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这个手机号码一定是朱厚照的私人号码。
这个发现更一步的加深了邵东的疑惑。
如果这是绑匪刻意为之,那就说明他准备这个绑架案已经长达一年之久。
一年的准备,足以说明这起绑架案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甚至做了很多种预算,换句话说,他是在信心十足之后,才进行犯案的。
“张兵,你马上查查这个号码的户主。”王刚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吩咐了一句。
张兵,也就是刚刚的那个同事,听到王刚的话后,又是一番噼里啪啦的敲打着键盘。
要说在这个大数据年代,警方的办案方式倒真是变得简单快捷了许多,很多事情都不用像以往那般跑断腿都未必能找到答案。
在张兵忙活的同时,邵东也陷入了沉思,他发现,不管是朱厚照孩子的绑架案,还是今早发生的运钞车被劫案,都有着一种共通点。
就是两个案子的嫌疑人都同样的谨慎,小心,而且自我隐藏意识很强。
从犯罪手法上来看,似乎两个案件的凶手是同一种人,但从犯罪逻辑上来说,这两个案件分明是两伙人而为。
邵东有个习惯,想不通的问题会先放下,是以,当即就转移思绪,问道:“朱先生,像你们这种家庭,孩子上学放学没有安排司机接送么?”
朱厚照不知道邵东仅仅只是为了转移自己思绪,以为这和他儿子的案件有关,也是立马解释道:“本来我老婆的意思是给儿子安排一个司机,但是我想他都这么大了,不能总生活在我们的庇护下,希望他独立一些,而且我儿子也一直没有在公众面前曝光过,加上学校离家也不远,也就让他锻炼一番,哎……”
看得出来,朱厚照很后悔自己的安排。
但邵东对此,并不怎么在意,他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是怎么确定究竟谁是朱厚照孩子的。
在之前朱厚照的话语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既然朱厚照的孩子从没在公众视线中曝光过,那么说一般人也无法得知朱厚照孩子的情况。
要知道在国内现有的绑架案案例中,熟人犯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邵东在想,朱厚照孩子的绑架案会不会是熟人所为?因为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朱厚照的孩子是谁,连目标都不清楚,还怎么绑架?
因为这种疑惑,邵东又问道:“朱先生,不知道您近一年里有没有和亲朋好友发生过矛盾?”
朱厚照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应该没有。”
“我们家老朱为人很是和善,从不与人发生口角。”一直没说话的朱太太也是进一步解释到。
邵东点了点头,又打量了一番少有言语的朱太太,问道:“那您和什么人有过矛盾么?”
朱太太是一个相当文静的中年女人,听到邵东的话后,急忙摇头,十分肯定的说道:“没有。”
“我太太喜欢安静,一般很少出门,都是一个人在家进行创作。”朱厚照也跟着解释了一句。
当然,朱厚照要是不解释的话,谁也没想到,朱太太竟然是当下一位非常畅销的畅销小说作家。
但邵东依然更倾向于熟人作案,正在他准备再次发问的时候,朱厚照的手机响了起来。
朱厚照拿起电话,看了邵东等人一眼,很显然,一定是朱厚照发现了电话是绑匪打来的。
邵东一等人急忙拿起了监控设备,然后示意朱厚照接通电话。
“你好,我是朱厚照。”
这是朱厚照接电话说的第一句话,看得出来,这应该是他的习惯。
邵东等人从监控中听到绑匪询问赎金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在邵东等人的点头示意后,朱厚照才告诉绑匪赎金已经安排妥当。
正当朱厚照准备问在哪里交接赎金的时候,对方已经挂了电话。
“对方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放下电话,朱厚照焦急的问了一句。
摇了摇头,邵东说道:“应该不是,从刚刚的通话来看,绑匪用了变音器,而且问题十分简单干脆,他应该是担心你报警了,然后警方跟踪他的电话信号。”
想了一下,邵东说道:“你回拨一下,看看他是不是已经关机了?”
朱厚照闻言照做,很快,他失望的点了点头,然后疑惑的说道:“那你说绑匪会不会知道我已经报警,因此而撕票伤害我孩子?”
“不会。”邵东说道:“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绑匪是个小心谨慎的家伙,他做这些无外乎是为了规避风险而已,换句话说,不管你报警没报警,他都会这么做,因为这是他早就设计好的剧本,他会一直按照他的剧本演下去。
当然,就算他真的确定你已经报警了,他最多只是临时更换一个剧本而已,或者说,他早就计划了第二个剧本,毕竟不管是谁,但凡做了这样的事,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钱,在钱没到手之前,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也就是说,只要他没拿到钱,你孩子暂时至少是安全的。”
虽然这些年邵东没有办过绑架案,但常言道一通百通。
在犯罪心理学上,所有的犯罪分子其实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犯罪目的。
只要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还没有达到,他们就不会停止犯罪,这是惯性!
当然,也有极少数犯罪分子会在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及时停止自己的犯罪,继续隐藏起来,等待下一次的犯罪时机。
不过这样的犯罪分子其实并不多,当今社会,主要还是以激情,冲动犯罪为主,精心策划的蓄意犯罪终究只是少数。
就在这个时候朱厚照的电话又一次响了起来,一瞬间就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在邵东等人做好了技术准备之后,朱厚照接通了电话。
“你好,我是朱厚照。”万年如一的开场白。
通过监听,那个用了变声器的声音再一次传了过来。
“带上赎金,一路朝着城外开车,我会再通知你。”
和之前一样,说完一句话就挂了电话,跟着关机。
不得不说,这个绑匪是一个很谨慎的人,邵东瞅了一眼负责技术监控的小张,小张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两次通话时间都太短,无法跟踪到具体位置。”
一般而言,在绑架案中,警方都会让受害者家属尽量和绑匪拖延时间,但是在这起案件中,绑匪根本就没有给受害者任何拖延的机会,每次都是一句话就切断了通话,似乎一点儿不担心受害者耍花样。
单从这方面来看,绑匪是一个心理素质过硬,做事儿干脆直接,且充分自信的人。
做为一个有经验的刑警,邵东很清楚遇到一个这样的对手是有多难缠。
第117章 战前的沟通
接到绑匪电话后,朱厚照第一次显得有些慌了,当然,不是因为害怕,做为一个久经商场的成功人士,朱厚照面对任何情况都不缺勇气与魄力。
他唯一心慌的原因无外乎现在手中拿不出三千万现金,仅此而已。
对于朱厚照而言,如果能用钱换回自己的孩子,他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正如他所言,三千万于他就像三百块对于普通人一样,这不是不相信警方的办案能力,而是他真不在乎这三瓜两枣,说通俗点儿就是财大气粗。
当然,此时财大气粗的他也是焦头烂额,谁没事儿会给家里放几千万的现金?一开始他还打算和绑匪商量一下,毕竟银行的运钞车被人劫了,这是谁都想不到的,但谁知道,绑匪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解释的机会,这就让他有些懵了。
“小张,你准备几个空箱子,装上一些书本报纸什么的,给朱先生。”
对于朱厚照此时的无奈,邵东能理解,当即就做起了安排。
赎金交不交无所谓,对于邵东而言,只要在交赎金的过程中,抓到绑匪,那么解救人质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朱先生,你家里现在有多少现金。”他记得早上听人说过,朱厚照只准备取两千七百万,而绑匪要的赎金是三千万,也就是说,朱厚照家里至少有三百万的现金。
对于一个商贾来说,手里有几百万的现金是很正常的事儿,邵东的想法是,不管现在有多少钱,朱厚照先带上能带的所有现金,以免到时绑匪要求验资的时候穿帮。
“我家里现在还有四百二十万,本来也打算存银行的,但是最近一直很忙,没空去银行。”
四百二十万,邵东想了想,说道:“差不多了。只要绑匪验资的时候不穿帮就行了。”
在邵东安排的时候,王刚也做了一系列的安排。
在之前,市局支援的同事已经到了,王刚安排了几辆车暗中监控,然后又让技术科的同事将技术手段转移到车上做移动监控。
大概准备了二十来分钟的样子,朱厚照带着几个真真假假的箱子,上了自己的车,扬尘而去。
因为担心绑匪会在朱厚照家附近监视,邵东等人并没有马上开车跟出去,而是等了几分钟之后,才和众人先后离开。
“邵局长,待会儿如果绑匪出现了抓不抓?”
在上车的时候,王刚问了一句。
因为有些突然,整个工作安排并不是很完善,很多工作都是临时安排的。
邵东略微想了一下,说道:“必须抓捕,朱厚照那里没有足够的赎金,如果绑匪收不到足够的赎金,有可能伤害人质,这是绝对不能发生的。”
对于邵东来说,人质的安全最重要,如果不是因为人质,邵东此时也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要知道他之所以下放到地方主要还是因为今早发生的运钞车被劫案,但突然知道了这么一个绑架案,而且县局的警力都投放在了运钞车被劫案上,他只能自己过来了。在他看来,虽然运钞车被劫案比较严重,但是绑架案中的人质还有解救的希望。
任何案件,在生命面前,都应该让道才是。
当然,这里面有没有朱厚照身份的原因,那就不得而知了。
“邵局,王队,朱厚照的车已经朝着城外开去,估计在过三十分钟就能出城了。”
车上,负责技术监控的张兵一边打着电脑,一边说到。
警方在侦破绑架案的过程中,方式还是过于单一,一般也就是上技术手段,然后监控定位之类的。
邵东干了这么多年的刑警,也没正儿八经的办过绑架案,经验方面自然是有所欠缺,加上时间急,在部署方面也不是很完善。
在张兵说完后,邵东问道:“我们之前安排在外面的支援有没有跟上?”得到回复后,他又说道:“通知他们,不要跟得太近,绑匪很有可能就在暗中监视目标人物。”
所有工作做了一个简单安排后,邵东和王刚等人做了一个简单的案情讨论。
其实就这个绑架案,邵东还是倾向于熟人犯案,只不过现阶段没有足够的时间从朱厚照身边的关系进行排查,也只能一步步来了。
就在他们案情讨论的时候,邵东的电话响了,打电话的是武威。
接完电话,邵东说道:“王队长,你们先跟着,如果绑匪出现,马上抓捕,我回一趟局里。”
不用邵东过多解释,王刚也知道邵东回去干什么,进行了简单的工作交接和安排后,王刚安排了一个同事送邵东回市局。
对于邵东来说,H县公安局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他之前的刑警生涯中,从没有来过这里。
回到县局的时候,张振刚等人在三楼的会议室里等他,见他的第一眼,则是问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如果说黑色星期天是股市的灾难,那么今天十一月二十四号绝对是张振刚的灾难。
放在平时,类似朱厚照家里发生的绑架案都属于惊天大案,但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紧跟着的运钞车被劫案更是通了天,更何况劫匪还当场杀了四个运钞员。
“不容乐观。”虽然邵东临走之前还跟王刚说,遇到了嫌疑人就抓捕起来,但是在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他总有种感觉,这个嫌疑人,不会这么快的出现,至少嫌疑人不会这么简单的跟受害者交接赎金。
只要嫌疑人不和受害者交接赎金或者接触,那么要在这茫茫人海中,将策划了至少一年的绑匪揪出来,又谈何容易?
张振刚在刑警这一块的业务水平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干了这么多年的行政工作,识人,用人,自是有一套自己的见解。
自从今天早上案发后,他就很清楚的知道,单就他自己而言,想破获这两个案子,无疑是难上加难。
而且,邵东的名头,他也是听说过的,在市局刑警这一块上,他相信邵东有着足够的业务能力,当然,他更相信的是市局领导不会派一个庸才来。
如今,H县发生的两个大案可不单单是压在他一个县局局长的肩头,市局领导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
基于这些判断,张振刚对邵东十分的信服,但邵东一句简单的回答,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点儿线索都没有么?”对于张振刚来说,如果连邵东这样的刑警口专业人才都感觉到束手无策的话,他就更加插不上手了。
“那倒也不是。”邵东说道:“在我来之前,绑匪已经与受害者接触,提出了交付赎金的意向,已经安排王队长他们跟进了。”
虽然邵东一直以来都是在刑警口工作,但是单位里面的一些明争暗斗,虽然没经历过,但也没少听人说。
他如今最担心的还不是说犯罪分子有多狡猾,至少在他看来,即便是最完美的犯罪,但只要开始犯罪了,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他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自己这个空降的副局长会不会给某些人带来困扰,以此在工作中拉他后腿。
虽然他不热衷这种明争暗斗,但也不会小觑这些东西,要知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如果想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得以施展,张振刚这个局长的支持是必须要争取到的。
所以,邵东第一次在工作中耍了一个小聪明,让张振刚越发清晰的知道自己的重要性。
当然,邵东的这些小聪明在混迹于官场数十年的张振刚眼中,根本就如儿戏一般,很快,他就明白了这家伙的小心思,不过也不在意,他也清楚,现在这节骨眼儿上,邵东的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