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看场电影真不容易,打仗一样。”
  “咱这还是好的,刚才外面你也看到了,买票才是最难的那关。呐,瓜子给你,一边磕一边看。”
  “会不会吵着别人?”许倩迟疑道。
  “你就磕吧,一会你不嗑别人也嗑,你没瞅见啊,抽烟的都有。”
  “这和南洋差不多,南洋那边的戏院也有人吃甘蔗、抽烟,不过那里有包厢,可以坐包厢里看,而且影厅也没这大,也没这么多人。”
  “嗯,电影开始了……”


第0027章 封你为丞相
  电影的片头一出来,整个影厅,大半人嘴里都开始哼,哒呀啦,哒哒哒哒,哒呀啦。
  这时候的娱乐还是挺匮乏的,也没几户人家有电视机,看电影是大部分人的唯一消遣。一部电影连刷三五次,甚至十几次的场景时有发生。
  那些哼歌的,大半应该已经是二刷三刷了。
  南易听到哼哼,就知道这电影没法看了。果然,和他预想的一样,边上总有自恃自己多看了几遍,把台词给记住了,要放到杜丘或者真由美的镜头,台词就从他们嘴里跑出来。
  特别那几句经典台词……
  “嚯嚯,有证据吗?给我看看。”
  “就这两个人,在北海道还想杀死我!”
  “我打死他是正当防卫。”
  “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
  这边起一句,那边和一句,一个个真拿自己当配音演员。
  观影环境很糟糕,不过南易两人还是坚持把电影给看完,实在是没散场,想要从中间的位子走出去有一定的难度。
  看看同排观众的反应,就差把眼镜抠下来直接挂荧幕上了。
  就南易边上这位,边看,嘴巴还在那里一张一合,看这个架势应该是在背台词。
  几句杜丘的台词,可能就拍到一个婆子,再加上风衣和蛤蟆镜,“得嘞,明儿个让你家派人过来聊聊聘礼的事。”
  电影散场,南易和许倩两人没有立即随着人群往外走,俩人还钉在位子上,看着人群往出口处拥去,不时的还能听到“流氓”、“瞎摸什么”之类的词汇。
  “南易,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
  “想听真话?”
  “当然。”
  “我看了开头就差不多能猜到结尾,故事线太单薄,高仓健在这片里的表现平平,看不到太多演技的发挥,更多的是帅气动作定格,我猜这片子在日夲的票房肯定很一般。”
  “我就说你这人与众不同,大家都是看了又看,到你这里就变成很一般了。”
  “不用只说我,在你眼里,难道这算是一部好电影?”
  “也一般吧,比邵氏千篇一律的好点,和嘉禾的没得比。如果有机会看到,我推荐你看一下《教父》,还有《罗马假日》。”
  “好,有机会我肯定会看。人也走的差不多了,我们也走吧。”
  “嗯。”
  走出电影院,两人走在外面的马路上,前天白天下了白鸭毛,晚上又下了鹅毛,昨天太阳懒洋洋的撒了一天欢,今天的马路牙子上,雪已经结块,变得邦儿硬,人走在上面会打滑。
  许倩的雪地靴倒还好,南易的棉布鞋就惨了,水汽已经侵蚀上脚背,除了高帮的位置,已经变得湿漉漉的。
  南易也懒得在女孩子面前装,穿着难受,他就靠在一棵树上,先脱下一只鞋,把鞋扭成麻花,水嘀嗒嘀嗒的就往下面滴落。
  鞋子控完水,接着就轮到袜子。
  拧干后,也不急着穿上,捏着袜脚,啪嗒啪嗒一下一下往树上甩着。
  等袜子都有点发烫,这才穿了回去。
  “不错啊,你还是个爱卫生的人,袜子居然一点味都没有。”
  “那当然了,穷归穷,卫生还是要讲究的,我跟你说,袜子我天天换,棉布鞋也是一天一换。不像有些人,那袜子整个冬天都不带换的。
  脱下袜子过一夜,第二天起来,好嘛,那袜子都硬了,用手一搓,那味道就别提了。还有那被单也不带洗的,都有包浆了。”
  “哈哈!”许倩轻笑一声说道:“我见过,寝室那里就晒在外面,我还在好奇呢,谁这么时髦居然用花底带人形边的被单,走进一看才知道,那一团都是黑的污垢,这身上得有多脏了啊。”
  “不奇怪,男人么,大部分都不讲究,而且,这被子拆洗起来也麻烦,针线活没几个人会。”
  “你这脚难不难受,要不我找个地方打电话到汽车公司出租站,让他们派辆车过来接下我们?”许倩看了看南易的鞋子说道。
  “算了,叫辆车十块钱呢,我的脚还没这么精贵。”
  许倩说的汽车公司出租站,类似后世出租车和租车公司的结合体。
  打个电话过去,告诉那边你在哪里,叫什么名字,出租站就会派车过来,只要不超过十公里的距离,都是十块钱。
  这距离可累计,也就是把车叫过来,你要乐意,可以让司机跟你半个白天。
  不过在今年之前,很少有人会叫车,一般都是结婚的人家叫过来当喜车,租价每次十五块,外加八块钱的喜钱。
  “南易,你应该不缺钱对吗?”
  “你哪里看出来我不缺钱了?”南易饶有兴趣的问道。
  “你虽然穿着一身烂衣服,可我从你的脸上从来没看到自卑。特别是看到学校里那些穿的比较好的同学,其他人都会多看几眼,但你从来不会。
  就像看到我穿着一身,你也没有多看一眼,也没有表示过诧异。”
  “你就凭这个武断的认定我不缺钱?也许我这个人只是不讲究吃穿呢?”
  “不,你讲究吃,你自己可能没注意,我曾经在你身上闻到过涮羊肉、卤牛肉、烤鸭的味道。”
  “嚯,你是军犬啊,鼻子这么灵。”
  “嘁,有鼻子都能闻出来好不好,大冬天你穿着棉袄,水蒸气一熏,味道都附着在上面了。”
  “呵呵,看来我以后得注意点。好吧,我不装了,其实我真名不叫南易,其实我姓赢、赵氏,你可以叫我赵易。
  我手上有当年我先祖嬴政留给我的密旨,只要你资助我三千块,我就可以开启他留给我的宝库,将来我复国成功,封你为丞相。”
  “真的呀?”
  “真的,看着我的眼神,里面是不是刻着两个字?”
  “嘿嘿,什么字,我没看见。”
  “算了,看来你和我大秦无缘,丞相就不封你了,你照样出三千块,我赐你紫郢剑一把,朱果一颗,还把你送到峨眉派去修剑仙。”
  “去你的,别当我没看过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许倩嗔道。
  “唷,不得了,还是才女么,饱览全书啊。”
  “我肚子饿了,你请我吃东西。”
  南易看了下手表,说道:“这才几点啊,中午没吃?”
  “没有。”
  “行,我今天也豁出去了,你随便说,哪家店。”
  “随便了,有人说京城无美食,就剩穷讲究,我觉得这句话有点道理。”
  “小同志,你这就不对了,你这不是当着和尚骂秃驴么,当心我带你去吃豆汁配牛肚。”
  “我才不去呢,豆汁一股泔水味,我可受不了那味。”
  许倩仿佛已经闻到了那个味,在鼻子前挥了挥,满脸的嫌弃。
  还真是,豆汁这个吃食,爱的人爱的不行,不会喝的人,连名字都不想听,算是极端的两极分化,没有味道还行这种中间答案。
  “那算了,还是请你吃炸酱面,你要是口味淡,可以让人家把卤子弄淡一点。”
  “也好,就吃炸酱面。”
  炸酱面,是京城几乎人人都喜欢的一道美食,只要是家饭馆,基本都有做这个面,至于什么正宗不正宗的,也就那么回事。
  只要弄面的时候,先盘条,后饧面,这味儿就不会差。
  很快一碗面就上来,许倩搅拌一下就吃起来。
  “嗯,这味不错,我看呐,这偌大的京城,也就这碗炸酱面还算得上是美食,其他的我都吃不太惯。”
  “你祖上是南方人吧?”
  “什么祖上啊,我爸就是胡建人,四十年代才去南洋投奔我爷爷。”
  “那就难怪了,你是吃娘惹菜长大的,吃不惯京城的吃食一点都不奇怪。这南方人说北方的东西难吃,北方人说南方的东西不够味,一方水土养一方胃,吃不惯其他地方的东西也实属正常。”
  “也许吧。”


第0028章 又将憔悴见春风
  和许倩看过电影以后,两人的关系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
  接着,两人就都忙于考试前的复习。
  除夕前没几天,京大的学子们才迎来了他们的寒假。
  过去的1978年,由于大一的课程要在半年内上完,学习非常之紧,暑假也才放了没几天,大部分家离的比较远的同学都没有回家。
  哪怕是现在的寒假,还是有很多人没打算回去过年。
  买了二十块钱的年货,送到二化厂家属院的南家后,南易带着南若玢就坐上了飞往羊城的飞机。
  和南易不同,虽然刘贞在家里也不受待见,可她还是留在京城,打算除夕那天再回去过年。
  刘家仿佛吃定他们的这个女儿和妹妹,刘贞每个月十五块五的助学金,还得交回家里八块,这是强制的。
  按照刘贞妈妈吕碧芳的话来说,把她养这么大,也考上了大学,家里还有两个没有工作的哥哥,该给家里交钱了。
  对刘贞给家里交钱这一点,南易倒没什么看法。刘家是真的困难,刘贞给家里出点力也是应该的。
  南易就担心将来还会有什么幺蛾子,比如她那个特别厉害的大嫂黑木耳。
  别奇怪这个名字,听说是黑木耳她爹特别喜欢吃黑木耳,而这种好东西又不是时常能吃到,正好自己姓黑,就干脆给自己女儿取了这么个名。
  黑木耳有个在煤站当临时工的弟弟黑木鱼,南易听刘贞说过,黑木耳有一次“无意中”提议把刘贞许配给黑木鱼,让刘黑两家亲上加亲。
  只不过这个提议,遭到刘家的一致反对。
  倒不是刘家人心疼自己女儿、妹妹,而是觉得刘贞应该嫁给一个更好的人家,卖上更高的价;黑家能把女儿嫁到刘家,可想而知,黑家的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
  门当户对这四个字,从古至今都是至理名言。
  用刘贞大哥刘青龙的话来说:“也不瞧瞧刘贞现在出落的多水灵,还是大学生,就你家木鱼能配得上她?”
  对刘家的凹糟事,南易冷眼旁观。
  刘贞现在对刘家还没有彻底失望,还不到他出手的时机。
  进入沙角头范围,天上下着毛毛细雨,连接文昌围的机耕路上满是坑坑巴巴和泥泞。
  南易把雨伞交给南若玢,让她替自己撑着,他自己弯下腰把解放鞋脱下,鞋带系在一起,把鞋子挂在皮带上。
  复又抱起南若玢,步履蹒跚的往文昌围走去。
  进入到文昌围范围,这路况就好多了,和机耕路连接的道上都铺着青石板,虽然不平整,可也让南易摆脱了泥泞。
  正准备抄小路往自己家走去,迎面就走过来冼耀东和冼耀华两人。
  “南易,你回来怎么也不打个电话来,我好去接你。”冼耀东一见到南易,就张开笑脸说道。
  “有什么好接不接的,我又不是七老八十。冼叔,你们俩这是干嘛去?”
  “正打算去拍电报,本想让你正月里抽时间回来一趟,没想到你现在就回来了,那也正好,城里我都不用去了。”
  “有急事?”
  “没有,在过去,凡是过年过节或者喜庆的日子,咱们文昌围都会吃盆菜;前些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盆菜已经很久没弄了。
  今年这日子不是好过了么,大家就商量着把这个传统再捡起来。
  本来为了照顾你的时间,放在正月里搞,既然你回来了,那就如期举行,后天,早上祭祖,中午就吃盆菜。”
  “这个好,不过风声还没有彻底过去,祭祖不要搞得太高调。”
  “我知,让祖宗们先委屈一下,今年小搞搞,等将来这阵风过去了,一定得好好搞一次。”
  “嗯!”南易点点头,指了指南若玢说道:“给你们介绍,我女儿南若玢……若玢,叫耀东爷爷、耀华爷爷。”
  南若玢奶声奶气,吐字清晰的说道:“耀东爷爷、耀华爷爷。”
  “哎,乖了,乖了。”
  冼耀东和冼耀华虽然奇怪南易什么时候有个女儿,可两人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和南若玢亲热了一会。
  “我先回去,今天我就不动弹了,冼叔,你广播通知一下,让各家各户把以前从那宅子里搬走的桌子椅子都送回来。不让他们白给,我买新的,或者给钱。”
  “哎呀,说什么钱不钱啊,大家知道是你要的,肯定乐意给送回来。”
  “钱还是要的,我也不能白要大家的东西。”
  和两人说完话,南易就回到了南宅。
  在前院转了转,到处都挺干净,应该是冼耀东让人来打扫过。
  去了后院,查看了一下各个房门和窗棂上的暗记,南易确认没人进过房间。
  “若玢,肚子饿不饿?”
  “不饿,爸爸,这里也是我们的家?”
  “对,这里才是咱们真正的家,京城那里只是我们暂时的家。明天,我就把你的房间给收拾出来。”
  “不要,我要和爸爸睡。”
  “好好好,跟爸爸睡,不过你的房间还是要有的,等你长大一点,就不能和爸爸一起睡了。”
  “哦。”
  “走,跟爸爸去厨房看看,咱们的熏鱼有没有被老鼠给偷吃了。”
  南易牵着南若玢的手,推开厨房的门走了进去,抬头往上打量,只见从房梁上伸下来两个挂钩,中间牵着一根绳子,挂的满满当当的熏鱼。
  当初挂的时候,熏鱼和熏鱼之间看似是按照等距离排列,可其实每条鱼之间的距离都有细微的差别,不注意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这个奥秘。
  拿手比划了一下每条鱼之间的距离,又注意查看鱼身上有没有破损的地方。
  还好,这鱼既没人动过,也没有被老鼠给光顾。
  “爸爸,刚多鱼?”
  “不对,不是刚,是咁,咁多鱼。”
  “哦。”
  “晚上没新鲜菜,爸爸给你做个蒸熏鱼、咸肉炒莴笋干,你去院子里看看,水池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