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天放和梁玉芬的朋友叫宋昌龙,掌握了一定的大尺寸硅晶片的生产技术。
  他这次回国创业,也带回来一个团队,起点并不低。
  目前世界主流的晶圆制造生产线,基本上是8英寸的线,也就是说硅晶片的主流尺寸是200mm。
  不过英特尔和IBM今年已经开始建设12英寸的生产线,像日资企业包括日本信越半导体等硅晶片厂商,也开始进军300mm(12英寸)晶圆片。
  “老宋说,我们要做就从200mm晶圆片开始做,等市场稳定了,再考虑技术升级的事情。”
  该说的,萧天放和梁玉芬都说清楚了。
  然后梁玉芬看向萧白,试探的问了一句:“儿子,你应该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是吧?要不你们公司考虑投一部分资金?”
  一个22亿元的大项目,梁玉芬和萧天放都没办法解决资金的问题。宋昌龙找到他们,实际上也是希望能和时代系挂上钩。
  “爸、妈,这个项目我需要好好评估一下。你们回头和宋先生联系一下,最好让他到深圳来一趟,有些事还是见面谈比较好。”
  萧白没有马上表态,这个项目他其实也吃不准,后续得好好进行评估才行。
  梁玉芬和小萧天放也没有勉强他的意思,如果不是因为萧白的旗下本来就有IC制造企业,他们压根不会给儿子提这事。
  两天后。
  萧白在总部大厦见到了宋昌龙。
  宋昌龙今年五十出头,但整个人还保持着充沛的精力。他知道自己见到的是行家,所以就免去了所有的忽悠套路,着重谈了谈自己这边的技术优势。
  “萧董,整个工艺我都很熟悉,而且我和国际上的设备供应商也很熟悉,从建厂到投产都没有问题。”
  宋昌龙显得很有信心。
  “宋先生,我冒昧的问一句,你们的技术不会有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吧?这一点很重要,我必须要搞清楚。”
  由于欧美日韩也包括岛上的企业,对内地的高科技都采取了严格封锁的态度,所以知识产权方面不能授人以柄。
  这方面的教训很多,萧白不想再重蹈覆辙。
  “这一点萧董请放心,我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我们现有的技术,专利权都是属于我们个人的。”
  宋昌龙说着话,从包里拿出来一摞资料,上面有各方面的详细说明。
  “宋先生,这件事我们需要经过慎重的评估。回头会有专人和你联系,希望未来咱们能一起合作。”
  萧白也不多言,留下了这些资料,然后端茶送客。
  “小文,你通知徐总、李总他们,下午到我这儿来一趟。”
  送走了宋昌龙,萧白让文琴通知徐长青和李东,他想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结合项目评估再做决定。
  “好的,萧董,我马上打电话。”
  文琴应了一句,随即就打电话通知二人。
  下午刚上班,李东率先来到了萧白的办公室。过了不到五分钟,徐长青也匆匆赶了过来。
  “徐总,李总,你们坐。有件事我要和你们商量一下……”
  萧白随即给他们讲了硅晶片项目这件事。
  

第523章 恒美科技,第一轮融资
  “萧董,硅晶片是我们的上游产品,按理说投资也可以。不过呢,半导体硅晶片的客户就那么些,未来的发展可不好说。”
  李董听完萧白的介绍,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目前世界上IC制造厂商就那么多,大家基本上都有固定的供货商。还有就是,欧美日韩加上岛上的企业,都不希望内地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来,所以投资兴建硅晶片厂,产品销售是个大问题。
  如果仅仅是供时代IC制造公司使用,似乎这笔投资就不大合算。
  “我倒不这么认为,萧董,李总,硅晶片很重要,是我们IC生产的前置保证。
  如果创业团队有相对可靠的技术,我觉得应该支持。谁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变数?我们需要打通全产业链。”
  徐长青最近想过这边方面的问题,他从萧白力排众议投资兴建第六代TFT…LCD生产线这件事,看到了未来的一些东西。
  目前大尺寸硅晶片国内没有厂商生产,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不安全的因素,更何况突破硅晶片的生产技术,对时代系整个产业链都有很大的好处。
  “嗯,你们二位的意见都很中肯。回头我需要做更详细的评估,李总,我希望你带队来做这项工作。”
  萧白没有表态,最后点了李东的名,让他出任评估小组的组长,负责抽调人员进行项目评估。
  “好!我接受这个任务。”
  李东也不废话,当场表示愿意做好这项工作。
  等二人走了之后,萧白继续处理公务。下班前,他给郭晓冬打了电话,让他晚上抽时间到自己家里去一趟。
  然后萧白就离开了总部大厦,回到了银湖雅园的家中。
  “萧哥,想什么呢?有心事?”
  吃过饭,萧白和刘小玲陪着辰辰在家里玩。萧白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动不动就走神。
  “哦,是有点事。还是爸妈谈的那个项目,我暂时比较犹豫,正在不断的权衡利弊。”
  萧白也不隐瞒,给刘小玲说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你呀!别想那么多了,工作永远都做不完的,钱也赚不完。有些事别太着急,慢慢来吧。”
  刘小玲不好说太多,她对于集成电路行业的理解,比一般人强一些但也强的有限。
  她总觉得萧白做事有些太拼了,就像是有人拿着鞭子在鞭策他,一刻不停的向前跑。
  “嗯,等会儿老郭要来,到时候你让保姆先哄辰辰睡觉,咱们三人一起聊一聊。”
  正说着话,郭晓冬就到了。
  萧白和郭晓冬上了楼,来到了书房。刘小玲安顿好辰辰,随后也走了进来。
  “我想了想,如果硅晶片项目能通过评估,还是要从各个渠道想办法进行融资。
  晨风资本到时候领投,我不打算控股这家企业,只要把对方扶持起来就可以了。”
  萧白思前想后,决定采取广泛融资的方式。
  不是他目前的资金不够,而是整个集成电路的产业链太长,他需要转换一下投资的方式。
  “萧董,如果采取这种融资模式,那以后咱们时代系对于这家硅晶片企业就谈不上控制了。”
  郭晓冬听明白了萧白的意思,但他还是提醒了一句。
  刘小玲没等萧白说话,抢先说道:
  “我觉得这样挺好,我们的资金哪怕再多,也不可能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虽然我们控制不了这家企业,但对方终究是国内企业,只要关键时刻用得上就行了,别的其实无所谓。”
  “嗯,就是这个意思。我压根没打算控制这家企业,只要能把对方扶持起来就算成功。
  小玲,这个项目回头就交给你们晨风资本领投,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到深圳公司这边,老郭你负责实施。”
  萧白今晚找郭晓冬过来就是为了此事,他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来完成整个项目的融资,而不是时代系一家出资。
  “好的,我会做好这件事的。”
  既然萧白做了决定,郭晓冬也就不再啰嗦。他知道这件事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做好了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要不然人家就会说他郭晓冬是靠关系上位的。
  随后一段时间,李董带领小组开始了项目的评估工作。
  而郭晓冬则开始积极接触别的投资公司,试探性的给人家推介硅晶片项目。
  因为这个项目除了创始人团队(其中也包括萧白的父母),第一轮投资是由晨风资本领投的,项目推介自然也会受到很多公司的重视。
  晨风资本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领域很有名气,这家来自硅谷的风投公司,眼光毒辣出手凶狠,在国内属于一流的投资公司。
  要不然萧白为啥让是出晨风资本领投?说白了就是想要这个示范效应,融资成功的可能性会增加不少。
  很快,硅晶片项目的评估工作结束,李东带着评估报告来找萧白。
  “萧董,按照我们的评估,这个项目利弊都有,总体来说利大于弊。我们给出的结论是可以投资……”
  说着话,李东把报告交给了萧白。
  萧白接过来仔细的看了一遍,报告上例举了很多翔实的数据,也从产业链安全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不过结论是可以投资,这个就比较中性了。
  好的结论应该是积极投资、建议投资,不好的结论是谨慎投资、不建议投资等等。
  而这个可以投资的结论,处于好坏之间,其实也就说明这个项目的弊端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不好估算,也就意味着投资的风险不小。再者,项目的技术门槛很高,宋昌龙及其团队不见得能撑起来。
  随后,萧白召开了决策委员会会议。在不动用特权的情况下,这个项目仅以微弱优势获得了通过。
  “小玲,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们了。首轮融资就由晨风资本(深圳)公司领投,具体的工作让老郭负责。”
  萧白将融资的事情交给了郭晓冬。
  郭晓冬已经做好了融资方案,经过初步的筛选,第一轮投资选定了三家公司。
  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郭晓冬才再次见了宋昌龙。
  “股份的事情可以商量,关键是我们创始人的利益如何保证?”
  在萧白的建议下,宋昌龙和萧天放夫妇在此之前已经在上海成立了恒美半导体科技公司。
  恒美科技注册资本为两亿元,其中萧天放和梁玉芬夫妇投入了1亿元,股份占比为40%,宋昌龙团队出资1亿元,股份占比为60%。
  现在第一轮的融资就是以恒美科技为载体,需要引进20亿元的投资。
  “宋董,我们的意见是可以给你们创始人团队10倍股份的投票权,这个比例不可更改。你觉得如何?”
  这种专业的公司,管理权一定要在行家的手上。对于这一点,郭晓冬和投资人都没有异议。
  “行,这个办法我可以接受。”
  接下来双方开始谈估值,双方的分歧有点大,谈了半个月都未能大成一致意见。
  萧白没怎么关注这件事,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老爹老娘参股了恒美科技,他都不一定会投资。
  这个行业实在是太小众了,但行业门槛却很高、很烧钱。如果让萧白选择,他可能会在五年以后再考虑。
  但既然有这么个缘分,宋昌龙和他父母是好朋友,萧天放梁玉芬夫妇也成了恒美科技的创始人,那就提前介入吧。
  最后郭晓冬和宋昌龙经过一个月的谈判,联合另外三家投资人投入了20亿元,拿下了恒美科技60%的股权。
  其中,晨风资本(深圳)公司投入了8亿元,另外三家公司投入了12亿元。
  晨风资本的股份占比为24%。其余三家公司的股份占比合计为36%。
  宋昌龙团队的股份占比变成了24%,萧天放夫妇的股份占比变成了16%。
  公司的控制权依然在创始人的手上。
  “爸,公司给你了一个什么职位?”
  协议签署之后,萧天放夫妇就准备去上海。临行前,萧白在酒楼设宴为他们饯行。
  “我不适合管理岗位,还和以前一样,就是普通的中层技术岗。你妈出任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老宋是董事长兼总经理。”
  恒美科技的人事安排,投资方并不插手。不过大家会进行财务监督,制度方面不会含糊。
  梁玉芬一直和刘小玲在说话,交代了各种养孩子的注意事项。
  他俩去了上海之后,就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天天和辰辰在一起,心里还是非常挂念的。
  萧白原本打算让他们住到东方花园自己的别墅,但梁玉芬嫌距离工厂有些远,而且公司会解决住宿的问题。
  万般无奈之下,萧白就给林翔打了电话,拜托他在上海帮自己买一套别墅,距离父母的工厂近一些。
  这种事对于林翔来说真的是一件小事,很快他就帮忙办妥了。萧天放夫妇去了上海之后,没多久就住进了这套新别墅。
  两个老同志走了之后,家里就冷清了下来。
  刘小玲已经回国呆了不短的时间,她母亲和妹妹还在旧金山,于是她就很委婉的向萧白提出想回美国。
  

第524章 入局
  “你回去吧,我有时间就去旧金山看你和孩子。对了,你想好了吗?把孩子的户口落到哪里?”
  萧白给辰辰落个户口还是没问题的,当然,辰辰也可以办理香港的永久居民身份,就看刘小玲怎么选择了。
  总之,国籍不能改变,其他都好说。
  “等我再考虑一下,过几个月我可能还会回来,到时候把孩子的这些事情都办好。”
  刘小玲其实倾向于让孩子办理香港的永久居民身份,国籍不变就行了。不过这事儿也不是很着急,就准备先放放。
  “这事有什么好考虑的?你的心思我知道,咱们明天就去香港,顺便就把这事儿办了吧。”
  萧白打算派自己的私人飞机送她们母子回旧金山,反正也要从香港出发,不如提前几天。
  刘小玲笑着点点头,她其实一直怕萧白不答应。
  一周后。
  萧白和田春秀把刘小玲母子送到了机场,直到刘小玲一行人走进了贵宾通道,他俩才离开。
  “阿白,她们这一走,我还有点舍不得呢。咱们过几个月去美国玩几天吧,你说呢?”
  两人从机场出来之后,就回到了山顶别墅。
  田春秀最近一直愁眉不展,萧白问了几次,她也不说。今天刚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萧白打算问清楚缘由。
  “想去美国随时都可以去的,啥时候都行。小田,你最近到底有什么心事?还是身体不舒服?”
  “唉,主要是工作上的事情。公司最近的经营情况不太好,资金方面又遇到了困难。我听尹强董事长说,公司的大股东有可能会转让股份。”
  田春秀比较好面子,原本想着等公司度过了难关再告诉萧白这事儿。但眼下看来,公司的变数越来越大,尤其是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她就必须实话实说了。
  “哦?这个消息确切吗?”
  萧白在鹂株制药的股份占比很小,基本上对于公司的大事没多少发言权。
  所以蔡美玲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