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1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点股份,偷菜网也被他当成牌打了出去。
  最终,双方签了一份对赌协议,假使偷菜网按照南易的预期发展,政府创业投资基金只要12%的股份,反之,股份的份额要改成35%。
  钱一到账,南易把自己的垫资抽回,把还没有下文的找慈善基金要钱一事甩给了马海龙,倪益阳那边的“上天台”一事也一样,南易同样交给马海龙与华子对接,对南易来说,这两样已没什么搞头,搞还得接着搞,只是他不打算亲力亲为。
  有钱了,公路和水库可以同时开工,南易上一爿店蹲了几天点,督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家玩了命地干,工程越快完成,一爿店的致富路走的就越快。
  回京后,南易把忙碌二字扔进抽屉锁上,工作上回归卖嘴的常态,生活上遵从大自然的规律。
  在《有房心安》杀青后,南易飞了一趟沪海,既关心电视剧的后期制作,也与王小米厮混最后的时光。
  俗话说一富遮百丑,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够久,再相处下去,戴着有色眼镜的王小米会从他身上挖掘出更多的优点,等到心弦被拨弄,等到黏黏糊糊的状态,再想分开需要费的手脚就多了。
  人嘛,容易钻牛角尖,容易自我感动,也容易被感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发生在特定时间,在情感上容易被无限拔高,在生活上,南易的心思过于细腻,又习惯性装好人,不少下意识的举止,可能会把王小米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对女人,南易的看待方式从未有过改变,美貌对他而言,依然是一文不值,若不是退休之后心态有了一些变化,他才不会为了短时间拥有一个美女而付出太多,到了他这个阶段,时间远比金钱更重要,如若不然,他也不会给江暄妍买法拉利。
  南易和王小米分手的过程没有要死要活,也没有歇斯底里,南易带王小米去了上青佳园,买了一套130平米的三居,花了325万,稍有点心疼,不是为了金额而心疼,而是感觉有点吃亏。
  房价眼看着会往下掉一点,两三个月后再买,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好的。
  这边买完房,又给了一笔装修款,另外一边,南易通知陈文琴准备抄底,花了四百来万,不挣个四亿回来,他总感觉心里憋得慌。
  王小米事了,南易并没有主动出击寻找新的情人或友谊赛对象,他过了一段安淡的日子,上课,大国牛和偷菜网轮着去坐坐,偷菜网已经开发完成,做过内测之后,往京大的论坛上发了个帖子,邀请学生进行公测。
  ……


第1221章 我们谈恋爱吧?
  “我们谈恋爱吧?”
  野公园的长椅上,一个女人对南易如是说道。
  女人叫什么不重要,南易随自己的心意,不是叫她小高,就是叫小三。
  眼前的这一幕之所以会发生,话还得说回到十几天前。
  那天,宫雪把南易叫去了百万庄,一如既往做了四菜一汤,菜是家常菜,汤是不丹盲鱼汤,给他补身子的,心思不言而喻。
  吃饭前,宫雪先给南易盛了一碗汤。
  “王宗军早上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有没有兴趣入股王氏传媒,明着是问我,其实应该是问你的意思。”
  南易用汤匙舀了一勺汤送到嘴边,温吞地喝下后才说道:“只是问了这个,没说其他的?”
  “没有,肯定等着你面谈。”宫雪也给自己盛了碗汤,“从前年六月份开始,王氏传媒在股份上的动作不少,他们兄弟俩是准备上市了吧?”
  “应该是,不上市就没必要搞股份制。”南易沉思一会,道:“按照王氏传媒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挺有搞头的,你可以考虑以个人名义入股。”
  “我个人?”宫雪诧异道:“不以望北传媒的名义?”
  “不了,明眼人都知道望北传媒是我的产业,老王家两兄弟运作上市的动机无非就是圈钱、套现两点,我要爱惜羽毛,吃相太难看的勾当不能参与进去。”
  宫雪白了南易一眼,“我的羽毛不需要爱惜?”
  南易笑笑,“怎么操作你懂的,你的羽毛也不会弄脏。我会约王家老大谈一谈,入股的钱我来出,股份属于你个人,就当是我个人给你的退休金,嗯,只是其中一部分。”
  “一部分?其他还有什么?有没有钱之外的东西?”
  宫雪一连三问。
  南易神秘一笑,“当然有,现在先不要问,等到了日子你自然能收到惊喜。”
  “德行。”
  南易说有惊喜,自然不可能没有。
  晚上的贤者时间,南易提议两人来一场相识之旅,回顾当年,两人从认识到相知的过程稍显不堪,这一次,两人将化身为正义,补上迟到的浪漫。
  第二天。
  三万英尺的高空,宫雪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南易。按照设定,两人此刻是不认识的,只是凑巧相邻而坐。
  嗯,在私人飞机上相邻而坐。
  南易坐在位子上打盹,身子摇摇晃晃,歪斜时,头发会不经意地扫过宫雪的脸颊,继后,随着晃动很快移走,宫雪油然而生一种奇异的感觉。
  南易今天穿着非常讲究,西装革履,看起来干干净净。有的男人穿西装看起来挺傻,也许是受自身条件限制,西装穿在身上不但起不到美化的作用,相反越发会使矮人更矮、胖人更胖。
  南易身上的西装则非常得体,宫雪通过目测,估计他的身材也保持的不错,猜测他大约有早起锻炼的习惯,因此四十多岁也未见发福的痕迹。
  正当宫雪出神之时,南易突然从梦中醒来,睁开眼看见她,不解地问道:“女士,我睡觉的样子很怪吗?”
  “啊,不,不是的……”宫雪语无伦次地解释。
  南易继续问,“我有打鼾或发出其他奇怪的声音?”
  宫雪笑了,打趣道:“先生你睡得很安静,只有头不是很乖。”
  “座位有点窄,直坐有点不舒服。”
  “是吗?”
  “是的。”南易低头看了看手表,“飞机就快到巴黎,女士的最终目的地是这里吗?”
  “不,我要去波尔多。”宫雪嬉笑,差点没忍住笑场。
  “真巧,我也去波尔多,今天需要处理一点公事,到了明天就可以到处走走,波尔多我去过好几次,对那里非常熟悉,有荣幸给你当导游吗?”
  “假如我们有缘分在波尔多再次不期而遇,我会答应你的邀请。”
  两人有缘分吗?
  当然是有的,房间是南易早上定的,没定在高档酒店,而是一家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民宿,他有打过电话咨询,两人的房间房门正对,进出都会遇见。
  “好啊,那就让缘分决定。”
  当飞机抵达巴黎,南易两人并未联袂前往波尔多,而是各走各的。
  南易说有公事并不是托词,也不是丰满“人设”的元素之一,他是真有公事,也可以说是私事。
  无间隙地直飞,加上时差的因素,抵达巴黎的时候,正好是下午茶时间。
  南易亲自跑手续在巴黎注册一家雪霁不动产服务公司,主营的业务就是面向国内的土豪提供在法国的不动产置业服务,公寓、别墅以及酒庄。
  虽然有拉风酒庄这个科嘉西岛的变数,但波尔多+城堡,在门外汉看来简直必须是高级红酒的代名词,其实,这不过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波尔多的酒庄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爱冠以“Chateau”的名号,直译成中文,就是城堡的意思。
  “Chateau”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仅仅是指这个酒庄有自己的葡萄园并自行酿酒,上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附带城堡建筑,南易笃定土豪们在买酒庄之时,看重的不是葡萄园这个核心要素,而是冲着“城堡”两个字来的,关注点会放在房子是否漂亮上面。
  当下的波尔多有近万家叫作城堡的酒庄,金融危机的海啸已经掀起,肯定有不少家会被摧枯拉朽般冲倒,要不了多久,捡便宜的时机就会来临。
  针对分析国内土豪的需求,提前买下一批城堡,对外慢慢销售,以从中赚取差价,并且提供中介服务,帮助土豪“炒堡”。
  波尔多历来有着国际色彩,国内土豪既不是第一批,也不会是最后一批投资此地的老外。比利时人拥有45个波尔多酒庄,英国人、爱尔兰人和德国人也早已下手。即便是五大名庄,历史上也常易主为老外。
  1797年,即法国大革命后期,拉菲酒庄一度被荷兰财团买走,玛歌庄园在1977年被卖给希腊人,一些列级酒庄,往上追溯五代,都是外国买家,国内土豪只是一批赶晚集的人。
  八十年代日本买下全球的资本扩张浪潮,很快会被国内的土豪所复制,局限在波尔多,他们大概率会尾随在金融危机的身后,沿着日本人当年的脚印,重走一遍。
  从七十年代末伊始,南易在经商的同时,也时刻在用心观察其他下海之同仁,说到研究与分析,他应该算不上第一人,但说到认知,他大概不遑多让。
  过去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每一个时代风口被吹起来的富豪,他们的发家模式,南易都有做过归类,有不少更是精确到个人。
  比较头部的富豪是怎么发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南易身为旁观者都有进行过冷静的剖析,如此做,既是为了加深对时代的认知,也是为了从中汲取精华和教训。
  有些事情浸淫得久了,自然能掌握一点诀窍,不需要上辈子的记忆加成,仅凭分析,南易也能得出国内土豪会到波尔多买城堡的结论,而且也能按照人群进行划分,大致罗列出他们买城堡的理由。
  有限责任公司的“有限责任”打开的缺口,以及对神秘力量莫名的不安,让不少人的资产外逃行为得到空前的统一,在这个共同点之上,还有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少人一拍脑瓜就想买个酒庄,自以为能在国内爆炒赚一笔钱,而他们往往只看到收购酒庄需要花的费用,而无视后续是一个不断投入的过程。
  从希腊、罗马的酒神祭,到基督教的圣血,葡萄酒嵌入西方文化的内核。
  对于酿酒的人而言,葡萄园的经营则书写着一部部厚重的家族史,小时候看爷爷种下葡萄树;长大了,孙子用树上结出的葡萄酿出美酒。
  法国酒庄庄主说白了就是一个葡萄农,打起领带、端起酒杯可以演绎法兰西绅士的派头,但一年到头,他们更多是在与天斗——给葡萄树抓抓害虫,秋天到地里抢收果实,最后一头扎进弥漫着腐烂葡萄气味的酒窖中追寻琼浆。
  浪漫绅士的掠影背后,一垄一垄的屎尿才是贯穿他们人生的主旋律,爷爷辈做的事,到了孙子辈才能受益,讲究的就是一个与时间的软磨硬泡,一个水磨工夫。
  而国内的土豪是沐浴着大干快上、弯道超车、快速建立国际名牌的思维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一现世就站在水库的泄水口,钱犹如被汹涌的流水裹挟的鱼群,傻不拉几的就会往土豪的渔网、身边跳,土豪只需拿着木耙把它们搂到一块。
  赚过快钱的人,很难用三代人几十年的时间去经营一份产业,他们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一个快字,春天种下几枚钢镚,到了秋天,满地躺着金西瓜,这才叫人干的买卖。
  炒兰花、炒锦鲤……人参、冬虫夏草、葱姜蒜、鸡鸭鹅、股票期货、保健品,什么样的东西没炒过,酒庄也是照炒不误。
  何况,对不少土豪来说,买酒庄的底线仅是不赔钱,至于为什么买,可能是投资需要,可能是公司内部使用,可能是面子上好看、形象上光鲜,也有很大的可能是用来当成礼物送给贵人。


第1222章 传承性产业
  纽约。
  阿德勒庄园,篮球场,南有穷的食指顶着一个篮球转动着,目光注视着不远处的移动屏幕,嘴里轻声哼着歌曲,“爸爸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陆羽泡的茶,听说名和利都要拿。”
  移动屏幕上,分割成好几个窗口,每个窗口都显示着一名南氏体系的高管,策略小组、农业小组、金融小组、神农南粮、陆羽茶业,这几个部门的重要代表都在听着陆羽茶业旗下牧羊人咖啡的总裁温特林侃侃而谈。
  “牧羊人的工作失误,在过去我们只关注中高端咖啡市场,给了绿山咖啡发展壮大的空间。1998年,绿山咖啡的斯蒂勒做了一个决定,关闭旗下所有零售咖啡店,调转船头跟批发商合作。
  深谙渠道为王道理的斯蒂勒盯上了埃克森美孚加油站和Stop&Shop便利店,这些被牧羊人之内的大牌咖啡制造商忽略的顾客。
  2001年,绿山终于说服埃克森美孚相信他的咖啡进入其网络能提高其便利店中的咖啡品质,并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顾客,他击败了其他11家咖啡公司,与其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合同。
  埃克森美孚提供便利店1600个,并保证在五年内确保绿山在该领域的霸主地位;2003年12月,Stop&Shop便利店在其300多家商店里摆上了绿山咖啡。
  在进入到这些渠道之前,斯蒂勒于1998年还未雨绸缪地做了一件对今后影响重大的事:投资生产单杯咖啡机和K杯的克里格公司,成为其第一个合作伙伴。
  最初,斯蒂勒与克里格的合作方式只是在自己的工厂生产进驻埃克森美孚加油站和Stop&Shop便利店的K杯咖啡,然后根据销售量向克里格支付权益金。
  去年6月,绿山咖啡以前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二,即1。043亿美元收购曾经的合作伙伴的全部股份,获得其咖啡机及K杯业务。完成收购后,斯蒂勒锁定单杯咖啡机市场,将业务分为了两大块:绿山咖啡和克里格咖啡机。
  绿山咖啡业务和其他咖啡公司采用的是大同小异的业务模式,克里格咖啡机模仿吉列‘剃刀/剃刀片’的模式,把克里格咖啡机赔本卖进了办公室,通过销售K杯咖啡赚取利润。
  而现在,克里格咖啡机又对业务模式进行升级,它允许其他咖啡、茶或热可可生产商采用K杯包装在克里格咖啡机上使用,而代价是为此向绿山支付权益金。
  这一举措使K杯把咖啡范畴以外的饮料都纳入了自己的体系,越来越多的饮品制造商企图让自己的产品进入K杯市场,K杯已经有了成长为利乐包装的潜力。”
  “绿山收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