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 第8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已经从当初的一个青钩子娃娃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大叔。
  岁月果然是一把杀猪刀。
  对于这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研究了这么多年,甚至九院的涡轴发动机都对这个借鉴了一些,技术自然是比较成熟的。不会如同几十年后国内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结果国内连优秀的汽车发动机都是需要靠着国外的技术才能制造出来。
  “这个发动机九院方面研究了快二十年,技术性能应该是非常靠谱的。虽然维护保养方面比起自然吸气的发动机要贵不少,但是能够个在相同的排量下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谭庆丰以为刘一九对于这种发动机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做出了更详细的介绍。
  刘一九并没有阻止,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涡轮增压发动机这种先进的汽车发动机,目前世界范围内都只是少数高档车在使用,主要就是技术个不是非常成熟,加上维护成本太高了一些。
  不过在中国,这都不是问题,目前买得起汽车的人,根本就不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国内的轿车产业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这样一来,可以让起步更高一些。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用到我们的中高档车上面,应该会带来非常不错的市场反应。而我们的低档车跟中档车,还是应该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毕竟,虽然动力足够,高档车的买主根本就不会在意那点多出来的油耗,我们需要从技术配置上面就把我们的汽车档次给分出来。”刘一九认可涡轮增压发动机,毕竟这是九院动力系统最开始一直努力研发的东西。
  不可能为了技术保密或者其他的什么而雪藏起来,只有市场上使用越多,最后发展也就越快。
  当他说其他的中低端汽车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时候,嘉陵厂的一行人脸上都是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就连郑浩都是感到有些奇怪。
  这可不是军事装备,为了性能根本就不考虑使用成本。
  要获得更大的市场,就必须进行更加齐全的配置,各个档次的车都不能少,如果所有车都是个数十万一辆,这样一来,能够买得起的人也不会太多了。
  国外的汽车厂就是这样,高中低端在一开始定位就非常明确。
  而中低端车的销量自然比高端车更高。
  “怎么?难道你们觉得有了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就没有必要去使用落后的技术?成本问题,你们有考虑过吗?哪怕是相同的排量,自然吸气跟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成本就相差好几万个块钱。中档车配备这样的动力,其他部分怎么配置?要降低总成本,其他的内饰什么的就必须降低更多的成本,这样一来,即使有着先进的动力系统,其他太差,我们的汽车还有客户能够看上?”刘一九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这怎么就跟九院里面的那些研究军工的家伙一样的毛病?
  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就不会去选择使用相对落后的技术了。
  从而到此成本变得非常高。
  尹重强看着脸色不好看的刘一九,脸红了起来,有些尴尬地对着刘一九说道,“刘主任,咱们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不行。国内拥有技术的都是一些当年从苏联引进的发动机技术,而且很大的程度还是柴油发动机技术,在个汽油发动机技术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我们在国内众多的汽车厂里面都寻找过,并没有合适的小排量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
  作为汽车技术总负责人,尹重强的话让刘一九被雷得外焦里嫩。
  他绝对不会想到,嘉陵厂之所以全部都是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原因会是这样的。
  搞出了高端的技术,结果低端的技术反而没法弄出来。
  这跟后世共和国国内的工业状况是何其地相似——能够制造飞机坦克航母,但是汽车工业方面一直不行,甚至某些需求量大,并不是需要多少核心技术的螺丝钉,都是得从国外进口!
  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普通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尤其是汽油发动机,并没有太大的军事用途。各种军事装备车辆的发动机,基本上都是能够提供更大动力的柴油机,这个世界上,估计也就只有希特勒这样的奇葩,才会要求他的坦克研究人员给先进的重型坦克必须装备汽油发动机!
  “不可能吧?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技术可是比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技术难度高了很多。咱们不可能能够弄出更加先进的发动机,反而没法弄出技术相对低很多的发动机吧……”郑浩都觉得这事情有些奇葩。


第1254章 从汽车技术给刘主任找别扭?
  “这个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咱们九院研究了很多年的东西,在当初刚刚出来的时候就从国外搞到了样品。这个原本是准备用到直升机的发动机技术上面。而自然吸气,这种发动机无论用于货运汽车还是装甲车,都因为动力不足而没有太大的研究,即使有研究,也都是排量更大的,国内在之前可是一直都是以军用研究为主。就连现在,很多的高科技研究,同样也是为了军用,咱们军工系统的哪个技术是为了民用才研究的?”
  其他人的脸色尴尬无比,不知道如何回答郑浩的话。
  刘一九的回答,倒是让郑浩有些明白了。
  九院的技术,就连民品单位使用的众多技术,从一开始也都是军用,国内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为了收回投资并且获得更多的技术研发经费,才把一些非核心的技术项目军转民。
  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军用,而不是民用。
  世界上所有的先进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全部都是为了军事用途,只有军事技术更加先进,才会把一些淘汰的技术转向民品市场。
  就如同九院的微型计算机技术一样,研究出来很多年了,跟美国的基本上是同时期起步的,但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向民用市场转移。
  “那这样一来,我们就只能生产中高端的汽车了!低端汽车的市场才是最大的,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能够买得起车的人都不在意成本问题。世界上每年生产数千万辆的汽车,大部分都是中低端车,高端车的数量占据的比例不是很大啊!”郑浩有些担忧地说道。
  刘一九布局汽车产业,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是国内的市场。
  国内市场每年消耗不了多少的汽车,而且主要就是集中在几个改革开放的实验特区。
  在那边,因为国内汽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产量,进入中国的合资企业还没有产品开始投放市场,基本上全部都是进口。
  进口的汽车,关税高不说,还因为需要大量的外汇,使得那些有钱的人需要象征自己的身份地位的车子就只能从黑市上购买那些通过非正常渠道进来的。
  郑浩对于这种事情了解的非常清楚,因为这样的业务,被军方把持了绝大部分。
  “目前来说,也就只能这样了。咱们暂时就先不要急着生产低端车吧。这种款式的车,你们是准备怎么配备技术性能?”刘一九指着那有些像奥迪A4外形的车,对着嘉陵厂的人员问道。
  嘉陵厂对于动力技术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多,甚至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动力技术,就指望着九院的动力系统援助呢。
  “在动力系统配置上面,主要是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一共是这三种发动机,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用户认可,并且在同款车型内造成分级,按照您提供的理念,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的配置。而传动系统,由于四轮驱动的技术研究没有突破,目前仅仅只有前驱跟后驱可以选择,不过为了车辆的生产成本,减轻质量,增加驱动轮的地面附着力以及安装维护保养方便等,我们选择了前驱……”
  “其实,我觉得咱们的车应该采用后驱的传动系统。虽然比起前驱一些优点来说,后驱看起来有些结构复杂,以及成本会稍微高一些,但是后驱拥有更好的操纵性,同时还能分散前轮承受的负荷,并且降低维修成本……虽然目前国际上都开始使用前驱,我个人认为后驱更加合适……”郭宏并不是汽车总设计师,但是他却是嘉陵厂的总工。
  对于这方面,也是有着一些发言权的。
  刘一九在一边听着这两人争论,不由皱起了眉头。
  世界上关于前驱跟后驱这两种传动系统的争论,一直持续了好几十年的时间,七十年代之前,所有的汽车都是后轮驱动,而等到七十年代之后,大部分的汽车则是开始采用前轮驱动。等到九十年代之后,一些汽车生产厂家再次采用后轮驱动。
  到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之后,世界上的汽车,每一种型号,基本上客户都能够有所选择,同样的车型,同样的配置,可以选择前轮驱动,也能够选择后轮驱动,更是能够选择四轮驱动!
  显然,现在的嘉陵厂根本就不具备提供给客户这样多选择的能力。
  让刘一九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家伙样品都打造了,肯定性能测试也是做了不少,怎么会到现在都还在这方面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世界主流都是采取前驱。这样能够降低成本,制造起来也更加方便,同时可以让车内空间变得更大!”
  “你们两位能不要争论了吗?刘主任对于这方面可是专家,听听他的意见呗。”见到郭宏跟尹重强两人又为采取前驱还是后驱而起了争论,谭庆丰一方面为了拍马屁,另外一方面也是给刘一九出了一个难题。
  刘一九要求所有单位领导必须了解他们下属单位的各种技术,不要求精通,只要求理解。
  他自己呢?
  如果他自己对于技术都不了解,凭什么要求下面的领导去了解技术?
  能够混出来的领导,谁都不是省油的灯。
  刘一九随意地看了谭庆丰一眼,这家伙的这种一石二鸟,不管是自己能回答出来还是不能回答出来他都能够有所获的计谋很是不错。
  可惜,他遇到了刘主任。
  “前轮驱动能够占据轿车行业的主流,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就是降低成本,在制造以及安装过程中,没有通过驾驶舱下面的驱动轴,也不用制造后桥壳,变速器和差速器被装配在一个壳体中,这样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同时,可以让设计者更方便的在汽车底部安装制动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排气系统……零件减少,能够有效地降低汽车的重量,从而提高加速性,制动性和燃油经济性。同时,还因为前轮驱动承担着发动机以及驱动桥的重量,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加轮胎地面附着力……”刘一九的表述,比专业研究的尹重强更加详细。
  他的这些话一说出来就让谭庆丰等不了解他的人嘴巴张大得能够塞下一个鸡蛋。
  他们还真没有想到,刘一九对于这方面了解的这样详细。
  “至于后轮驱动,一部分的机械部件从汽车前部移到后部,汽车的平衡性和操作性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后轮驱动的汽车加速时,牵引力将不会由前轮发出,转弯时候的操纵性能更好,这是世界上目前所有的高端轿车以及超级跑车采用的方式……由于前轮驱动系统把变速器以及差速器制造在了一起,后轮驱动的变速器出现了问题,只需要更换变速器就行,维修保养成本更低……至于室内空间小的问题,只要在设计的时候使用的独立后悬挂系统,将车体与差速器和传动轴靠的更近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而牵引力小,可以配备车身稳定电子系统以及牵引力控制系统,这两种技术都是用到坦克上面的,从而让后驱达到前驱的效果……”
  刘一九的介绍,就连尹重强都不得不佩服。
  但是,刘一九把这两样的制动方式优缺点都给介绍的这样清楚,并且把缺点的解决办法也提出来了,却没法弄清楚他究竟是看好前驱还是后驱。
  任何的产品,最高领导的意见非常重要。
  尤其是这个领导人的地位不可动摇的时候。
  国内的技术研发人员不像国外,在自己对于自己的设计有着想法的时候,就会去坚持自己的想法,极力说服那些跟他意见不一样的对手。国内在这样争论不休的时候,解决办法就是听从领导的意见,领导拍板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事情谭庆丰真的不敢做主,现在刘一九在这里,而且汽车工业布局是他亲自提出来并且亲自安排的,自然也就由他来解决。
  面对这样模棱两可,如同和稀泥的回答,所有人都不清楚刘一九偏向哪一种。
  谭庆丰先对刘一九如此了解汽车拍了一番马屁,“刘主任果然厉害,对于汽车的专业,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可以比拟的。”拍马屁完成之后,就对着刘一九问道,“刘主任,对于这两种传动方式,您究竟是看好前轮驱动还是后轮驱动呢?”
  这非得让刘一九拍板,以后即使发生什么问题,自己也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就是了。
  刘一九再次意味深长地看了谭庆丰一眼,笑着对他说道,“两种制动方式都是各有优劣,都不错!”
  “那咱们是选择前驱还是后驱?”谭庆丰心中暗骂,不过脸上却装出疑惑的表情。
  刘一九不说确切的答案,谭庆丰肯定不会放弃的。
  这可是关系到未来前程的重要问题。
  如果上级领导没有人拍板,最后领导负责制就会把责任弄到他的头上。这样一来,即使市场情况非常好,领导要分走一些功劳,也无所谓,总比把所有失败的责任推到自己的头上要好。


第1255章 十年百万辆销售千亿只是小目标
  “为什么要选择前驱或者后驱?把两种驱动方式的设计都制造出样品,让我们的市场用户去选择,岂不是更好?任何个人的喜好,能够代表整个市场所有用户群体的喜好吗?用户,才是我们发展的根本!”
  “啪啪啪!”谭庆丰带头给刘一九鼓掌,“刘主任说的太好了,这将会成为指导我们嘉陵厂发展的格言!”
  对于谭庆丰的马屁,刘一九并没有理会。
  但是,尹重强对于这个却是非常纠结,“刘主任,如果我们两种设计都制造出来样车,并且向着市场投放,在市场情况不明的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