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尽可能帮他就是了,并不想和他过份交往、“打连连”的林弘毅,也就“嗯”了一声,回去小屋学习了。
六月份的京城天气,更加闷热。
暴雨也时常不期而至。
“弘毅,北屋西边儿那间又漏雨了!”母亲站在北屋的屋檐下喊着,“你爸值班还没回来,现在雨下得小点了,你能看看吗?!”
“好!”林弘毅立刻穿上胶皮雨衣,跑进雨中。
暴雨虽然小了些,但还在下着。
因为排水不畅,地上的积水横流,有的地方已经没过脚踝。
趟过积水,林弘毅把靠在院墙边的木梯搬来,搭在北屋的屋檐边。
“我上去,您能递给我盖屋顶的油毡吗?”林弘毅在雨中大声问着。
“我,我拿不动啊。这样吧,我把油毡撕开,一块一块地递给你!”母亲为难地说着。
“老贺啊,别着急。”东屋的吴时来喊着,也穿着雨衣小跑着过来,“不用你,我给弘毅搭把手儿!”
“我来啦!”吴航喊着,光着脊背跑了过来,“哈哈,这活儿我干得麻利啊!”
都是好人。
这世上,虽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只要将心比心地对待,顽石可化,冰雪可融!
林弘毅和吴航不多久,就把整块的油毡拉拽着上到屋顶。
雨逐渐小了,停了。
将油毡展开铺在漏雨处,再用砖头逐次压好,林弘毅看着浑身湿漉漉的吴航,感动地说:“谢谢你,小航哥。”
“谢他么什么!这都不叫事儿!”吴航不悦地说完,再笑了笑,“你说卖传呼机的事儿,我正在找人问着,有点儿眉目了。”
林弘毅只是想指条道儿,并不想和他多牵扯。
“嗯。”他随口应着,再看了一下油毡是否铺盖好。
“你别不高兴啊!我知道是你出的主意,再者,我可能也不是干事儿的料。我就让你当老板,这样你就能踏实了吧!咱俩一起好好干!”吴航坐在屋瓦上,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说着。
………………………………
第44章:都要了
林弘毅看着坦诚的吴航,很是感动。
吴航或许在顽劣方面很肆意,但对人却很真诚,很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这样的德行,不是书本上学到的。是天性,也是在社会中的交往中锻炼出来的。
不为贪图这些可能的钱财,并非贪图他的回报,只是想借着入股入伙,而能多少管控着肆无忌惮的他。
林弘毅想着,也笑着点头:“我有多大胆量,敢当小航哥的老板?!这样吧,你那个店要是能开起来,我帮你处理财务账目。这样,你也省了一份再请人做账的钱。”
“好兄弟,这辈子我都要帮你,嗯,也指着你!反正咱俩永远在一起,行吧?”吴航开心地说着。
好机灵的吴航!谁说混社会的都是没脑子的?
吴航就很懂得知人用人的简单道理:真诚地相待,满意地回报。
咱俩永远在一起?
呃……嗯,有点儿用词不当。
我要和田馨永远在一起,生生世世。
也对,还要有家人,有朋友的。
对,吴航这家伙,最多也就是朋友了。千万不能再进一步:姐姐林弘雅,绝不能跟他在一起。
早上,林春平回到家中,看见屋顶搭好的油毡,再了解了详情后,就赶去感谢吴家人。
转回来,他拉住要去上学的林弘毅,低声说:“弘毅,有几个亲戚朋友,催着还钱。还有,你吴叔叔也帮着借了不少钱,咱不能总不理会啊。你说,能……”
父亲极为好面子,但凡有一点办法,绝不会让别人为难,只会让自己忍受的。
林弘毅立即低声回复:“能。我知道您想说,卖那三块留下来的玉石。这周末,咱们就一起去看看。”
林春平得到满意回复,很是开心。
再鼓励林弘毅努力学习一番之后,他朝着东屋的吴时来家中大喊着:“老吴,中午回来吃饭吗?我等着你,咱们一起吃!炸酱面、煮花生、煮毛豆,二锅头!”
炎热的天气里,林弘毅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挥汗如雨地,信心坚定地学习着。
他坚信,田馨,以及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在鲜花盛开的地方,静静地等待着他。
奢望?
异想天开又不想、不敢、不能坚持付出的人,才会觉得这是异想天开。
信心坚定的人,往往可以梦想成真。
或许还有些欠缺,但真情所致,上天也会眷顾的。
自己所担心的,不应该是能不能实现梦想,而是像伟大的作家杰克伦敦那样,持之以恒地为梦想奋斗。
小时候的贫困和成年的命运多舛,不能遏止他读书的欲望。终于,他在写作中感受到:笔下的小说,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每天五百字还是一千字,或者是四千字。他心无旁骛地,为心中的梦想写着、写着。
试问:所谓成功,离这样的人,会一直遥不可及吗?
如果按照概率来算,应该会有这个可能。
但生活中的事实是:幸运之神的眷顾,终将会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坚信,是成就事业的首要条件。
林弘毅相信,上天既然要他重生回来而不是继续前世的生活,甚至仓促死去,必有许多要他完成的事,必有许多惊喜等着他。
当然,重生不是成了神。
神,也是点滴做起的。比如每天唱经祷告,每天坚心清修。
作为凡人,谨慎而开心地做好每件事,已经可以告慰上天,宽慰自己的辛苦付出了。
结果,必是美好可知。
周六的下午,林弘毅和父亲林春平把三块玉石,装进两个手拎皮包里后,就乘坐公交车,赶去南城的“四方来”玉石市场。
四方来市场,经营的项目很多。从古玩字画,到玉石原石,林林总总。
天南地北的商贩或者顾客,都到这里“淘宝”。
拎着玉石原石的皮包赶来,二人都已是汗流浃背。
进入市场后,林春平低声说:“那边就有赌石的。”
看着父亲紧张的样子,林弘毅暗叹:父亲做事很小心,已经近乎战战兢兢。可这样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被那个倪才道黑了一道吗?
小心当然是好事,但要看将这份小心放在何处。
市场里,人员混杂,不必担心有什么熟识的人发觉;钱物流通很是迅速,不必担心好货没人要;钱财来往数量大,不必担心买卖金额巨大而被人盯住起歹心。
径自走去一个摊位,林弘毅将手里拎着的皮包放在摊位上:“老板,开个‘天窗’。”
说着,他打开皮包,将一块两三公斤的玉石原石取出后,放在摊位上。
立即就有围观的顾客簇拥靠近察看:
“看着可以啊,外皮就很润!”
“应该不行。这外皮,看着很厚。”
摊主翻看着这块原石,和林春平父子商议着在哪里开天窗。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现场的气氛,开始随着摊主找来打磨机而紧张起来。
电机转动起来,“嚓嚓”的刺耳又揪心的响声停住,林春平已是满身大汗。
摊主关掉电机,再用清水冲洗后,林春平立即激动不已:擦出的天窗,已经现出温润的上等玉石的光泽!
“现在行情大概是1500到两千一公斤,这块我要了!就按两千算!上称约一下!”围观的一个人,首先按耐不住。
和田玉籽料的价格,说来也是曲折离奇。
早先因为战乱或者穷困,和田玉并不被看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很少有人问津。一两百克的和田玉籽料,不过是几个鸡蛋的钱。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好玉已经开始显露身价,到达了百元一公斤。
此时的九十年代,价格再涨了十几二十倍。
听到有人报出高价,林春平激动不已,身体都有些颤抖起来。
林弘毅拽了一下父亲的衣袖,示意他冷静。
片刻,摊主喊道:“三公斤零七百克!还要不要继续切开?”
林春平和林弘毅还在犹豫,已经有另一人喊:“十一万!我要了!”
毕竟这块原石只是开了一个天窗,里面的内情还不全知道的。林春平不敢耽搁,连声答应下来。
林弘毅略有遗憾,再将另外两块原石取出。
摊主笑着问:“还是开天窗吗?”
林春平父子都点点头。
那个喊出高价的客人,伸手拿过原石,仔细地辨认着。
再用手掂了掂原石,估摸了一下重量后,他就将林春平父子拉到一边,低声说:“直接上称,不要开了。这两块就按两千五百元每公斤,我都要了,行不行?!”
………………………………
第45章:开始投资
林弘毅示意父亲稍缓回复,两人故作低语后,表示认可。
这两块原石,一共是十公斤三百克,就是25万多。
这客人也不计较,就定好26万。加上那块原石的11万,总计是37万。
这客人拉过林春平父子走出人群,低声说:“都不用说什么,我们直接去银行。我把存折里的钱转到你的存折,你确认后再把玉石交给我。这样行吧?”
林春平不敢相信眼前事实,还在懵懂。
林弘毅已经开口:“就在银行大厅里交易。你存好钱,把这三块玉石立刻拿走。”
“好,就这么定了!”这人也是放心,喜笑颜开地引导先行。
林春平心中忐忑,一边走一边低声问:“弘毅,不会遇到骗子吧?”
越是寻常老百姓,越是不敢相信好事会和自己相关。
或许就是俗话说的:好事不会降到没有信仰的人的身上。
每个人心中,都会祈盼好事来临。
真正传递和表达爱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爱。
真正以坚心来做事的人,必会有好事降临。
好事来了,坦然拥抱、接受就可以了。惶恐或者惊惧,或许使得好事再次远离。
林弘毅低声回复父亲:“在银行大厅交易,还能抢吗?他要是抢,在这里不是更方便吗?”
林春平听得有理,但还是惴惴不安。
走入一家银行的储蓄所,那人一手拉着林春平,一手取出存折:“转走37万到这位同志的账户。”
林春平连忙拿出存折递进小窗口:“就,就这个。”
工作人员打量了一下两人,再确认:“转账37万到这位同志的账户,对吧?”
那客人连连点头:“对,就是这样。”
林春平也点头如鸡啄米。
不多时,转账完毕。林弘毅见父亲还有担心,就再跟工作人员说:“取出二百元。”
银行工作人员略有不耐烦,也只好重新打印存折。
林春平接过二百元钱,再仔细看清存折数目:369800。
一切顺利,林春平和林弘毅把拎包交给那人。
那人也再查看了一下,抬手道别:“就这样,以后有机会再见。”
再见,就是不见。生意的江湖中,只有利益,很少感情。
既是如此,也不必惦记挂念什么。
把存折放在哪里安全?林春平煞费苦心。
此时天气炎热,都是半袖衬衫和长裤而已。他只好把存折塞进裤袋,一路回家的路上,右手永远伸进裤袋,按住存折。
安全回到小院,林春平几乎已经虚脱。
快步走入北屋,他坐在椅子上,把存折拿出来再反复看着,不断在眼睛捕捉信息,转递到大脑;大脑确认后,再反应到身体。
大汗淋漓,心跳不止;脸色煞白,手脚颤抖。
林弘毅连忙给他端去已被温开水,林春平接过来一饮而尽。
他眼中湿润,眼圈发红。
“没想到,居然已经这么高的价格了。”林春平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高吗?可惜现在急用钱,否则,再过些年,就不可能见到按公斤计价的了。
都是论克啊!黄金贵不贵?跟这个比,早就不知道甩到哪里去了!
这三块玉石,要是留到未来,那是此时想都不敢想、说都不敢说的价格。
此时跟父亲说这些也是无用,林弘毅只好安慰:“好玉未来升值也快。那人也不是‘冤大头’,敢出手这样的金额买了去,就是行家。”
林春平点头称是。再休歇许久,他缓缓地说:“弘毅,明天我就把咱家,还有你吴叔叔家帮着借的外债,都还了!”
林弘毅心中叹息:这点钱,在我们这样平常的百姓家里,当然是巨款。但对于那些驰骋于生意场的人,却未必当作什么大事的。
更不必说,以后随着通货膨胀和财富挣来的渠道越来越多,钱财真的就是数字而已。
现在这个存在几乎被父亲捏出水来,以后担心钱财安全的问题,也好了很多:手机就直接交易了。
林弘毅沉思后,坐在父亲身边说:“不能还清外债!”
林春平听了一愣,脸上不悦:“欠这么多钱,我每天睡觉都不踏实。”
林弘毅也倒了杯水一饮而尽,然后说:“一下子都还清,肯定是好事,但也许会招来质疑:这么快就能还掉这么多钱?”
“对啊,对,对!”林春平连忙说,“就慢慢还着。可是,也不能总拖着。而且,总要还清的。那时,又该怎么说?”
林弘毅笑了笑:“先还五万。其余的,您听我的!”
林春平疑惑地看着他:“你是说把剩下的钱,存银行吃利息?对!现在的定期利息,高达百分之八、百分之十呐!”
林弘毅摇摇头:“那也算不了什么。剩下的三十二万,用二十二万,在二环附近,买两套两千多元每平米的小户型居室房。其余十万,借给吴航做生意。吴航做生意好了,挣来的钱去还那些借来的钱,名正言顺!”
林春平犹豫不定,再担心地问,“吴航那小子,能正干吗?”
这话问的也是到位。
林弘毅忍着心里的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