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别国学着也如同咱们这样搞呢?”
“进攻方跟防御方不同,如果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对我们进行进攻,我们的防空部队都能够把他们给收拾了,最多也就只能成为绚丽的空中焰火……”刘一九咧嘴笑着。
他笑的很是开心。
因为,他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来验证这种打法是否能够符合预期。
要是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某个国家估计就要哭了。
赵熙也是被刘一九这些大胆的想法给吓到了。
他们研究技术的时候,从来不会去想着利用那些国内现有的资源,对于他们来说,用战斗机改造成为靶机,或者是只能一次使用的自杀式巡航导弹,都是太过浪费了。
刘一九的这些想法,对他触动非常大。
“刘主任,咱们的长空一号性能要是改进得更加完善,如果在上面加上武器装备,是不是就也能够执行战场那支援任务?”
“这是肯定的,而且还不会担心牺牲飞行员!当然,要达到作战这样的要求,需要更高的性能……咱们这条道路上,还有更长的路需要走。搞武器研发,成本非常重要,如果在某些成本是必须的时候,我们就得考虑到更加广泛的用途,才能让我们的成本变得更低……”刘一九提醒着赵熙。
要知道,赵熙可是共和国的无人机之父!
得让共和国的空军之父想法早点打开,到时候,说不定美帝的无人机在战场上耀武扬威的时候,共和国的无人机已经超过了美帝……
第946章 新上任的蓝军司令好大架子
“这玩意儿咱们也不用进行机体以及其他方面的改进,武器系统什么的都没有用了,就连雷达系统,也得拆除下来,我们需要的靶机,只是能够飞起来,能够进行远程操控就可以了。赵总,这个没有什么难度吧?”回到正题上面,刘一九跟赵熙等人研究了好几天的强五,在把强五改造成为无人靶机的时候,他跟赵熙这位无人机之父有着不少的分歧。
赵熙见到刘一九始终坚持,他认为,应该让这靶机拥有更完全的技术性能。
毕竟,空中作战的时候,敌人的战机比无人机更加灵活。
“刘主任,我还是觉得,应该装备有雷达系统,有人驾驶的战机在操作过程中,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遇到导弹袭击的时候,一旦被敌人的雷达锁定,战机就会报警,同时,飞行员将会采取更加灵活的操作……”赵熙总觉得,既然采用这样先进的战机,就应该让战机能够模拟有飞行员驾驶,遇到导弹袭击的各种动作。
毕竟通过远程遥控,在地面上进行遥控,根本就无法清楚高空中战机面临的状况。甚至在遇到导弹袭击的时候,无法机动躲过,还可以释放诱饵弹。
这些,刘一九好像反而没有考虑了。
“赵总,咱们现在需要的只是高空高速的靶子,而不是性能完善的无人机!”刘一九知道赵熙是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借着九院提供经费的机会研究更多的技术项目。
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
虽然那样对于导弹的性能有着更大的提升。
“我知道你的想法,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即使我同意采用你的方案,赵总,您觉得三个月的时间能够完成改进?我们的导弹出来之后就得进行测试,至少需要一架靶机……”饶是赵熙有着别的想法,坑九院的经费,刘一九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态度。
无人机,在未来的战场上,将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现在直接就向着那个方向发展,实在是有些不合适。
“还是那句话,咱们先解决有无的问题,然后再考虑提高性能!”夏飞现在也是站在刘一九这一头的。
江森也是点头。
他们需要仿制的F…14尽快完成加载武器系统之后的测试,从而才能让这种战机列装空军部队。
有了先进的战机,完全不用再拼命地生产强五这些战机,也不用大规模地装备性能并不是非常先进的歼七以及歼八。
空军的想法很简单,技术既然不够先进,没法跟潜在的敌人比,那就只能用数量来应付敌人了。一架干不过敌人,十架呢?
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不可能还继续拼命地装备歼七这些性能明显落后,而且生产质量不够稳定的歼轰机了。配备一定的数量,能够满足最为基础的国防就行。
发展歼轰机,这是共和国最为无奈的选择,因为共和国的轰炸机不够先进,战斗机也不够先进,只能选择既可以当歼击机,又能当轰炸机的歼轰机进行发展。
“赵总,放心吧,你们的方案,以后肯定会持续下去,因为这会给咱们带来数量不少的订单。咱们使用不了太多,有的国家会需要的。”刘一九对着赵熙保证着。
夏飞问他是不是又准备出口,刘一九没有回答。
改进工作很快就开始了,仅仅只是在拆除了飞行座椅,武器系统以及机载雷达等等各种设备的强五上面加装应答器,遥控装置,工作量并不是太大。
唯一需要进行技术改进的就是需要必须得有更加先进的遥控装置以及应答器。
在有了九院提供的16位芯片之后,赵熙的团队工作也就变得更加快捷,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九院手中掌握着这样先进的芯片生产技术。
刘一九没有提供给他们九院最先进的32位芯片,因为这种芯片的制造极为不容易,报废率非常高,完全是用到更加先进的航电系统以及火控雷达里面的,有了微型的计算机加装到强五的座舱里面,控制也就变得更加容易起来。
复杂的就是利用应答器转换遥控装置发射的无线电指令,翻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指令程序,然后由计算机来代替人类飞行员进行操作控制,让靶机在空中做出各种机动动作。
对于这种模式,赵熙觉得有些重复,尤其是先把指令传输到计算机,再由计算机进行控制,而不是直接就在地面通过遥控装置来进行某个动作的控制。
“现在我们应该为将来做准备,等到以后,我们对计算机进行编程,有计算机在天空中按照编制好的程序控制战机飞行姿态以及做出各种机动动作,地面操控也就变得简单了很多……”刘一九如何不知道这是多此一举?
还不是为了在后面把这些无人机卖给某些狗大户,避免他们操作失误造成太多的浪费?
现在就搞智能程序,那是没有多大的可能的。
“这需要太多的传感器了,无形中也增加了很多的成本……”赵熙抱怨,但是刘一九出钱,他也没法多说什么,只能按照刘一九的要求去进行改进。
还在图纸阶段,刘一九跟赵熙把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只是从九院调集了几名自动控制的无线电以及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那过来跟赵熙他们一起搞,然后自己就又回到了大巴山基地里面。
当然,在这之前,他去了一趟成都,尤其是132厂,仿制F…14战机的试飞工作密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另外两架样机组装之后,试飞更加密集,甚至有时候一天都能够进行三个架次的试飞!
刘一九没有去理会这些事情,只要不出现问题就好。
更让他欣喜的是西蒙洛夫负责的大熊猫工程,这种结合了苏…27以及F…14气动布局以及一些技术优点的设计,很快就能够看到完整的实物了——大熊猫工程的组装即将接触,然后各种地面测试。
西蒙洛夫保证的首飞时间虽然无法达到,但是样机出现的时间绝对没有晚一点。
“再生产两架样机,一架用于地面静力破坏试验,另外的两架同时进行地面试验,确保首飞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刘一九对于这种新设计的真正的歼十,上心程度远远超过仿制的F…14。
西蒙洛夫巴不得这样干,刘主任发话了,自然是满口答应。
刘一九没有在成都呆太长的时间,大巴山那边更加需要他,李锐现在整天把精力放到了女飞行员的体能训练上面,倒也让刘一九轻松了很多。
回到山里面,还没有等他去询问R…77导弹的进度,陈大山就找了过来。
“什么?蓝军司令明天就到?你还不知道是谁?连谁都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接人?”刘一九听到陈大山的话,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甚至是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军方高层一直都不告诉他蓝军司令是谁,或许就是担心他反对。
毕竟蓝军装备的大部分经费都得由刘一九的九院去解决。
“头儿,上面要求我们去成都接人……”陈大山也是觉得这里面有着猫腻,但是他却无法反对。
他跟刘一九有着本质的不同,刘一九甚至连军人都谈不上,仅仅是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而陈大山则是一名非常纯粹的军人。
“接个屁,要去你去,我没空!这才刚刚回来呢。管他是谁,自己爱来不来!”刘一九没好气地说道,心中已经把连老爷子在内的众多军方大佬给狠狠地骂了一通。
“这不好吧?头儿,要是你不去,万一对方要生事,咱们的蓝军不就废了?你的心血不也白费了?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得要有能够完全了解这些武器装备的军人去使用啊……”陈大山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刘一九从最开始刚刚研究枪械的时候就偷偷地组建特种部队,在他研究坦克等武器的时候又开始让警卫部队变成装甲部队,后来随着九院的武器装备研究领域更加广泛,原本的卫戍营变成了蓝军……
因为只有在九院的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指战员们才会清楚这些武器装备的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同时,也只有在使用武器装备的性能被彻底了解之后,才会让军队在使用过程中反馈更多的信息给研究人员,从而进行更好的改进。
这样的好处,陈大山已经看出来了。
目前他正在写一篇《关于军队建设与装备发展》的论文,主要就是全面地去分析这些问题。
这也是刘一九曾经希望他写出来的东西,就如同当初为了帮刘一九给弄到经费,他自己亲自跑到北京去找老首长要经费,装备了一个各种作战营,现在发展到了如此的地步,也是得益于他当初的文章呢!
“没有什么不好的,爱咋咋地!”刘一九很没好气地说道。
这蓝军司令,好大的架子!
第947章 九院技术人员的私心
仅仅是这一点,刘一九对这位蓝军司令就已经非常不爽了。
蓝军司令的位置非常重要,因为这支部队关系到共和国解放军未来的发展方向,所有的装备,都将会是国内最先进的,而且还负担着摸索未来战争模式以及势态的重任,虽然目前的规模不大,但是要不了多久,影响力就会变得更大了。
蓝军里面,甚至定位于共和国的基层军官以及指挥官的培训体系。
刘一九一直都是在向军方强调这一点,军方也是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对于蓝军的负责人人选也是非常慎重的。
军方高层在很久之前就说蓝军司令已经确定了人选,却没有告诉刘一九,而这蓝军司令,在这之前一直都没有跟刘一九接触沟通过,现在直接让刘一九去成都接他,谁能够忍受?
大不了,就不搞就是了。
武器装备开发是国防科技工作者的事情,能不能用好,那是军方的事情。
“不是让你去成都接蓝军司令?怎么没去?”王顺义显然也是知道这事情,见到刘一九跑到基地里面询问导弹的进程,不由有些诧异。刘一九对于蓝军的建设投入了不少的精力,甚至还跟管理委员会也讨论过,各种武器的配备,甚至影响到了九院的武器装备研究。
刘一九同样是那句话,爱咋咋地。
王顺义倒也没有在这事情上面多说什么,刘一九这小子就是人太年轻,什么事情都想要去插手一番,好像精力无穷的。
有时候,人得吃一些亏,付出一些代价才能成熟起来。
“现在主要就是雷达小型化的工作了,苏联人的弹体设计技术以及发动机技术比我们好了不少,甚至他们的发动机使用的材料都比我们的要好上不少。不过他们的导弹里面的雷达系统,实在是有些让人无法忍受……”杜仲坤对于苏联人的电子工业流露出了深深的鄙视。
刘一九倒没有什么,如果不是他的出现,在计算机以及材料,还有小型的无电线装置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还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从别的单位搞到了不少的技术人员,中国的电子工业比起老毛子的要差很大一截的。
即使比苏联的电子工业强,也无法涌起什么自豪感。
“雷达系统的散热改进了吗?这个可是必须关注的,在空中超高速飞行的导弹,外壳与空气的摩擦产生的高温都是不低,而且雷达开机之后,电子系统产生的热量也是非常大的……”刘一九倒不担心雷达小型化。
航天的众多技术大牛都在帮忙,如果还无法搞定,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散热方面。
不管是航空飞行器,还是航天飞行器,电子系统的散热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导弹内部主动制导雷达开机之后产生的热量更是高的超出人的想象,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很多的材料不够先进,电子零件的生产制造工艺不够优秀的时候。
刘一九现在是能够不插手就不插手的。
“散热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不过目前航天那边的人在咱们这边,很多属于绝对保密的东西咱们都不好拿出来用……”杜仲坤看了看刘一九,有些紧张地说道。
这话让刘一九眉头深皱。
“什么叫做绝对保密?航天那边也是咱们国内最为顶级的军事工业系统,难道还担心他们会泄密?”九院的好东西,不应该对航天工业部的技术人员保密。
航天需要的就是最为顶尖的电子技术以及材料技术。
只要有了这些先进的基础技术,以后搞出东风…6这样可以对全球任何地方投快递的超级战略导弹,速度才会更快。
“这是我的意思。虽然说任新民等人不会泄露出去,但是其他的人,咱们无法保证。石墨烯等材料的存在,这东西根本就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