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这可不是这样。作为伞兵,主要的作用就是在敌人后方或者一些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方进行空中投放,在地面部队还没有到达之前,这些部队面临的情况就是被所有敌人给包围。他们在这样的作战环境中,需要的远程火力支援,不一定能够提供上去,虽然我们有着各种型号的导弹,但是谁都不能保证他们空投的周围区域能够有合适的部署……考虑到他们所处的作战环境,所以,我们的设计更多是让他们拥有更强大的作战能力。反坦克导弹,主要是用来防御敌人的装甲力量,而防空,用来防御敌人的直升机……”
刘一九的思想可没有太大的时代局限。
如果有可能,伞兵甚至都可以装上坦克!
不过,国内没有安…225那样的超级重型运输机。
即使有,空军也是用不起的,那玩意儿飞一次,实在是需要太高的成本了。
“这是你们九院所有的装备都这样考虑,上防空以及反装甲导弹的原因?”
“也不是,我们设计武器的时候,并不是觉得只要比现在的相同就行了。而是得考虑作战部队使用这些装备遇到的各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强他们的进攻能力以及防御能力!”姜明说的有些严肃。
九院跟别的单位最大的不同就是,从一开始,他们就考虑到武器装备使用的环境。
并不是所有的装备都是加装这些模块。
“现在就能够看到武器装备模块化设计的好处了,在设计的时候,只需要预留上位置,就能够直接加装上武器系统。省事很多,而且有利于后勤保障,统一的标准,一切也就变得比较容易起来。”龙耀华点头赞许九院这方面的设计。
武器模块化,从九院发展起来之后,就一直在进行。
现在他们设计各种武器越来越快,导弹发射个模块,在设计好了之后,不管是武装直升机,还是坦克,甚至步战车,直接把这些模块装上去就具有了导弹发射功能。
目前看来,这种设计非常成功。
“目前,我们的导弹研究部门正在开发一种用于近程支援作战的单兵地对地导弹,一旦成功,轻型步战车携带的炮口径太小,火力强度不足的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且跟重炮不同的是,这种导弹将会让精确打击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这样的导弹,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对地支援,如果距离不是太远,炮击炮以及火箭弹都能够解决问题啊!”龙耀华觉得这些设计有些浪费了。
一般情况下,地对地导弹,如果射程只有几公里或者更近的距离,成本就有些太高了。
在这样的射程情况下,大炮都能够做到精确射击。
“也不是,火箭弹跟迫击炮,射程一般都是在一千米以内。经过我们的认真研究,在一千米到五千米的范围内,除了各种炮能够有效火力支援,目前国内的导弹,甚至整个世界上的导弹,都没有开发专门用于清除地面目标的单兵导弹。虽然成本要高一些,不过胜在携带容易,威力更大。”这方面也就刘一九最为清楚了。
这种导弹的开发,其实跟他在毁灭者之后的新一代自动火力平台有着很大的关系。
防空导弹,反装甲导弹,都是有着跟地对地完全不同的制导系统。在近距离,同样需要计算弹道导弹,技术开发成本那是相当高的。
全自动火力平台,不能如同坦克那样对某一区域进行饱和式的炮击。
这种射程有些鸡肋的导弹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目前各种基础技术都没有研究出来,现在就说自动火力平台有些不合适。
不过其他的各种武器配套,必须走在最前面,只要智能化控制技术成熟,把各种武器装备模块加上去之后,设计就成功了。
就如同目前的无人机部队,在没有卫星系统支撑的时候,就开始研究无人机的作战,一旦卫星通讯系统建设起来,只需要把网络更换之后就能够快速地进行操作。
如同玩网络游戏,一开始都是在进行人机对战的单机版本,等到联网之后,地图就变大了,作战的模式什么的基础操作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这个随你们吧。伞兵的作用,从建设开始,就是为了快速投放部队,夺取战略要点或者快速进行战场支援,火力强大一些,也是能够提高他们的战斗力。”龙耀华显然是已经接受了刘一九的这种思路。
他没有明确地说让他们设计伞兵战车,毕竟军方的项目,各个单位都是不容易得到的。
九院拥有项目自主权,只要他们开始开发,目前的情况来说,成功之后,没得选择的军方就能够从他们手中进行采购。
第1210章 军事技术申请专利那是扯淡
龙耀华在九院里面转了一圈,对于各个项目的进展都是非常满意,不过九院的很多技术产品民用化道路却让他都有些揪心。
“你们不是一直说要实现民用化?尤其是计算机等方面,美国的计算机有着巨大的市场,咱们国内现在也开始从国外进口,尤其是在经济特区那边,很多进口的,尤其是现在国外开始提倡无纸化办公,要是国内开始实行这样的政策,这可是有着巨大市场的……你们难道一直不打算投入到市场上?”
龙耀华的问题,让刘一九有些尴尬。
“我们早就想要做这些事情,不过芯片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一直都还没有完成。”
“不是有苏联专家帮忙?”龙耀华有些诧异。
九院的芯片,到现在已经十来年的时间了。
他们的顶级芯片一直都是跟国际上处于相同的位置,甚至还有些超越,怎么在民用方面的工业化规模生产就没有取得突破?
“还不是基础方面的问题,我们军用生产,基本上都是实验室生产,所以成本显得非常高,主要是顶级的设备,比如电子显微镜以及高精密的加工设备,圆晶等生产工艺问题也不是非常成熟,苏联专家的解决办法是用更多的专机进行生产,这不符合我们国内的生产要求……”苏联人走的道路跟欧美都是不一样的。
在顶级制造领域,苏联人的成本同样也是非常高的。
只不过,他们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庞大的技术团队,所以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那样的生产,对于国内并不合适。
“军事技术民用化,这是必须走的道路,苏联因为一直在发展军事技术,这些技术投入了高昂的成本,没有转变成民用生产力,所以他们的经济出现了问题。我们跟苏联不同,而且,只有军用技术民用化,有着更多的市场细分,更多的人研究这方面,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以及促进人才培养体系……”龙耀华的话,让刘一九惊奇不已。
不过想着军方有着一个专业的经济研究团队,跟着他们在国际上投资来获得更多额外的军费,也就释然了。
要搞国际投资,首先肯定得有相关的研究才行的。
“确实是这样。只有更多的人研究,才能获得更多的项目成果,技术发展才会更快,人才需求也会更大。从而让有着天赋的优秀技术人员显露出来……”刘一九认为是这样的,“首长,上面是不是已经开始在跟西方国家谈判我们国内建设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
龙耀华突然说军用技术民用化的问题,显然是有问题的。
这是在提醒刘一九。
后者对于这些事情有着惊人的直觉。
“是有这样的说法,不过上面对于这事情非常谨慎,苏联现在颓势越来越明显,虽然在顶级的领域里面研究他们走在西方的前列,不过就如同你很多年前就提出来的观点,苏联的经济已经快要无法支撑他们这些军事项目的巨大投入。目前,苏联国内的轻工业发展严重地限制了他们人民的生活,各种反对的声音越来越明显,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经失败,尤其是经济上的改革……”
苏联的情况,让刘一九也是有着一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一直一来,他都没有太过关注苏联的情况。
苏联解体还有几年的时间,尤其是他阻止了美国的万塔计划,并且提醒过苏联,却没有想到,苏联已经是病入膏肓的巨人,仅仅是这些行为,让苏联无法活得太长。
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特工工作越来越有效果,苏联国内的官僚腐败也是越来越严重。
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面,能够买到很多之前苏联禁止出售的武器装备,这一切都是苏联的军官集团为了钱而从部队现役倒腾出来的。现在只是一个开始,越到后面,苏联的乱象也就会越明显。
最终,苏联可能还是会按照历史时间倒闭。
“这样说来,我们还必须做好准备?”刘一九听完龙耀华对于苏联情况的介绍,皱着眉头说道,时间根本就有些不够,苏联解体之后,没有谁吸引美国以及西方的注意力。“美国方面对于尼普多桑什么态度?”
“拖着,一直说要制裁,现在尼普多桑的代表也在联合国方面跟美国以及西方国家扯皮,他们不在意这些,但是美国却不能不在意,现在美国希望扩大在泰国的驻军,但是泰国方面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西哈努克希望能够重新入主高棉,不过现在的高棉一盘散沙,赤棉政权占据着一部分的国土,越南黎陈志占据着一部分,而知青城一直都是没有从豆蔻山往北,这些情况你应该非常清楚才对。”龙耀华不相信刘一九不知道这些事情。
刘一九也没有解释,而是继续问龙耀华,“美国方面已经开始对我们进行武器以及军事技术的禁运了,对吧?”
龙耀华沉默,没有再说话。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仅仅是他们对付苏联,分担苏联对欧洲压力的一枚棋子。
现在苏联不行了,中国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前几年的蜜月期,也算是结束了。
至少,现在美国跟西方不会太过明显。
“禁运的事情,确实已经开始了,之前进度很快的项目,目前开始拖着,一些军事引进项目的谈判,尤其是军舰跟先进技术方面,基本上停滞了下来,之前快速做出让步,现在根本就没有了这样的事情……”龙耀华见到刘一九一直盯着自己要答案,最终也没有瞒着他,“不过民用技术方面,倒是对我们放开了一些,都不是最先进的……”
“这个是自然。他们就是个希望能够寻找到输出落后技术装备的市场,中国市场庞大,需求量多。尤其咱们国内这些年从日本引进了多少六七十年代的炼钢技术以及其他民用技术?”刘一九叹息。
九院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到。
在炼钢方面,仅仅是特种钢以及炮钢等有着研究。
普通民用市场的材料,反而没有任何的涉猎。
“上面对于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是如何考虑的?”刘一九明明知道最后结果是怎样,依然问出了这个问题。
老爷子在任的时候,国家没有这方面的说法。
尤其是,社会主义,并没有专利权这一说法,那是资本主义才独有的。
“既然要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一些好的,咱们就得吸收学习。”龙耀华的话依然是模棱两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不过,这对你们来说没有多重要吧?你们的民用技术一直都是在申请国际专利,而军事技术,这玩意儿能够申请专利?”
军事技术不可能申请专利。
任何国家都不会干这样的傻事情。
否则,这就没法保密了。
没有详细的参数,怎么可能申请到专利?
“这样说来,民用市场还是得走这条路?”
“我们国家并没有这方面的立法,要走这条路,需要个做的工作很多,需要走的路非常长。”
这话让刘一九明白了上面的意思。
“我们九院很多的专利技术都是一直处于保密,民用市场申请国际专利的也不是很多,毕竟很多东西并不适合出口。一直也没有推向市场,如果国家要搞这个,我们就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术专利申请团队以及国际律师事务所,如果不搞,那也就没有必要了……”
“民用技术,按照你们的节奏走吧。即使之前你们电风扇申请了专利技术,香港那边不是也出现了仿冒产品?这事情,你们一直都没有处理吧?”龙耀华有些不明白刘一九的想法。
红星电器厂靠着塑料叶片的电风扇起家,然后不断扩大各种塑料产品,之前很是火爆,一直都是由着叶素文的思华国际代理国际业务,美国联合贸易公司最后放弃了从中国大陆拿货。
这货在香港那边找了工厂专门仿冒红星电器的产品,由于这事情九院方面并没有专门为了这事情去打官司,考斯特的联合贸易公司仅仅是销售仿冒产品,而不是生产制造,侵权的事情,美国方面根本就没有把没有纳入自主知识产权范围的中国当成一回事情。
中国的山寨,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这事情,你们不打算利用一番?”龙耀华询问刘一九。
刘一九笑了,笑得很阴险,“只要西方跟国内开始这方面的谈判了,那么,他们将会赔偿我们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
“有这样的可能?”
“怎么没有?如果建设知识产权,我们就得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中国科技基础不行,西方是知道的,他们在这事情上面,完全能够让中国陷入非常大的被动。而我们按照他们的游戏规则来玩儿,结果他们的人破坏了游戏规则,要想让我们国内本来就没有游戏规则的人去遵守游戏规则,首长,您觉得他们最终会怎么处理他们那些破坏了游戏规则的人?”
第1211章 我们要跟美国跨国公司打官司
龙耀华完全没有想到,刘一九在这事情上面一直都是采取的养羊策略,考斯特的联合贸易公司,之前在美国仅仅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贸易公司,这些年倒腾电器产品,居然在美国都变得比较出名了。
刘一九算计人,从来都是没有什么失误的。
一旦真的按照刘一九说的这样,利用西方想要把中国逼着进入他们的游戏规则之中,那么这事情就必须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