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您怎么来了?咱们这庙可不大啊……”对于梁思礼,刘一九虽然欢迎,但是心中却是没有底的。
梁思礼对着刘一九咧嘴一笑,“你小子,口中在欢迎,心中在琢磨我们的来意吧?”
这些老家伙,一个个绝对都是人精。
面对老者善意的嘲笑,刘一九可没有装样子表示这是不存在的事情,当即就是一副要哭的表情,“梁老,有担心这是肯定的啊,航天这是把最顶级的团队都给派出来了,咱们只是弄一款中程空对空导弹呢……”
“我们来这边,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弄一款中程空对空导弹。实话给你说吧,咱们就是为了你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制造系统来的。听说你们这边有着国内最顶级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而你小子一直都是把好东西藏着了。借着这个机会,咱们交流交流嘛,虽然是不同的单位,但是都是为了咱们的国防事业……”
刘一九嘴角连续抽动了数下。
其他的航天大牛们都是一脸笑意地看着自己,他顿时就哭丧着脸,“各位,感情航天部是派你们来打劫的?”
“说打劫多难听!刘一九同志,你这样会伤害我们的感情的,我们真的是来帮助你们的,再说了,整个工业系统中,谁不知道九院的刘主任才是打劫的专家?哪个工业部的人你们没有抢过?”任新民可不干了。“再说了,你当初不是说了,准备要弄东风…6?不是说要接受塞式火箭发动机以及补燃火箭发动机的技术项目?难道你小子是吹牛的?”
刘一九沉默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航天部的大佬们居然如此无耻,派出最为顶尖的技术团队来打劫九院。
而对方已经说明了,他们要的就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还有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相关技术。这些技术,是整个九院最为核心的技术。
“咱们还能愉快地聊下去么?”刘一九叹了一口气。
“怎么不能?除非你小子根本就没有想合作,军方的首长们可是希望我们能够尽快解决空对空中程导弹的问题,让我们的战机拥有啃掉敌人的牙齿,所以咱们航天部可是专门抽调了最精干的力量,你小子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另外,这次合作的好,塞式发动机以及补燃发动机的所有技术研究资料以及整个团队都给你们……”任新民笑着对刘一九说道。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看到刘一九这小子吃瘪,也是一件乐事啊。
“别纠结了。你们的也好,我们的也罢,反正都是咱们国家的,而且,咱们又不是什么私人单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梁思礼等人也是一脸笑意地劝说着刘一九。
航天工业部对九院的一些技术可是眼馋了很久,奈何刘一九这小子根本就没有提过这些东西。
找军方的领导也是不行,刘一九直接就以技术不够成熟,不够完善,还在研究中来搪塞。
这次正好有了这个机会!
“其实,你们也不吃亏嘛,好几十名专家都给了你们,你们自己要搞远程战略导弹都不是问题。咱们也可以一直当九院的顾问,都是一家人,不要纠结这些问题了。咱们直接进入主题,还是说说你们的空对空导弹的问题吧。”任新民可不想让刘一九在一开始就拒绝他们插手。
不然他们的目的就无法达到了。
只有在九院里面弄清楚九院究竟有多少好东西,才能打劫九院。
面对中国最顶级的导弹专家团队来帮忙,刘一九不仅没有高兴起来,反而还是一脸的郁闷,“我们还在等苏联的R…77技术呢……”
“几年之前你们不就弄到了美国的不死鸟?先弄那玩意儿嘛。听说你们有主动制导雷达啊,这中好东西,怎么也得让咱们见识见识不是?”
刘一九的心在滴血。
这种情况下,连拒绝都是做不到的。
他一直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中国最善于坑人的人,比起这些单纯的如同一张白纸的老技术人员们来说,他才是一张白纸呢。
没有见到他们打劫都是光明正大不容拒绝的?
第920章 AIM…54不死鸟的发动机很坑爹
“控制系统,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小而巧,性能要求更高的反而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制导方面,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多种制导的综合制导方式?”在了解到AIM…54导弹的雷达系统以及制导方式之后,不等刘一九介绍,梁思礼就提出了他的意见。
刘一九听到这话,不由笑了,“专家果然就是专家,咱们这边的人弄了很长时间才想出来的办法,您只是了解了情况就提出来了。我们不仅希望能够综合制导,更是希望能够在里面加上简易的惯性制导,前面跟美国一样采用惯性制导来进行中段制导,后面终端制导采用红外制导以及主动雷达制导等多种模式进行结合……”
本来,一开始的时候,刘一九觉得没有必要弄的这样精密,能用就行了。
而且,为了提高九院导弹团队的思维能力,刘一九并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过提示,王顺义等人在制导方式上面有着非常大的分歧,最终开始结合意见,准备融入多种制导模式。
“这样的综合制导模式,虽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导弹的命中率,但是,却也因为导弹内部采用了太多了制导模式,不仅使得导弹的技术复杂程度提升,更是会对导弹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梁老皱着眉头说道。“咱们国内的技术能力比起美国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虽然你们的技术能力同样也是非常强。”
“确实是这样的,就因为最终总成方面受到了影响,所以,制导方面也是一个问题……”杜仲坤尴尬地说道。
刘一九却不认为如此,“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能够集成,未来我们的空对空导弹,在性能上面就能够以一个非常高的起点进行发展。同时,我们能够发展得更好……”
“技术难度呢?时间呢?”
这才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我们搞研究,得考虑到符合国情,不是我们不想弄更先进的,而是得看我们技术基础是否能够适合我们的目标。”航天方面在这种事情上面远比九院更加有经验。
双方走的道路是不同的,九院的目的就是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性能,而航天方面则是考虑到实用性,更快更好地服务于国防。
“导弹制导系统,我们采用标准化,模块化,一旦这上面能够成功,那么,在未来我们就能够在国内所有的同类型导弹中统一技术,而不是目前遇到的问题,苏式标准跟美制标准在我们的导弹系统中同时出现……”霹雳系列,基本上都是仿制国外的产品,一开始跟苏联关系好的时候,从苏联引进技术,跟战机结合还没有问题。
等到后来能够从北约搞到导弹的时候进行仿制,这就对战机跟导弹系统的匹配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统一标准,模块化制造……”刘一九的要求,这也是中国空军装备技术未来发展的要求。
他清楚明白地向众人介绍了情况,苏联跟美国标准以及北约标准,都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武器系统接入端口有着不同,技术标准有着不同,甚至很多其他的方面都是有着不同的。
采用苏式标准,明显是不符合发展的,因为现在苏联自己发展都到了一个尴尬的境界。
而采用北约标准,就是需要放弃前面数十年的积累,这就让整个系统都会推倒重来,相当于重新起步。
刘一九自然是不能干这样事情的。
所以,他选择了去研究能够兼容两种标准的一种新的标准,整个系统,不仅要能够兼容北约标准,更得兼容苏联标准,那样一来,就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标准,不需要进行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改造就能够使用苏联获得的技术以及美国北约获得的技术。
反之,别人获得中国的技术,如果是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的时候,就没有那样容易成功了。
把这些情况介绍给了航天的专家团队,这些技术大牛们才发现,九院走的路,跟他们确实是不一样的,因为九院考虑得更多的则是让技术更快地发展,装备部队什么的,这些都是附带的功能!
索性,直接就按照九院的要求去进行讨论。
刘一九在这里面并没有插手什么事情,而是把技术方面直接交给了航天方面的专家团队,让他们跟九院的技术团队进行交流,沟通,然后开始讨论技术的实现方式。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解脱。
航天技术团队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国内现有的技术;而九院的技术团队在刘一九这些年的引导下,思维显然更加开阔,这是刘一九希望达到的程度,现在两者合作起来,就能够让技术向着更加有利地发展。
前面这些年刘一九都是在逐渐放手,仅仅在方向上提出一些建议,而不是如同一开始那样事无巨细地参与到里面去,因为那样干,会让他觉得根本就无法应付,刘一九只有一个,共和国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差了。
“必须尽快地把交付给苏联人的五轴加工中心给弄出来,数控系统方面降低配置,能够满足使用就行了,不能把咱们最好的都给了苏联人……”谢和平这段时间无意是整个九院里面最为忙碌的人。
又要盯着三区的生产,又要盯着三区的扩张问题,尤其是处理人事方面的调度问题。
基层一线的人员他不用去管,但是管理方面的负责人必须他负责。
搬出去的人员以及设备,需要添置什么设备都得去解决,而且还不能让郑浩负责,毕竟郑浩只是民品单位的负责人。
数控设备,目前被定位军品,必须得到军品生产单位拥有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供应给民品生产单位。至于把三轴加工中心生产技术转移出去的问题,不是没有考虑,只不过国内的众多国营机床生产厂,根本就不愿意出钱,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不可能从九院拿到技术的。
所谓限制了国内技术的发展什么的,九院的人向来都是不去理会。
政府不是没有给那些单位下拨经费,但是他们却根本就不愿意把钱支付给九院,他们认为,应该免费得到。
而四轴跟五轴的生产,也就只有三区里面能够完成,一次性交付苏联六台,三个月内,还得交付剩下的24台,这就造成了九院的生产产能更加紧张。
对于谢和平的提议,于建国皱起了眉头,“老谢,如果这样干,咱们还得弄一款次一点的控制系统,这貌似并不是非常合适啊。”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最好的东西,我们自己用,我们不能提供给我们的敌人最好的!这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谢和平可不管这些,“而且,系统什么的,直接减配嘛,32位的微处理器,换成16位,不,8位的就够了,一旦知道我们手中有着更好的芯片,我们跟苏联方面的交易将会出现问题。多用个几块,效率什么的,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就连生产精度,也需要降低一到两个档次……”
谢和平一脸的阴险。
刘一九并没有提过这些事情,但是他觉得应该这样做才行。
最好的技术,必须得留在自己的手中才行。
“啪啪啪……”谢和平的话被打断了,刘一九拍着巴掌走了进来,对着谢和平伸出了大拇指,“说得好!这种事情,咱们就应该这样干。”
“刘主任,你怎么过来了?不是在忙导弹那边的事情吗?”谢和平没有想到刘一九这个时候过来。
刘一九笑了笑,“目前还在弄手中的事情,交易完成之后才是最忙的,我过来看看这边,主要还是在加工中心上面……”
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加工中心什么时候能够提供,苏联人那边催的很紧。
而美国人居然一直都是没有任何的动静。
共和国方面仿制成功了F…14,军方的高层心中也就有了底,他们不再如同以前那样急切了。
而且,歼…八II也在持续进行改进。
“六台现在抽调也能够抽调出来,只不过对我们这边来说会有着一点点的影响,实在着急,可以优先提供……”
“当然着急,我们需要的是技术,尤其是R…77导弹的技术。苏联人在固体燃料的小型火箭发动机方面比美国人甚至都还要先进一些,如果他们有更加先进的电子技术,美国人在这方面根本比不上他们……”刘一九苦笑着说道。
R…77项目,是苏联应对美国AMRAAM计划,也就是中程空对空导弹项目的项目,并不是如同外界媒体报道的在90年代之后才出现的,而是在美国的AIM…120出现之后就出现了。
苏联人的武器设计思维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二战时期的影响,那就是他们都是在敌人拥有了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之后才会有相应的计划,这跟俄罗斯一直到了苏联出现利用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几乎把美国的工业基础搬空的机会才完成工业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苏联人的R…77导弹,虽然起步比AIM…120要晚不少,但是却因为苏联人全力发展军事工业,加上苏联人很多时候会出现疯狂的想法,并且付诸实际行动,这就让他们的效率要比美国人高上不少。
否则,这次的交易,根本就无法完成。
AIM虽然在几年之前就已经获得,却因为这种导弹有着不小的问题,主动制导雷达的问题是一方面,近距离目标无法攻击也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导弹的发动机实在是有些坑爹。
否则,美国方面也不会舍弃了这种远程空对空导弹的继续升级,最终用射程更近的AIM…120代替了AIM…54,同时,AIM…54导弹从装备服役到最后退役,也很少有实战例子。
伊朗方面使用了很多次AIM…54不死鸟导弹,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
主要问题就是发动机故障。
历史上,美国唯一公开的AIM…54导弹实战记录,就是在1996年海湾战争的时候由卡尔文森号航母起飞的两架F…14D战机发射的两枚,同样因为发动机故障而没有命中伊拉克的两架米格…25战机……
这样的导弹发动机,仿制出来又能如何?
所以,刘一九很着急。
同样,苏联人也是很着急,刘一九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