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白听完郭羽曦的汇报,满意的点点头,道:“郭总,你们做的不错。接下来,你们要继续提高服务水平,客户的满意度才是最重要的,明白吗?”
  “我明白,我一定会努力的。”
  郭羽曦微微一笑,显得很有信心。
  “行了,今天就到这儿吧,咱们下次再聊。”
  萧白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自从上次去帮她站台之后,郭羽曦的确是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把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条。
  之前的那个副总现在也老实多了,显然郭羽曦已经掌控了全盘。
  郭羽曦离开不久,萧白就给艾美国际的张祎霖打了电话,商量了一下利润分配的问题。
  写字楼平稳运行之后,并不需要太多的流动资金,因此二人决定每家各分配3500万元的红利。
  这笔款项,随后就打入到了盈盛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的账上,资金余额就变成了12。45亿元。
  “萧董,盈盛投资的蒋总打来电话说,他明天早上会从香港过来,与他同行的还有罗永林罗总。”
  下班前,文琴走进来告诉了萧白这件事。
  “嗯,小文,那你就把明天上午的行程改变一下,等我见了蒋总和罗总之后再说。”
  萧白点点头,让文琴把明天上午的事情都推掉,显然蒋有为和罗永林在他心里更重要一些。
  翌日。
  早上刚上班不久,蒋有为和罗永林就联袂来到了萧白的办公室。
  “萧董,目前槟城公司的订单数量大增,但我们的产能已经到了天花板了,是不是可以考虑新建生产线呢?”
  罗永林意见萧白就开始诉苦,如果不是因为产能的限制,估计今年的订单数还会增加。
  “罗总,别着急,先坐下来喝杯茶。蒋总,你来说说槟城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萧白笑着打断了罗永林的话,然后看向了蒋有为。
  “盈盛国际(槟城)科技公司,去年实现营收11。28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73亿美元。”
  蒋有为随即开始说明槟城公司去年(1995)的年终决算报告。
  他这次去马来西亚,对槟城公司的年终决算报告进行了审计,并拜访了包括英特尔和AMD在内的所有客户,因此呆的时间久了一些。
  总体来说,槟城公司产销两旺,生产任务已经安排到了年底,难怪罗永林急于扩大生产规模呢。
  “蒋总,罗总,你们二位都辛苦了!中午,我请你们吃饭,慰劳你们一下。至于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我看还是从长计议吧。”
  萧白现在不会继续投资槟城公司,即将到来的亚洲金融风暴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英特尔正在加紧布局国内。
  “我的意思,还是尽量把富余的订单转移到国内,交给友达科技公司来生产。”
  友达微电子上市之后,增持了友达科技公司的股份,并投入巨资扩大了生产规模。
  当前的情况就是槟城公司的产能不足,而友达科技公司的产能很富裕,两边调剂一下是最好的。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罗永林蔫头耷脑的说了一句,但不管怎样,他只能接受现实。
  蒋有为只是作为资方的代表去审计了槟城公司的经营情况,他对于萧白的安排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中午。
  萧白在东湖宾馆请蒋有为和罗永林吃饭,席间,萧白特意点了罗永林几句。
  “老罗啊,投资是一门艺术,有时候我们要顺周期,有时候则要逆周期。稍微谨慎一点,可能就会让我们避免重大的损失。”
  萧白和对方聊了几句投资理念的问题,罗永林的心里才好受了一些。说实话,罗永林更适合当一个厂长。
  不过,萧白还是很看重对方,很放心把生产经营交给他。至于公司的决策,萧白一直没放手,有蒋有为盯着呢。
  其中关键就是罗永林的大局观要差一些。
  吃过饭,几人随即分开。
  萧白回到办公室给黄亚光打了一个电话,商量召开董事会会议的事情,主要议题就是进行利润分配。
  “萧董,我最近刚好在香港,要不咱们就在这边见面?”
  黄亚光已经彻底不管槟城公司的事情,他现在的主要业务就是立足香港放眼国内。
  他已经在国内投资了多处地产项目。
  “好,那我明天过去。”
  萧白也没有多说什么,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就挂了机。
  然后他就开始处理手头上的工作,到了四点多,文琴领着王绪铭走了进来。
  “萧董,你好。”
  “王总,一路辛苦!小文,去冲两杯咖啡过来。”
  王绪铭是从机场直接赶过来的,都还没顾上去酒店,他怕来晚了萧白下班走了。
  他这次来深圳,主要是向萧白述职,另外还有一点小事要处理一下。
  当初时代国际投资投入了2000万美元,助力友达科技扩大生产。不过后来友达微电子整体上市成功,萧白就决定让时代国际投资从友达科技退出来。
  按照双方的协议,友达微电子以3。6亿港元的价格,从时代国际投资的手中回购了全部的股份。
  这笔资金是从友达微电子15亿港元增资扩股计划当中拨付,到目前为止还有6000万港元的零头没付清。
  王绪铭这次来就是要把这笔钱拿回去。
  “萧董,其实我当初真不愿意从友达科技公司退出来。后来你说是为了资源整合,我也就咬牙认了。
  可最后倒好,徐总欠了我6000万港元的尾款迟迟不给,我打了几次电话他总是含含糊糊的拖着。”
  王绪铭显然是有点情绪。
  “王总,这笔买卖你们也不亏呀。当初你投资了2000万美元,现在拿回了3。6亿港元,合下来也有4645万美元,翻了一倍还多。
  不过尾款的事情,是徐总做的不太好。我已经批评过他了,你这次肯定就拿走。”
  萧白知道徐长青和王绪铭有些矛盾,两人在成立友达集成电路制造(上海)公司的过程中,相处的不是很愉快。
  当初友达微电子没上市,承诺的投资倚靠的是银行贷款,王绪铭对于这件事颇有微词。
  两人的矛盾起因就是从这里来的。
  萧白也没想到两方的合作会是这种结果,所以在友达微电子准备增持友达科技公司股份的时候,就让时代国际投资退了出来。
  王绪铭点点头,紧接着就开始汇报工作。
  萧白对于王绪铭的能力一直都很认可的,也认为对方可以信任。不过这家伙的性格稍微有点怪异,要不然也不能跟徐长青闹矛盾。
  “王总,你的工作还是做得非常出色的。”
  萧白夸赞了王绪铭几句,随即起身给徐长青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务必把时代国际投资的尾款给结清了。
  徐长青在电话里没说什么,挂了电话忍不住骂了王绪铭几句,但还是让财务立即给对方汇款。
  晚上。
  萧白请王绪铭单独吃了一顿饭。
  喝酒的时候,萧白也委婉的劝了劝王绪铭,希望他能和大家搞好关系,毕竟都是自己人嘛。
  王绪铭连声答应,但萧白看得出来,对方明显就有敷衍的意思。
  随后他也懒得管了,通过这件事,萧白给旗下各公司立了一条规矩:私人矛盾他不管,但不能影响工作。谁要是利用工作来扯皮,那就不要怪会面临严厉的处罚。
  吃过饭,萧白先让何长风送王绪铭去了酒店,然后他就回家休息。
  翌日。
  萧白来到了香港,和黄亚光见了面。
  “萧董,按照财务报表,咱们的滚存利润差不多有3亿美元。我的意见咱们拿出来2亿美元进行分红,你看咋样?”
  黄亚光现在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不是槟城当地对于外资有限制,他真准备把剩下的40%的股权都转让给萧白。
  “可以,我同意黄董的意见。”
  萧白也不废话,目前槟城公司的现金流还算充沛,只要不新建生产线,剩下一亿美元足够用了!
  接下来,两人就签字通过了上一年度的利润分配议案。
  

第368章 接盘,强势介入
  盈盛投资在槟城科技公司的股份占比为55%,拿到了1。1亿美元的分红。友达科技的股份占比为5%,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分红,黄亚光的股份占比为40%,拿到了8000万美元分红。
  这笔钱入账之后,盈盛投资的账上就有3。1768亿美元的资金。
  “萧董,之前公司投资理财的收益,一部分当时买了德信佳控股的股票,一部分购买设备捐给了清北微电子所,剩下的就打到了公司的日常支付账户。”
  萧白见过黄亚光之后,又在香港呆了两天。
  盈盛投资的财务负责人向萧白汇报了资金收支情况。
  “嗯,那就先这样吧。”
  萧白打发走财务负责人,开始琢磨这些资金的用途。
  不过,盈盛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的账上还有12。4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暂时还用不到这笔美元。
  “萧哥,友达微电子的再融资申请,我们已经协助他们递交了上去。按照常理来说,可能一个月之内就会有回应了。”
  刘小玲敲门走进了萧白的办公室,借着汇报工作的名义,想和他多呆一会儿。
  “再融资申请获得通过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萧白觉得友达微电子的再融资计划,应该能获得批准。
  “嗯,我也觉得没啥问题。对了,萧哥,你晚上想吃什么?下午我去买菜,晚饭咱们在家吃好不?”
  刘小玲表示很乐观,话锋一转又说起了晚饭的安排。
  萧白点点头,刚想说话,文琴拿着他的手机走了进来:“萧董,李龙斌李董找你。”
  萧白歉意的冲刘小玲笑笑,随即接过电话说道:“李董,好久不见。”
  “是啊,最近事情比较多,也没和你联系。你呢?最近在忙什么?有空一起吃顿饭吧。”
  李龙斌还不知道萧白人在香港,还打算约个周末时间一起聚聚。
  “哈哈,巧了,我今天刚好在香港这边。李董,要不晚上出来一起坐坐?”
  萧白觉得李龙斌这人不错,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所以他也没有隐瞒自己的行踪,只是有点对不住刘小玲。
  “那刚好,我最近也在香港。我马上订座,回头发信息给你。”
  李龙斌随即挂了电话,马上让人去安排。
  萧白把手机交给文琴,等对方出去之后,看着刘小玲说道:“小玲,晚上不能回家吃饭了哦。这样,你跟我一起去和李董吃饭吧。”
  刘小玲稍微有点遗憾,现在想和萧白在家里安静的吃顿饭,都已经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晚上。
  萧白带着刘小玲来到了李龙斌提前订好的酒楼包间。
  酒菜上齐,萧白和李龙斌两人就开始推杯换盏。刘小玲则和李龙斌的女伴坐在那里聊天,从服饰一直聊到了化妆品。
  “萧董,我打算入股科隆电器,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目前我正在帮助对方在香港上市,现在的时机还是很不错的。”
  酒过三巡,李龙斌谈起了正事。
  科隆电器是粤省的一家的家电企业,主要生产制冷产品,包括冰箱和空调等。
  萧白知道李龙斌一直对白色家电很感兴趣,早先他准备收购一家冰箱厂未果,这才入股了康嘉电子。
  “哦?那你具体说说……”
  萧白想听听具体的细节,李龙斌随后就给他详细的解读了一遍。
  事情比较复杂,李龙斌早先谈的那家冰箱厂,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投资。
  今年,科隆电器和那家冰箱厂进行了合并,为在香港上市做准备。具体方案是李龙斌以每股1。75元的价格对价,进行股权转换,可以获得科隆电器2。8亿股的股票。
  目前科隆电器的总股本为6。4亿股,李龙斌的股份占比为43。75%。
  “你这不是挺好的吗?坐等上市就是了,还要我做什么?”
  萧白对于家电行业的感觉还行,主要是友达微电子的很多产品都和这个行业相关。
  真要投资也不是不可以,但貌似整件事和他没什么关系呀。
  “萧董,你稍安勿躁,听我慢慢解释。我的意见,咱们的合作模式还是和之前一样,你在二级市场申购一部分股票,我随后再给你转让一部分股票,咱们联手拿下公司的控股权。”
  李龙斌告诉萧白,科隆电器的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的股份是3。3亿股,股份占比为51。56%,剩下还有一点职工内部股等。
  也就是说,李龙斌作为科隆电器的第二大股东,股份占比和第一大股东相差的很小。
  “这件事我考虑一下,三天内给你答复。”
  萧白对科隆电器这家企业有印象,在他的记忆中,这家企业的确是在今年在香港上市的。
  不过他记得,科隆电器在香港发行的应该是H股,大概在1999年又在国内市场上市发行了A股。
  但听李龙斌的意思,科隆电器似乎是打算在联交所整体上市?
  晚上回到家,萧白和刘小玲趁着酒兴,好好锻炼了一下身体。然后他躺在床上,不自觉的又想起了科隆电器。
  “不对,我记忆中的顺序有问题。应该是科隆电器想在联交所整体上市未果,转而才发行H股的。”
  记忆被一点点的挖掘出来,萧白觉得做完某件事之后,的确可以让头脑变得清醒。
  科隆电器在香港第一次上市失败,是在询价环节出了问题,市场不认可而承销商又没有签订包销协议。
  “要是我介入的话,就不存在发行不出去的问题喽。”
  萧白顿觉安心,头一歪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
  萧白让蒋有为、刘义雄和崔明达等人,测算了一下投资收益和风险,决定和李龙斌联手。
  当晚,萧白和李龙斌在会所见了面,两个人详细的商量了一下行动细节,就这件事达成了一致意见。
  随后,李龙斌回到内地,积极推动科隆电器在香港的上市事宜。
  萧白则继续留在了香港,找到了友达微电子上市承销商之一的中信投,打算和对方谈一笔交易。
  但是很可惜,对方不愿意进行变通。
  萧白只好把唐紫嫣约出来,希望艾德证券能参与科隆电器的发行。
  “我不需要你们做出包销承诺,但我可以保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