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中却重重地骂了一句:这狗日的!
  “大哥,你跟这老头什么关系?看来你这来头还真不小呐!”见到老头离开,杨山才拍了拍胸脯,重重地吐出一口气,然后一脸八卦地对着刘一九问道。
  “行了,咱们耽搁的时间太多了,还是先把消声器弄出来吧。”刘一九自己还想知道他跟这老头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他有着充足的理由,刚来基地就出了车祸,那样严重的车祸,造成脑震荡,忘记一些事情,一些人,都是没有办法的嘛!
  “咱们这基地里面的设备怎么全都是进口的?”到了被命名为机加乙的车间,里面的机床显然小了很多,不过数量倒是多了不少,刘一九知道绝大部分金属切削需要的机械加工设备,这车间里面都是有的。
  “这可是为了在最危急的时刻,在这大山里面重新启动生产呢。这些设备存储起来的目的不是为了造枪造炮,而是为了制造造枪造炮的设备。精度不行,制造出来的枪炮能有多少是合格的?”杨山对于刘一九的问题很重视。
  这是拉近两人感情的最佳机会呢。
  “这么说来,这是一个工业母机的储备工厂?咱们这里不是战略技术储备基地?”刘一九有点疑惑了。
  “谁知道呢,反正生产导弹什么的那些玩意儿咱们没看到的。至于原子弹的什么,听说在重庆那边。这边主要是各种工业设备以及材料技术的储备。当然,是不是真的这样,没有谁知道,基地原本的负责人在好几年前被人给弄死了……听说这基地里面存储着一枚五百万吨当量的原子弹跟配套的东风5洲际导弹呢……”
  听到肉这个字,杨山几乎是下意识地咽下了一口口水。他家是农村的,几乎是一家人勒着肚皮才给他凑齐了路费以及学费,学校补助的粮票肉票什么的,他都是节省着给家里面寄回去了,在平时供应没有出问题的时候都很少见荤腥,更加不要说现在了。
  “为了吃肉,老子豁出去了!”杨山咬牙切齿地暗呼出了一口气,以无产阶级大无畏精神向着特种材料库房而去……
  从有人通宵值班的材料库房里面,弄在目前国内属于稀有的特种材料——从苏联进口的航空铝合金,要是被查出来,后果绝对会非常严重,但是这会儿,杨山显然是管不了这么多的了。
  不管刘一九是否能够研究材料,只要把消声器搞出来,证明切实有效就行了。
  再说了,刘一九也保证了,出了什么问题,他会竭力承担后果的。他们不知道前段时间医院门口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偶尔有接触的吴月却告诉过他们,刘一九跟基地里面的一些技术专家很是熟悉。而且跟新来的革委会副主任关系很好,这才是杨山敢冒险的最根本原因。
  刘一九说这是用于实验,上面领导重视他,很有可能他们不仅不会被处罚,反而还会获得表扬。
  如果没有衡量这些,杨山无论如何都不会如同他表现出来的那样,为了吃肉义无反顾。
  他承担的风险,比起去弄枪的吃不饱轻多了。一旦外面的守卫发现有人持枪在基地转悠,甚至可能会直接击毙!但是这样的风险,他都是不愿意冒的。
  “小杨,这么早就来库房?”当杨山走到库房门口,敲响了门口值班室小门的时候,值班的赵老头很是诧异地问着他。
  “老赵,刘一九需要一些航空铝材搞研究实验,这会儿正在机加车间里面做准备,他希望能够从库房里面领一些咱们在苏联进口的航空铝材进行加工,以此验证他一些设计的正确性……”杨山直接就把责任推到了刘一九身上。
  “他不是受伤了吗?还有,你们怎么认识?”赵老头一听到刘一九的名字,顿时就更加惊讶地问道。
  “刘一九同志在八天前就出院了,跟我们一个宿舍,分到了9327厂。这些天他一直都在弄这个设计图,我们劝他休息,他告诫我们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不打无准备之战,朝夕必争,更好地勤学苦练,把别人的经验变成我们自己的,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杨山听到赵老头这话,顿时就挺起了腰杆,一脸严肃地回答道。
  这就好像真的是刘一九这样说的一样,而且他们也真的是这样在听的。
  赵老头听到这话,没有说什么,摆了摆手,示意杨山不要在这里走过场了,什么说话开头必定带着某些特定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视,他们只对搞技术研发感兴趣。
  他也是基地的众多专家之一,只不过杨山并不清楚情况而已。对于刘一九,赵老头也是知道,当初跟苏明义的人在医院门口对峙,他也是参加了的。
  在这个基地里面,如同赵老头这样的,一共有着一百多号,他们的眼中只有他们自己的研究,其他的都是扯淡。
  基地革委会主任面对这些老头,也都没有办法。
  “这里面的航空铝材已经不多了,都是隔壁航天九幺洞二(9102)基地的料头,他是要做什么实验?拉伸?切削实验?需要板料还是棒材?”赵老头一边带着杨山往里面走,一边询问着情况。
  “他要做切削实验,以后把切削下来的废渣拿去做理化分析,他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有自己的航空铝材生产配方以及生产工艺……直径25的棒料就行了……”打死杨山也不会说刘一九那家伙只是用这个当借口,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弄一个消声器跑到大巴山里面打猎,然后吃肉。
  “嗯!这小子跟他爹一样,从来都是不怕困难,他爹算是后继有人了……”赵老头轻声嘀咕了一句,虽然声音很小,跟在他后面的杨山那绝对是听清楚了的。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刘一九家庭背景有关的话。
  吴月说的刘一九很有后台,这绝对是真的!从这个老头子口中就能够证实一些。
  刘一九在杨山走了之后,直接就溜进了机械加工车间,这个车间编号为9327,这是管理他们的部门,同时,也是管理基地几十号各种顶级技术工人的部门。
  进入这个车间之后,刘一九并不觉得陌生。
  虽然他从来没有进入过这个车间,却感觉自己从小都是在里面在长大一样。只不过,这些记忆有点模糊了。
  机械加工车间门口没有人值班,却亮着灯,这些厂房估计是特意设计的,里面亮着灯,外面丝毫都看不到。
  “我去,罗马尼亚的古董立式重型车床!”刚进入空旷的车间,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整齐安装的重型设备,刘一九就被离门口最近的一台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绝对的大型立车给震撼了。
  在这些庞大的机械设备面前,人是感觉到那么的渺小。尤其六七米高的重型立式车床。要知道这些设备的基本参数,直接看机床上的铭牌就能够知道。借着车间里面明亮的灯光看过去,发现这台最早映入他眼帘的双立柱重型立车居然是1958年产于罗马尼亚的SC33立式车床。
  卡盘直径2800mm,加工直径3300mm,可承重30吨,自重65吨。这种东西,即使在刘一九原来的那个时代,也都还依然有工厂在使用。
  老毛子生产这些玩意儿的皮实。
  这个年代的罗马尼亚,也是苏联的一员,对于中国人来说,同样也是老毛子。
  “捷克斯柯达W250H的落地镗铣床!瑞士DIXI75坐标镗床!俄罗斯1532T重型立车!联邦德国瓦德里希40…10S3030龙门导轨磨床……”向着车间里面深入进去,居然这里面的都是进口机床!生产年代从1958年一直到去年的1975年!


第11章 升华到艺术的操作技术
  这简直的就是一个万国机床博览会,只不过,这些设备全部都是来自欧洲,不仅有苏联的加盟国,同时也有欧共体的一些国家的装备。显然,欧共体国家的这些设备都是最近几年才生产的!
  “小九儿,你跑到甲车间来干什么?这里面都是储备的一些用来制造机床的工业母机……”正当刘一九因为没有发现那些通用的小型机床意识到问题的时候,手中拿着两节银白色铝棒的杨山跟一个刘一九感觉有点熟悉的老头走了进来。
  对于杨山的问题,刘一九没法回答。总不能够告诉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机械加工车间是怎么划分的,在什么地方吧?
  “行了,管这个基地是干嘛的呢,咱们现在级别不够,等到以后级别上去了,自然就能够知道这里面有些什么了。咱们现在还是考虑怎么把这个给加工出来吧。别拖得太久,要是太多人看到,就不好了。”杨山的话触及了刘一九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他不是真正的刘一九,对于这事情没有办法表达真实的感受。要不然,就会露出很多的破绽。
  这会儿,转移话题是最为明智的。
  要是不抓紧时间在没有人来的时候把简易消声器给干出来,等到上班之后有人来了就麻烦了。
  一两个人这样忽悠没问题,人多了,必然会露馅的。
  这基地里面还没有人敢说可以把老毛子的航空铝材所有元素比例给分析出来,并且研究出生产工艺。
  吹吹牛B还是行,向少数人装B也无所谓,但绝对不能让太多人都知道,要不然就得成了骑虎难下的局势。
  他们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吹吹牛,大家是可以理解的。知道的人不多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一句放弃了就能够糊弄过去,别人也不过是摇摇头,莞尔一笑罢了。要是所有人都盯着他们,等着他们出结果,他们去分析个屁!理化分析都不知道怎么做呢!
  “你行不行呀,这罗马尼亚的车床虽然说精度还行,但是不好操作,尤其是主轴头上面是用的铜瓦,温度一高就抱死了,那得出问题的。再说了,你那个玩意儿那么小,用得上一米的重车?”见到刘一九把注意力投放到车间最大的一台61100卧式车床上面,杨山不由有些郁闷。
  “这玩意儿是1943年莫斯科生产的!这都特么三十几年的老爷机了!”
  “这台经过改装的。算了,吃饱了再来慢慢研究吧!”对于这样的古董老爷机,刘一九绝对非常有兴趣的。
  只是可惜,在他那个年代的时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产老爷机以及进口老爷机都能够弄到,建国前的进口设备,还真的很少见到过。
  尤其是这些小型的机械加工设备。
  “用20的还是16的,你小子究竟会不会用啊?”车间里面普通车床不多,六台C616,四台C620,同样也是来自各国,甚至616车床还有一台是日本1937年在东北生产的!
  外面重新上过油漆,凭着感觉,这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东北生产的老爷机质量绝对是靠谱的。
  “闭嘴,没有看到我正在研究这玩意儿怎么用么?”刘一九对于这些古董的设备基本上连看都没有看过,更加不要说操作了。
  在二十一世纪末期的那些机械加工设备,大部分都是自动化的数控设备,即使少数为了进行一些高精尖端机械零件的加工实验以及单件小批量生产所采用的那些手动操作机床,在结构原理什么的上面也是有了很大的不同。
  更何况,那些设备,都是得经过很长时间的专业培训的老师傅才能够很好地驾驭的。
  刘一九原来是搞研究的,并不是操作机床一线技术工人,这会儿看到这些老古董的机床,如何能够不傻眼儿呢?
  他自认为能够把一些古董车床开动起来,并且操控着加工这个基本上没有精度要求的消声器,但是这跟他以前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
  更何况,这些都是进口的,操纵手柄什么的都不是他习惯的,连机床开关按钮都没有找到,不傻眼儿才怪!
  “小刘同志,这可不是能够开玩笑的!咱们冒了这么大的风险,你这会儿说得研究怎么用,这不是涮着咱们兄弟玩儿?那边那台16上面有刀具,干脆就用那台得了。”杨山不知道刘一九什么情况,以为他在开玩笑。
  刘一九跟他们不一样,他本能地相信刘一九说出来的话。
  他认为刘一九是可以把这几个简单的套子给加工出来的,只不过这个家伙刚刚到基地,应该是没有见过这样多的先进装备,感触比较多而已。杨山本能地给刘一九找出了借口。
  看到杨山跑到一台外观最为老旧,也就是那台三十年代日本产,回转半径160mm,最大可加工320mm的日本老爷车床边上,在主轴箱下面把一个旋钮扭动了一下,车床上面的工作灯顿时就亮了。
  不由自主地,刘一九向着那台小车床前面走去,这会儿,仿佛被附体了,感觉这台车床太简单了!
  也不说话,从杨山手中接过一根棒料,拿起卡盘扳手装夹到卡盘上面,然后三五两下就把选择主轴的两个手柄给扳到了车床第二高转速1400转每分钟的那一档上面,然后把控制主轴正反转以及停止的操纵手柄给提到了正转上面,一瞬间,这台车床就发出了轰鸣!
  “主轴箱里面齿轮磨损的有点严重的,这主轴的跳动倒还好,应该问题不大!”看到连接在主轴上面的卡盘告诉旋转,有着轻微的跳动,刘一九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边快速地调整控制走刀速度的手柄,一边分析着。
  “你去帮我把上面列好的钻头以及铰刀找来,我先粗车。我去,忘记了那枪管上面没有加装消声器的螺纹,杨哥,你还得去那边一趟,让吃不饱把枪管给拆下来,不然这个做好也没用,装不上去……”这会儿,刘一九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老式的步枪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加装消声器!
  国内大量使用的五六半,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后来从苏联进口的六八式有一部分可以,不过那枪却因为性能问题很快就被历史淘汰了……
  “杨哥,小九儿……”
  正在这时候,罗通如同做贼一般小心翼翼跑进了车间,一边跑一边四处打量有没有人。
  典型的鬼子进村。
  “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们在外面等着吗?”杨山以为出了什么意外。
  “吃不饱弄到枪了,三八大盖没有子弹,弄到了一把五六半,担心开心做的消声器无法匹配,他把枪管拆下来让我带进来……”罗通急忙地解释着。
  加工一把枪对于他们来说是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