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5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TD在金陵的28nm生产线进入了大规模量产阶段,随着对方的产能不断爬升,在28nm这个节点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萧董,现在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都是源自28nm制程。TD近来下调了28nm芯片的代工费,对于我们的利润压力很大。”
  萧白在蓉城见到了魏小楼,对方到这边是巡视蓉城工厂的情况,顺便向萧白做了工作汇报。
  据魏小楼介绍,TD的28nm生产线开始释放产能并且降价,对于时代IC制造的冲击还是不容小觑的。
  “不过,我们截至目前在28nm制程上的产能还是远比对方大得多,技术上我们并不逊色,生产成本有一定的优势。
  按照现在的价格,我估计TD方面几乎没多少利润,真不信他们能坚持多久。”
  魏小楼现在能很冷静的看待这些问题,底气来源于公司的实力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简而言之,时代IC制造完全能扛得住。
  “市场方面怎么样?国内的客户能稳住吗?”
  萧白点点头,随即问道。
  “客户方面没问题,鉴于近年来的外部环境,国内企业也有不少都开始重视供应的安全,TD在28nm制程上很难抢走太多的订单。”
  魏小楼把困难和优势都梳理的很清楚,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既不会畏惧对手也不会小瞧对手。
  总的来说,TD开始爆产能对于时代IC制造有冲击,但影响可控。日子会变得艰难一些,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手所承受的压力恐怕还要大得多。
  “嗯,那就按照之前的计划一直走下去,对手期望拖垮我们,那我们就和他们耗着,看谁先支撑不住!”
  萧白的心里有了底气,决定和对手死磕到底。
  几天后,他和魏小楼一起去了各地调研市场情况,并走访了多家客户,得到的反馈信息比预想的还要好。
  转了一大圈之后,萧白返回了深圳。
  “萧董,美国方面已经同意了聚龙商城的私有化方案。公司将以每股7。20美元的价格回购所有的流通股,期限到今年的12月12号。”
  萧白回来后,尤文森向他汇报了聚龙电器私有化的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整个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已经进入到了关键的环节,正式启动了流通股票的回购。
  “嗯,你们多盯着点,这个环节最容易出问题。别的都还好说,要是有普通股股东闹事,处理起来一定要果断。”
  萧白下意识的提醒了一句,具体的操作他就不怎么关心了。
  有江小舟、尤文森负责此事,再加上崔明达等人在一旁协助,公司的私有化退市方案必定能胜利完成。
  接下来一段时间。
  萧白就老老实实的呆在了总部园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公务,偶尔去旗下的企业转一转。
  四海电子今年以来表现不佳,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滑明显,不过好在保住了国内的中低端市场份额。
  万维科技倒是表现不错,市场占有率还有了一点增加。不过公司在关键零部件的采购上,愈发的依赖进口,从时代通信和锐意半导体等企业采购的零部件数量,已经下降到了不足总数量的三成。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国际的多家投资机构都表示出了浓厚的投资兴趣,很多人都在期待萧白什么时候会把万维科技卖掉。
  就在此时,TD宣布公司顺利实现了7nm制程的量产,并在三个月后开始大批量接单。
  而GT也顺势推出了几款7nm芯片,既包括处理器芯片也包括基带芯片。
  世界智能机巨头们,纷纷开始在自己的最新旗舰机型上采用先进制程的芯片,消费者已经开始憧憬5nm芯片甚至3nm芯片在手机产品上的应用了。
  毕竟,TD和三星都已经开始研发7nm以下的制程工艺。
  “萧董,我们现在只能是望洋兴叹,7nm以下暂时就跟我们没关系了。不过我们也没有闲着,国产14nm生产线的技术水平正在稳步提高,虽然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但也不会影响到量产。
  我们已经成功开发了14nm(N+2)工艺,利用双重曝光技术,也能生产出来7nm制程的产品。只不过在成本上和人家的差距较大,对成本敏感的客户是不会选择我们的。”
  魏建军这两天过来视察时代IC制造(集团)深圳公司,还特意约萧白出来吃了一顿饭。
  喝酒的时候,他向萧白介绍一些新情况。
  时代IC制造由于没有EUV光刻机,7nm的天花板已经迫在眼前。这个事情别说是魏建军,就连萧白一时半会也无法解决。
  但夯实基础的工作,魏建军等人一直在做。不管是28nm节点还是14nm节点,这些人恨不能玩出花样来。
  在基础工艺之上,魏建军等人继续深挖潜力,硬是用现有的设备,将技术水平拔高了一大截。
  比如像国产14nm生产线,眼下的良品率指标、产能指标等,都已经达到了很不错的状态,能大批量生产14nm、12nm芯片。
  如果利用双重曝光技术,已经成功实现了7nm芯片的试生产。
  可是,7nm芯片的生产成本较高、良品率只达到了及格线,想要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尚需时日。
  “老魏,7nm节点不强求吧。只要我们有了技术储备就行,成本降不下来,小规模量产也只能是满足自用产品。”
  萧白的意思就是让时代IC制造具体7nm制程的生产技术就行,不强求很大的规模,反正一般的客户也不可能下订单,毕竟价格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只有时代系内部、和一些无法寻求TD代工的企业,比如像国内的两家通信巨头,才会不计成本的和时代IC制造进行合作。
  这些订单的数量差不多是固定的,在没有得到EUV光刻机之前,这个格局会维持很长时间。
  很庆幸,时代系的基本盘已经彻底稳固,28nm制程虽然利润有所降低,但还是给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
  14nm制程也开始盈利,并且正在快速的提升过程中。
  魏建军的思路和萧白差不多,两人整晚上一边喝酒,一边聊了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
  过了几天,魏建军便离开了深圳去了上海。
  这两年他和魏小楼等人,有一半的时间都这么飞来飞去,的确是很辛苦。没办法,时代IC制造在各地都有生产工厂,必须时不时的亲临现场掌握最新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IC制造越来越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
  其中,28nm制程短暂受到对手爆产能的冲击之后,营收和利润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公司的生产线虽然没有达到满产状态,但开工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产能释放接近80%。
  周末。
  萧白来到了香港。
  “萧董,我们前一段时间又继续抛售了一部分美股,而AMZN和AAPL一直都维持了上涨的态势,所以我们的操作节奏也比较慢。”
  在盈盛投资的办公室,萧白和崔明达聊了聊。
  崔明达介绍说,截至目前,公司又回笼了上百亿美元的资金。不过持有的美股还有很大的数量,彻底清仓尚需时日。
  “这倒不着急,你们慢慢卖出就是了。我这边需要动用一部分资金,老崔,随后就以盈盛投资的名义再次增资时代IC制造(集团)公司,我考虑资金数额就定在100亿美元吧。”
  萧白减持美股,最终回笼的资金会在千亿美元以上。
  现在整个时代系的态势并不是外延扩张,那么加强核心产业的实力就很有必要。
  所以萧白决定继续增加对于时代IC制造的投资。
  具体来说就是增资时代IC制造(集团)公司,上市公司那边暂时不管,回头可以考虑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融资。
  “没问题,回头我就和魏董联系,反正都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可以按照成熟的模板签协议。”
  崔明达不是很理解萧白执着的向时代IC制造输血,现在的投资机会很多,不管哪方面的投资,收益率总归都要比投资IC制造要高出一大截。
  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了解萧白,也知道时代IC制造是整个时代系的核心产业,所以立刻应了一句。
  

第789章 该放手时就放手
  “老崔,接下来整个半导体产业都会有巨大的投资机会。你可以和蒋总他们联手,寻找契机。另外,帮助内地的半导体材料设备企业在香港上市,也会有不错的收益。”
  萧白很清楚,未来在半导体领域的争斗会愈演愈烈。
  他凭借时代系的力量做不了太多,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更可况做好了还会有很可观的盈利。
  因此,他就点了一下崔明达。
  “前两天我还和蒋总聊这事呢,我们对恒美科技上市一事很感兴趣,想着是不是在背后助推一把。”
  崔明达听懂了萧白的意思,他话锋一转,说起了恒美科技。
  恒美科技是由宋昌龙团队和梁玉芬、萧天放夫妇投资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创业之初,晨风资本就联合其他投资机构投入了20亿元的资金,并成为了公司的大股东。
  这么些年,公司经过快速的发展,前后也经历了几轮增资扩股。
  最先投资的三家机构,已经获利退出。
  目前第一大股东是宋昌龙团队,股份占比为36%,晨风资本的股份占比为20%,梁玉芬、萧天放夫妇的股份占比为12%。其他还有一些中小股东。
  也就是说宋昌龙团队在公司的股份有所增加,晨风资本和梁玉芬、萧天放夫妇的股份有一些稀释。
  恒美科技的控制权依然在宋昌龙团队的手上。
  萧白知道恒美科技的宋昌龙和郭晓冬的关系不错,和蒋有为以及崔明达都很熟悉。
  就问道:“宋董有意让公司上市?”
  “是啊,宋董和老郭说了几次,原本是打算在内地的科创板上市的,后来我知道了这事儿,就让老郭去做了做宋董的工作,希望他们能来香港上市。
  目前宋董已经有点心动了,再加把劲这件事就能成。反正恒美科技以后还可以考虑在内地上市,A+H股是更好的选择方案,何乐而不为呢?”
  崔明达笑着解释了一番,他的这个想法倒是与萧白不谋而合。
  “这样吧,私底下的工作该做的还是要继续。我抽空约一下宋董,有些话我和他直截了当的说一说。”
  萧白的身份地位毕竟不一样,而且他父母本身就是恒美科技的创始人、大股东,可以和宋昌龙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哈哈,还真巧了!宋董下午会来香港,他说是要来公司坐坐,我估摸着他是想深入了解一下在香港上市的有关情况。”
  崔明达告诉萧白,宋昌龙下午会到香港来。
  实际上宋昌龙对于是在香港上市还是在内地上市,一直犹豫不决,所以才打算来香港摸摸底。
  “嗯,下午你和宋董聊吧,我就不参加了。回头我给宋董打个电话,晚上约他出去吃个饭,有些话在酒桌上更好谈。”
  萧白想了想,决定以更加轻松方式和宋昌龙见面。不管怎么说,对方是自己父母的朋友,有些问题还是要注意。
  晚上。
  萧白和宋昌龙在半岛酒店见了面。
  今天,萧白请宋昌龙吃西餐,因为要谈事情,所以两人还是要了一个包间。
  “萧董,你父母现在可是逍遥自在了,我这一把老骨头还得为公司的发展奔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呢?对了,他们两个如今在哪儿?好久都没和他们联系了。”
  宋昌龙聊起梁玉芬、萧天放夫妇,很自然的就和萧白拉进了关系。
  不过他也没说假话,最近三四个月他还真没有和梁玉芬联系过,梁玉芬一般都是年底来一趟公司,平时啥事都不管。
  “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星城,可能过段时间会去蓉城?说实话,我有时候都搞不清他们下一步会去哪里。”
  萧白笑着回应道,然后举起酒杯示意了一下,然后喝了一口红酒。
  “哈哈,反正他俩的身体好,没事多动动也有好处。萧董,目前公司的各方面情况还不错,营收和利润指标都可以称得上良好。
  不过,接下来我们计划上马一条300mm晶圆片的生产线,扩建一条6英寸SIC晶圆片生产线,资金压力就比较大。
  因此,我考虑尽快让企业上市,现在的问题是在内地上市呢,还是在香港上市?你有什么建议?”
  宋昌龙也抿了一口酒,放下酒杯之后,终于把话题引向了公司上市这一方面。
  在内地上市难度比较大,但是企业的估值高。在香港上市相对要容易一些,但企业的估值偏低。
  他犹豫不决就是因为这个。
  “宋董,在内地上市可能要等较长的时间。我有两个建议,你可以考虑一下。
  首先一个就是一门心思在内地上市,但为了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可以先发行一部分企业债券。
  另一个就是快速在香港上市,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了,在回到内地上市。这样的话,公司就成为了成功发行A+H股的企业,其实也不错。”
  萧白没有藏私,给了宋昌龙很实际的两条建议。
  这两条建议不管采纳哪一条,都能解决恒美科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极具可操作性。
  “萧董,你的建议非常好!我之前考虑的就没有这么全面,看样子我很快就能作决断了。”
  宋昌龙未必就没想过这些,只不过他本身的融资渠道有限,比如像发行企业债或者到香港上市,他都没有太好的路子。
  但既然萧白当面提出了建议,想必对方不会袖手旁观,他的心里一下子就多了几分底气。
  从他个人来说,他还是希望能在内地上市。
  不过,宋昌龙没有当场做决定,他需要回去之后和自己的团队好好商量一下,另外还得征求一下梁玉芬的意见。
  梁玉芬即便是退休不管事了,她依然还是公司的大股东。
  当然,晨风资本或者说萧白的意见也必须要考虑,但听萧白的意思,对方似乎不在意宋昌龙会如何选择,那他的自主性就更大一些。
  随后,一直到这顿饭结束,萧白和宋昌龙都没有再提公司的事儿。
  周一。
  萧白一早就来到了盈盛投资的办公室。
  他最近打算在香港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