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股本,目前是17570。25万股,流通A股3998万股,流通B股1350万股。
  也就是说,萧白要想增持公司5%的股份,大约需要在二级市场上买入879万股A股。
  “老黄,这件事你负责,咱们择机买入康嘉电子880万股股票,要记得通知上市公司发公告啊。”
  当时代科技开始买入康嘉电子股票的首日,收盘以后就应该通知上市公司,告知自己的增持计划。
  上市公司在得到了这方面的信息后,应该及时发布公告。
  萧白叮嘱黄德财的就是这件事,如果信息披露不及时,回头又得被监管部门处罚。
  几人各自散去,纷纷行动了起来。
  穆子元负责调动资金,黄德财负责具体实施,增持行动按部就班的开始展开。
  随后一周,康嘉电子的股票还在绵绵阴跌。股价打穿了9元之后,最低见到了8。13元的价位。
  就在这个低价出现不久,康嘉电子的交易突然开始放量,股价也在缓慢的回升,当天的换手率超过了20%。
  “萧董,今天我们一共成交了450万股,平均价格为8。43元,共动用资金3793。50万元。”
  当天收盘之后,黄德财像萧白汇报了战果。
  “嗯,通知康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吧,就说我们准备增持股份,计划增持份额为5%,计划实施时间为6个月。”
  萧白随即让黄德财发函通知康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康嘉电子在收到时代科技集团的增持股份计划后,于次日发布了公告,将这件事告知了广大投资者。
  然后有不少投机资金开始进入这支股票,康嘉电子到收盘的时候,上涨了3。63%,收在8。87元。
  今天,时代科技买入的股票很少,只买入了70万股,平均成交价为8。66元,成交金额为606。2万元。
  接下来一段时间,黄德财就没有继续动手,而是坐在一旁看热闹。
  康嘉电子的股价上涨到9。50元,就没了动力。短线资金见好就收,这样一来,其股价又回到了9元的下方。
  黄德财也不着急,价格合适了就买入几十万股,价格不合适就耐心等待。
  但也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再次买入了370万股康嘉电子的股票,平均成交价8。86元,交易金额为3278。20万元。
  至此,黄德财已经完成了计划任务,共买入康嘉电子的股票880万股,成交总金额为7877。90万元。
  将剩余的资金转回时代科技的账上,原先的2亿元资金还剩下12322。10万元。
  截止目前,时代科技一共持有康嘉电子3580万股股票,股份占比为20。38%,成为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时代科技集团随即发函通知康嘉电子,告诉对方,公司的股份增持计划已经完成。
  康嘉电子立即发布了公告。
  市场上的反应很奇怪,许多原本不看好康嘉电子的投资者,现在都改变了主意。
  他们的逻辑就是,既然大股东增持股份已经成为事实,就说明大股东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
  这里面一定潜在的利好。
  接下来,康嘉电子的股票居然开始连续上涨,很快就冲到了11元附近。
  “萧董,干得漂亮。”
  杨学成给萧白打电话,对于时代科技如此迅速的完成了增持行动,表示钦佩。
  下一步,康嘉电子实施了上一年度的利润分方案,每10股送5股,并派送1。1元现金红利(每股分红0。11元)。
  于是,康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股本再次发生了变动,变为26355。38万股。
  流通A股和B股分别为5997万股和2025万股,时代科技的持股数变为5370万股,股份占比不变。
  除权之后,康嘉电子的股价维持在6元到7元之间震荡。
  杨学成趁着这个机会,提议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在会上,他再次提出来公司的再融资方案,准备定向增发5000万股B股,发行价为每股5。08港元。
  议案在董事会获得了通过。
  但在临时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却遭到了曾经的第一大股东、如今的第二股东的坚决反对。
  “那就投票表决吧!”
  杨学成有鉴于此,更加坚定了引入新股东的决心。
  最后的投票结果,堪堪超过了三分之二的界限。康嘉电子的定向增发议案,获得了股东大会的批准。
  接下来公司还得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整套流程走完,估计还得要一段时间。
  尽管还需要等待,李龙斌却很高兴。
  按照这个定向增发方案,他只需要投入2。54亿港元,就能获得康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5。95%的股权(增发之后的总股本为31355。38万股)。
  

第314章 变与不变,产能危机
  “萧董,多谢你的帮忙。”
  李龙斌特意请萧白吃了一顿饭,通过这件事他也拉进了和萧白之间的关系。
  以后两人在康嘉电子董事会就是盟友,同进同退。二者的股份加起来超过了36%,是公司事实上的控制人。
  “李董,这件事互利互惠,谈不上谁帮谁。不过,今后咱们可得精诚合作哦。”
  萧白笑着摆摆手,别有深意的说了一句。
  “那是当然,咱们之间合则两利,这个我懂。”
  李龙斌哈哈一下,举杯和萧白碰了一杯酒。
  一个月后,康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报的定向增发方案,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
  香港聚城地产的关联公司、聚城国际成为了康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董事会改选之后,时代科技集团拥有了三个董事会席位,萧白出任康嘉电子的董事长。
  聚城国际获得了一个董事会席位,杨学成代表他背后的小股东有一个席位,杨学成依然是公司的董事、总经理。
  原第一大股东,只保留了一个席位。
  至此,时代科技集团和香港聚城国际联手,初步控制了康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杨总,公司的日常运行,就交给你们管理层了。除了几个关键的岗位,其他岗位照旧。”
  萧白不打算大换血,这也是他和杨学成之间早就达成的默契。
  但是像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萧白肯定要安插自己人,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
  “萧董,多谢你的信任。接下来我准备重点生产制造大屏幕彩电,包括25英寸和29英寸的彩电。”
  杨学成觉得萧白信守了诺言,无形中两人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他和萧白谈了谈自己的经营思路,打算把资源向大屏幕彩电倾斜,并准备为此建设两条新的生产线。
  “杨总,我赞同你的思路。我个人觉得,未来大屏幕彩电是趋势,咱们以后还要在自有技术上多下工夫。”
  萧白对于研发工作从来都很上心,他希望杨学成能提高研发经费的提取比例。
  就当下来说,日系的家电产品占据了主流。国内的家电厂商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其实并不容易。因此,很多彩电厂商都挤在低端,制造小屏幕的彩色电视机。
  杨学成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不惜大力投入,这让萧白感到很欣慰。
  “是啊,这个道理都懂,但在实践中却很难。就拿咱们来说吧,公司和友达微电子合作研发彩电用微控制器芯片,资金投入了不少,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成功。”
  杨学成感叹了一句,不过吐槽归吐槽,该研发的技术还得继续往前推进,也就意味着还得继续烧钱。
  “杨总,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自有技术的研发,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
  萧白说完,就离开了杨学成的办公室。
  不过,对方的话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微控制器芯片的研发进度的确是有点慢了。
  “长风,去友达微电子吧。”
  萧白上车之后,顾不上吃午饭,就让何长风驱车直奔友达微电子。
  “萧董,你这个时间过来,是打算在公司食堂吃饭呗?走,咱们一起过去,公司新来的厨师做菜的水平还不错。”
  萧白来到徐长青的办公室,还没等他进门,就迎头碰上了对方。
  徐长青从马来西亚回来之后,又去了一趟丹市,前几天才回到深圳。今天即便是萧白不来找他,他也准备去萧白。
  有不少事情,他需要和萧白商量一下。
  “徐总,咱们和康嘉电子合作研发的彩电用微控制器芯片,到现在都没有出成果。我的意思,是不是在加强一下研发的力量?多抽调几个技术骨干过去,好不好?”
  吃饭的时候,萧白和徐长青说起了微控制器芯片的事情。
  “我也刚好想和你说这事,微控制器芯片的研发的确需要增强技术力量。我打算把伊万和匡永成他们几个调过去,希望尽快取得技术突破。”
  伊万和匡永成,现在都是公司的技术骨干。
  尤其是伊万往往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思路,对于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他总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那行,既然你已经有计划了,那就抓紧落实。”
  萧白点点头,吃干净了餐盘中的食物,准备起身离开。
  “萧董,你先别急,我还有事和你说。”
  徐长青赶紧三口两口的吃完饭,然后和萧白一起去了董事长办公室。
  “徐总,是关于丹市那条生产线的事情吗?”
  两人进屋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萧白便开口问道。
  “是啊,丹市那边不同意让我们继续承包生产线,年底之前就要收回去。”
  徐长青的话并没有让萧白感到意外,这件事反反复复说了不止一次,其实大家也早都做好了准备。
  “丹市的生产线停了就停了吧,咱们自己建成的第一条生产线完全能顶上。”
  丹市那条线的产能现在基本上都转移到了一号净化厂房,有它没它都得过日子不是?
  但徐长青接下来的话,就让萧白感到有点紧张了。
  “萧董,丹市这条线撤了倒问题不大。现在有个新情况,胡建那边的生产线也有了问题,对方打算整体出售。”
  徐长青随后又解释了一下,对方如果卖掉生产线,只会卖给当地的企业,友达微电子肯定是没戏的。
  这就等于砍掉了友达微电子的一条“胳膊”,产能立马掉下去一大块,因为二号净化厂房还没有完工。
  “徐总,这件事可不敢开玩笑。你这几天最好去一趟胡建,和对方再好好商量一下,等咱们自己的第二条线竣工之后,他们再出售资产不行吗?”
  萧白其实也明白,对方如果铁了心要卖掉生产线,自己这边说什么都没有用、
  但终归是要去试一下的。
  “萧董,我明天就去胡建,票都订好了。不过,咱们的第二条线得加快速度了,要不然一旦有变,我们就会很被动。”
  徐长青第二天就去了胡建。
  萧白等他走了之后,几乎天天都要到二号净化厂房的工地去转一圈。施工方告诉萧白,土建部分和设备安装都差不多了。
  至于,生产线啥时候能投入使用,关键在设备调试和试生产上。
  “李总,现在就全靠你了。”
  萧白看着李东,只能给对方施加压力。
  “萧董,我这边没问题,年底之前肯定能投入试运行。要我说,咱们应该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应该尽快动手建设第三条生产线。”
  第一条生产线,也就是一号净化厂房是李东带人搞起来的。
  如今到了第二条生产线,相对来说技术难度小了很多。这家伙已经开始考虑第三条生产线的事情了,完全不在意资金的压力。
  “第三条线等等再说,你尽快把第二天生产线建好,要不然等丹市和胡建的生产线一旦出现了变化,咱们的生产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萧白也不隐瞒,给李董详细说了说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
  “萧董,你放心,我这边绝对不会掉链子。”
  李东也不禁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如果只是丹市那一条线出了变故,都没问题。
  但要是胡建那条线再出问题,今年的生产任务肯定会大受影响。到了那时,别的不说,肯定会让客户不满那是一定的了。
  因此可以说,他这边的建设进度决定了公司的未来。
  晚上。
  萧白按照约定给徐长青打了一个电话,问了问他那边的进展。
  徐长青在电话里抱怨了一通,胡建的这条生产线已经找好了下家,同时要求友达微电子在年底之前一定要把生产线腾出来。
  “既然他们这边谈不拢,你就准备回来吧。对了,你顺便打听一下,到底是哪家公司准备把这条生产线买下来?”
  萧白也是没办法了,只能从源头上想办法。
  如果找到这家公司,或许能和他们商量商量,在让出一部分利益的前提下,能让友达微电子这边顺利过渡。
  “好的,我明天就找人问问。”
  徐长青其实这几天也在了解这件事,这才刚有了点眉目,萧白就打电话来了。
  挂了电话,萧白去地下室的泳池游了几圈。
  洗过澡,他就来到了楼顶,坐在星空下慢慢的喝着茶。
  其实,他不是很赞同李东的意见,现在再上一条6英寸的生产线,实际上有点得不偿失。
  他原本的打算是等到一号和二号净化厂房都投产之后再说,两条生产线肯定能满足公司这两年的发展。
  等到了明年,就应该考虑8英寸的IC生产线了。要不然一直跟在别人身后吃剩饭,永远都落后一代到两代的技术。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老板,早点去休息吧。”
  不知道做了多久,韩卫国上来喊他。
  “嗯,该睡觉了!”
  萧白随即起身,直接回房睡觉。他也想明白了,不管有多少变化,大致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
  说真的,大不了紧张几个月,产能的事情依然会得到根本的解决。
  

第315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翌日。
  萧白上午在办公室处理公务,快到中午的时候,徐长青打来了电话。
  “萧董,事情搞清楚了。准备买下胡建这条生产线的是公司是,香港上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香港注册,资本来源主要是宝岛和香港的资金。”
  “我就说嘛,原来是这么回事。徐总,你尽快回来吧,那家香港上华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