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翅膀,用来打伊拉克人的飞机……”赵玉桐的话,让几位大佬顿时就目瞪口呆。
  尼玛,这样还能让飞机活?
  “而且,九院里面有很多的新材料,诸厚道告诉我,他们只需要解决平台设计问题,气动布局参照了米格…25,而且刘一九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议,甚至就连钱老,也根据他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这么说来,真的有可能一年之内就完成测试并且设计定型?”曾定远瞪大了眼睛问道。
  “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有完整的设计,而且也是基于歼七,只要进行生产,验证,试飞没有问题,那真的是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们缺的是基础,各种材料,各种设计的问题以及验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缺钱。如果我们一年时间内,不停地进行样机的生产以及试飞,改进之后就生产,这不是问题……”顾诵芬作为总设计师,自然知道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困难。
  他们哪里知道,歼八作为九十年代共和国防空力量的主体,刘一九自然是非常了解的。
  里面布局他不清楚,但是外形的气动布局,各种优点缺点,以及加装了多普勒雷达的歼八应该是什么样子,非常清楚的。
  611所需要做的就是个完善细节的设计。
  沈飞需要做的,就是在九院的资金下,拼命生产样机,而且还是不计成本地生产。
  “问题是他们能够给我们多少钱?”马继军提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他不会白给我们,但是,刘一九同志在我回来之前,就告诉我们,他们会订购至少四架歼…8II飞机,用于跟伊朗交换他们的F14。价格按照每架3500万人民币计算。如果我们愿意跟他们合作,愿意在从伊朗手中弄美国战机F…14,那么,一亿四千万的经费,将会在一个月内到账。”
  “他疯了?这样高的价格,伊朗人会买账?还有,伊朗的F14好像是买成八千万美元一架吧?七百万美元一架的战斗机,四架换两架,伊朗人有这么傻?”曾定远觉得,他一辈子的大风大浪经过,却没有这么一会儿心脏的压力大。
  “如果他能够在三年内向伊朗提供F14的零配件,在五年之内提供中国的仿制机呢?”虽然自己也是有着怀疑,觉得刘一九这是在吹牛,但是他不愿意放弃这一亿四千万的经费。
  整个中国军工系统的科研单位都缺钱。
  整个国家的科研单位都缺钱。
  刘一九那小子掌控的九院,则是地主老财。
  “疯了!这小子绝对是疯了。根本就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加工能力以及基础材料,都没有多大的可能能够完成这个计划。”
  马继军喃喃地说道。
  “或许,我们应该到成都走一趟。详细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并且看看这个妖孽的刘主任有什么建议。能否实现,通过跟他之间的谈话,他对技术的掌握,都能够了解到。毕竟,这小子学的东西太多了,杜彬对于刘一九也是推崇备至。”顾诵芬跟杜彬是同门师兄弟,杜彬如果不是当年的成分问题,或许也是一个研究所的总设计师。
  后来让他到秦飞,他自己却不愿意去。
  毕竟秦飞的基础比132厂更差,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航空人才缺口太大了。
  “那就走一趟吧。别的不说,为了这一亿四千万,我们也应该走一趟。这可是我们好几年的研究经费了。”曾定远点头。“老马,你怎么看?”
  军方穷,国家到处需要钱,能够拨付给各个研究机构的资金,也就少了。
  沈飞每年的经费也不过五千万左右。
  当然,这不是指真正用到研究上面的经费,实际上比这个数更少。
  毕竟,平均工资都还不到一百块钱呢。
  “那就去跟他谈谈,如果真的有可能,咱们也就陪着他疯狂一把。人一辈子,总得给自己留下一点老了之后还能向子孙吹牛的资本。”对于去成都,马继军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刘一九不知道,现在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单位来说,一亿多的经费多有吸引力。
  伊朗人在等待答复,他却把自己给关进了611所的设计室里面,拼命地回想关于歼…8II的各种技术细节。同时把改进之后的气动布局也给画出来了。
  而李锐,则是回基地里面去找黄青榆,让他带着脉冲多普勒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设计资料到成都来等着沈飞的人来。


第540章 三亿的经费,沈飞能拒绝?敢拒绝?
  “雷达方面的问题,我们先不说,这里是关于我们对歼…8II的一些技术细节构想,这上面是总体气动布局构想。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在跟伊朗人签订合同之前,我们必须得达成一致意见。毕竟,提供给他们的战斗机,合同上面会有详细的技术细节描述……”刘一九也不隐瞒是要出口到伊朗。
  整整五天的时间,他吃喝拉撒睡都在611所的技术设计室里面。
  取得的成果是喜人的。
  虽然,一开始他并不希望共和国大批量地装备这一点。
  然而,共和国跟美国在和平典范的82工程里面,50套机载雷达及火控系统和5套备份,总价值5。5亿美元。而雷达,仅仅是威斯汀豪斯公司配备与F…16战机的AN/APG…66雷达。
  这种雷达,最终也没有能够用到中国的军机上面,就是因为美国人的无耻,以及中国官员们在国际谈判上一厢情愿,忘记了巨大的风险。
  “这……”看到新的气动布局,顾诵芬顿时就震惊了。
  原本歼八战机的气动布局,采用的是三角翼布局,刘一九提供的新气动布局,居然在前面加入了鸭翼布局!
  就连尾翼,也都进行了更改。
  后面尾翼由单尾翼变成了双尾翼!
  已经完全不再是歼八的样子了。
  也就是说,刘一九的要求,是让沈飞在一年的时间内拿出一款全新的战斗机,这根本就不可能!
  不能连地面静压测试都没有做,没有吹风洞就直接生产原型机进行试飞。这绝对是不行的。强度结构测试,气动布局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检测试验的。
  “刘主任,这根本就不可能!对于重型战斗机,我们国家谁都没有经验。虽然鸭翼布局能够提供更大的升力,让战机能够在更短的距离起飞,并且让机动性更强,同时,双尾翼布局,也能够有效提高机动性,你对着也是非常了解的,应该知道实现的困难。我们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展开。要不然歼八也不会一直都进展缓慢……”这种气动布局是不错的。
  但是对于中国的航空工业,这种气动布局是陌生的。
  虽然非常希望对于这种启动布局展开研究,顾诵芬觉得,刘一九这根本就是在瞎搞。
  仅仅是这张图纸,就对刘一九的印象变得非常恶劣了。
  太不务实了,这种对于目前中国来说,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我知道不现实。这可不是歼…8II的气动布局,而是我们新一代的战机。融合了美帝F14的气动布局,或者说是F14的仿产品更加合适……”刘一九耸了耸肩,无所谓地说道。
  “……”众人无语。
  “行了,这个呢,是我们611所下一步的研究计划,F14的机动性,全世界都知道,就是因为这气动布局。对于中国来说,这种,确实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需要等到伊朗人把他们手中的F14给我们,才会展开。到时候希望601所能够跟我们在这方面展开合作。”刘一九盯上了601所的人。
  要不然,他才不会把这个气动布局给拿出来呢。
  只要601所动了心,他就有办法把人给弄到611不愿意回去。
  说完最后,也不把那张巨大的图纸收回来,虽然画了他十多个小时的时间。
  对着他身边的李锐示意,李锐直接就吩咐两名611所的设计人员抬了一块黑板进来。上面蒙着红布。
  掀开之后,一架单发的轻型战斗机三视图就出现了。
  相比歼八,以及沈飞的歼…8II,气动布局也有了比较大的改进,最主要的就是在飞机的主机翼前面加上了鸭翼设计。这让这架轻型飞机变得有些怪异。
  原本的进气口,也变成了矩形。
  “这样没有问题吧?虽然没有见过你们的设计图,这是我们这边的人员讨论之后的一些改进。前鸭翼的设计,就是为了让飞机能够更快升空,同时提高超音速飞行时候的稳定性,降低主机翼的载荷,有效提高机动性……”诸厚道仿佛一早就猜到了沈飞方面技术人员的反应。
  拿着教棍指着黑板上面的设计图案进行详细的讲解。
  顾诵芬以及赵玉桐等人则是苦笑了起来,难怪刘一九要先丢出一张重型战斗机全新的气动布局给他们看,估计就是担心他们拒绝这种怪异的设计。
  “另外,机头方向也有了改进,这是因为新的火控雷达的要求。这一点,需要研究雷达的黄青榆同志进行介绍。”诸厚道没有霸占讲台,而是把手中的教棍交给了黄青榆。
  黄青榆对于这种雷达并没有什么好感,他希望的是能够在飞机上面加装有源相控阵雷达。
  目前的相控阵雷达在小型化方面受到了影响,不过这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如果不是刘一九的要求,他才不会浪费时间跑出来介绍这种装备了也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的雷达。
  虽然,在轻型歼击机上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有些浪费。
  他没有对战机的图纸进行什么讲解,而是同样让人抬进来一块黑板放在边上,指着上面的图纸有气无力地介绍了起来:“这玩意儿就是脉冲多普勒雷达部件图,分为7个可更换部件,天线、发射机、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器、计算机及控制系统。用脉冲多普勒和单脉冲两种体制。工作波段在I/J,频率6…10GHZ,体积0。11立方米,重量110公斤,MTFF100小时,天线直径700CM,平面搜索距离:RCS=5为75公里,扫描范围+/…60度。工作状态包括:空空、上视、下视、格斗和自动。空地包括:空地测距,真空波速绘图多普勒波束锐化、地图冻结及辅助导航和对海搜索等功能,空空包括……”
  “新的火控系统要求对于座舱也进行修改,不仅有平显,还有多功能显示器的加入。多功能显示器的主要作用于计算机组合导航,比如多普勒—惯性、飞行中对准、地面定位系统—惯性等和操纵、火控、燃料管理等辅助任务……备份为姿态航向基准系统……”
  黄青榆有气无力的介绍,却让来源于沈飞的几名技术人员手中的笔一直都没有停过。
  刘一九听的只翻白眼。
  这老东西,简直是太不把任务给当成一回事情了。
  “所以,机头前面需要有比较大的改进,要不然这玩意儿装不上。”接着黄青榆的话,刘一九站了起来,“虽然有着比较大的改进,但是目前,我们的高空高速战机需要美国人的航电系统,所以,我们需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改进工作,并且试飞,检测这种设计的合理性。”
  刘一九的话,让不懂技术的沈飞厂长跟书记云里雾里。
  从诸厚道开始,他们就晕了。
  黄青榆有气无力如同宣读教科书的讲解,让他们更是在云里雾里。
  而技术人员,则是一脸惊恐地看着刘一九。
  试飞完成,不代表就能够进入战场,刘一九这是要让伊朗的空军飞行员帮着中国测试这种飞机在战场上面的性能!
  “刘主任,这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诸厚道应该清楚,这些工作需要多少的时间!而且,一年之内,即使我们能够完成设计改造工作,并且生产出来样机,也不可能让这种战斗机直接投入到实战中去!”
  对于刘一九这种非常不严谨的做法,顾诵芬再也无法忍受了。
  即使为了一亿四千万的研究经费,他也觉得不能陪着刘一九这样胡乱搞下去。这样会出人命的。
  科学工作应该是严肃的,国防科技工作,更加得小心又小心,稳妥是最为重要的。
  “真的不能吗?你们的设计改进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气动布局虽然有所改进,我们可以一边生产样机吹风洞,一边完成内部布局设计。另外,发动机采用涡扇…6G,或者继续采用单台推力为6600公斤的涡喷…13A双转子发动机,毕竟你们已经完成了首飞……”
  对于落后的涡喷转子发动机,刘一九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
  八爷的历史使命将会长期存在,即是他们弄出了先进的战机,或者他们能够在五年之内实现仿制F14,共和国也不可能大规模配置。
  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不经历海湾战争,美帝要是没有用先进战机摧残伊拉克,他们依然会觉得,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技术性能的差距。
  共和国的空军,真正痛定思痛,也是在海湾战争美国人展现了新时代的战争模式之后。
  最重要的是,共和国缺钱。
  庞大的领空防御,需要众多数量的战机。
  不管再先进的战机,数量少了,也会被敌机围攻死。
  领导们对于国家的技术实力以及装备水平都是心知肚明,除非刘一九能够很快地弄出诸如美帝F22那样的跨代的隐身战机。即使这样,也需要配备更多的战机来配合作战。
  如同共和国有了歼十,有了歼二十,依然还有大量的七爷,八爷服役。
  那可是二十一世纪!虽然七爷经过无数次的拉皮手术,看起来依然年轻,虽然八爷经过了无数次的换血,无限接近三代战机。但是,依然是二代战机。
  “如果不更改发动机,气动布局不经过太大的修改,问题不会太大!”见到总设计师已经在爆发的边缘,赵玉桐急忙拉着顾诵芬,对着刘一九说道。
  他担心的是两人闹翻了。
  一旦闹翻,一亿四千万的经费就飞了。
  “确实,刘主任,要不这样,我们先试试?到时候让611的同志也参与到里面来,大家一起讨论。”显然,马继军已经把那一亿四千万当成了沈飞的钱了。
  实在不行,就按照刘一九的要求生产几架出来,七百万美元一架,哪怕他们的火控雷达需要一百万美元一套,成本价格也不会超过太多的。不过要是换成涡扇发动机,那肯定这价格就不行了。
  至少还得有差不多三百万美元的利润,一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