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 第6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003章 军工技术哪家强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建议,至于首长们如何考虑,那是后面的事情。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要不要放弃这两百多亿美元的订单!”刘一九知道,短时间内要让整个国家甚至整个系统进行这样的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很快就把问题给拉回到这次的军售订单上面。
  “如果我们无法快速生产,三国最大的可能就是寻求从苏联采购米格…29以及苏…27,以苏联庞大的生产能力,有着充足的资金保障,一年时间,就能够完成这笔订单。这对苏联,仅仅是增加利润,降低新式战机生产成本的好处……”刘一九详细地解释了苏联如果获得这笔订单会有什么好处,然后再说中国获得的好处,“而我们不一样,国际军火交易市场上面,每年庞大的交易额,大头都是苏联以及美国占据,在我们之前,中国仅仅只是能够出口一些轻武器,甚至连欧洲的一些小国都比不上……”
  刘一九的话,众位军方的领导以及政府领导们不是不明白,他们非常清楚这事情。
  尤其是老爷子等人,如果不清楚,也不会同意刘一九这样干了。
  “两伊战争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处心积虑地弄出了龙卫一型坦克以及相关的单兵导弹,这让我们的武器有了一些市场,除了第三世界,中东这些国家,我们的武器,根本就没有可能卖入欧洲市场以及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这是一个悲哀。
  一个巨大的悲哀。
  “如果这次的订单无法拿下,将来,伊朗,阿根廷,很可能就会继续从苏联采购,至于巴基斯坦,他们跟西方的关系足够好……我们之前靠着出售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在两伊战场以及马岛战争中打下来的名声,也没有什么用了……”
  这笔订单,甚至可以说是关系到九院生死存亡的。
  一旦失去,刘一九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了。
  因为他的出现,刘素知在几十年前的布局,好不容易为共和国国防事业打开了局面,甚至连军火销售都是有了很好的局面。
  战场上的表现,让潜在客户不断地增加。
  这是一件好事情。
  问题是,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靠着这次庞大的订单,还得让萨达姆那货狠狠地咬美帝一口呢,没有了这次订单,所有的一切计划都将会被终止。
  缺钱的阴影,将会一直困扰着九院未来的发展,除非等到九十年代刘一九利用某些消息去捞钱……
  中国不仅缺钱,更缺时间。
  众位大佬听到刘一九的话,也知道他说的是事实,不过要从全国军工系统里面继续选择人员来加强九院的技术实力,以目前九院的发展情况来看,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等到以后要是问国内军工哪家强,说不定就会只是大巴山基地找九院了。
  “你们具体需要多少人,都是什么级别的?”一众大佬用眼神进行了一番交流之后,齐昊开口对着刘一九问道。“如果数量实在太庞大了,后勤部也不好处理。”
  “至少得三千人,各工种都需要,全部都得是六级以上的,最好都是八级九级的技术工人,毕竟,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技术能力,装配能力也是非常缺乏的……”刘一九早就有了腹案,三千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工人,这基本上占据目前国内三成的数量了。
  国营军工系统,有着数百万人的从业人数,但是却很少有这样的顶级技术工人。
  “那种只会在专机生产线上面干某个工序的技术工人,技术再好,我们都不用……”担心上面会调集这样的技术力量,刘一九先就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这么庞大的数量!”所有人都是震惊了。
  刘一九要的这种,在国内专机生产情况下,这种属于国家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才提出来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数量非常稀少。
  到了顶级的技术工人水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工人了。
  技工跟技师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后面的一个字上面。
  工,那是一线干活的;而师,则不仅仅是能够干活,还得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指导能力。
  一个行业的技术指导,尤其是机械加工行业,指导的可不仅仅只是技术操作,还得有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到了师级别,各个工种,基本上都是相通的。各种基础的技术理论,设备故障处理,材料力学性能了解等等一系列的基础知识……
  刘一九的要求,不可谓不高。
  全国系统范围内,这样的人,数量不少。
  但是他一家单位就得要三千!
  “这没有办法,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我们的生产水平,只能用人来堆积起来。基础生产问题不大,我们有数控加工中心,对于工人的技术要求远远没有装配方面那样高……最多的数量,就得是装配钳工以及维修钳工。发动机,航电系统这些装配,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同时,还有总装……”刘一九也没有丝毫的隐瞒。
  这必然是要投入到整个生产制造上面才行的。
  而且,他没有说,要的这些数量,很大的一部分将会被充实到大飞机生产厂里面以及发动机制造厂,现在发动机制造厂刚刚起步,仅仅只是生产战机使用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等到以后,还得制造汽车发动机甚至是军舰发动机!
  共和国军工,最大的问题,就是心脏病。
  心脏病如果无法有效地解决,这就严重制约着共和国高精尖端武器的发展。
  “从那些目前生产任务少的单位抽点人员给他们!”龙耀华跟老爷子对视了一眼,老爷子默默地点了点头,神情很是严肃,龙耀华对着齐昊示意。
  虽然心中很是不满,齐昊最终也没有说什么。
  江森却不这样认为,“诸位,九院目前本来就是我们国内军工系统中技术实力最为强劲的单位,如果把军工系统的顶级技术力量再抽调给他们,别的单位怎么办?本来就不强的技术力量都被抽调了……”
  九院本来就不在军工管辖范围内,当初军委给了九院太大的权利了。
  自负盈亏,自主立项,独立经营,不交税,不接受军方固定任务,研发方面都是全部由九院自己根据他们的技术实力以及军方需求进行立项。
  到目前,这样的环境,已经非常不错了。
  尤其是九院的技术力量。
  这给别的单位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出路,如果不是九院给口汤,加上目前九院的生产能力不足,国家也无法应付全部装备最为顶级的武器装备的经费,617等大型军工单位甚至可能会破产倒闭!
  此消彼长。
  如果是军方控制的单位,项目由上级部门下达,这样干,无可厚非。
  刘一九听到这话,再次冷冷地看了江森一眼,江森虽然很多时候表现出要跟他亲近,对九院的事情比较支持,不过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个给刘一九使绊子,实在是有些让人闹心。
  即使这样,刘一九也没有说什么。
  这事情,他没有强行去挖人,就是不想让人继续诟病九院。
  树敌太多不是好事情。
  国内一直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家单位效益好了,同类型的不会考虑他们为什么效益好,而是只盯着效益好的这家单位的待遇。
  有句老话,在国内流传很广,只看贼吃肉,没瞧见贼挨打!
  “让强的更强,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才符合我们国内军工系统的未来发展。国际上,很多的军工企业,都是世界范围内能够排名前列的。我们中国拥有众多的单位,不管是研发能力,还是生产能力,创造效益的能力,都是没法跟国际上相比的。既然要跟国际接轨,咱们就得考虑到这些问题。集中精力与资源,扶持一片国际一流的企业出来……”龙耀华从始至终,对于九院的支持力度都是最大的。
  同样,老爷子也是。
  “九院本来就是一个试点。再说了,这次的订单,达到了两百亿美元,常规军事装备,是咱们军工系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老爷子也对这事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九院属于试点,只是改革开放的探索者,成绩好,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如果成绩不好,那么,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损失什么。
  “可是别的单位如果失去了大量技术骨干,还能生存下去吗?八级九级工种,很多规模不够大的单位,仅仅只有三五个甚至一两个!刘主任这可是张口就要上千,如果凑齐,这将会有上千家单位可能会因为技术实力减弱而破产,造成的社会影响,将会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江森依然在坚持自己的看法。
  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为了上千家军工单位的生存而担心。
  很有可能,这些单位关系到数十万人未来的生活。
  刘一九见到江森不停地在这事情上面阻止自己,不由很是不舒服了。


第1004章 航天跟海军领域合作的和平典范
  “首长,即使上千家单位倒闭,那又如何?国家在进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单位开始破产倒闭,被兼并重组,或者承包给私人……”刘一九说的是事实,国内的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实践了数年,进程不断地在加快呢。“倒闭的这些企业,都是生产力不行的企业,技术实力不强,研发能力不强,成本高昂,以前国家一直养着这些单位,使得国家每年大量的财政开支被浪费……企业倒闭,破产,改制之后,下岗的人只要不是懒惰的,他们比在单位里面过的更好,现在很多体制内的技术人员,都是开始下海了……不为别的,在国营单位里面,现在一个月能够拿到100块钱的工资,那就是非常不错的了,而在沿海一带,外资,合资企业,技术好的人员,完全能够轻易拿到五六百甚至上千!”
  九院一直都是采用高薪政策,在国内,他们的福利待遇,工资收入等,绝对是全国第一。
  就连那些外资企业都是没法比的。
  当然,这仅仅只是说技术方面。
  管理方面,九院的比不上外资企业。
  刘一九并没有给江森反驳自己的机会,而是继续说下去,“按照目前的情况,这些企业即使现在不破产倒闭或者被兼并重组,他们还能坚持几年?没有了军方的生产计划,没有了的国家的生产计划,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工资都无法发放出来,多少企业现在靠着财政拨款以及贷款而发工资?”
  “咱们别的不说,单单从投入与产出来看,哪怕是一千家普通的企业,他们一年的产出有多少?我们九院的产出是多少?九院平均一个人创造多少的价值?而他们呢?创造的价值,可有他们消耗的多?尤其是这些企业,真正的技术力量没有多少,但是人员臃肿,很多单位上千人,一线生产工人有多少?他们的技术部门比生产人员多,管理队伍更是庞大无比,从生产调度到车间调度,厂里面有着技术部,每个车间有着不弱与总部,甚至更加庞大的技术人员……”
  不说这个,刘一九还没有这样大的火气。
  国营单位,从最开始就注定了未来将会出现的问题。
  改革,总是有着痛苦出现的。
  “咱们这可是国营单位,创造就业岗位,那是每个单位的社会责任!”江森不是不知道这情况。
  国家改革,不就是为了裁撤冗员,提高单位的发展潜力,降低生产成本么!
  “那是你们的事情,我们九院的责任,就是以最低的成本,研发出最尖端的武器装备!”刘一九态度同样非常强硬。
  九院不养闲人,无法适应九院节奏的人,根本就无法在九院留下。
  九院里面的人,都是真正的单纯的国防科技工作者。
  “如果上面不同意为九院调人,为了这笔订单,我们将会继续从别的单位里面挖人!”刘一九这话,仅仅只是针对江森为代表,反对九院技术扩张的人说的。
  “行了,这事情,由后勤部门以及国防科技委员会负责,三个月内把调集给你们的人员安排到位。”老爷子脸色严肃地看着刘一九,嘴角浮现了一抹笑容。
  对于他来说,刘一九这小子,好像就是他们肚子里面的蛔虫。
  每次政府部门有着什么牵涉面非常广,不容易拿下决定意见的事情,或者制定政策的时候,九院都会蹦跶出来。
  目前来说,国内的改革开放步子在不断地加快,国营工厂以及军工体系人员臃肿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下一步改革,就是针对这方面,让共和国国内的单位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能够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跟世界上的老牌企业进行竞争。
  这一点,九院其实做的非常好。
  如果整合,拥有更加强大的技术实力,以目前的九院发展势头,到时候完全可以跟国际上的一些军工巨头进行比拼!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就是看顶级技术企业的力量比拼。
  随着九院的发展,成都以及大巴山周边众多的军工制造企业,国营企业,都靠着九院让技术实力突飞猛进。
  比如,在成都周边的一些重工业,第二重型机械厂,现在为九院下属的大飞机生产制造单位开发的六万吨水压机,即将能够投入使用。
  东方汽轮机厂,从九院的合作中,对于大功率汽轮机的生产技术也是有着非常大的突破……
  当然,还有更多的单位,北方重工,从一开始都是跟九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现在发展势头也是非常迅猛的。
  这一切,高层都是看的非常明白,如果按照以前的模式,没有九院在一边进行鞭策刺激,还真的很难在现在就看到。
  这些单位都是有着一个最大的相同点——缺人!
  严重缺人!
  他们缺乏的不仅仅只是刚刚毕业的基础人才,更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老爷子,我们希望一个月的时间内能够到位。人员到位之后,还需要进行至少半年时间的培训,毕竟飞机发动机以及总装这些工作,跟别的生产制造都是不同的……”刘一九知道,老爷子说三个月的时间,已经非常快了。
  毕竟,各个单位的人员调配,都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尤其是一些跨体系的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