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戸雅美并没有在意自己被弄脏的鞋子和裤脚,目光一直就关注着边上不断经过的货担郎,他们的脚步匆匆,大半都穿着草鞋,裤脚也被高高的挽起。
  “不要轻易下判断,先深入的去了解它,羙国和日夲的经济发展史有看吗?”
  “我已经看过了,现在正在研究李家坡的发展模式。”
  “从宏观上来说,经济和商业的本质都是相通的,虽然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这会导致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会有细节上的区别,也就是有典型的国家特色。
  从社会结构上来说,这个世界的主流就是金字塔型社会,其他的还有倒丁字型社会和纺锤型社会。
  华国现在就是倒丁字型社会,改革开放的初级目标也可以说是从倒丁字型社会向金字塔型社会爬升。
  无论是羙国还是你们日夲都是打那儿过来的,有现成的成功案例摆在这里,华国当然会学习,在这个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合华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不要说的这么难听,应该让每个人,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伟大力量。”
  南易呵呵一笑,“我们都扯远了,总之,华国的经济发展之路大概会是个什么样子,这一点,能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上看到一点影子。”
  “会长,我明白了。”
  “真明白了?”
  “是的。”
  “那好,我打算在乂乌投资五百万,我四百,你一百。这笔钱该怎么投资,一切由你说了算。”
  “会长,我也能参与投资?”
  两人说着话,一行人很快就走到了县委大院大门口的位置。
  只见一个穿着中山装,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边上跟着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从大院里面刚走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就从边上窜出去拦住他们两个,劈头盖脸的就冲着两人说道:“我只是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政府为啥不让……”
  女人乂乌话中夹着一点兰花县的方言,南易听了个半懂不懂。
  被拦住的中年人很客气,安静的等妇女说完,才操着衢市普通话说道:“这位女同志,你说的话我听不太懂,你别急,到我办公室坐,我们慢慢说。”
  说着,中年男人就邀请中年妇女往大院里面走。
  这两人,南易大致已经猜到是谁,男的应该是刚上任不久的一方父母谢改革,乂乌能够发展起来,谢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女的,南易依稀记得她应该叫陈爱俏,将来也是一个名人。
  南易没想到这么巧,让他看到了乂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史上的浓重一幕。算一算时间,乂乌第一代的城区小商品市场也应该快要建起来了。
  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绣湖,在绣湖的边上有一座大安寺塔,绣湖和大安寺塔可以说是乂乌文化的象征,绣湖也养活了无数的乂乌人。
  “在宋代,这个湖联通江河,面积也很大,湖里的水要灌溉无数的农田,后来,疏于治理,绣湖的面积越来越小,而且,附近的农田也变成了城市,绣湖失去了它的灌溉作用,变成了一道风景。”
  沿着湖边行走,南易一边给上戸雅美介绍绣湖的历史。
  “会长,你来过这里?”
  “没来过,旅行指南上看到的。”
  南易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是回答“来过,还呆过”。
  在绣湖边上站了一会,回忆了一下往昔,南易又率先往前走,绕着绣湖来到了西门街。
  西门街是乂乌的一条老街,这条街边上有不少住户,街上也有不少商店,以吃食为主,各种小吃都有,什么糖烊、三分饼、千张面、东河肉饼、择子豆腐、赤岸豆皮素包。
  不过,这些小吃里面,南易只承认东河肉饼是乂乌的特色,其他的几样就算了,周边县市都有一模一样或者类似的小吃,根本扯不清楚哪里的才算是正宗。
  一人拿上一个东河肉饼继续前行,南易的注意力大部分还是集中在街边摆摊的人身上。
  一块门板两张条凳就是一个摊位,地上垫上一块布,把卖的东西摆在地上,这也是一个摊位。
  不时的有人在摊子上停留,挑着货物,打听着价钱。
  腔调多种多样,不仅有乂乌的十八腔,南易还听到了周边县市的腔调,估计是过来上货的,看来乂乌的小商品已经可以在周边辐射。
  南易在观察,上戸雅美也在观察,会长说要在这里投资五百万,可她现在还看不到这里有什么值得投资这么一笔巨款的。
  开工厂不如去羊城、深甽,那里是开放型城市,政策更好;山货,好像这里也没有,有的只是比较繁华的小商业文化,对了,敲糖帮。
  从火车站一路走来,碰到了不少敲糖帮,这帮人游走着做生意,不如把这帮人聚在一起,建一个批发市场造成集群效应。
  “批发市场……难道会长真正想投资的是商业房产?”上戸雅美一边观察,一边在脑子里面思考。
  南易就简单的多,他只是走马观花,更多的是看风土人情,在乂乌该怎么投资,他早就成竹在胸;事实上,梁慧文已经在香塂组建挂在创造力置业名下的南国红豆商业地产发展公司。
  “南国红豆”主要致力于商业地产投资和开发领域,初始,就从参与批发市场的投资开始。
  “抓贼骨头,抓贼骨头啊!”
  循声望去,前面一个脏兮兮的女人一边跑,一边往嘴里塞着东河肉饼,后面,南易他们刚去过的饼铺的老板拿着一把火钳在追。
  “下手真狠啊。”
  南易看着女人手里那一沓厚厚的东河肉饼,稍微一数就不下十张,两毛一张,两块多钱啊。
  “我了个去。”南易吐槽道。
  原本他想事不关己,可这个女的脚一崴,直勾勾就往他这边撞过来。
  南易退后一步,校花就往前一插,一抬右手,掐住了女人的脖子,左脚一提就要往女人的膝盖上踹。
  “算了。”
  听到南易的呵斥,校花把脚收了回来,右手掐紧同时往下压,把女人按蹲在地上。
  肉饼铺的老板这时候已经追到跟前,手里的火钳往女人的脸上戳指着,“你还真狠啊,我一天也就只能赚十来个饼钱,你是要把我一锅端了啊。我……”
  肉饼铺老板越说越气,扬起火钳就想往女人的头上砸。
  这时候,抓到贼都是先狠狠的收拾一顿,鼻青脸肿都是轻的,打断手脚甚至是被打死的也不再少数。
  “这位老板,手下留情,人家是个女的。”
  “女的也得打,做贼骨头的都没好东西,打死也活该。”
  南易指了指蹲在地上狼吞虎咽的女人,“你看看,她是饿坏了,这位老板,还是算了吧,出门在外,谁还能没个难处,饼钱我给你。”
  说着,南易就从兜里掏出钱,点出三张一块的递给肉饼铺老板。
  “那,那就算了。”肉饼铺老板接过钱,又拿火钳指了指女人,“算你运气好,遇到好心肠的人。”
  “散了吧,散了吧,没热闹看了。”南易摆摆手把边上看热闹的人给请走,然后让校花把女人给放开,蹲在女人边上说道:“被抓住了也不慌,就顾着吃,是个角色啊。”
  南易说着,把脖子上的书包拿下来,从里面拿出一本工作手册,在上面写起来。
  等写好,就把那一页撕了下来,复又从兜里掏出一沓对折的整整齐齐的大团结,十张一沓,一沓一百块;又从另外一个兜里掏出几张粮票点了点,把钱和粮票拢在一起,夹在纸里面递给女人。
  “20斤粮票,100块钱,加上刚才的3块,一共103块。你是什么人,有什么遭遇我都不知道,不过遇到了就是你我的缘分。
  这些,是我借给你的,年息五厘,要是混成人了,记得还我,要是混成鬼,就当是我送给你买子弹的吧。”
  女人听到南易的话,停止了进食,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他,“给……给我?”
  “不是给,是借,要还的,好好活吧。”南易把东西塞到女人手里,站起来就转身而走。
  “我叫颜盼南,你的钱,我肯定会还你的。”女人冲着南易的背影大声喊道。
  南易挥了挥手,继续往前走。
  颜盼南的目光一直追随南易的背影,直到南易走远,才摊开手上的纸,默念道:“弱骨难夸羽翼丰,群狙戚相死从容;旧事谁堪眠蓬岛,胡旋乍舞四面风。文昌围南易……”
  “会长,你觉得刚才的投资会有回报吗?”
  在招待所开好房间住下,上戸雅美就把这个问题抛给南易。
  “无所谓,一百块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就当是检验一下我的眼光。”
  “随意性投资?”
  “应该叫广撒网型投资,把网撒下去,至于能不能逮到大鱼就看天意。在房间呆着,我去和服务员套个近乎。”
  南易吩咐了一声,从书包里拿了一包大白兔奶糖,又揣上刚才在外面买的葱管糖和葵花籽,出了房门就往招待所前台走去。


第0222章 人情投资
  “毛毛,你们这里有好玩的地方吗?”
  南易人长得帅气,嘴巴又甜,又有能甜嘴的糖果,想要和服务员套个近乎,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服务员,特别是这种前台服务员,经常要和不同的陌生人打交道,基本都是外向型的性格,和这种人也比较好打交道。
  “没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们这是小县城,哪有大城市好玩啊。再跟我说说钱塘呗,我还没去过呢。”
  “好,那我就跟你说说,就前几天啊,我坐在西湖边喝茶,我是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西湖的美景。看的心旷神怡,我那个诗兴大发,当场就赋诗一首,我念给你听听。”
  “好啊,好啊,快念。”
  “远看西湖大,近看西湖小,到底小还大,我也不知晓。怎么样,我这诗是不是比李白强点?”
  “好诗,真是好诗,咯咯咯。”毛毛违心的夸了句,马上又捂着嘴笑。
  “别笑,严肃点,故事还没说完呢。”南易假装嗔怪了一声,接着说道:“写了这么一首大作,不能束之高阁,得让别人品读品读啊。
  我这么一寻思,就站起来往报刊亭走过去,准备挑一挑报纸,看发表在哪张报纸上好。
  可等我刚走到报刊亭,好嘛,吓我一跳,你猜我瞅见了什么?”
  “哎呀,别卖关子,快点说嘛。”毛毛抓着南易的袖子,带着撒娇的语气说道。
  “好好好,我接着说,郑文光老师的《飞向人马座》看过吗?”
  “没看过,好看吗?”
  南易一嘀咕:“没看过就好,我可以瞎扯淡”。
  “好看,有机会找出来看看。我接着说故事啊,在报刊亭那里,我居然看到一个长得和人马星座的人差不多的疑似物体在那里搬杂志。一见到我,就冲我呵呵笑。
  他一笑,我就能看清他的脸了,原来不是什么外星人,就是长得难看点……”
  “南同志。”
  “楼同志啊,来这么早?”
  南易回头一看,原来是楼玉春。
  “我就想早点过来等你,我还以为你还在外面呢。”
  “没有,在外面逛了一会就回来了,你吃饭了没有,没吃的话呆会一起出去吃点。”
  “吃了,吃了。”
  楼玉春答应的很快,可南易看得出来他应该没吃。
  “别客气了,一会我们边吃边谈。”
  “那,那我请。”
  “随意。”南易应了一声,对服务员毛毛说道:“毛毛,我出去吃饭,要不要给你带点?”
  “好啊,打个荤菜,你等着,我把饭盒给你。”
  “你放前台好了,我还要回趟房间。楼同志,你等一下,我回趟房间。”
  “好好好,我等着。”
  南易上楼把上戸雅美去叫了下了,带上毛毛的饭盒就跟楼玉春往外走。
  沿着北门街往南走,一路经过秤店、铁店、五交化公司,才来到北门街和县前街丁字路口的乂乌饭店。
  “南同志,吃点什么,我来请。”走进乂乌饭店,楼玉春就忙不迭的说道。
  “听说这里的光面挺好吃的,就吃光面吧。”
  光面,又称阳春面、清汤面,各地的做法略有不同,但是一个“光”字就说明这个面里只有面,没有其他的浇头、卤子,这种面,就是面里头最便宜的存在。
  “你们来乂乌就是客人,我怎么能让你们吃光面,当然得吃肉丝面。”楼玉春咬咬牙,充大气的说道。
  “还是不要了,就光面,楼同志,我不是跟你客气,是真想尝尝这里的光面。”
  “那,那好吧。”
  楼玉春舒了一口气,去窗口点单去了。
  南易摇摇头,看着楼玉春的背影,想着他真要点肉丝面,楼玉春回去后得就他自己的那碗肉丝面心疼的整宿睡不着。
  给南易他们点肉丝面,楼玉春自己总不好点光面,不然面子上不好看,可这肉丝面又超越了他的消费观,他会认为不值得,属于多余的支出。
  楼玉春下好单,很快就走了回来,在南易的边上坐下。
  一点也没浪费时间,刚坐下就张嘴问:“南同志,你去过的地方很多吧?”
  “是去了不少,最北边到了长白山,最南边去了李家坡。”
  “李家坡是国外吧?”
  “是国外,也就是以前老话说的下南洋的那个南洋包含的地方之一。”
  “那真是见多识广了,你都是去玩?”
  “楼同志,不用搞什么迂回,想问什么你就问吧,我能回答的都会回答你。”
  “那我就打听打听,从北边到南边,这每个地方都什么东西好卖?”
  “你这个问的有点大,我给你捋捋。这东北吧,物资比较丰富,大型国企也多,兜里都有钱,可他们那里天冷,大半年时间都得窝在家里,女人没事干也就缝缝补补做新衣裳,等天冷下来,针头线脑会销的很快。
  这是小生意,你要说大点的生意,你要是能搞到皮衣,卡着时间,十月份过去卖,肯定能狠赚一笔。
  其他的什么水果罐头之类的也会好销,可里面有个难题,东北天冷,一个不好罐头玻璃瓶会给冻裂了,所以你的解决保温的问题,或者能找到铁罐头。
  你要再往北去一点,可以到苏修,我们国家和苏修的通商口岸没开,可在边境上已经有人在偷偷摸摸的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