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其实是有灵气存在的?而在灵阵刺激下,红豆杉中的“灵气基因”被唤醒了?
  嗯,这特么……太玄幻了。
  一时间,齐政对于专家组的质疑充耳不闻。
  怀疑个球啊,能“修仙”的红豆杉,这点表现算什么?不是我吹,等再过个几年,你们且再看看?届时不叫你们怀疑人生才怪!
  感觉触摸到某些“史前真相”的齐政开始神游太虚,落在一些人眼里,就是“胸有成竹”了。
  ……
  农业银行川省分行的郭行长就是这样认为的。
  他出现在审查会现场,是为了评估嘉谷红豆杉基地的价值。
  郭行长在银行工作快30年了,他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数不胜数,自问是经历丰富,见怪不怪的人。但对于嘉谷集团的这次贷款申请,还是感到头脑有些眩晕。
  嘉谷将三万亩的红豆杉基地作林权抵押,向农业银行申请巨额贷款用于扩张红豆杉种植规模。
  要知道,在国内,猪、牛、羊以及果树林木等生物资产,按照规定是不能作为抵押物进行信贷支持的。
  在没有统一的评估体系和参数标准的情况下,银行是不乐意开展这种为难的工作的,这一点从川省涉林贷款只占涉农贷款总额1%左右,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具体到嘉谷集团上,情况又不一样了。
  首先,嘉谷是个优质客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嘉谷的发展势头这么猛,国内大大小小的银行无不希望与嘉谷达成合作关系。
  其次,就是上层的意愿了。国内林业金融配套措施仍然停滞不前,已经严重影响到林业的发展。高层已经有意向,要加快推进林业金融配套改革。这种情况下,以嘉谷作为一个“试点”企业,就是郭行长的打算了。
  为了增强林权贷款的科学性和可信度,郭行长还邀请了可信的林业专家,一同参加嘉谷红豆杉新品种的评审会,以作价值评估。
  嘉谷红豆杉新品种的数据让现场一阵哗然,郭行长不太懂,但随同而来的林业专家杨凌却是久久地陷入了沉默。
  郭行长在位置上坐不住,偷偷地将杨凌拉了出去,在会议室外走廊找了个隐蔽处,就忍不住问道:“老杨,这个红豆杉品种,真的有那么夸张?能有多大的价值?”
  杨凌这才回过神来:“夸张?确实有些夸张。”
  “红豆杉木材细密,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用材树种。当然,最珍贵的就是含有的抗癌特效药物紫杉醇。这种神奇的药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也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这么说,你知道其价值了吧?”
  “但普通的红豆杉品种,紫杉醇含量最高也不过万分之二。嘉谷这品种,紫杉醇含量达到万分之十,你说夸不夸张?”
  “价值有多高?这要是真的,再怎么称赞都不为过,这根本就是‘无价之树’……”
  林业专家杨凌越说越兴奋。
  郭行长却是一脸黑线。
  无价?这可不是他要的结果。他要的是嘉谷红豆杉基地较明确的估价,“无价”是个什么鬼?
  郭行长颇有些无奈道:“我知道嘉谷的红豆杉新品种很优秀,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要和嘉谷签订紫杉醇等采购合同的厂家排都排不过来。现在的问题是,嘉谷基地种植的资源根本不够,所以嘉谷计划扩大自有种植面积,为此向我们申请贷款。”
  “甭说什么‘无价’不‘无价’了,你得给我个估值,好让我们确定贷款额度呐!”
  杨凌动动嘴,问道:“嘉谷申请贷款多少?”
  “60亿。”
  “啊?”
  “嘉谷准备贷款60亿。”郭行长回答。
  杨凌脑袋都僵住了。虽然他不是金融界人士,但六十亿的贷款,也知道绝对不能算小了,更何况还是林权抵押,难怪郭行长要亲自出马。
  良久,他才长呼了一口气:“这个额度,有点夸张了。”
  “谁说不是呢?”
  “不过……”
  “不过什么?”
  杨凌喘了口气,道:“不过是以嘉谷红豆杉基地作抵押的话,也不算过分。”
  “咦?”郭行长大为讶异,他没想过,杨凌给出的答复,居然这么肯定?
  杨凌的语音郑重了很多:“老郭,你我都知道,虽然大家一时对嘉谷红豆杉新品种的数据难以置信,但嘉谷既然敢申报,就意味着假不了的。”
  “嗯。”郭行长对这点表示赞同。
  “那么简单算一下吧。据我所知,嘉谷红豆杉基地里,现在种植的红豆杉成树近300万株,如果贷款60亿的话,折算下来,一棵红豆杉也不过是2000元……咦,一棵嘉谷红豆杉,才值2000元?”
  还没等郭行长接话,杨凌继续说道:“现在才不过种植了三年,每亩就能采摘150公斤枝叶,哪怕单纯按照红豆杉枝叶的收购价来算,种植基地一年也有两三个亿的收入,更不要说嘉谷有紫杉醇等提纯技术,收益更加可观。”
  郭行长歪头算了算,嗯,是这样子没错。
  杨凌沉声道:“最关键是,随着红豆杉的生长,枝叶可采集数量也将逐年增加,价值会翻倍增长。而且,我跟你说,红豆杉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当然,这是个例,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不死,红豆杉树木只会越来越值钱。”
  “想想,十年后,二十年后,一棵嘉谷红豆杉,会是什么价值?一万?十万?甚至说,更多?”
  这么说着,杨凌身体都忍不住颤栗了。
  他看着基地内一片片绿油油的红豆杉林地,我的乖乖啊,这哪是普通树木啊,这分明就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树”和“摇钱树”,是金灿灿的财富!
  至于说嘉谷养不住红豆杉,导致其大规模死亡的可能,无论是杨凌,还是郭行长,都几乎没有想过这种可能。
  别问,问就是“迷信”嘉谷。
  此时,郭行长对于嘉谷红豆杉基地抵押贷款60亿,差不多没有异议了。
  单笔数目虽然有点大,但嘉谷申请的又不是一两年的贷款,而是长期贷款。从红豆杉生产周期来算,只要红豆杉基地没有碰上惨绝人寰的大天灾,无论是嘉谷还是银行,风险是极小的。
  杨凌喃喃自语道:“嘉谷也够猛啊!一个扩张动作,就是六十亿砸下去。不过也对,掌握了这个新品种,哪怕前三年投资再大,甚至没有任何收益,只要资金链不断裂,熬过去了,就是一本万利啊!”
  郭行长下意识地点点头,突然觉得有些不对。
  这可是六十个亿啊,按照杨凌这么一分析,怎么还觉得少了?
  杨凌还真的点点头:“也就是嘉谷种植红豆杉的年限还短,如果这个年限是十年,不要说六十亿了,嘉谷就是抵押贷款一百亿,估计你们都二话不说地批准了。”
  郭行长眼皮子一跳,随即苦笑,好吧,他居然无法反驳。
  玛的,这年头,真的是非土豪无以种树。
  而拥有了几万亩红豆杉的,也真是不折不扣的土豪。
  ……


第540章 可以但没必要
  8月底,嘉谷红豆杉新品种授权评审尘埃落定。
  通过现场察看,专家组确认嘉谷红豆杉是以南方红豆杉(生长速度快、紫杉醇含量低)与东北红豆杉(生长速度慢,紫杉醇含量高)杂交,得到的杂交后代,使其兼有双亲优势,再加上嘉谷应用了菌根技术、施加海藻肥后,相比较于普通红豆杉存在明显性状差别,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现场审查。
  获得新品种权的嘉谷红豆杉,也就得到了推广种植的资格;另一方面,嘉谷红豆杉基地林权抵押贷款也得到了农业银行的积极反馈;此外,基地内还繁育了两年生种苗200多万株……看起来,“弹药”已经备足,红豆杉产业的扩张已经是一触即发了。
  但在此之前,齐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选定嘉谷体系林业板块的负责人。
  是否成立生物医药板块暂且不说,但随着沙漠梭梭林的扩大和生物能源树“超级麻疯树”的出现,还有嘉谷红豆杉品种的认定,林业产业在嘉谷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现。
  以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从20年~50年的长时段研究,林业产业每投入1美元,能够带来的综合效益回报高达25美元~125美元,其中包括对林木采伐、保护水源和土壤、固碳等功能的综合评估。
  只看红豆杉,其不仅是制药行业抗癌产品的最基本原料之一,并已逐渐应用于其它产品领域,如保健品、化妆品、生活营养品添加原料等——林业整条产业链上创造的就业机会,比石化产业多出6倍。
  为了盘活嘉谷拥有的林木品种资源优势,嘉谷需要在集团层面上选出一个林业板块负责人,统筹林业业务的规模化经营,做到既有利于保护森林,又有利于经营森林。
  总部人力资源部迅速行动起来,筛选了数以千计的候选人,最终将人选缩小到5个,才邀请他们前来面试。
  最终被选中的,是德国巴伐利亚州Arco森林企业的经理马定文。
  和其他候选人类似,而立之年的马定文履历漂亮得令人发指。他祖辈皆从事林业,16岁就成功申请到了海德堡大学的留学资格,提前毕业就职于德国州有林管理公司,曾经在欧洲林业不景气的时期保证就职公司长期盈利……
  当然,履历再辉煌,人力资源部的评价再高,作为集团一个重磅职位的候选人,马定文还要过齐政这最后一关。
  从见到马定文的第一面开始,齐政就在仔细观察他。未来的嘉谷林业板块将掌握投资数以百亿计资金的项目,眼前这个双目有神的男人,能不能撑起这样的事业,齐政也无法确定。
  马定文似乎并不在意齐政的观察。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异国他乡的德国,每天都要面对观察,善意的、好奇的、恶意的,不一而足。
  不过,齐政的第一个问题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我看到你在德国留学的专业,是林业经济学专业?怎么会想到就读这个专业的?”
  马定文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大概是受家族影响吧,我从小就对林业感兴趣。德国的林业经济学专业,虽然在国内没有多少知名度,但在国际上其实是热门留学专业。这一专业不仅要求能解决生物、生态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要具备技术和企业管理的理解力,以及法律知识和商业头脑。”
  齐政微微点头,又问道:“我听说,德国林业是世界林业发展典范?”
  马定文认真地回答道:“很多人对德国的印象,不是汽车工业就是电气工业,但事实上,在德国,林业是非常重要的大规模产业。根据最近的统计,德国的林业产值仅仅略逊于汽车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以国内林业作对比,德国森林面积只有1。6亿亩,相当于我国森林面积的二十分之一,但是他们不仅满足了国内木材需求,而且每年出口优质木材达600万立方米以上;我国拥有31。2亿亩森林面积,不仅没有实现木材的有效供给、形成应有的财富,而且林业自我生存发展能力非常有限。
  有意思不?我国18亿亩耕地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31。2亿亩森林却不能满足全国的木材需求。
  而在木材供需结构上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盲目地追求速生林,导致大径材林木和珍贵用材树种少。在德国,一棵直径80厘米的优质楸木可以换一辆宝马车;而在国内,通常十几亩地的木材也换不来半辆宝马车。
  对此,马定文并没有一昧指责国内现状,而是冷静分析道:“虽然德国的林业经营理念和技术是比国内有很多先进之处,但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在200年前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也因木材上的大量需求砍伐了很多森林,不过此后调整了森林开发措施,采取只采伐森林生长量部分的永续利用方式,一百多年才形成如今均匀的林龄结构和可持续的林业。”
  “所以我觉得,国内的林业,需要的不仅是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还需要时间。”
  齐政赞许道:“看得出来,你的经营理念,跟我接触过的国内林业人士,都不太一样。”
  “是的!”马定文微微昂头,反问道:“齐董,假如我是嘉谷林业业务的负责人,那么,公司的林业建设和经营,都由我负责,对吗?”
  “对。你有什么想法?”
  “如果是我执掌林业业务,是绝对不会赞同一锤子买卖,而是以保护为核心的价值发现和挖掘。”马定文铿锵有力道:“通常情况下,树越大,生长量越大。我不愿意看到只种植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就采伐的愚蠢行为。我想打造的林业平台,是用五年创造五十年的价值,用十年创造一百年的价值!”
  野心!
  齐政从马定文眼里看到的,是十足的野心。
  不过,对于马定文的野心,齐政不但不反感,甚至还有点欣赏。
  作为一名手下有着近十万员工的“大佬”,齐政从来不怕下属有野心,只怕下属没有能力支撑起自己的野心。
  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齐政巴不得手下个个都能独当一面,自己只做个莫得感情的布阵工具人就好。
  “可以,我支持你。”齐政的回答,比马定文预想的快得多。
  齐政肯定的答复,也让马定文心里一定:“那么,齐董,我听说,嘉谷准备以红豆杉基地作林权抵押,贷款扩张红豆杉种植规模?”
  “没错。一次性贷款60亿。等林业板块的管理团队骨架搭建起来后,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这60亿花出去。”齐政的话里满是豪气。
  马定文也不禁为之咋舌,他没想到,自己入职嘉谷的第一个项目,会是这么大的项目。
  要知道,国内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林企,都不到20家。能一次性拿出60亿的,更是寥寥无几。
  这让他内心鼓舞。果然,只有嘉谷这样的平台,才能支撑起他的梦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