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4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期间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阿斯麦虽然在很多产品的交付上,都给魏建军设置了障碍。但这台用于研发的14nm光刻机,却按时交了货。
  “萧董,这并不是人家好心,而是对方不想失去国内的市场。最近,阿斯麦的工作人员就透露了口风,另外两台28nm光刻机,可能会在几个月之内交付。”
  下午,魏建军从研发部出来,就直接来到了萧白的办公室。
  两人说起光刻机这件事,都是又气愤又好笑。
  很显然,阿斯麦有自己的想法,在不敢和老美对着干的前提下,也在极力争取自己的利益。
  打压时代IC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回事,彻底搞垮又是另外一回事。阿斯麦又不傻,多一个优质的客户不香吗?
  “是啊,资本以利益为重。看来,阿斯麦已经感受到了浦东微电子设备的压力,他们是想趁着眼下的空窗期,再大赚一笔。”
  萧白对于这种套路很熟悉,当你完全没有这个技术实力的时候,人家就会死死地卡住你的脖子,赚了你的钱,偶尔给点甜头,还要让你感恩戴德。
  当你的自己技术逐渐追上来的时候,人家就会换一副嘴脸,以抢占市场追求眼前利益为第一目标。
  这才是阿斯麦的脸色变来变去的主要原因。
  两人正说着话,魏建军的助理过来找他,说浦东微电子设备的范东林来了。
  “萧董,要不要一起去见一见范董?”
  魏建军随即起身,扭头看向萧白问了一句。
  “那就一起吧。”
  萧白这次来上海还没抽出空闲时间去见范东林,现在既然人家来了,不去见一下也不太好。
  于是,他就和魏建军一起去了会客室。
  “萧董?你怎么在这里?来了上海也不给我打个电话,不够意思啊。晚上我请客,咱们出去喝几杯,魏总也一起来。”
  范东林猛然见到萧白,不禁有些惊讶。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适度的表示了自己的热情,就坐了回去。
  “我这次是临时有事才过来的,本想着忙过这几天再去看你,谁知道就凑巧遇到了你。范董,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萧白笑着回应了一句,随后才和魏建军各自落座。
  “我来找魏总,是有点事情要商量。公司如今的28nm光刻机项目,已经进行到关键时期,需要拓展一下思路。
  魏总这里不是有现成的设备嘛,我想让技术人员过来和生产人员交流一下,毕竟有些经验都是相通的。”
  范东林当着萧白和魏建军的面,说了他此行的目的。
  按照他的说法,再尖端的设备都是给人使用的。使用者的经验、感受同样很重要,如果在研发过程中能考虑到这些因素,不仅有利于加快研发进程,也有利于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操控性。
  当然,还有一点范东林没说。
  魏建军这里就有现成的28nm光刻设备,详细观察之后,对于微电子设备的研发工作也有一些启迪作用。
  “范董,我还以为是啥事呢,原来是这么件小事。你打个电话说一声就行,那还劳你的大驾亲自跑一趟?你让技术人员过来吧,只要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产,我这边一定会全力配合的。”
  魏建军哈哈一笑,随即很爽快的答应了范东林的请求。
  设备拆解是不可能的,但使用经验的分享同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要不然,范东林也不会找上门来。
  “魏总果然是个痛快人,那我就不客气了,我现在就打电话,让他们过来。”
  范东林也不矫情,随即给公司的研发技术人员打了电话,让他们到时代IC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来。
  三个人坐在这里聊了一会天,范东林的人就到了。
  随后,魏建军陪同范东林和他的人去了工厂那边。萧白返回了办公室,继续处理他的公务。
  等到了午饭时间,萧白和魏建军还有范东林,去外面找了一家酒楼共进午餐。
  魏建军匆匆忙忙的填饱肚子,就先行离去。
  现在他根本没有午休的时间,晚上也经常加班,忙得不亦乐乎。
  “萧董,我们的28nm光刻机项目进展顺利,估计再有三五个月的时间就能拿出来样机。
  不过技术验证还需要一些时间,我向你保证,最多不超过一年,我们就能批量生产28nm光刻设备。”
  范东林本来想请萧白晚上出去吃饭,萧白说这两天暂时没空,等过些日子再约。
  于是两人就开了一瓶红酒,坐在这里边喝边聊。
  范东林说起了公司的在研项目,28nm光刻设备不仅是公司的重中之重,也是市里乃至部里的重点项目。
  除了项目投资之外,浦东微电子设备还收到了市里和部里的一些补贴。这些补贴不算很多,加起来有12亿元,却也给范东林分担了一部分资金压力。
  更重要是的市里和部里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范董,那我就提前预祝你取得成功。”
  萧白对于范东林的话将信将疑,他从周思毅那边得到的消息说,浦东微电子设备在28nm光刻设备的研发过程中,实际上是走了弯路的,技术路线的选择多少有点问题。
  在这件事上,周思毅派遣的技术人员,和浦东微电子设备研发部的技术人员,是有分歧的。
  大家反复讨论了多次,最终范东林拍板,还是按照原来的技术路线继续往下走。
  只不过大家的项目合作是以浦东微电子设备公司为主导,周思毅劝不动范东林,萧白也同样不好插手。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萧白也只好希望对方能成功。
  “谢谢!我相信我们一定行!”
  这个项目给范东林带来了太大的压力,资金压力、时间压力等等,容不得他有任何的退缩。
  随后两人就转换了话题,一直聊到快两点了,才各自离去。
  晚上。
  萧白将周思毅派遣到这边的几名主要技术人员喊了出来。
  他小范围的安排了一个饭局,目的就是想亲耳听一听他们对于28nm光刻机项目进展的见解。
  结果,他得到的答案和周思毅说的差不多,并没有范东林所说的那么乐观。
  翌日。
  萧白上午在时代IC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呆了半天,下午刚上班,他就来到了浦东微电子设备公司。
  “范董,时代科技研究院派遣过来的技术人员,似乎对于这个项目有些不同的看法?”
  萧白昨晚睡得不太好,几乎半晚上都在考虑这件事。
  最后他决定开诚布公的和范东林谈一谈。
  “是啊,也就是所谓的技术路线之争。我反复听取了项目研发组的汇报,最终采用了目前的技术路线,虽然有点冒险,但却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范东林和萧白解释了几句,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范董,我相信你的眼光。但是,项目推进到现在这一步,你们明显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技术难关,是吧?”
  范东林要是没有遇到过不去的坎儿,他也不会想着让技术人员到魏建军那里寻求突破。
  这个道理很浅显,两人都明白。
  “萧董,现有的技术路线是最接近成功的路线。只要突破了个别的技术难关,我们就可以拿下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范东林沉吟了片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就好,希望你们能成功。我给你提个建议,另一条技术路线也别放弃,可以尝试继续往前推进,
  如果,我是说如果,当前的这条技术路线到最后证明是走不通的,也能有个备选方案不是?也不至于从头再来。”
  萧白无法判断谁才是正确的,技术上的事情还真说不准。
  现有的技术路线,以及时代科技研究院提出的路线,两条路线最好是齐头并进,这样更保险一些。
  

第746章 代差
  “你说的有道理,虽然会增加一部分经费,但从成功率的角度来说,还是值得的。萧董,我会重新安排。”
  范东林没有拒绝萧白的提议,这个项目萧白也有一份,既然对方不怕多花一些钱,他也没必要认死理。
  萧白很高兴对方能灵活处理这件事,这让他去掉了一块心病。
  随后,萧白去研发部和工厂转了转。一直到天色渐晚才离开了浦东微电子设备公司。
  一转眼。
  萧白就在上海呆了差不多一个月。
  其间,刘小玲带着辰辰、田春秀带着子钰到这边度过两次周末。前两天,萧白还在金融大厦召开了时代系的决策委员会例会,群策群力,商讨下一步的工作。
  “萧董,我们的28nm制程量产很顺利,产能已经达到或超过了设计预期,生产线已经开始满负荷运转。”
  经过了几个月的磨合之后,魏建军高兴的告诉萧白,公司的28nm生产线即将达到满产。
  “恭喜你,老魏。订单情况怎么样?”
  老美那边还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对方现在开足火力打击国内的两家通信巨头,同时也重创了时代通信。
  据不完全统计,时代通信本季度的营收破天荒的出现了负增长,具体数额为负的3%。
  利润同比也减少了4。5%。
  倒是魏建军这边没有受到进一步的打击,两台没到货的28nm光刻机依然没动静,但其他的设备材料供应正常。
  因此,萧白只关心订单。
  “订单有所减少,但我们目前全部的先进制程产能就这么多,哪怕是订单少了也还是忙不过来。”
  魏建军告诉萧白,公司的先进制程IC订单分流出去了一部分,主要是有些客户担心受到牵连。
  成熟制程工艺的订单却大幅增加,他这边的产能不够,已经将一部分订单分给了魏小楼以及李东。
  “老魏,你先保住基本盘吧,尽量再挖掘一下潜力。另外,你再催一催阿斯麦,看看剩下的两台28nm光刻机能不能快一点发货?”
  萧白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
  好在魏建军的手上还有一部分先进制程的产能,只能是优先保证时代通信和其他两家国内通信巨头的IC生产。
  流失的客户只能等以后产能上来了再说。
  “也只好这样了!”
  魏建军摇了摇头,感到很郁闷。
  “老崔,你这边多配合范董他们的工作。需要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技术验证的,你要尽心尽力。”
  萧白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浦东微电子设备,要是对方的28nm光刻机取得了成功,哪怕是仅仅拿出样机,情况就会大为改观。
  “嗯嗯,我明白!其实,范董他们的进展已经够快了。浦东微电子设备的40nm45nm光刻机之前已经进入到了量产阶段,小楼和李总他们都订购了不少。
  现在范董他们正在冲刺28nm光刻机,这对于阿斯麦来说,其实是一种压力,也是我们和对方谈判的筹码。”
  魏建军不认为浦东微电子设备公司,能在短时间内攻克28nm光刻机的所有技术难关。
  最近双方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单项技术验证上获得的数据不太理想。
  浦东微电子设备的研发人员正在想办法改进,暂时没什么成果。
  魏建军的思路是用浦东微电子设备的研发进展,来和阿斯麦进行谈判。不管怎么说,手里终于有了点筹码,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局面。
  萧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接下来一段时间。
  魏建军派人和阿斯麦进行了接触。
  对方在关于交货的问题上,明显有了松动,同意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并承诺尽快将剩余的两台28nm光刻机交付。
  而魏建军还在为生产28nm芯片的产能犯愁的时候,T电的第一条14nm制程IC生产线实现了量产。
  这也意味着时代IC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T电之间的技术工艺水平,拉大到了整整一代的差距。
  先进制程工艺目前多用于智能手机这一块,尤其是手机CPU是紧跟着先进制程的步伐在发展的。
  所以当魏建军在制程工艺上落后了一代的时候,各手机厂商的在是否采购时代通信的零部件这件事上,就开始犹豫了起来。
  为此,安然和汪继明专门来到了上海面见萧白。
  “萧董,我准备推出的最新一款旗舰手机,其CPU就是基于14nm制程设计的。锐意半导体设计的这款芯片,无论从功耗还是性能上来说,都非常不错。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虽然锐意半导体没有受到明面上的限制,但14nm制程工艺时代IC制造做不了。这就需要找T电代工,但对方给出的生产计划要排到半年后了。”
  萧白在时代IC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会客室,见了两人。
  其中汪继明最着急,刚坐下就开始诉苦。
  “是啊,我这边还好一些,汪总那边就有点难过了。”
  安然其实也有点不淡定了,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机更新换代极快,要是一款产品跟不上节奏,那就有可能掉队。
  当然,这件事也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采购国外的芯片,比如像从美国的GT公司手上购买芯片。
  只是这样一来,时代系辛辛苦苦建立的闭环产业链就失去了意义。而且,供应链的更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安董,汪总,你们二位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魏总这边已经尽力了。他们即将突破14nm制程工艺,但其后的量产还有问题。
  难点就在光刻设备上,没有设备,仅靠一台研发用的光刻机能有多大的产能?我和魏总正在想办法解决此事,你们的14nm(CPU)智能机暂缓发布吧。”
  萧白权衡利弊,做出了决定。
  他要求汪继明和安然不着急发布14nm的手机,先发布一到两款28nm的手机。等魏建军这边解决了根本问题,再说其他。
  如此一来肯定会对他们的手机销量产生影响,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算是一个过渡性措施。
  “也只好这样了!”
  安然苦笑着摇了摇头,唯有接受现实。
  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时代系的核心产业链不能崩,所以时代系旗下的各企业要把这个当成工作重心,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家的利益。
  汪继明没有说话,但也点了头。
  萧白的决定不容置疑,也不容讨价还价。
  “萧董,那我们去魏总办公室坐坐吧。回头我俩去参观一下生产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