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1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说这“达人秀”,他还真听过,零零碎碎加起来大概看了有那么十来分钟,好像应该是个选秀节目,具体规则不知道,压根就没看到评比的环节。
  正因为对综艺一窍不通,南易把脚本反反复复看了几遍,也看不明白这脚本是好是坏,是不是能符合国内观众的胃口。
  这跟钱挂钩的东西,既然不懂,南易也不打算装懂,让易仔把邮件翻译成中文,他再润润色,然后发给宫雪,让她做个评估,最好给相熟的电视台领导瞅上一眼。
  宫雪动作挺快,不到半个小时就回了消息,她个人认为有搞头,等让公司高层都过一遍,听听大家的说法再决定是否要联系电视台那边。
  南易回就这么着,把张玉泉带上,赔礼就算到位了。
  其实,换位思考,南易觉得自己这边依然理亏的厉害,真要有诚意,至少得戕鞭请罪,最好还能涮鞭共饮。
  他现在的做法,多少有点店大欺客之嫌。
  没辙,乌龟不是自个,让他换位思考可以,换位行动不行,不值当。即使会造成煤老板这条线全崩,羽毛也不能蒙尘。
  综艺的事就到这,南易算是又清闲了下来,打游戏、钓鱼,背着几十万的设备,融入公园退休小老头行列,镜头冲枝丫上的小鸟一对,咔嚓咔嚓,十几个胶卷报销。
  八九十年代,数码相机还是顶级新鲜玩意,南易就爱摆弄它,到了现在,技术成熟了,花点钱就能买着,他又不喜了,之前买的机械单反又被他拾掇出来,大概因为这样显得个性。
  其实白瞎,他压根没钻研过摄影技术,傻瓜照相机和拍立得在他手里都会功能过剩,单纯只为显摆,每次一打开摄影包,露出各种牌子的胶卷,总会迎来一串羡慕、嫉妒的眼神,当年供销社、百货大楼买的物件,如今也成了具备收藏价值的古玩。
  这个说法只能归类于自嘲,当年一个胶卷要半个月工资,如今的价格不过半天工资,其实贬值的厉害,哪里谈得上升值。
  还别说,南易拍鸟不灵,拍妞倒是挺灵光,回家把照片洗出来,鸟全瞎,路上抓拍的几个妞倒是神韵全抓住了。
  嗯,骨子里就是老色胚,一些技能先天的。


第1171章 下周回国
  京城地界最近有一个词非常流行,这个词叫先人版版。
  之所以流行起来,皆因叶亰注册的经营版权的公司叫“先人版权”,先人一步拿到版权,寓意不错,但不得不说,他的灵感多半就是来自“先人板板”,被人曲解成先人版版也只能无话可说。
  借着人脉圈子,先人版版的版权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本着良心义气,叶亰签回来的基本是十五年年限的版权代理合同,十五年之内,作品的网络版权开发工作交给先人版版,其间产生的收益五五分成。
  有些人对网络版权这个东西没什么信心,毕竟网上到处都能找到高清或压缩的版本,也没见谁主动交过一分钱,别玩什么代理,直说给多少钱吧。
  遇到这样的主,叶亰直接给小几千到几万不等,最高的一部只给了68888的吉利数字,这种差不多就是买断,版权期限稍微久一点,二十年。
  京圈搜刮了一遍,确认无遗漏之后,叶亰又顺着熟人延伸出去的脉络爬过去,不管东北、西北还是华南,直接扫荡,人不用先跑过去,挂一个电话就成,一般都能谈下来,不好谈的标记一下,搁着,等第二遍再来啃。
  就这么着,等《有房心安》的班子搭好,主要演员开剧本研讨会时,叶亰给南易来了电话,只说了仨字——没钱了。
  两人在一起碰了碰,又把岩振华叫上进行第二次会面,最后按照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债券的规定,把先人版版的净资产做到3000万,对外发行了1200万的债券。
  只是名义上叫债券,先人版版并没有达到发行债券的基本要求,实质上是先人版版从昒昕投资控制的五家公司共拆借了1200万,之所以如此操作,旨在刷信誉,为将来真正发行债券打基础。
  针对先人版版,南易有多手准备,将来很可能会进行业务扩充,有些准备工作要做在前面。
  都是自己的公司,执行速度自然快,不到三天,1200万就到了先人版版账上,叶亰揣着钱继续往下扫荡。等这笔钱花完,下笔钱就得从境外想办法,找一个叫亚当·南的假洋鬼子削一笔。
  俗话说,天下无不透风之墙。
  先人版版在业外声名不显,但在业内闹出的动静其实不小,不仅影视圈里的人知道这么家公司到处在谈版权,就是互联网的视频网站细分板块也听到了这个消息,比如狐厂的张物理和庞视的贾周国。
  张物理是海龟高才生,很早归国建立狐厂,又早早地在纳斯达克上市,是国内第一位通过互联网致富的富豪,说是国内商业互联网的鼻祖也不为过。
  即使范红豆和张物理前后脚回国,也早早地创立互联网子公司,但一串豆子没有一家上市,知名度自然不好比较。
  自从狐厂上市之后,张物理的事业心仿佛一下子消失了,买跑车、游艇,泡夜店、酒吧,裙里探,被浪翻,那叫一个通宵达旦,不辞辛劳。
  潇洒了好几年,归来仍是少年,只不过事业好像有点不对劲,一个个末学后进、土鸡瓦狗赶超上来了。这下张物理只能从散落在地上的衣裤之间把事业心捡起来,回归正途,先后上马了狐厂视频和狐厂博客。
  海龟嘛,英格丽徐是bigbig的好,对海外互联网的发展也比较熟悉,闻听先人版版的操作,张物理并不以为然,他个人还是比较推崇国外易电影和奈飞的模式,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自己拍摄影视剧,创造自己的版权。
  相比张物理,贾周国同志对先人版版的动作更为重视,他是创业者当中的隐私派,一如南易,对自己的创业历程秘而不宣,只不过做得没有南易彻底,没把产业也藏起来。
  贾周国,醋省小县城人士,上有一姐一哥,一个六零头,一个六零尾,两人都是学霸,从贫苦的小山村考出来,分配进了好单位工作。贾周国自己比较拉胯,进了一所能发大专文凭的财政税务中专,勉强挤进了大学生的行列,学的是会计,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却是网络技术管理员。
  说来也巧,他的主要工作正好是负责操作及简单维护飞龙计税软件。
  当时,正处于九十年代中期,贾周国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在事业单位待得住,这不干了没两年,他就偷偷下海经商了,先把生意干起来,等有了眉目,他才从单位辞职。
  是的,底气十足,直接辞职,停薪留职的手续都不稀罕办。
  他的底气来源于公司的主要出资人,也就是他老婆,其家族在当地颇有点背景。
  就这么着,贾周国当起了贩子,贩卖起了当地的土特产洗精煤,干了几票,赚到一点钱,雄心壮志的他立即开启了多元化经营,胶印厂、倒钢材、搞运输、电脑培训、双语学校……
  凡是容易挣钱的买卖,贾周国几乎都会沾一手,什么都干,什么都不深耕细作,说白了,就是想挣快钱。
  兜兜转转五六年,钱挣了一些,也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妻子变成了前妻,身边多了个现任。
  其实呢,贾周国一开始的生意多有仰仗岳父家里,离婚之后,关系自然就僵了,在当地的生意继续做下去风险过大,他就把众多生意的管理权交给了前妻,自己北上京城,开辟新根据地。
  当然,正常步骤是如此,但贾周国是何等人物,学会计出身,他要把算盘拨弄起来,南北极都能听得见。所以,正常的步骤是在离婚之前,他已经找到了新商机,后路先铺好,才放弃老根据地。
  贾周国的新商机是电子设备领域,再详细一点是电信基站配套设备,可能是这个业务比较奇特,在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贾周国不断地注册与注销公司,每个公司做一两笔业务就会被注销,循环再循环,公司注册地从龙城一直到了京城。
  在不断成立新公司,并把业务、资金从旧公司倒腾到新公司的过程中,他的会计业务越来越熟练,并从简单的会计电算化跨越到金融资产账目处理。
  2003年,贾周国在京城注册了一家ST公司,注册资金100万,没过两三个月,又扩充到3000万,继而,抓住了电信基站的大业务,连续三年,ST公司的流水都是非常漂亮。
  虽说一算利润,每年还亏三五百万,赔本赚吆喝,但是甭忘了,贾周国的专业是会计,在过去一些年的实战中,他已经成为做账的顶尖高手,亏与赚之间的区别无非就是几个数字的变动、小数点的位移,So Easy!
  贾周国之所以亏着钱把流水做大,是因为他早就筹谋把ST公司送去李家坡上市。
  进入2000年后,国内的企业奔赴李家坡上市是一种潮流,在香塂管国内的上市企业股票叫红筹股,在李家坡叫龙筹股,都是一种概念非常强的股票,股民比较热捧,无论是募集资金,还是将来套现都比较容易。
  从一开始,ST公司就是奔着上市去的,亏钱不重要,流水高、财报漂亮才重要。
  现如今,ST公司已经快进入IPO环节,收网的时刻在一步步逼近,同时,贾周国也早在2004年就开始编织新网——庞视。
  别看贾周国从下海经商就热热闹闹,其实他没挣到多少钱,ST公司注册资金的扩充,还有后面大笔的业务,都会产生不少无法记录到账簿上的成本,他的钱其实已经花得差不多了,手里拿着两个茶杯盖在十个茶杯之间疲于奔命。
  南易能看到版权的价值,多少仰仗着先知先觉,贾周国不同,脑瓜子不要太灵光,他早就看出影视版权对庞视估值提升的巨大作用,苦于兜里没钱,只能干瞪眼,如今听说已有人快他一步在实操,他心里那叫一个急。
  还别说,这个世界真的不大,我们的贾周国同志居然认识独孤剑,他一打听到是谁在做版权买卖,立马就给独孤剑去了一个电话,约独孤公子出来喝茶。
  南易这边刚上完课,一左一右带着他的两个学生,正准备去学校外边找家饭店犒劳犒劳。
  自打前些日子,他发现杜文化和薛小闵两人骨骼惊奇,就册封他们为本科狗、论文制造机,帮着他打打下手,一起完成SSCI和SCI各两篇。
  因为许诺了两人每人两个第二作者和一个第一作者,两人不但乖乖地汪汪,还改了对南易的称呼,从老师改成老板,并实践了一种就业新模式——付费上班。
  南易不但不用给两人开工资,反而被抢着吃请,不去还不行,那叫一个生拉硬拽,南易一琢磨,好像不太对劲,他怎么一只脚踩进学阀的领地上了?
  那时,此刻,南易都是忍不住吟辞:“双阀傍地走,安能辨我是……”
  拉倒,没想到好词,反正就这么个意思,士农工商占三样,只有进厂打螺丝是打死不去,其他都凑合。
  三人一路聊着来到一家饭店,没等坐下,南易的电话响了,他让两人先点菜,自己跑到一边接电话。
  “老板,我下周回国。”
  “英子,我不做老板已经好几天了,往后管我叫哥,你想叫爹哋也成。”
  “占我便宜。”
  “呵呵,这次回来做什么?”
  “公私兼顾,视察日不落资本在国内的几个投资项目,顺便陪我妈几天,再找你吃个饭。”
  “喔,我最近都空,想找我随时,不用预约。”
  “好,先挂了,我马上出门跑步。”


第1172章 求封杀
  “菜点好了?”
  打完电话,南易回到座位。
  “已经点好了,老板,你打算投哪个期刊?”薛小闵说道。
  “第一篇先投《后共产主义经济》,它的影响因子虽然一般,但是通过率高,审稿人里还有我的熟人,只要我的名字挂在通讯作者那一栏,完全有机会冲击时事短评和调查。”
  南氏通常把经济学家分为两类,务虚和务实,前者是把已经发生的经济现象总结成理论,后者是开创一种经济现象,不管是哪种,只要是顶尖的,南氏都会结交。
  与后者合作创造利润,给前者供奉,让其成为特定经济利益发言人,简单而言,就是为南氏的经济利益辩护,用经济理论回喷对南氏大放厥词的喷子,或者主动出击喷南氏要喷的对象、现象。
  这种模式不是南氏独有,通常稍微大一点的集团企业都是如此,不少经济学家发表的言论,并不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往往代表着某一个或某几个利益集合体的利益。
  南易在经济圈里多混一段时间,差不多也会有人上杆子给他送钱,让他说一些自己未必认同,但能获利不菲的论调。
  杜文化问道:“南老师,你打算选什么主题?”
  “欧亚区域主义与世贸组织,副标题一块基石还是一块绊脚石,这是其中一个选题,另外一个选题简单一点,我想探讨一下坦桑尼亚走社会主义路线时期的国有化和土地改革,找一些现成的资料进行提炼分析,找资料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俩。”
  南易给两人详细交代了上哪儿找资料,以及一些需要的点,事无巨细,交代的非常之详细。写论文忒累,搞完既定的四篇,立好能写论文的人设,他就不打算亲自搞了。
  组建一个写论文的工作室,他指定主题,让手下人去搞,使劲刷,一路刷,刷出个专家为止。
  吃完饭,南易把两人带回老洋房,一人发一个笔记本,让两人忙起来,他自己在院子里架起罐罐茶的阵势,听着小曲,悠哉游哉地喝茶。
  虽说本科狗有几篇论文傍身会获益匪浅,但不管怎么说南易只是一个选修课的老师,不能太过霸占杜文化和薛小闵的时间。
  周六日一天半,两人被南易锢住,周日晚上,犒劳一顿丰盛的晚餐,在不耽误主课,也不能落下论文进度的矛盾嘱咐中放两人离开。
  周一,之前参加房地产研讨会的效果展现了,一个什么品牌论坛筹委会的负责人打来电话,邀南易参加,稍稍问了几句,是参会的某专家介绍的,南易腹诽着答应了下来。
  腹诽是因为论坛的逼格,一听就知道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