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纠结这个。”
南易摆摆手,对方可能也没有多想吧。
要是换了他,肯定把闷三儿关牛棚里审问。这儿的民兵可有协助边防的责任,碰到有嫌疑的,审问一下的权利还是有的。
“知青住哪里,你知道吧?”
“知道,冼氏的祠堂里。”
“那好,晚上九点,你把东西搁祠堂外面,我自己去拿。”
“好。”
“你还能在这里呆几天?”
“一个半月没问题,本来还要去趟中原搞轴承,不过那边已经是老关系,我打个电话事情就搞定了。”
闷三儿是物资局的采购员,他的工作就是在外地出差采购各种京城需要的物件,一趟出差就有很长的时间可以休息。
这个年代,闷三儿这种采购员,还有就是开大解放的司机,都是比较殷实的。他们可以借着工作的便利,在两地之间倒卖,一趟下来,就可以赚到普通人几个月的工资。
“行,那你尽快把那个姓赖的查清楚,我得尽快和他见一面。”
“明白,南爷,我还搞了几条华子,晚上也给你送过去,你可以拿着和冼耀东套个近乎。”
“我还需要你教,行了,我回了,自己当心点,这边要逃塂的人不少,里面也有狠人,不要和他们对上。”
“我有数。”
第0003章 冼耀东
“南易,快过来。”
南易和闷三儿聊完回来,刘贞见到他就赶忙挥手。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张卫国,这是江碧云,都是八中的,他们和我们一起去沙角头。”
“你们好,南易,去沙角头的就我们四个?”
“是的,就我们四个,别人都在昌平、大兴那儿插队,就我们这些倒霉蛋儿被发配到这儿来。”
回话的是张卫国,看他和江碧云的亲密劲儿,搞不好是一对。
“那我们人也到齐了,刚才我在外面问了一嘴,咱们去深甽墟那儿,那有车去沙角头,一天就一班,得赶紧,不然我们得走着去。”
“南易,你知道咋去深甽墟不?”
“知道,你们跟着我走就行。”南易又把行李扛起来,当先而走。
一切顺利,他们赶上了车。
在车上,张卫国和江碧云说着悄悄话,南易和刘贞也低声说着话。
“等到了沙角头,我和知青办的人说一声,看看能不能给我们点时间去趟供销社,咱们去买点东西。”
“南易,我……”刘贞为难的磕绊道。
“没事,有我在。”
“嗯。”
从确定要来这儿插队,刘贞就认识了南易,也听惯了这句“没事,有我在”,这句话,让她很安心。
“对了,你书本带过来了吗?”
“没有,被我妈拿去卖给别人了。咱们来这里务农,书本拿着还有用吗?”
“当然有用,你看看,都多少年没有出过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就那些工农兵学员都是什么来路,不是脱裤子走关系,就是什么种田能手、生产标兵。
有文化功底的又有多少,能指望他们建设四化?
国家要发展,就得恢复高考,筛选人才进行培养,然后充实到各个岗位上去。看着吧,离高考恢复也不远了,也许今年,也许明年。”
“国家真会恢复高考?”
“会的,我们不可能在乡下呆一辈子,你看看原先的知青,已经有不少回城了,我们也就是倒霉催的赶上了,我们在这儿估计也呆不了多久,政策迟早会落实。”
“可这么大批的知青回城,城里头也没有这么多工作岗位可以用来安置啊。”
“能不能安置都得让人回去,不然,知青早晚会搞串联,搞暴动,这可是不安定因素。”
“那……真会有高考?”
“相信我,会的。”
“如果真的,那就太好了。”
刘贞的脑子不笨,学习成绩很好,只要继续保持着,她考上大学根本没问题。
南易和刘贞虽然是同校同学,可原来根本就不认识,这还是知道刘贞要来这里插队,南易才去了解了一下她的情况。
在火车站,见上面的时候,他就对这个小丫头心疼上了。
一米六左右的个子,可身上看起来也没有八百两肉,精瘦,看起来头大,身子小,和得了食道癌没法进食的病人有的一拼。
现在条件是不好,可也没苦到这份上,这丫头在自个家里得是一个如何多余的存在啊。
把一个油纸袋塞到刘贞的手里,南易说道:“里面是阿胶枣,你吃着垫吧一下,吃几颗就行了,不要太多,待会下车,我带你去吃肠粉,要是能买到烧鹅乳鸽,我也买给你。”
“嗯。”
只是两天时间,刘贞已经把吃南易,喝南易的变成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不是人性的扭曲,而是情感的变化。
刘贞自己吃了两三颗,就把油纸袋往后面一递,和张卫国、江碧云分享。
客车不时的走走停停,一阵风吹来,排气管排出的烟就往车厢里飘,这车发动机估摸着快报废了,机油味很浓。
嘎吱,客车再一次停下,司机就冲车厢里喊道:“到了,到了,你们几个知青在这里下车。”
“谢谢师傅。”
一阵鸡飞狗跳,四人拿着行李下车。
正寻思找个人问问公社在哪儿,南易的眼睛就被晃了一下,循着光芒望去,就看到对面建筑上一个“巨大”的五角星。
目光往下,就看到一块白色的牌子,上面写着“沙角头公社”,边上还有一块写着“沙角头知青办”。
得,不用找了!
知青办的人公式化的寒暄了几句,就告诉他们四个人会被分到哪。
和南易打听到的一样,他和刘贞去文昌围,张卫国和江碧云被分开,江碧云和南易他们一起,张卫国去了离得不远的一个村子。
知青办的人给摇了个电话,通知文昌围过来接人。
“你们在这里等着,一会,文昌围的大队长就会来接你们。”
“谢谢领导同志,我们去门口等着就行了,不影响你们办公。”
坐办公室里,别人膈应,南易他们也不会好受,还不如知情知趣到门口候着去。
“去吧。”
南易拉着刘贞来到知青办的大门口,找了块干净的地儿,把旅行包放在地上,“你坐上面。”
“你也坐吧,我们挤一挤。”
“不了,你坐着就行,在这儿看着家当,我去买烟。”
“怎么还要去买烟,你包里不是还有两条华子吗?”
南易凑到刘贞耳边说道:“那烟不是自己抽的,要放着做人情。”
他不但带了两条华子,还有两瓶飞天茅台,酒不贵,八块钱一瓶,就是为了搞到购买资格,颇花了点心思。
“哦,那你去。”
“等着,我给你带吃的回来。”
说着,他就带着三个饭盒出发。
没一会,就找到了供销社,买了一条广喜和一些杂七杂八后,又赶紧奔向销售员指点的五星食堂。
这个时间点,正好是饭点,食堂里面已经有几个客人在那里吃饭。
“师傅,麻烦来三碗肠粉,再来两客烧鹅。”
“烧鹅没有,有黄牛肉,要不要?”
“现炒么?”
“那当然了,我们这儿不吃卤牛肉的啦。”
“多少钱一份?”
“两块八。”
“那给我炒两份,师傅,饭盒给你,我带走。”
“六块二,六两粮票。”
“给。”南易点好钱,又拿出三张二两的全国粮票。
……
“南易,你回来啦,这是冼队长,过来接我们的。”南易拎着东西回来,刘贞就兴冲冲的给他介绍。
“你好,你好,冼队长,唔好意思,还麻烦你过来接我们。”
“你就是南易吧,会讲白话?”
“少少……”
“走吧,我们路上慢慢聊,船马上就要开,今天我正好要来拉化肥,顺便就把你们三个捎上。”
“好咧,冼队长,我们走着。”
一到船上坐定,南易就拿出两包华子,走到在操船的冼耀东边上,“冼队长,也没给你带什么土特产,就带了两包华子,您拿着抽。”
“哎呀,南易,咋说你好呢,你怎么这样子……”冼队长挡了挡南易伸过去的手,不悦的说道。
“冼队长,您年纪大,是我长辈,我管你叫冼叔……冼叔,这烟就当是侄儿孝敬您的,您要是不拿着,就是不认我这个侄儿。”
“成吧,你啊,真是鬼精灵,都这么说了,我不收倒成我不对了。”
冼耀东把两包烟收下,把一包塞在衬衫上衣兜里,另外一包拆开,散了一根给南易,南易忙不迭拿出打火机,帮着他点上。
烟抽了,马屁也拍了,冼耀东舒心,也舍得说几句实在话。
“你们三个,算是既倒霉又幸运。都这时候了,还要来插队;不过幸好,你们来的是我们文昌围。我们这,水不缺、土地也肥沃,也不用修水渠。
你们呢,安安心心在这里呆上两年,让家里想想办法,把自己给弄回城去。”
冼耀东指了指南易。
“冼叔,你放一百个心。”南易拍了拍胸脯说道:“我可不会动歪脑筋,特别是对岸,我更不会想着过去。我不是逃兵,想要过去,也是跟着大军堂堂正正杀过去。”
“好啊,好小子,好好干,要是再有工农兵的名额,我肯定记着你。”冼耀东指着前面说道:“你看,前边就是文昌围,最边上那个大房子,就是原来的祠堂。
知青开始过来,那儿就改成了你们知青点,知青都在那里住。
原来知青都是和大队的社员一起劳作,后来,大队专门划了一块地,让知青们负责。”
“冼叔,是社员们嫌弃知青不会干活?”
“系啊,早些年分过来的还好,后几年分来的就不行了,那真是什么腌臜事都有啊。干活不行,这我们能够理解,到底是城里来的,没干过农活,慢慢一点点学,这都没事。
可有些人就是要动歪脑筋啊,为了逃避干活,什么法子都能想出来。
装病的、溜号的,仗着自己长得还不赖勾搭大队姑娘的……
我也是没办法,才单独给你们知青划出一块地,好孬都由着你们。现在,知青里面最能干的一个,一天也就八个工分。”
“冼叔,你放心,我干农活可是一把好手,我不跟知青混一块,我和社员们一起干,您瞧好,我肯定能拿十个工分,赶上抢收,十二个工分,你也得给我。”
一般生产大队一个男壮年劳动力,每天能拿到最高的工分是十个,十二个工分甚至更多的工分,超出的部分其实是带着奖励的性质。
女性最能干的,一天也最多八个公分,除非有一技之长,可以给大队搞创收的。
因地制宜,每个大队基本都有自己的副业,什么打猎、捕鱼、养鸡鸭鹅、养猪牛羊、织布、烧砖、竹篾、木工活等等。
“你小子,不会是吹牛吧?”冼耀东上下打量了一下南易。
“是驴子是马,等我遛遛你就知道了,我不但会干活,还可以给文昌围带来机遇。”
“机遇?什么机遇?”
南易神秘的笑笑,“这个,冼叔,我们以后再说。现在,咱们互相了解还不深,也不能做到彻底信任。”
“行啊,你小子年纪不大,做事还挺有章法,那我就等着,等你给我展示你说的机遇。”冼耀东笑呵呵的说道。
冼耀东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可要说这肚里的弯弯绕绝对不会少。
南易能看的出来,这冼耀东绝对不是一个简单人物。自己的第二桶金,看来要落在这个冼耀东的身上。
第0004章 一张张面庞
“好了,到了,下船,我带你们去知青点。”
“冼叔,急什么,这儿还一船化肥呢,您站一边抽烟,我来把化肥抬下船。”
说着,南易就把自己和刘贞的行李拿下船,把外面的衬衣一脱,露出里面的一件海魂衫,呸的一声,在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搓手,上船抱起一袋化肥就往船下扛。
一袋、两袋,一袋接着一袋。
冼耀东在那里看着,刘贞在那里看着,江碧云在那里看着……
南易可不在乎江碧云会怎么看自己,他只在乎冼耀东怎么看,只要他满意,他的大力就没有白出。
吭哧吭哧,一船三十来包化肥都抱下船,脱下海魂衫抖落了两下,拿衣服的背面抹了一把脸,然后就把衣服递给刘贞,接过衬衣穿上。
“好小子,满身都是肌肉,我信了,你肯定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冼耀东走过来,拍了拍南易的肩膀,一根烟塞到他嘴里,还帮他把火点上。
“咱可不兴吹牛,我说是好手,肯定就是好手。冼叔,来的路上,我看地里都在割稻,早稻应该熟了,咱大队也在抢收吧?”
“我们这里这个季节不会有太多的雨水,土地也不多,用不着抢收,慢慢割就行。”
“哦,现在种三茬还是两茬啊?”
“就两茬,冬稻产量低,不划算,冬天种点菜,种点番薯、薯仔。”
刘贞:“冼队长,薯仔是什么?”
“不懂事,我都叫冼叔,你怎么还叫冼队长,跟我一起叫冼叔。”南易装作嗔怒道。
“哈哈哈,你个小子!”冼耀东手指点了点南易,又对刘贞说道:“以后跟着南易叫我冼叔,薯仔就是马铃薯,你们那可能叫洋芋或者土豆。”
“哦,原来是土豆啊。”
“得了,我带你们几个去知青点。”
冼耀东在前面走,一边给南易介绍以前知青的情况。
“你们的点长叫赵红妆,干部子弟;除了她,还有林光伟、区静两个是羊城人;柯红星,原名叫柯丽雅。
赖继华,性格和他的姓氏一样,比较无赖,干活也是偷奸耍滑;
还有一个人,你要特别注意,他叫厉亥,也是你们京城人,他的事情我就不说了,你以后自然会知道。”
“哦,好的,冼叔你不说,我自然不会瞎打听。”
“到了,这会大家都在田里干活,你们先把东西放下。南易,我跟你说,你们的口粮,公社还没有发,一会,我给你们送点米过来。
知青都是搭伙做饭,等人回来,你自己和他们认识一下。大队里还有事,我就先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