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潮阃低得退辗啤ぢ硭骺龇俊
  在内地还听到消息,身份证开始实行了,不过要先在京城搞试点,这就没他什么事,他还是继续靠边防证和护照证明自己的身份吧。
  陀螺一样连轴转,墙上的挂历又被撕掉了一页,时间进入四月份。
  给闷三儿打了个电话,从他那里借了一笔钱,先把上次因为萩原小百合弄出来的窟窿给补上。
  也只能先借着花,橄榄油期货的操作还要时间准备,油橄榄还没到成熟的时间,再加上南易手里的私房钱不多,他还得留着钱生钱。
  等投资有回报了,直接把闷三儿的钱部分折算成投入资金把盈利返给他,这也就不愧对两人之间的交情了。
  4月6日,三月初六。
  南易和上戸雅美两人在爵禄街逛了好一会,也没有想到到底该做什么生意。
  两人在伍再盛面前扮演的是一对初来伦敦定居的小情侣,既然要定居,自然不可能坐吃山空,不管大小,总得找点什么生意先做着。
  “子豪,你说我们做什么生意?”逛完了半条爵禄街,上戸雅美问道。
  “中餐馆、外卖店、洗衣店、中药馆,好像能做的也就这些。”南易也有点挠头,大生意做惯了,小生意都忘记该怎么做了。
  “生意会不会小了点,你的排场,伍再盛可看在眼里,再加上不展示一点实力出来,也不会受到伍家重视。”
  “生意小点没关系,我们初来乍到,要是直接上马大生意才容易被别人轻视,那样做太愣头青。
  隔行不取利,不熟不投资,我们就是要从小生意做起,等熟悉伦敦再考虑做大生意,这样做才符合一个精明生意人的思维逻辑。
  再说,我们只要做出寻找机会的举动就行,不一定要急着投资,谋定而后动也能交代的过去。”
  南易的话音刚落,校花就拿着电话走到他面前,“南生,李家坡的郭闵总裁打过来的。”
  听到郭闵的名字,南易愣了愣,心想郭闵找自己能有什么事。
  郭闵是第三生物制药的总裁,虽然是生物制药相关专业出身,可对生物制药研究并不在行,算是南氏提前招募过来,为将来第三生物制药展开对外业务做准备。
  而他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是服务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第三生物制药还有一个副总裁厄兰格,他才是负责公司的研究工作。
  “郭总裁,什么事?”
  “南先生,实验室那边有工作需要汇报。”郭闵在电话里说道。
  “稍等,二十分钟后我打回去。”
  南易说完就挂掉了电话,带着上戸雅美匆匆回到车里。
  实验室有工作要汇报,几分钟肯定说不完,大哥大待机时间太短,随时有可能被迫终止通话,还不如直接用卫星电话打回去。
  回到车里,南易吩咐开车,找了一个安静点的地方,然后才把电话拨回去。
  接电话的不再是郭闵,而是变成了厄兰格,“BOSS,盖伦在研究中有一个意外发现。”
  厄兰格说话的时候很激动,这搞的南易也有点激动。
  药物研究,一靠烧钱,实验就是不断的试验,重复重复再重复,每一次重复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什么时候会有成果,这谁也不知道。
  二靠运气,如果运气来了,可能第一次试验就得出一个很好的结果,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就能给公司带来上百亿美金的回报。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比买“玩概率学而不是统计学的彩票”中奖几率高,属于撞大运的范畴。
  一般来说,都是要烧掉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金才能看到希望。
  南易不太相信自己有这么大运气,但是又充满了盼望,压抑自己激动的心情,平静的问道:“有什么发现?”
  “瓦伦触碰到了海马体的记忆密码……”
  “等等,厄兰格,我不是学生物的,对大脑什么的不是太懂,你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海马体。”
  “BOSS,我简单的跟你说一下,海马体就是大脑中负责短时间记忆的处理和存储,还有空间信息的处理。”
  “就类似一个硬盘,负责存储我们的短时间记忆?”
  “呃,虽然不太准确,可这么理解也可以。如果我们能把海马体的记忆密码给打开,那记忆的备份和移植就变成可能,也就可以把一个人的记忆移植到另一个的大脑中。
  把一个博学者的记忆移植到一个载体,然后把这个载体植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那这个人就可以瞬间掌握很多知识,不管是语言或者其他的专业知识。”
  “短时间的记忆,还是永久的记忆?”
  “现在还不好说,一切还只是猜想和推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长?”
  “几年,几十年,也许……”
  厄兰格的话没说完,不过南易已经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不一定成功,你丫的准备好掏大钱。
  南易顿了顿说道:“让瓦伦给我一份正式的书面报告,尽量详尽和浅显一点,附上费用预算。”
  “OK。”
  “先这样。”
  南易哆嗦着手把电话给挂掉,记忆移植,多么诱人的课题,如果他没听说过“脑机接口”,那也直接就把科幻一样不现实的玩意给否了。
  可他偏偏知道脑机接口,也看过文章,知道这玩意如果真的研究成功,可以实现什么看似科幻的功能。
  比如说意念控制,上辈子,在2014年可以靠意念控制的人体外骨骼实物已经实现了,虽然还很初级。
  可那也已经证明脑机接口不是天方夜谭,的确有实现的可能。
  如果记忆移植真的研究成功,那永生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可能,那南易就可以批量制造“系统”,让失意人和小说里所写的一样,体验一下拥有系统的感觉。
  “叮,你打开了新手大礼包,掌握了180门语言。”
  “叮,你打开了升级大礼包,掌握了世界排名前十钢琴家的记忆……”
  “叮,你打开了超级大礼包,你的南国银行账户每天会增加1000万。”
  “嘿嘿嘿,反正是自己的银行,每天让人把他账户的数字往上调一调就行了,只能看不能花,调个十万亿、百万亿也不过是多加几个零的事……”
  南易的思想越跑越偏,脑洞越开越大,过了好一会,才好不容易把陷入意淫的自己给拉回到现实。
  “妈的,都不用细算,就知道这个研究得有多烧钱。可再多的钱也得投啊,这种东西不投钱研究,还研究什么?”


第0405章 毛骨悚然
  南易没让第三生物制药把盖伦的报告送来伦敦,而是他自己亲自飞去李家坡。
  在飞机上,他翻阅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的文章和报告。
  机器人'Robot'这个词,虽然在1921年才由卡雷尔·恰佩克创造出来,但是人类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致力于研究和创造自动化机器。
  阿道司·赫胥黎在1931年创作了一部《美丽新世界》的长篇反乌托邦小说。
  在《美丽新世界》里,2532年的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界,那时的世界已经没有国别,就叫世界国。
  在这个世界里,人类不再是自然繁衍,而是通过科技利用试管进行胚胎培育。为了使世界国井然有序,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劳心者和劳力者。
  同时也为了便于统治,让那些被统治者不反抗,在培育胚胎时期就把将要出现的人类在数量上做好了比例分配,也预先将这些人的思想意识设定好,使这些人一出生就按照预定的计划发展。
  这些人被分为五个等级,有些像种姓制度。
  这些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阿尔法、贝塔、伽玛、德塔和埃普西隆,每一个等级还有正负之分。
  在这些等级里,最高级的阿尔法是天生的统治者和知识分子,而伽玛以下的都是体力劳动者,最低级的埃普西隆甚至不需要有人类的智慧。
  在利用科学技术限制人的等级胚胎这个过程叫做“制约”。
  为了使世界有大量的劳动力,在制作甘塔、德塔和埃普西隆这些等级时,要通过多次分裂一个卵细胞以便产生更多的性格完全一样的孪生儿;
  这些人被作为社会安定的主要工具被大量复制,这种过程和八十年代当下在探索中的克隆技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至于试管技术,南易知道,当下已经很发达,上个月刚报导出来试管山羊的成功。
  阿道司·赫胥黎描述出来的科技高度发展,但其实回归了奴隶社会的世界,南易并不感兴趣,倒是他对科技发展的猜想,他的兴趣很浓厚。
  他的猜想很多变成了现实,很多也是按照他猜想的轨迹在发展,特别是生物学方面。
  南易想着有空闲的时候,把《美丽新世界》好好通读几遍,然后就把书放在一边,继续看资料。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想到自动化工具的伟大思想家之一,在那个时期,亚里士多德便开始考量这些工具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公元前400年,阿基塔斯就在塔伦图姆'古罗马,现在意呆利的城市'设计了第一台自动机——阿基塔斯的鸽子。
  那是一架蒸汽动力的自动飞行器,模仿鸽子的解剖结构,用木头打造,腹内有一套用于产生蒸汽的密闭锅炉。
  所以说,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这一点,必须打个问号。
  公元前250年,西比乌斯创造了一台水钟,那是一架能够自主运行的精巧自动机。
  从11世纪开始,自动机的研究进入到“人形”时代。
  加扎利创造出了分段齿轮,并被广泛认定为机器人之父。
  画画的那个达芬奇不务正业,不好好画画,却去研究什么直升机,幸好,他就画了个草图就回归到人形自动机的正途上。
  1495年,这位意呆利著名艺术家与画家,设计出一台具备自主能力的骑士。其中包含一系列滑轮与齿轮,能够完成移动手臂、下巴甚至是坐起等动作。
  16到18世纪这个阶段,人形自动机的发展方向被走偏,不再向“替代人类充当劳动力”的方向探索,而是转向娱乐。
  尽管这一时期的发明是以娱乐为初衷,但机器人的设计仍然相当精巧。且其中使用的众多技术,为之后更为复杂的机器人方案奠定了基础。
  进入19世纪,人形自动机开始成为一种奇谭性质的神秘造物,并令全世界吃瓜群众为之着迷与雀跃。
  当时流行一种棋类自动机,同时有不少这种发明出现,其中最有名的是沃尔夫冈·冯·肯佩伦发明的“土耳其行棋傀儡”。
  1854年,该人形自动机就开始巡回展出。
  不过后来,土耳其行棋傀儡被证明只是一场骗局。
  人形自动机被打脸了,这哪里行,一个沃尔夫冈·冯·肯佩伦被打倒,千千万万个沃尔夫冈·冯·肯佩伦站起来。
  1912年,莱昂纳多·托雷斯·奎维多创造了“棋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象棋人形自动机,这台设备能够与人对弈,并通过电路外加一套磁铁系统实现棋子移动。
  同时,棋手亦被一些人认为是视频游戏的先驱。
  1928年,鹰国的第一台机器人Eric面世,人形自动机的说法已经过时,以后都叫机器人了。
  Eric的头部与手臂能够移动,并通过无线电信号可以进行通话。其动作系统由一系列齿轮、绳索与滑轮实现控制,而且它的口中可以喷出火花。
  也许是Eric的发明人里有一位退伍老兵的缘故,Eric的创造明显有军用方向的探索。
  次年,也就是1929年,日本的首台机器人Gakutensoku亮相,这台机器人的内部控制系统更加精细,既可以改变面部表情,也可以书写汉字。
  四十年代,第一套人工神经网络正式诞生。
  1943年,沃伦·麦卡洛克和皮茨创造出一套采用电路构建而成的基础神经网络,旨在更好的理解神经元如何在大脑当中运作。
  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出现,他们的实验为后来具备复杂行为能力的自主机器人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进入五十年代,机器人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出现。
  阿兰·图灵,记住这个人,一定要记住这个人,后世所受的大数据轰炸之苦和他也脱不了干系。
  就是他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如果将来被机器人奴役,记得鞭尸的时候找到正主。
  同样再五十年代,第一款工业机器人尤曼特出现,它能够利用一条机械手臂运送压铸件并将其焊接到位。
  记住乔治·德沃尔,尤曼特的专利就是由他提出的,要是当不成工厂狗了,要喷就喷他。
  进入六十年代,由于尤曼特的出现,机器人就开始在工业环境中迅速普及开来,通用很快就在新泽西州的装配厂安装了尤曼特,用过之后,觉得这个东西很靠谱,就找了精算师噼里啪啦一算。
  “哈哈,这玩意虽然贵,可比养工人划算多了,最重要这玩意不懂得反抗啊,很听话,让干什么干什么。”
  于是,通用就在自己的生产工厂全面引入尤曼特。
  1969年,维克多·谢曼发明了斯坦福机械臂,这条机器人手臂被认为是最早利用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之一。
  如同利用磁鼓操作的尤曼特一样,斯坦福机械臂同样代表着巨大的突破。
  等时间推进到七十年代,这可就不得了了,机器人领域可谓是全面开花,已经不满足只呆在工厂里做工,世界那么大,它们想去看看。
  七十年代初,世界上第一台拟人化机器人WABOT…1问世。
  Wabot…1是1967年Wabot项目的后续成果,由东京早稻田大学的加藤一郎创造。Wabot…1拥有一套视觉、肢体控制系统,可实现自主导航、自由移动,甚至能够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1973年,徳国KUKA公司发布了Famulus,这是第一台拥有6个机电驱动轴的工业机器人。
  次年,理查德·霍恩开发出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负责支持的工业计算机——明日工具'The Tomorrow Tool',简称T3。
  1978年,山梨大学的教授牧野裕,发明了选择性遵循装配机械臂Scara。
  等时间推进到八十年代,机器人已经开始市场化,各种机器人产品已经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