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所谓拍卖只是个说法,一般只要交了罚款就万事大吉。而友达微电子又是合资公司,只要市里点了头,车辆上牌还真不是啥大问题。
“那就这么办吧,回头去把罚款交了,我让人把两辆车送过来。”
萧白觉得买两辆车还是有必要的,自己肯定要留一辆车专用,还有一辆车交给徐长青,怎么安排随他。
徐长青笑着点点头,随即去找秦毅,让他去处理这件事。
第二天上午,赵丽娜派人送过来两辆“蓝鸟”,车款她也暂时没拿,说等这边办完手续再说。
“萧董,又有两个人前来应聘财务岗位,你要亲自参加面试吗?”
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人事部,两个人事专员暂时放到了秦毅的手下,因此,招聘的事情也归他管。
萧白这两天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秦毅就像是公司的大管家,什么琐碎的事情他都要负责,整天忙得不要不要的。
“嗯,我马上过去,秦部长,人事这一块的架子还是要尽快搭起来。回头你再去发一则招聘信息,人事部部长的岗位不能一直就这么空缺下去啊。”
萧白希望尽早设立人事部,未来包括企业招聘在内的人事工作还很繁重,不能总指望秦毅一个人。
秦毅应承了一句,就先去了会议室。
萧白随后也赶了过去,有三男六女前来应聘财务岗,而公司目前只需要一名主管会计、一名成本会计以及一名出纳。
别说是现在,即便到了十年后的九十年代末,外资公司、合资公司依然是很多人求职的首选。
萧白这会儿,亲自主持面试的是主管会计的岗位。
第一个进来的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学历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此人脑子似乎有点过于灵活了,张口闭口都是在谈如何避税的问题。
萧白耐心的听完,没有打断她,然后让她回去等通知。
实际上,他在心里已经在对方的名字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叉。不是说有避税意识不好,合理避税是国际上各大公司通行的做法。
但凡事有一个度,财务管理可不仅仅只有避税这么一件事情。
很快,前面四个人的应聘就结束了,萧白都不是太满意。不是学历和工作经验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
四个人当中,起码有三个人都能胜任成本会计的要求,但距离萧白心目中主管会计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秦部长,这几人当中可以挑选出来一名成本会计,回头你和徐总定一下就可以了。现在请最后一名应聘者进来吧……”
萧白交代了一句,秦毅就让人把最后一名求职者叫了进来。
最后的一名求职者,是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他个子很高,看起来比萧白还要高一点,偏瘦,戴一副黑框的眼镜。
“我叫穆子元,83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嗯,现在叫上海财经大学了。毕业后在奉天重型机械厂财务科任职,今年辞职后来到特区。”
这个叫穆子元的男人,说话很利索,三言两语介绍完自己,然后就谈了谈自己对于财务工作的理解。
第166章 承包半导体厂
“财务工作不仅仅是记账这么简单,也不是光想着走歪门邪道去避税。我认为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做好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为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提供真实详尽的数据参考。”
穆子元对于财务工作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所以他在原单位一直都不受重用。
今年因为一件小事,单位领导将他调离了财务岗位,这才促使他辞职离开家乡,来到了特区寻找机会。
萧白对穆子元此人的印象不错,随后又问了一些问题,对方都对答如流。
“穆子元先生,欢迎你加入我们公司。”
萧白当场拍板,决定让穆子元担任公司的主管会计。
穆子元还有点发愣,前面几位面试完出去以后都说让回家等通知,怎么到了自己这儿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咳咳,穆先生,这位是公司的董事长,萧董。我是公司行政部的主管,秦毅。欢迎你加盟本公司。”
秦毅坐在那里看得着急,刚才说的不是挺好的吗?怎么到了关键的时候,却一直在发愣呢?
于是就开口提醒了对方一句。
“啊……谢谢萧董,谢谢秦部长。我以后一定会努力工作、把好财务关的。”
穆子元随即反应过来,赶紧起身,冲着萧白两人微微鞠了一躬。
萧白笑着走上前和对方握了握手,财务这一块他必须要能掌控住,要不然他也不会亲自来参加面试。
“嗯,好好干!企业是不会亏待有能力、有贡献的员工的。秦部长,接下来还有出纳岗的面试,咱们加快点节奏。穆主管先到外面休息一会,等我这边忙完了你去我办公室一趟。”
萧白笑着打发走穆子元,就和秦毅一起面试最后一个出纳岗位。
这个岗位有四名求职者,萧白从其中挑选了一名业务能力尚可、青春活波的年轻姑娘担任出纳。
今天的面试工作就全部结束了。
回到办公室,萧白让王铁军去把穆子元喊过来。
“穆主管,我希望你能把公司的财务重担挑起来。我呢,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经常不在深海,因此,财务上的事情你要定期打电话向我汇报……”
萧白的意思很明确,日常工作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财务这一块他不会当甩手掌柜!
这就要求主管会计必须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而不是稀里糊涂的不明所以。
“萧董你放心,我是你亲自招聘进来的,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我都必须对得起你的信任。”
毕竟是从大型国企下来的,穆子元这点觉悟还是有的。只要萧白不让他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他应该听谁的话这还用考虑吗?
“嗯,那我就放心了。你先回去准备准备,明天早上来公司办理入职手续。”
有些话点到为止就可以了,萧白随即打发走了穆子元。
实际上公司的事情,萧白和徐长青早有默契。比如今天财务人员的招聘,徐长青干脆连面都没露。
公司运转起来之后,日常的工作就由徐长青负责。等开学了,萧白还要回学校上课,他自然不可能长期在深圳呆着。
晚上。
王川富打来电话,说他的那两个朋友到了,问萧白有没有时间出来坐坐。
萧白也觉得应该提前和王川富的两个朋友见一面,总不能直接让人家去公司应聘吧?
这两人要是能堪大用,那绝对属于萧白的嫡系。他目前手上缺少的就是技术人才,他不希望公司几年以后出现动荡,那就必须要有人在技术上能压过徐长青的7人团队。
最起码也得并驾齐驱才行。
要不然公司的两位股东(萧白和徐长青团队)之间,手上所掌控的技术力量长期失衡,未来会发生什么事都不好说。
在萧白曾经的那个时空,徐长青团队就是和宝岛商人施存义,于80年代末共同组建了一个合资公司。
但二者之间的合作没能一直维持下去。
8年以后,徐长青团队出走,组建了自己的公司,最终发展成为了国内模拟集成电路行业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
而施存义失去了技术团队,只能是黯然出局,并于同年(1997年)将合资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徐长青等人。
晚上。
萧白订了一家海鲜酒楼,特意给王川富的两位朋友接风洗尘。
几人见面,少不了要喝酒来联络感情。
萧白发现王川富的这两位朋友都挺能喝的,不过他俩的性格却截然不同,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但说起技术上的事情都是滔滔不绝。
魏小楼就是那个性格外向的人,他是帝都本地人,嘴皮子本来就很油滑,再加上离开了单位之后,天高任鸟飞,说话更是荤素不忌。
“我特么还不信了,离开了单位的那一亩三分地,我就得出去要饭去?这不,萧董就愿意收留我。没啥好说的,兄弟这条命就卖给你了,来,咱们一起干一个……”
魏小楼是搞工艺的,他最早研究的是双极型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后来又在清华大学的半导体车间研究MOS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
设计他也懂,是难得的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的全能人才。
“小楼说得对,我们不能让萧董失望。干了!”
另一位叫杨虎,他专攻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基本上有人举杯他就一口闷,是个实在人。
“小楼,虎子,你们二位也别一口一个萧董了,未来公司还得多多借助你们的聪明才智呢。”
萧白和魏小楼杨虎这么一聊,基本上就能判断出他俩的理论功底还是很深厚的。
至于实际的工作能力到底怎么样,还需要时间去了解,估计也不会太差。
整个晚上,萧白都没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董事长。他看在王川富的面子上,把他这两个朋友也当成自己的朋友在对待。
不过,即便是魏小楼这样外向的性格,一样不会太过逾越。
“阿白,我马上就要回帝都了,他俩我可就交给你了啊。希望你们能好好的相处,一起努力把公司做起来。”
等酒宴快结束的时候,王川富拜托萧白对魏小楼两人多关照,毕竟人生地不熟的,他们也是头一次来到特区。
“放心吧,我会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对待的。”
萧白没有说太多,生活上的事情他可以尽量照顾两个人,但工作上的事情还得靠他们自己。
第二天。
魏小楼和杨虎就到友达微电子公司报到,他们的住处也安排在了公司宿舍。
公司目前人数较少,住宿条件还不错。他们两人各自分到了一个单间,其实连徐长青也是差不多的待遇。
这几天,徐长青在忙着接待丹市半导体厂的几位领导,具体的谈判工作萧白没有参与。
他倒是和那几位厂领导喝过两次酒,就一个印象,这帮家伙真是忒能喝了!
7月底,友达微电子公司和丹市半导体厂签订了承包协议。
按照协议,丹市半导体厂的一条3英寸生产线将会以每年120万元的价格,承包给友达微电子公司。
需要的生产人员由友达微电子公司自行负责,也可以从厂里聘用,但人员工资由友达微电子公司负担。
另外,生产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友达微电子公司承担。
说白了就是友达微电子上交了承包费之后,承包期(五年)内半导体厂什么都不管。
双方签了字之后,萧白特意请大家去燕翅楼吃了一顿。又带他们去东湖宾馆享受了一番K歌的乐趣,然后才把一群人送走。
“萧董,咱们的人马上就要去丹市,是不是开个会把具体人选定下来?”
等丹市半导体厂的人走了之后,徐长青就找萧白商量派人接收生产线的事情。
“别开会了,咱们两个定一下就成。我先提个人选,让魏小楼去,他不是一直都是搞工艺的吗?模拟、数字集成电路都接触过,就让我们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水平。”
萧白不喜欢文山会海,这种事情直接敲定就得了,有啥好商量的?轮到谁谁就得去,没条件好讲。
“也是,呵呵。除了魏小楼,再让裴良成和陶西一起去,有他们三个在基本上就不会有大问题。”
话是这样说,徐长青其实是对裴良成和陶西有信心。这两人都是他7人团队中的一员,他很了解二人的技术实力。
至于萧白推荐的魏小楼,他总共也没接触多久,实在是谈不上了解。但既然是董事长开口了,他当然也不会唱反调。
“嗯,半导体厂有成熟的技术人员,稍微磨合一下就能用。那就这样吧,让他们几个马上动身,去丹市!”
萧白大手一挥,定下来这件事。
目前,徐长青的手里已经有了几个完整的产品设计方案。产品是为彩电做配套的,包括信号放大IC和电源管理IC等。
这部分产品,徐长青已经找好了客户,他这两天就会去苏省和人家签订供货合同。
其他的设计人员,在萧白的建议下,他们会研究一下收录机需要用到的一些产品,像录放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立体声解码IC以及电源管理IC等。
收录机和彩电所用到的模拟集成电路IC及其周边元器件,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总体上都在一个大框架之内,研究设计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第167章 万事开头难
目前,友达微电子的技术人员包括徐长青等7人在内,一共有了将近20个人,技术实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这20人当中,除了魏小楼和杨虎之外,王成祥教授介绍过来了三个人,赵启明介绍过来了四个人,萧白是照单全收。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全国共有68家搞IC设计的单位,包括公司、大学、研究所和整机单位的设计部门。可以说人才难得,暂时还轮不到友达微电子这样的公司挑挑拣拣的。
其实,从单位上下海的这些技术人员,技术实力都不差,萧白和徐长青也都没有啥不满意的地方。
“老杨,晚上跟我去个地方,我给你介绍几个朋友。”
徐长青去了苏省,萧白暂时还不好离开,不过公司的事情他正在逐步的放手,反倒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累了。
这天下午下班,他让王铁军叫上杨虎,然后三个人一起上了蓝鸟车。
公司买的两辆蓝鸟车都已经上了牌照,其中一辆车给了徐长青,还有一辆就成为了萧白的座驾。
廖辉是王川富呆过的那家电池公司的员工,今天他打来电话,说想和萧白聚聚。萧白答应了之后,就准备带杨虎一起过去。
魏小楼去了丹东市,杨虎一个人留在这边也没什么朋友,萧白就想着带他一起出去散散心。
6点半。
蓝鸟车停在了一家小饭馆的门口,萧白下车之后便带着杨虎和王铁军走了进去。
杨虎四下里瞧瞧,这不就是一家大排档吗?没想到萧白还会来这样的地方吃饭。
这其实是他不了解萧白,萧白和廖辉他们几个曾经在夜市上,还不一样很欢乐的吃烧烤喝啤酒?
“萧董,这边……”
好在屋里有风扇,要不然肯定会热死人。
廖辉等人一身短打扮,坐在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