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主任,您来了?”陈洋没有想到,到了九院基地这边,刘一九直接让他从于明江手中把坦克炮项目给接手了。
于明江现在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是放到了火控系统以及炮稳系统上面。
“我已经跟成都军区那边联系了,希望他们能够安排,在最近几天让我们的坦克炮进行实验。与此同时,还要负责对我们的炮侦雷达进行实战测验……”刘一九点了点头。
坦克炮已经搞了不短的时间了。
他们需要测试的不仅仅是坦克炮整个系统,更重要的是测试这些坦克炮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反正这次过去,准备了一千发的炮弹,就是为了能够测试他们新型炮钢的使用寿命。
给美国人的新型炮钢样品,是没有加入稀土的。
自己用的,则是加入了稀土元素。
“现在就开始实弹测试?是不是太早了一些?现在我们总共也就只生产了三根合格的炮管出来……”在一边的姜明皱着眉头问着刘一九。“我们这炮采用了不少的新工艺,而且对于老毛子的炮,技术上面也没有吃透,是不是再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验证以及进行静力测试?”
“不用了,咱们的理论验证不是没有问题么?这些炮,必须得尽快完成检测。巴基斯坦人现在催的很厉害……”刘一九抚摸着工作台上面没有上漆的金属炮台,冰凉的感觉从手心直接透入心底。
这玩意儿,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检验出真正的性能。
他自认为自己从记忆中画出来的图,并且经过自己的修改是没有问题的。这些坦克炮采用了炮身自紧工艺,同时炮箍这些小细节的问题都进行了改进。整个内膛的镀铬层厚度也是提高了不少。
唯一的就是生产效率太低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毕竟他们这边也没有太大的生产能力,不是专门的炮厂。
炮台上面是没有加装炮管的,下面的自动装弹机构没有隐藏起来,整个炮塔下面环形布置着一圈竖直放着的炮弹,整个机构不仅有着液压控制,同时也能够在液压控制出现问题的时候采用机械控制,只不过那个时候坦克的设计速度将会下降不少。
“刘主任,你们这设计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如果在战场上,我们的部队将会因为拥有比敌人更快的射击速度以及更高的准确性而赢得战争的胜利!”巴基斯坦军方派到这边来合作,学习的坦克炮专家穆罕默德·塔卡·艾克斯,几乎每次见到刘一九,都会毫不犹豫他对于这款还没有经过射击实验的坦克炮的赞美。
巴基斯坦国根本就没法设计生产处身管长度超过四十倍的加农炮炮管。
超过四十倍口径的长身管坦克炮,都是加农炮,现在采用45倍的长身管坦克炮的国家并不是太多。
也就只有美国跟苏联。
刘一九笑着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家伙的恭维,真心已经免疫了。
“四十五倍径的身管长度,…8°~~+20°的高低射界,360°方向射界,实在是太完美了,尤其是每分钟8到10发的射速,要是阿三知道了我们拥有这样的坦克,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哭……”恭维在继续,刘一九脸上依然挂着笑容,即使心中不爽,但是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他听了至少十次的恭维话。
“艾克斯,这些炮现在还没有进行实地射击,具体性能还不知道呢……”姜明苦笑着看了看一脸享受的刘一九,对着这个五十多岁的巴国老头说道。
“不是说马上就要进行射击实验吗?我非常期待。尤其是在中型坦克上面加装这样的大炮,实在是太有创意了。如果投入到克什米尔高原上面,将会组成钢铁洪流把阿三的侵略军全部赶出我们的国土……”老头子越说越是兴奋。
到了最后,刘一九都只能无奈的摇头。
如果不是看在上帝的份上,他绝对会直接提起一枚炮弹把他的嘴给堵上。
这家伙是一个典型的战争狂热分子。
“这炮的各种理论检测没有问题吧?炮击试验的时候,把三根炮管全部带上,第四根应该快要出来了吧?”基地里面生产的炮管,实在是太慢了。
由于工艺的改进,而且都是实验性的生产,前面生产的炮管,基本上每个批次也都是一根。
坦克炮的炮管并不是一个整体。
即使有着非常强的深孔加工技术,都是无法把长达五六米甚至更长的炮管一次加工成型。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加工成本。
于是乎,炮身自紧工艺就在滑膛炮对于膛压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出现了。
炮管加工技术,工艺看起来并不是非常复杂,因为就是加工一个外圆,一个内孔,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但是这内孔只有120毫米的直径,却长达数米,车床根本就加工不了,因为刀杆伸的越长,刚性也就越差,在进行切削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让刀现象。于是,只能在铸造之后直接利用本来属于精加工范畴的拉床进行拉削,这样一来,不仅加工时间长,成本更高。
一把拉到的生产成本,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这些东西,都是看起来非常简单的。
但是,这些细节问题,对于整个坦克炮的性能影响非常高,炮弹的出膛速度,首发命中率以及射程等一系列,都是对于加工质量有着非常高的影响。
变成要求,就是要求炮管内壁必须得非常光滑,而且还得耐磨,否则,就影响到炮管的使用寿命。
欧美各国的坦克炮,寿命是五百到一千发,超过六百发,准确度就会降低很多了。
而苏联的坦克炮,寿命基本上也就三百发,过了三百发,准确度就降低,到了五百发,就会彻底报废。
共和国的技术来源于苏联,所以这也是共和国硬伤。
刘一九就是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他才对于这个这样上心。具体能不能解决共和国的这些困扰了未来数十年的问题,就看这几根炮管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设计理论,加入稀土元素的新型炮钢生产出来的45倍径身管的坦克炮,使用寿命能够提高到一千发以上。准确度将会在八百发左右开始逐渐降低,打了一千二百发之后,炮管基本上就报废了。
当然,如果全部打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玩意儿估计也就只能打六七百发就得降低准确度。
“那根炮管估计赶不上了,目前还在进行镀铬处理,镀铬之后,还得进行精加工……”陈洋苦笑着说道。
“等这边实验如果成功了,陈工,你到2983厂去一次,那边目前开发55倍径身管的152毫米加榴炮陷入了困境……”刘一九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一定得让他们多生产多少炮管。
积累生产经验,才是最为主要的。
2983厂的野心非常大,原本只是生产迫击炮的,现在直接上马了152毫米的重型加农榴弹炮,如果不是刘一九阻止,甚至他们会搞155或者更大的。
这也是因为当初郑浩的支持。
为了这个,刘一九甚至亲自给他们画了不少关键部位的图。
在目前来说,生产自走火炮有些不是很现实,但是生产拖拽式的重炮,这绝对不是问题。
第376章 腰杆硬起来了的中国技术引进谈判团
在中国方面迅速展开的各种军事科技研究的时候,共和国的领导们,为了加快国内的研发速度,在跟美国建交之后,利用欧洲各国政府跟着对中国政府示好的机会,秘密地派遣出了一个谈判团。
其目的,就是为了从欧洲引进一些军方大佬们眼馋的基础。
比如,大口径的坦克炮。
比如,飞机的火控雷达以及发动机。
比如,各种共和国生产不出来的先进材料工艺等等。
而这一切,都是刘一九的意外崛起而引起的。国内其他的单位成绩在九院面前简直是没法比的。九院虽然现在出来的东西不多,但是他们里面现在可是已经涉及到了陆军主要装备,同时触角已经开始向着空军装备伸去了。这种事情,对于军方大佬们来说,是非常希望看到的。
可问题是九院自筹资金,他们的资金情况跟整个国家军工体系相比,如同一个婴儿跟一个成年人,结果婴儿有了成绩,成年人还在原地踏步,这样的事情,大佬们怎么能容忍?
而且,在远东地区的那一场知道的人不多的特种战争,以及越南战场上一些新装备所取得的成果,虽然说没有报道,但是不管苏联人还是美国人,他们都知道中国手中有了非常强大的武器。
于是,苏联对于中国的压力更大。
同样,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于中国的态度变得更好了。本来要等到里根上台之后才会开启的和平典范,已然在中美建交之后随着中美之间关于云爆弹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军事技术合作谈判而悄然开始了。
云爆弹这种大威力的东西,欧洲各国依然是想要的。所以,他们同样对中国军方抛出了橄榄枝。
至于巴统禁运,见鬼去吧,只要能够从中国人手中骗到钱,从中国人手中骗到他们的技术,这些都不是问题。
美国人说什么,根本就不管用,他们跟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技术交易,就不能允许他们这些小国也宰中国一刀?要美国真的敢跳出来,欧洲各国绝对不会再跟他们愉快地玩耍。如果某国脱离北约阵营加入华约,美国哭都来不及。
周鑫,共和国的一名后勤装备部的高官,就在众多人不知道的时候带着十多人默默的到了瑞士。
他们负责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从瑞士引进共和国最为迫切需要的辛柏林炮侦雷达,整个世界上,也就共和国炮兵部队是最为庞大的。
在二战之后,各国都开始大力发展坦克飞机装甲车,而共和国在这些技术装备方面发展非常慢,就把精力放到领导们非常热衷的大炮上面了。
炮侦雷达,这就是炮兵的眼睛。
尤其是在战场上面,可以根据敌人刚开始打来的几发炮弹就能够快速定位对方的炮位在什么地方,从而组织火力进行有效地打击。
“处长,这些老外明显就是欺负我们,一开口就两千万,还根本就不带少价的。谈了这么长的时间,还咬定要一千二百万美元……”陈蓉咬着牙对着正在皱着眉头不停地抽烟的周薪说道。
“如果让刘一九知道了,估计非得骂我们败家,他费尽心思才搞来两亿多美元的外汇,咱们这样去祸害。”作为主要技术评判的谢凌云,苦笑着说道。
一开始,他们到这边的时候,就是因为刘一九跟美国人达成了两亿美元的合作。
谁知道美国人一直都没有后续,他们以为谈判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国内却传来了刘一九再次跟巴基斯坦达成了两亿多美元的合作,而这些外汇已经到了财政部的手中。
国内马上就要改革开放了,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将会非常大,而且需要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以及装备用来促进整个国家的科技体系升级。
最终,军方跟政府达成协议,军方要引进技术装备,如同军方自己搞的那个实验,自己去搞外汇。
所以,军方要引入什么军事技术,就必须得看他们手中拥有多少的外汇。
清单密密麻麻,跟英国人谈过他们的线膛坦克炮生产技术,也跟法国人谈判过他们的坦克发动机技术,跟德国人谈过他们的坦克装甲技术,同样,也跟瑞士谈过他们的炮瞄雷达技术的引进。
结果,这些万恶资本家,居然狮子大开口,按照他们的价格,清单上面能够引进的东西,也就只能引入三分之一不到。
“他根本就不知道。再说了,他知道又怎么样?他自己说过他不要外汇保留权的。而且,军方不是把他的钱全部都以人民币的形式给了他们吗?”周鑫的嘴角一抽。
刘一九那小子,在军方高层可是如同一颗新星那样耀眼。
搞钱厉害,搞技术也不含糊。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再这样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我们在这边已经呆了半年的时间,虽然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住在领事馆里面,但是其他的时候这些经费……”陈蓉满脸的担忧。
他们在国外的住宿,车子的油费什么的那可都是钱。为了维护国家形象与尊严,还得准备礼服什么的,这半年时间呆下来,可是花了数十万美元了。
国内可没有这样高的花费。
他们的工资才一两百块钱呢,加上补贴,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不如平均下来一天的花费。
“明天继续跟他们谈!把价格提高到420万美元,另外,英国人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周鑫想了想,狠狠地把烟头在玻璃制成的精美烟灰缸里面掐灭。
“他们不会同意,这差距太大了。可惜,咱们国内生产不出来这些,要不然也不会受到他们的讹诈了……”谢凌云无奈地叹息了一口气。
其他人听到这个尽皆无声。
共和国能够生产出来,他们有必要跑到老外的地盘上来受这些洋罪?
虽然国内的生活并不比国外好。
第二天一大早,周鑫就起了床,很快收拾打扮好,这样的谈判已经经历了十多次,他并不报太大的希望。
“老周,今天又要谈判?”刚刚下楼,走到下面的大厅,驻瑞士大使陆定义手中就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进来。
“跟这些家伙谈判太难了,稍微不注意,就得丧失国家利益,而且,这些家伙在谈判中实在是太过强势了。如果不是我们国家必须得要这些装备,我宁愿回家种地……”深呼吸一口气,周鑫摇了摇头,很是无奈地对着陆定义说道。
陆定义是驻瑞士大使,这个国家虽然一直保持中立,但是在巴统禁运的压力下,也不会对中国放开一些军事技术的。
周鑫在外面,从来都是一副笑容,没有谁能够想到,下了谈判桌,进入了私密空间之后,这个中国北方的汉子一直都是愁眉苦脸。
“先看看这个,国内昨天晚上的电报,或许这可以让你高兴一番。”把手中的电报递给周鑫,陆定义笑着说道。
周鑫接过电报,还没有说话,跟着出来的陈蓉就撇着嘴说道:“估计又是催促我们的吧,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最多刘一九那家伙又搞了多少外汇……”
看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