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诚笑道:“还不起不打紧,贵国的石油、天然气不是有很多富余的吗,我们可以以物易物,而且我们绝对不占贵国的便宜,可以以国际原油价格来计算油价。
对了,我们林氏对贵国的重工业设备及产品同样非常有兴趣,以物易物的范围还可以加上贵国的重工机床、重栽卡车、钻井机、炼油机、拖拉机、挖掘机等各种机械设备及产品。”
“好好好”别诺佐夫兴奋的道:“这些重工设备产品我们俄罗斯多得是,只要你们拉来的物资足够多,多少重工设备产品我们都可以跟你们换”
经过和俄罗斯官员的几番沟通后,林诚和对方很快就达成了十几项商业意向,乐万家超市落地和林氏银行的贷款业务对方都给予了最大的便利,只要签订协议,林诚旗下的超市及银行就可以顺利打进俄罗斯市场。
飞翔工业集团和奔腾汽车集团同样可以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重工设备和产品,此外由于俄罗斯失业率持续增高,林氏还趁机招揽了一批惨遭“下岗”的技术工人。
至于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顶梁柱,看似愚钝的俄罗斯人非常明白这一点,坚决不放这些人才给林氏。
既然不给,那就只能强挖了,林诚对于人才的重视所有人都有目共睹,总之他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至于林氏集团为期一年,每个月都要给俄罗斯提供十万吨生活物资的协议,许多林氏高层对此表示担心,认为林氏集团即使再庞大,也无法拿出这么多的物资来。
殊不知林诚根本没希冀单凭林氏集团就能凑齐那么多的物资,林诚早就跟武略大使商量过了,由武略大使向内阁提出建言,由政府来组织国内企业完成林氏集团下的订单,或是直接把产品卖给林氏集团,然后再以林氏集团的名义把物资倒卖给俄罗斯人。
如今已经是1998年,中国的轻工业已经开始慢慢趋于饱和的状态,再加上中国还没有入世加入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导致国内许多企业积压了无数商品,正愁着没地卖呢,林氏集团的订单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正好解了燃眉之急,令得无数企业起死回生。
然而正当林诚以及林氏高层为这几天达成的协议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以别列佐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寡头们却联袂向林诚发来了请帖,邀请林诚莅临别列佐夫斯基的别墅,一起畅谈合作跟生意。:
第六六九章 七大寡头,龙潭虎穴?
俄罗斯的七大寡头,正是俄罗斯九十年代事实上的统治者,即使是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在竞选总统时也是得到以别列佐夫斯基为首的寡头们支持,才能得以顺利连任的。
1996年3月的一天,叶利钦秘密召见了7个金融寡头,他们是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大桥银行总裁古辛斯基、国际商业银行总裁维诺格拉多夫、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阿尔法银行总裁弗里德曼、梅纳捷普银行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马尔金。
双方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七大寡头提供财政支持,确保叶利钦连任;叶利钦则承诺维护寡头的经济利益。从此,俄罗斯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词汇:“七大寡头”。
这七大寡头个个都是头脑灵活、敢于冒险的枭雄之辈,他们几乎全都大学毕业,年龄在4050岁之间,有的得过国家奖金,有的还是科学院通讯院士。
这些人加上统一电力公司总裁丘拜斯,基本上控制了国家的油气、动力、冶金业和金融业,并在一定程度上操纵了舆论。
他们不仅在经济领域翻云覆雨,还挖空心思进行政治投机。俄罗斯前任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曾说:“在最厉害的时候,俄罗斯政府被710个商人左右,他们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撤换总理。”
1996年七大寡头达到了如日中天的鼎盛期,叶利钦连任总统都要仰七大寡头鼻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尽在他们一手掌握之中。
只是进入1997、1998年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波及,俄罗斯经济体系崩塌,汇市、股市暴跌,七大寡头同样损失惨重,如今他们已经开始有了由盛转衰的苗头,实力大不如前了。
进入新世纪后,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更是对他们反戈一击,将七大寡头一一碾灭,曾经在俄罗斯整整一个年代里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七大寡头,最终下场都不怎么好,除了低调隐忍不断给上供的弗里德曼,全以悲剧收场。
虽然林诚知道这七大寡头吃枣药丸,但如今还是1998年,七大寡头里除了债台高筑的斯摩棱斯基外,其余六大寡头仍然实力犹存,掌握着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即使林诚是世界华人首富,实际拥有的财富比七大寡头加起来都多,可光论影响力,和掌控一国经济的七大寡头相比还是远远不如的,更别提自己还身处俄罗斯,正在对方的主场之中。
不过当财富多到了一定程度,那也是可以堆死人的。虽然林诚在俄罗斯实力不如七大寡头,可但凡七大寡头对林诚不利,这七大寡头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张宏看着林诚手上的邀请函,不无担忧的道:“林生,在祖国的大使馆我们能充分保障您的安全,可进了别列佐夫斯基的别墅,那您的生命安全就掌握在对方手里了。”
赵胡也道:“林生,不是我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对方是地头蛇,连俄罗斯总理都可以随意更换,我们到了对方的地头,安全方面确实无法保证。”
林诚闻言却摆摆手,不以为意的笑道:“你们是不是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对方只是邀请我过去谈生意罢了。被你们这么一说,好像对方是请我去闯龙潭虎穴似的。”
“林生”见林诚并不在意,张宏忍不住有些着急了,“这七大寡头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之所以起家完全是靠着强取豪夺得来的,期间还伴随着阴谋暗杀之类的卑劣行径。而林生您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生意人,如果他们要对您强取豪夺,我们可没有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啊”
林诚自信的道:“你们太妄自菲薄了,虽然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生意人,但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我也无法做到这种程度。
明天的宴请我是一定会去的,但我会邀请祖国大使馆的两位武官同行,想来武略大使肯定不会拒绝。你们不要忘了,我的身后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
居然利用祖国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这是什么骚操作
张宏、赵胡对视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诧异。
原本在他们眼中,林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除了做生意厉害之外,还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
只是他们两人跟随林诚时间太短了,不像王超、马韩那般了解林诚。
如果是王超、马韩,肯定不会阻止林诚前去赴寡头之约,因为他们都知道林诚是一个心狠腹黑,对自己安全又无比重视的人。
当晚,林诚找到了武略大使,请求他派出两位武官跟他一起前去赴寡头之约。
武略大使有着中国官员的最大特点,那就是稳定压倒一切,他熟知七大寡头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野狼,强烈反对林诚去赴这个寡头之约。
然而林诚只用一个理由就说服了武略大使,那就是“安大线”。林诚向武略大使承诺,他将尽量说服霍多尔科夫斯基,尽快促成安大线的破土动工。
安大线,是指由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油田至中国大庆的石油运输管线,全长约2260公里,预计花费经费约25亿美元,项目建成后,俄罗斯可每年向中国输送原油2000万吨。
安大线项目起于1994年,当年霍多尔科夫斯基所掌控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向中方提出了修建从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地区石油管道的建议;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中俄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赫然在列。
可安大线项目签订意向协议之后,不知为何,项目进展极度缓慢,直到2001年9月,中俄两国政府首脑才正式签署铺设中俄原油管道项目协议。
可正是因为两国政府的拖拖拉拉,才给予了倭国以可乘之机。2001年,倭国政府为了搅和安大线,提出了更符合俄罗斯利益的安纳线,最终令得安大线落得个夭折的下场。
安大线夭折,对于中国能源战略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林诚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此是非常不满的。
安大线本来就是俄罗斯方面率先提出来的,只是某些人的官僚作风令得这条关乎能源战略的线路拖拖拉拉达七年之久,最终被居心叵测的倭国人给搅和了。
林诚重生一世,自然有责任纠正这个巨大失误。:
第六七零章 不太愉快的会面
对于俄罗斯的寡头,其实林诚并不是很在乎他们,毕竟俄罗斯市场虽然很大,可在林诚的事业版图中,也仅仅排在末尾罢了,别说跟祖国、美帝这类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市场相比,连东南亚、日韩市场都比不上。
如果自己跟寡头们谈崩了,大不了暂时放弃俄罗斯市场,待进入新世纪上位后自己再卷土重来,也不会有多么大的损失。
不过林诚之所以在这时来到俄罗斯,他还藏着一个见不得人的目的,那就是想看看能不能从俄罗斯搞些军火来,毕竟他的保护伞公司以及印尼武装卫队还缺少一些重火力呢。
若论重火力之威猛,连老美遇到老毛子都得跪了,俄罗斯可谓是全世界最为重视火力输出的国家,喀秋莎火箭炮自从二战起便独步天下,更别说那可以跟老美相提并论的核武库了。
只是林诚穿越得晚了些,如果他重生得早,遇到苏帝解体的时机,说不定核弹头都能搞到手。
如今俄罗斯国家已经捏合成型,林诚即使想搞些火箭炮来都难了。
花无百日红,七大寡头之所以能在俄罗斯呼风唤雨,完全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林诚相信七大寡头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若不然对他们动手之后,大部分寡头都能逃到国外去,显然他们早就在国外安排好了后路,在国外还有大笔的资产。
虽然出逃之后与在俄罗斯国内呼风唤雨的好日子不可同日而语,但凭着国外的资产,寡头们还是能过上富贵生活。
而这,也是林诚敢赴寡头之约的真正原因,只要寡头们还需要国外这条后路,林诚笃定他们就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如果他们真敢对自己动手,林诚那庞大的财富就足以断掉寡头们的后路,令得他们后半生都没好日子过。
第二天傍晚,带着一股子蜜汁自信,林诚只带着张宏赵胡以及两名大使馆的武官就出发了。
大概七点钟左右,林诚的司机给别列佐夫斯基别墅的门卫亮了亮请柬之后,汽车就开进了别墅之中。
在佣人的引领下,林诚一行穿过富有俄罗斯建筑艺术特质的大厅,长廊。
大厅中,长廊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几个佩戴枪支的西装大汉,显然守卫非常森严。
佣人把林诚一行带到会客厅,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便自顾自的离开了。
林诚向对方点点头,便要迈步而入。
然而正当林诚一脚跨入会客厅大门时,守卫在大门内的一位大汉突然把手一拦,接着就要搜林诚的身。
林诚是何等样人,岂能让对方搜身羞辱
张宏上前一步,抓住大汉的手臂,一股庞大的内劲喷薄而出,如同铁钳一般,将大汉的手臂牢牢锁死,大汉挣扎,可却动弹不得。
林诚无视大汉,抬步就向书房内迈步进去。
大汉见对方是硬茬子,连忙大声叫道:“先生请不要自误,这里是别列佐夫斯基先生的家宅,即使总统来了也要搜身,请您止步”
身份不对等,林诚才懒得搭理大汉,他充耳不闻,一步迈进书房,对着书房内坐在沙发上围成一圈的六人笑道:“哪位是别列佐夫斯基先生,发了请柬却要把客人拦在门外,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呀,莫非是俄罗斯特有的习俗吗”
六人闻言,都转头看向林诚,其中一位留着地中海发型,身材有些矮胖的中年人站立起来,用有些夸张的语调说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下面的人不懂事,让林诚先生见笑了,我就是别列佐夫斯基,幸会。”
“别列佐夫斯基先生。”林诚一边向客厅中央的一张空沙发走去,一边说道:“诸位都是俄罗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而我林某人只是俄罗斯区区一位过客而已,不知道邀请我来这里到底有什么事儿”
林诚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打量了一眼其他正在沙发上坐着一脸高深莫测的五位寡头们,中间坐着那位比较年轻帅气的寡头应该就是霍多尔科夫斯基,他今年只有三十五岁,是寡头中比较年轻的一位,未发迹前以卖假酒为生,这已是他的一生黑点了。
林诚按图索骥,一一对照他前世在网络上看过的寡头们的图片,很快便把众人给认了出来。
除了身为主人的别列佐夫斯基和英俊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其他四人分别是古辛斯基、马尔金、弗里德曼,以及令林诚感到颇为意外的阿布拉莫维奇。
林诚倒是想起来了,原来七大寡头中最有钱的斯摩棱斯基,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彻底糊了。面对俄罗斯政府的调查,这厮已经逃到奥地利维也纳避难。
至于七大寡头中的另外一员维诺格拉多夫,这厮同样在今年的金融危机中栽了,他成立的国际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致命的重创,欠下了23万储户的钱,就跟他的姓氏一样,已是烂掉的葡萄。
反观林诚前世最为熟悉的阿布拉莫维奇,未来的切尔西老板,如今已是冉冉升起的新兴寡头,只看他有资格参加今天的聚会,就足以说明他已经挤入了寡头之列,取代了彻底糊掉的斯摩棱斯基和维诺格拉多夫。
在场众人中,不差钱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和阿布拉莫维奇跟林诚目光接触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