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仅仅是生产钨丝,而且还得纯钨粉以及切削加工用的硬质合金!
  成都有着一家硬质合金厂,但是这家厂生产硬质合金刀具并不怎么样,成都工具厂能够提供的,也都是以前苏联提供的那些技术,对于更难加工的各种新材料,诸如钛合金,高温合金甚至不锈钢等材料的零件加工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
  高精度加工,不仅仅需要机床设备,更需要优秀的刀具。
  材料,依然是关键。
  基地里面正在进行那些数控机床的测绘问题,为接下来的改造做准备。而刀具材料,绝对不能够再使用进口的。
  这东西不仅他们自己需要用的多,以后国内的机械行业发展起来也得靠这个,仅仅是刀具这一项,尤其是高级的加工刀具,中国每年都得花费上百亿美元的外汇!
  “刘主任,目前我们展开这么的项目,是不是步子有些太大了?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能力,经验什么的也没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对于刘一九的这些意见,陈向伟很是担心。
  当年大干快干就让很多项目废掉了,结果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开始可是说仅仅是生产纯钨,仅仅是向兄弟单位提供高纯度的钨粉,就能养活这家厂了。现在在纯钨生产工艺设备刚准备完成,就开始要弄硬质合金生产,这怎么能够不让他担心?
  郑浩听到这话,顿时就有些不乐意了:“老陈,这是领导班子开会讨论的决定。754厂这么多人,原本生产原材料的车间也就只有一两百人,其他的这些人难道都靠着厂里面养着?必须给他们找事情干。”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痛的问题。
  “郑主任,可是他们都只是普通的拉丝工人……”陈向伟很是为难地说道。
  “这不是问题,拉丝这种没有技术含量,成本高,利润低的工作,交给国内其他的兄弟单位就行了。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先保持一定的生产能力,754厂几十年来就一直在弄钨材料方面的技术,对于钨的各种特性比较了解。我们必须在这方面上寻找出路。国家要发展,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就必须得有先进的高性能切削刀具,这样一来,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刘一九解释了一番,庵后没有再说什么。
  这事情,确实是他临时想到的。
  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打算让754厂干这个,在刀具研究方面,需要经验丰富的材料专家。基地的二区有,754却没有多少。
  陈向伟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再说什么。成都有着一家专门的工具量具厂,在自贡那样同样有着一家专门生产切削刀具的硬质合金厂。他们再向这方面投入,最终就会有些浪费了。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够解决厂里面职工的生活问题,能否让大家生活得好,就够了。
  几人向着生产车间里面走去。
  这段时间,生产最初原材料,也就是把烧结成型的钨棒加热,然后加热到工艺温度,进行轧制,最后采用合金模具对加热的原材料进行拉细,一步步最终成为电灯泡里面的那种细丝,全程需要上百道工序!
  几乎每一部,都得需要加热。
  这对于能源消耗非常大,加工效率也不是非常高。
  在没有办法熔炼钨这种三千多度才会融化的材料的时候,只能采用这样的加工工艺。
  但是现在,这些生产线很多都需要停滞下来,厂里面对于用来进行金属烧结的真空炉,高频炉这些炉子要扩大生产,而炉体的生产技术则是来源于九一基地。刘一九着手对这些炉子进行了关键部位的设计,其他的都是材料区里面相关人员负责的。
  “陈厂长,这些炉子里面,最为关键的就是里面的大钨坩埚,别的不说,如果按照这工艺把大钨坩埚生产出来,仅仅是这个,每年我们都将会拥有超过十亿美元的订单……”对于大钨坩埚,刘一九非常重视。
  这玩意儿对于粉末冶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温度达到两千多的炉子里面,必须得采用纯钨的坩埚……


第262章 坚决不做原料出口
  “至于纯钼的小坩埚,必须得等到大钨坩埚加工完成之后,才能在有着大钨坩埚的真空炉里面进行高温烧结,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锅的性能达到我们的使用要求……”刘一九叹了一口气,这些东西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如果没有他,仅仅是大钨坩埚这一项,就得等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国际上开始大量关闭污染重,耗能高,利润规模缩小,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的各种钨钼制品工厂,把生产订单交给中国,甚至在中国国内进行生产,中国也才有了这样的机会。
  纯钨坩埚不像别的,这东西必须经过高温高压进行数十小时烧结,然后还得经过机械加工。
  技术难度大,纯钨制品,尤其是庞大的坩埚,会因为壁薄,能承受的力非常小,稍微不注意,整个坩埚就会碎掉或者开裂。而直径数百的这些大钨坩埚,加工难度更是因为随着直径增加长度变长,壁厚却没有什么变化,稍微不注意,这玩意儿就彻底废掉了。
  一旦有碎裂,或者在烧结的时候出现材料缺陷,整个坩埚都废掉了。
  一台真空烧结炉,高频炉三五百万,仅仅是这个坩埚,就得占据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成本。
  “刘主任,这一个锅就得要七八百公斤的钨粉,这成本可是不低……”陈向伟不知道他们的计划,但是却知道这成本会有多高,一吨纯钨粉就得二十多万,加上各种成本,绝对不会便宜。
  听到陈向伟的话,在一边的郑浩嘴角不由咧了咧。
  一说到钱,他就肉痛。
  刘一九却摇了摇头,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产原材料,而且从基础开始直到最后。即使废掉了,再把这些纯钨用化学药剂反应成蓝钨重新制备就是了,我们消耗的只是人工以及能源等各种加工成本。任何产品的研究开发,都是必须的!更何况,在等静压之后的毛坯粗加工时候的粉末,可以用到硬质合金刀具里面,不需要再回去还原了……”
  对于这种东西,刘一九还是了解的非常清楚的。
  共和国对于钨的研究,到了最后基本上是世界各国最强的,因为这个国家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钨资源的储备,在二十一世纪之后,欧美各国为了把自己国内的矿产资源封存下来,就开始大量从中国进口这些成本虽然高,利润却因为中国内部竞争激烈的产品……
  “这些坩埚成本这么高,是不是有些浪费了?”郑浩最希望的就是刘一九能够把这方面的投入给取消了。
  他们手中的钱,真心不多。
  “浪费什么浪费?你以为我真的仅仅是因为不爽美国人才让他们到成都这边来?我们的新型炮钢需要重稀土,而我们的制导系统需要轻稀土,这些都是无法跟纯钼坩埚断开联系。美国人以及苏联人目前还没有研究到这方面来……”刘一九的意思非常明显。
  共和国要从美国人手中获得大笔的外汇,仅仅靠着初级矿产资源以及工业原材料制品,甚至是代加工的费用等等一切都是来的太慢了。
  为了让共和国在初期的时候扩大外汇来源,他不得不被这些美国要八十年代末期就是年代初期才弄出来的技术以及工艺展现给美国人。当然,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如果不让上面的首长们了解到稀土工业以及其他的一些国家没有研究的战略资源的价值,共和国这些矿产资源依然会被私人给胡挖乱采,最终被美国以及日本利用中国人喜欢内斗的特性相互压价,仅仅以白菜价出口到日本美国。
  日本这个小国家在有机会的时候拼命地从中国进口稀土矿,然后囤积起来。
  很多的电子产品,尤其是军用电子产品,必须用到稀土元素才能提高性能。导弹的精确制导,更是没法离开一些轻稀土元素。
  而炮钢的性能提升,新型的装甲材料,甚至是高温合金这些基础,加入不同的稀土元素,展现出来的性能就会变得非常不一样。这种材料的特性,就是到了刘一九的那个时代,都没有完全研究出来。只不过,一些能源武器,必须以一些稀土元素为基础。
  可惜,那个时候,共和国土地上原本丰富的稀土资源,已经被国内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混蛋们给挖空了。最终不得不把目光投入到海里面……
  “这东西卖给美国人?刘主任,这不太可能吧?毕竟美国的技术可是比咱先进了太多了……”陈向伟可不认为他们的这种东西能够出口到美国那样的先进国家。
  刘一九没有说什么,这种事情,国内很多的人都不会相信,他们把一些宝贝不重视,结果关键的东西都让日本以及美国人给学到了,最终,却成了别人的东西。
  设备车间非常忙碌,主要就是为了生产一些钨钼材料的设备,主要就是各种炉体。
  至与轧制使用的整体机器设备,他们是制造不出来的。
  里面的各种设备改造,已经进行了不断的时间。
  “小刘,这些东西真的能行吗?到时候如果美国人不要这些,咱们可就真的得傻眼……”郑浩跟刘一九在754厂逛了一圈,各种改造什么的他们没有必要再去插手,要是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就别指望能够干一些别的什么事情了。
  在七五四厂里面看了改造进度之后,比他们想象的速度还是要差了一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这边不比得山里面。
  755厂,成都为数不多的电子厂,这家厂规模跟754厂差不多,生产的那些二极管什么的对于现在的九院基地也没有什么用,不过很多的电子元件,这边倒是可以生产。
  尤其是计算机芯片以及雷达上面需要使用的一些电子产品。
  基地里面的一些设备已经通过火车运到了这边,这边将会建设成为一家硅圆晶生产线。同时,以后芯片的生产也会放到这里面,现在这些厂,投入最大的就是754厂跟755厂,当然,还有重庆的国营嘉陵机器厂。
  对于工厂未来的前景如何,在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女干部的时代,755厂厂长段慧敏也没有把握。
  她没有别的管理者那样的野心,只是希望能够让这家厂不倒闭,给职工能够发得起工资什么的。上级主管部门让改造,她自然也就按照要求去做了。生产的东西,她即使一点都不了解,也不影响她认真执行这些任务。
  “段慧敏不错,执行力比较强。”郑浩看到754厂内部的情况,跟最开始他们到这边看到的那一片衰败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整个工厂里面的环境都变化了不少,工人没有事情干的时候,就在里面组织学习,而不是如同以前那样坐在一起打扑克或者一帮子女职工坐在一起一边打毛衣一边聊天,旁边也没有光着屁股的没有上学的小孩子满厂房到处乱窜。
  “也就只能当一个工厂管理……”刘一九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人,当厂长,如果上面没有九院的领导,九院没有他刘一九,最终也只能是面临破产的命运。
  “754厂的这些东西咱们不让美国人知道?我觉得,这样的产品,才是他们最为需要的,也是目前我们能够换取大量外汇的东西。国内也没有多大的使用量,咱们可以先行向他们提供圆晶……”郑浩跟刘一九在755厂里面查看了各种进度,也听取了段慧敏对于工厂七专技术协议推广的工作进展,这些工人原本闲置了很长时间,现在有了希望,自然就得很好地努力。
  这个年头的人,都比较单纯,没有多少人希望光拿工资不上班。
  “做原材料生产?这种事情,咱们绝对不能干!”刘一九坚决反对着,“要出口,我们也得出口成品,等到后面我们的芯片开发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专门为欧美民用市场开发一些芯片出口,而不是只出口圆晶这种材料。一旦在上面加入了电子电路,这个价格将会翻很多倍……”刘一九才不会同意这些公司去做各种基础材料供应。
  除非高温合金,钛合金,硬质合金这些国内技术不够,产能不足的超级材料。
  “可咱们要是不能尽快让755厂有出口才产品,国内,能够生产一些什么?”郑浩苦恼地说道。
  他兜里面就只有那么一点钱,现在没有过去多长时间,就已经有好几百万不在了。
  “这个我现在已经有了眉目,我再考虑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到时候咱们再说吧。放心吧,这些厂,也就初期的时候会困难一些,只要产品对路,最后我们只会嫌我们自己的生产产能不足,而不会觉得这些是负担……”刘一九叹了一口气。
  然后看了看手腕上的表,美国人要到了。
  几人离开了工厂,回到了招待所,今天晚上他们要接待美国人,或许今天晚上就会重新开启谈判。


第263章 损害国家形象的刘一九
  运载着美国人的飞机到成都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成都机场很是破落,毕竟这是曾经二战时期修建的物资转运机场。这些年国内并没有大规模地投入经费修建这些机场,军用机场的太平寺以及凤凰山机场倒是投入了一些资金,也是不多的。
  谁叫这边属于战略大后方呢!
  “中国人的这种状况,实在是太落后了。这样的机场,根本连大型飞机都没法起降!”对于这个破落的机场,美国人摇头不已。
  也只有那些老式的轻型战斗机能够起降。
  “是呀,真不知道,他们要我们的战斗机干什么?进行研究?中国人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话说用来部署他们的空军,从而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只是,重型战机在中国的这些只能起降轻型飞机的机场上面能不出问题吗?”
  一众人对于中国的这些情况,很是没有好感。
  他们甚至认为,刘一九那混蛋要这些东西或许都是为了心理上的平衡。
  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先进的重型战斗机,就连轰炸机,也都是轻型的。他们生产不出来!
  跟刘一九接触的几人没有说什么,当初他们吐槽中国解放军装备的军车性能太差,外面的路实在是垃圾的不行,结果这那年轻人给噎得他们连话都说不出来。曾经,美国也是一步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