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只要是关心电子产业的人都知道,是中国内地唯一的半导体企业,打破了国外对中国半导体业的长期封锁,意义十分重大。
原本林诚是打算等2000年世大被台积电收购之后才主动去联系张如京,和他一起建立中芯国际的。
但林诚财富如同吹气球般膨胀起来后,他就懒得再多等两年了,直接派萧嫱联系张如京,邀请他另起炉灶,和自己一起打造中芯国际。
只是张如京在世大干得好好的,当时林诚名气也不够大,张如京一口就回绝了萧嫱的邀请。
如今,当林诚财富曝光出去后,张如京心思便有所松动,就想见一见林诚再说。:
第六三零章 宝岛之行
对于这个年代的宝岛,林诚还是颇有一番观光兴趣的,此时大陆经济距离宝岛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宝岛在内地人心中跟香江差不多,都是非常发达的地方,为大部分人所向往。
9月25日中午,林诚拿起电话打给了二叔林福源,和他好好交代一番后,便驱车前往占江机场,准备打飞的先飞回花城,然后再从花城的白云机场出发,飞往宝岛的桃园机场。
下午五点,林诚拿着花城工作人员早就为他准备好的机票,登上了前往宝岛的飞机。
此行林诚除了四位保镖以及一位熟悉宝岛风土民情的助理外,并没有带其他人随行。
飞行很顺利,晚上七点钟,飞机平安的在宝岛桃园机场降落。
桃园机场位于宝岛桃园县大园乡,是台北的主机场与北宝岛主要的货运以及旅客出入吞吐,也是宝岛境内最大最繁忙的机场。
机场与台北相距约40公里,中间有高速公路相连,需要约40分钟的车程才能抵达。
林诚登上飞机时就被几位旅客认了出来,为免麻烦,林诚下机时已经做好全副武装,戴上了口罩、墨镜,感觉应该不会再被人认出来了吧。
此时林诚心中隐隐有了买私人飞机的想法,随着林诚知名度的扩张,林诚无论是登机还是下机,总会引起一些轰动,这令林诚感到颇为不爽,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侵犯。
如果能有部私人飞机,想飞就飞,想走就走,完全不需要看机场的航班信息,又有自己巨大的私人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作为第一个拥有私人飞机的内地富豪,又能装好大一波逼,岂不美哉
“草我的行踪怎么又泄露出去了”
林诚办好离机手续,还没到接机大厅,就见到无数的少女们举着林诚的海报画像或是支持林诚的标语,把整个接机大厅都挤满了。
林诚不知道,当他在白云机场办理登记手续时,就有来自宝岛的林诚粉丝将林诚的行踪讯息打电话报告给了林诚的宝岛歌迷组织,这才有了接机大厅人山人海的一幕。
林诚有些低估他那张玩票一般的音乐专辑影响力了,在香江,即使是六首全为国语的音乐专辑,就让林诚获得了香江第五天王的美誉,更别提语言相通的宝岛了。
宝岛是华语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林诚的这张音乐专辑包含了中国风、说唱等创新元素,不仅普通歌迷非常喜欢,就连宝岛音乐界的专业人士也非常推崇林诚的这张专辑。
迄今为止,林诚的专辑在香江只卖了不到三十万张,可是在宝岛,却已经大卖两百万张,成为几十年来,在宝岛地区最为畅销的音乐专辑。
虽然林诚今天才第一次莅临宝岛,可光论在宝岛的影响力,林诚已经超越了近几年来宝岛的最强新人张慧妹,几乎与宝岛天王周华建、任闲齐形成并驾齐驱之势。
不仅仅是人山人海的歌迷粉丝,林诚还看到了不少扛着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令得林诚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原本林诚还不想动用特权的,可自己这番全副武装的模样走出去,不就是大大咧咧的在脸上写着我是林诚么。
无奈之下,林诚只好叫助理联系机场方面,要求对方紧急安排自己走通道。
好在机场方面知道林诚的身份值得机场为他安排特别通道,走出通道后林诚才见到了前来接机的萧嫱。
萧嫱并非是一个人来的,为了给林诚充场面,她还让公司司机开来了两辆奔驰一辆劳斯莱斯。
上了劳斯莱斯,林诚回头看了一眼接机大厅人山人海的场面,懊悔的道:“早知道会惹出这么多麻烦,就不弄那劳什子的音乐专辑了。”
“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多少明星想要这些人气都不可得呢。”萧嫱一脸羡慕的道,她也是个明星,对林诚的人气自然感到艳羡。
“我又不需要当明星赚钱养家,当初之所以搞张专辑出来只是兴之所至玩玩票罢了,哪儿想到场面搞得那么大。”林诚摇摇头道。
林诚如今总算是尝到了身为名人的烦恼了。
前世无人问津的时候,林诚总幻想着自己能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能跟四大流量一样,无论去到那里都被万众所拥戴。
可当林诚身家巨亿,成为商业皇帝之后,以往的第五天王、明星光环之类的东西,却被他弃如草芥,反而还感觉那是自己的黑历史,不堪回首。
想到这里,林诚就不由得羡慕后世在娱乐圈中到处上蹿下跳的马耘,他纠集了一大票国际功夫巨星,自己化身为大宗师,把功夫巨星们通通吊打了一顿,那才是真正的牛逼啊
虽然功守道被键盘侠们批为除了证实有钱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真理外,其他全都不值一提,可这吊打功夫巨星的装逼范儿,可比林诚搞音乐专辑高端多了。
更好笑的是林诚曾经看到马耘在阿里年会上的一个视频,当时马耘穿着迈克杰克逊的经典演出服,骑着摩托车开到舞台中央,接着便跳起迈克杰克逊的经典太空步来。
当时由于不知道舞台上的人便是马耘,所以观众席没有半点热烈反应,林诚甚至还隐隐听到“跳的是什么玩意儿”的质疑声。
可当马耘摘掉面具显露身份的时候,观众席顿时跟疯了一样拼命尖叫,还有很多人大喊“跳的太棒了”,真真笑死个人了
驱车差不多一个小时,来到台北富人扎堆的信义区。
萧嫱作为林诚水晶宫中的妃子之一,林诚当然不会亏待她,光是分给萧嫱每个月的月例就高达五百万台币。
萧嫱就从积攒的月例里拿出五千万台币,在信义区买了一座单门独栋的高档别墅,虽然远不如林诚的太平山顶豪宅豪华,但在寸土寸金的台北,也算是一方大豪了。
安排好身边人的住处,一进入萧嫱的闺房,已经为林诚独守空闺差不多一年的萧嫱再也按捺不住,疯狂的撕扯起林诚的衣裳来。
佳人如此情动,林诚自然不会让佳人失望,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绝技,林诚使尽浑身解数,令得佳人达到了人世间最大的欢愉。:
第六三一章 视察联发科总部
虽然林诚此行的主要目标是世大半导体的总经理张如京,不过林诚并没有第一时间就约张如京见面,反而如同一个国王视察自己的领地一般,在萧嫱带领下,前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视察刚刚成立一年之久的联发科公司。
联发科公司,在后世可是世界第二大手机芯片制造商,仅次于美帝的高通。
在3g功能手机时代,联发科甚至凭借山寨机的巨大优势,超过美帝高通,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
然而好景不长,美帝高通由于跟苹果合作,比联发科更早进入智能机时代,凭借先发优势再次夺回手机芯片第一宝座。
反观联发科,刚开始进入智能机时代凭借物美价廉还能跟高通并驾齐驱,可后来随着决策连续失误,进入中高端市场失败,连自己的基本盘低端市场都被高通蚕食殆尽。
高不成低不就的联发科甚至被国内的山寨手机厂商嫌弃,市场份额一步步下降,到了林诚穿越那会儿,联发科威名早已不再,过的无比失意。
“诚仔,我帮你收购的联发科公司,其实并非是全资收购,由于联发科创始人蔡明界先生的坚持,我只收购了联发科的70股份,还用掉了你一亿台币。”劳斯莱斯汽车上,萧嫱小心翼翼的道。
“没事儿,现代社会,吃独食越来越被时代所不容,合作共赢才是做生意的不二法门。蔡明界有了联发科30的股份,他才会努力搞好联发科,如果他只是个打工者,我想他很快就会离开联发科,另起炉灶。”林诚摆摆手,不在意的道。
蔡明界,是国内ic设计业的元老级人物,在业界被誉为ic设计教父,可以说,联发科有后世如此巨大的成就,蔡明界居功至伟。
林诚之所以要收购联发科,主要也是因为以蔡明界为首的联发科设计团队而已。
如果林诚全资收购了联发科,而联发科的创始人蔡明界却离开了联发科,那么联发科对于林诚来说只是一只空壳子,一文不值。
驱车大约四十五分钟,林诚一行终于来到了位于新竹工业园区的联发科总部,早已收到消息的蔡明界率领联发科一众高层来到大门口迎接。
“蔡先生,我可是对你慕名已久了啊”握着蔡明界的双手,林诚颇为热情的道。
对于林诚突如其来的热情,蔡明界倒是有些意外,不过林诚是联发科的大股东,蔡明界没有多想,只当林诚实在跟他客套。
实际上,蔡明介对于林诚的年轻倒是颇为讶异的,想到林诚区区十八岁便成为亚洲第一首富,蔡明界感觉自己四十八岁的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自愧不如啊
“哪里哪里,我对林生才是仰慕已久,早就盼望着您能莅临宝岛,指点一下我们。”蔡明界客气的道。
“蔡先生无需客套,大家都是自家人嘛。”林诚摆摆手,笑道。
简单寒暄几句后,蔡明界就带着林诚参观联发科的总部四处参观。
看得出来,虽然联发科公司才草创一年,但在蔡明界的严格管理下,公司经营得井井有条。
尤其令林诚印象深刻的是,联发科公司的职员虽然不多,却反而没有内地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浮于事现象,对于这一点林诚最为满意。
来到联发科的芯片生产制造工厂,工人们全副武装,穿着密密实实的防尘衣,全身上下只露出眼睛,车间环境堪称一尘不染。
林诚入乡随俗,跟萧嫱等人同样穿着密密实实的防尘服,跟在蔡明界的屁股后面走马观花一般左看右看。
联发科的工人只有不到三四百人,跟大陆随便一个工厂就有成千上万工人的规模根本没法比,不过宝岛工人的技术能力非常不错,他们一个个神情专注的认真工作着,对蔡明界、林诚一行的视察视若无睹。
视察完生产车间之后,林诚又来到了联发科的研发实验室,对于电子芯片这等高精密度的科研技术,林诚自然是一窍不通的,不过他作为重生者,却明白芯片的应用方向。
当众人结束了简单的视察,林诚来到了蔡明界的办公室,当即建议蔡明界停止dvd芯片的研发,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手机芯片上面去。
此时的联发科还只是一家研发光盘存储技术和dvd芯片的厂商,并提供相应的软件方案,受到宝岛许多dvd厂商的大力追捧。
直到2001年时,蔡明界面对逐渐饱和的cdr、dvd芯片市场,毅然带领联发科闯入当时并不擅长的手机芯片设计研发市场。
“转为手机芯片生产设计林生,你这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听到林诚的建议,蔡明界一脸的懵逼。
联发科专门为cd、dvd厂商生产芯片,一直做的好好的,而且还能盈利,可为何却要突然转入完成可以称得上是门外汉的手机芯片研发设计,蔡明界既不明白,也不理解。
林诚道:“蔡先生,其实我收购联发科股份的初衷,就是为了向手机产业进军,为自己旗下的手机生产商找到一个芯片供应商。
而且恕我直言,无论是cd还是dvd产业,随着未来互联网科技的日益发展,注定了只会成为夕阳产业,不出三四年就会进入饱和状态。
反观手机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迟早会成为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物品,如果全世界做到人手一只手机,再加上手机恐怖的换代更新速度,蔡先生随便想想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
尤其是在内地,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内地又穷又落后,可我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不知道蔡先生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两个皮鞋厂商来到一个岛上,发现岛上的人们都打着赤脚,没有一个穿鞋的。
对此,厂商甲认为岛里人不穿鞋,这个岛没有一点市场价值;厂商乙却认为岛上没人穿鞋,这个岛的所有人都是潜在顾客啊,市场非常的大。
同理,目前大陆使用手机的人仅仅只有几十万,大多数人认为大陆的手机市场太小了,可我却认为,大陆有拥有十二亿人的大市场,此时进军手机市场,正当其时”:
第六三二章 阴魂不散,危机渐临
不得不承认,蔡明界被林诚这番极具蛊惑性的说辞给打动了,心中已经隐隐倾向林诚的意见。
而且林诚一向正确的名声早已传遍了两岸三地,连宝岛人都知道林诚有一双天赐之眼,对未来商机看得极准,蔡明界对林诚的眼光还是非常信服的。
只是联发科做cd、dvd芯片已经整整一年,每个月都有三五百万台币的净利润,如果现在叫他放弃,实在是舍不得啊
于是蔡明界便道:“林生,其实做cd、dvd芯片还是很有的赚的,能不能跟手机芯片一起研发生产如此一来,我们联发科就有了两项龙头产品了。”
林诚心中暗暗摇了摇头,怪不得前世联发科进入下世纪10年代之后就急转直下,这跟蔡明界的贪心不足是有很大关系的。
林诚发现,蔡明界只适合搞研发设计,战略决策方面还是稚嫩了些。
原本联发科做山寨机芯片还是非常厉害的,山寨机百分之九十的芯片市场都被联发科所垄断。
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