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觉得,应该更进一步地研究战术支援导弹。
国内缺什么,就应该研究什么。
大多数的科研人员,以及国内高层,他们的态度,都是先解决有无问题,然后再去提升性能。
国内的军工科技发展,一直也都是秉承着这样的思路。
刘一九在这方面也是有些为难,射程1000或者1200公里的战术导弹,研发难度更大,而且目前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现在九院的研究范围太广,项目太多,如果继续增加项目,对于人才的需求更高,而且,如果什么项目都插手,真的让别的军工单位没有项目研究了。太多的型号,虽然对于科技发展是好事情,但是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目前,我们应该考虑的是继续提高精度。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的科研战线已经拉的够长了。开设新的项目,还得继续提升现在的技术性能,我们的人手不够,资金方面也会有更大的需求……”最终,刘一九还是决定暂时不搞射程更远的战术导弹。
提高目前的这种导弹性能,应该来说比较符合当前的情况的。
不过梁思礼接下来的话,却让刘一九有些动摇了,“目前,咱们国内正在研究的有两种型号射程都是600公里左右的导弹,分别是东风…11,东风…15,加上我们这个没有命名的就已经有了三种。而在射程1000公里左右的导弹,国内有立项,不过都没有什么进展……”
这对于刘一九来说,变得更加困难。
不管是东风…11还是东风…15,射程基本上都是分成300公里跟600公里两种,精度范围,得等到卫星定位技术运用上去才能提高。他们的情况,跟九院方面差的不多。
“所以,我个人建议,在提高目前导弹精度范围的工作进行的同时,开启1000公里射程的导弹项目,先填补国内的空白。”
“这个回去之后再讨论吧。”刘一九在这事情上面,真的有些拿不定主意。
很多时候,都必须得考虑到一些相关的情况。
九院的目的,虽然就是填补空白,但是更大的目的是促使国内的科研单位技术更快进步。
作为共和国射程1000公里的战术导弹,东风…16项目目前尚未启动。
“可是我们这导弹的精确射击精度还是很差的!”杜仲坤也知道刘一九的为难,目前在这边,说下一步工作,有些不合适。“而且,立项的事情,需要整个院里面讨论研究,综合考虑才行。”
“提高精度的问题在没有卫星定位制导的技术前提下,以九院现在的技术条件,倒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梁思礼并不希望九院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研究这种国内有好几个项目的导弹。
同类型的导弹型号太多,对于后勤等方面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刘一九看着梁思礼,有些奇怪他的反应,这老头子现在好像是一直在把九院关于导弹方面的研究向着他们需要的方向引啊。“航天那边具体什么情况?如果可以,咱们跟他们合作也不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目的,都是让国防实力变得更强。”
“航天那边虽然因为东风…3的出口获得了一部分的研发资金,但是系统庞大,项目多,而且还承担了北斗计划,研究最大射程的近程导弹方面并没有立项。而东风…11,东风…15都已经立项,现在裁撤,投入的资金也回收不回来了。所以,院里面希望九院能够把精力放在我们暂时无法涉及的1000公里射程的战术支援导弹上面。”梁思礼并没有隐瞒。
航天现在跟九院的合作非常密切,双方关系也非常好。
“如果是这样,咱们还是可以考虑的。不过提高我们导弹的精度的事情,也需要进行考虑了。”
“采用激光制导跟惯性制导多种制导方式。以目前你们给蓝军定位的发展方向,有着特种部队,完全可以在开战初期派出特种部队深入敌后,在重要目标位置安排激光发射装置,以此来指引导弹攻击位置。这样的技术,航天方面已经有了,并且获得了成功,设计精度,可以控制在20米圆周误差范围内。同时,为了加强导弹的性能,可以在气动布局方面进行修改……”梁思礼好像对于这些有着完整的建议。
在座的所有人,几乎都是有些诧异地看着他。
这仅仅只是火箭控制系统方面的专家?
不过,还没有说完,也就停止了下来。
见到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自己的身上,这位技术大牛并没有丝毫的尴尬,而是笑着解释,“你们不用这样看着我。对于九院的项目,尤其是关系到航天方面的项目,我们都是比较重视的。为了节省资源,咱们应该相互避开对方的项目,免得造成重复建设。这些改进方式,是整个航天系统的专家根据九院的设计改进的。有些技术,他们准备引用,就是等这次试验完成之后再跟你们进行商量……”
杜仲坤听到这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航天方面这摆明了就是来摘他们的桃子。
刘一九的脸色,同样也不是很好看,难怪航天方面过来帮忙的专家团队从到了九院之后,一直都没有提回去的事情。感情是为了这个!
不过想想,倒也觉得没有什么。
之前他就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去认真地思考的。
“他们的建议,是在导弹弹头跟后面推进部分加装小翼片,以此让导弹在再入段拥有再次修正的能力?”刘一九突然想到东风…11弹头部分的那四个小翼片。
九院在这方面的研究,比东风…11跟东风…15都要早,很可能,航天研究这个,就是利用九院的一些技术再弄,这样可以节省大笔的经费,尤其是上次已经试射了一次,一个月的时间,拿出改进方案,也不是困难的事情。
毕竟,航天是专门研究这个的。
“对,还有其他的一些改进。另外,关于导弹发射车的问题,航天方面也可以帮忙解决,不过我们希望能够在这方面的导弹进行技术共享。”梁思礼很是期待地对着刘一九说道。
九院在经费方面,比任何一个单位都充足,而且一些电子技术跟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是比国内要领先很多的。
只不过,这些技术,他们没有涉及到,也很难从九院弄到。
“这怎么可能!不能我们弄出来的技术,最终便宜了你们!”杜仲坤当即就怒了。
这可是他们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弄出来的导弹!
技术难道就这样无偿给了航天?
“咱们都是国家的单位,发展也都是为了国防事业。当然,技术还是归属你们。”梁思礼没有理会杜仲坤,而是看着刘一九。
杜仲坤作为总设计师,根本就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任何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都是无法正确面对的。“小刘,咱们不能同意他们的,我们可以自己继续改进设计……”
刘一九叹了一口气。
如同杜仲坤说的那样,确实没有必要让航天方面再去浪费多的资金,他们需要尽快把北斗系统搞出来,否则自己的众多计划都无法实施。至少,需要发射两颗卫星,利用双星定位,才能让他们研制的导弹精度更高,天网计划才能启动。
“就这样办吧。性能提升方面,交由航天,我们以目前的技术为基础,并且让航天那边个支援部分技术,搞1000公里射程的战术导弹。”
第1094章 首长不相信的先进性能
“那咱们这个项目就废了?”杜仲坤很是不满地问着刘一九。
刘一九苦笑,“杜总,咱们这个项目怎么会废了呢?我们有了技术储备,九院因为这个项目也培养了一批人,不过,不管我们怎么发展,在技术方面,肯定比不上航天系统,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的。”
“那又如何呢?他们立项,跟我们可不一样,而且效率不如我们高。”杜仲坤显然是非常不满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需要航天方面研究卫星通讯定位系统。尤其是军用方面,咱们的很多武器装备设置的有卫星信号数据连接交换系统,没有卫星,咱们的这些功能都是无法体现出来的。所以,在这些方面,能够帮助航天节省一些资金,咱们就不要太计较了不是?不管怎么说,都是国家的军工系统,而且,他们并没有直接把我们的项目成果全部拿过去,这一点,就足够了。”
刘一九劝慰着杜仲坤。
在这方面,航天并没有什么不厚道,虽然说从他们这边弄走他们辛苦研究出来的技术,有些不厚道,但是航天至少承认九院这边的技术成果,而且九院的后续工作由他们接手,到时候双方继续共享技术。
整个航天系统庞大的科研力量就相当于免费给九院使用了。
“行了,这事情就这样吧。等到明天看另外两发的结果。咱们不是缺乏整体导弹发射车技术么,航天有,这方面你可以去跟他们谈,以后跟航天那边打交道,就由你负责了。明天之后,我会到北京一趟,咱们跟617那边的坦克性能比拼即将展开,另外,这款导弹的型号命名看看上面是给东风的编制还是由我们自己命名。”
导弹的型号命名,在国内有着讲究的。
东风系列的导弹,全部都是归属二炮部队,并不是直接归属各个军区的陆军导弹旅。
8208导弹,算是一款比较先进的地对地战术导弹,不过射程比较近,二炮部队没有装备,直接就给了陆军,各个军区逐渐导弹旅,这玩意儿就是用来进行战术支援的。
射程五六百公里,依然属于战术支援范围,但是军方具体怎么想,这就得看他们的考虑。
这玩意儿完全是可以覆盖整个台湾地区的。
虽然说炮轰金门在十年之前就已经停止,两岸之间的交流也变得多了起来。但是台湾具有太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得收回来才行。不然美帝完全就可以借着这个岛为跳板。
同样,五百公里的射程,再增加一点,就能够威慑日本的一些美军基地。
国家与国家交往就是这样,表面上关系再好,但是只要涉及到领土主权,竞争那是绝对不可能没有的。
冲突,也不可能就完全停止了。
第二天一大早,两枚导弹再次试射成功。
这两枚的性能数据跟头一天试射的两枚没有太多的差距,不过精度都达到了100米,如果配备上引入末敏技术的集束炸弹,完全能够让导弹拥有更大的威力。精度是否能够达到20米范围之内,在集束炸弹之下,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使用其他的常规炸弹,诸如高爆弹等,用来打击敌人指挥中枢什么的,自然是精度越高越好。
当天,让杜仲坤等人做好后续工作,把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都给保存好带回九院进行研究,刘一九自己乘坐飞机向着北京飞去。
“刘主任,咱们的这飞机试验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生产了整整五架,完成了各种测试,为什么就没有开始大量生产投放市场呢?国内航空市场可是有着大量的飞机缺口。”在飞机上面,一直开运十,从空军运输部队退役的几张很是痛心地问着刘一九。“现在听说民航总局在考虑引进美国的麦道飞机啊……”
对于这样的问题,刘一九还真的没法回答。
当初为了这个项目,可是跟民航总局闹了不小的矛盾。
对方说过,根本不会采购九院生产的运十。
而且,九院现在正在研制运力更强大,性能更先进的运二十。
“上面首长怎么考虑,那是他们的事情。咱们即使没有订单,九院的飞机研制工作也不会停下来。哪怕是砸锅卖铁也不会停的。现在运二十设计工作差不多要完成了,等到以后样机完成,你们就可以开更大的飞机了。”刘一九安慰着机长。
“刘主任,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咱们的蓝天,飞翔的不是自己国产的飞机,心中觉得有些窝火。运十是如此的先进……”
刘一九觉得,不能再跟着机长聊下去了。
一开始,他就不应该跑到驾驶舱来了解运十的飞行情况。
自己国内有了需要的大飞机,却因为影响到某些人的个人利益,只能生产出来自己用。回收成本都做不到。
而且,窄体飞机,并不适合做军用运输机。
只能等待运二十的出现了。
借口离开了驾驶舱,回到后面,刘一九心中却在考虑着,究竟如何才能打破目前的困局。
运十的生产,在运二十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之前,确实没有太大的必要生产,毕竟并不适合军用,民用方面,国内虽然开辟的航线不多,但是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人,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坐得起飞机的。
“要不,咱们自己成立一个航空公司?特别是开闭成都到永兴岛上面的航线,可以向那边运输物资,同样也能够把那边的海鲜产品运回来,至少不会亏本。同时,还得开通一些地区的航线,主要考虑周转运输我们的一些重要零部件,当然,也可以开放一部分的运输力量面对社会,不需要如同国有的航空公司,非得要一定的级别,还得有特殊的手续才能乘坐……”李锐在知道刘一九的苦恼之后,向着刘一九建议。“而且,为了保证客运量,我们可以让航线变得复杂一些,比如从我们成都飞北京,完全绕行别的客流量较大的城市吧……”
李锐的建议,刘一九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目前国内成立航空公司,基本上都是会亏损。
国内民众还是太穷了,出门坐飞机,并不是普通大众的选择。
“这事情再考虑吧。”刘一九叹了一口气,在现在九院的收入还没有完全起来的时候,确实不能有太多烧钱的行为。
造一架飞机都得数千万近亿,每飞行一次成本都是以几十万计算,很难收回成本。
五架,每年花费九院不少的资金了。
如果不是为了试验,为了获得更加详实的数据,所以不得不几架飞机都飞起来。
当然,也不是每天都飞行。
到了北京,刘一九自然还是找龙耀华,没有去找后勤部的齐昊,更没有找国防科工委的江森。
总参同样也涉及到军工科技方面的工作,而且下属单位还有一个专门负责武器装备的局呢。
“你们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