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军工帝国- 第8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其是老爷子即将退下去,把手中除了军权的其他权利都交出来,外资开始大量涌入,国外的产品大量倾销到中国国内,中国很多竞争力低下的企业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不断倒闭。
  甚至,形成了一股庞大的破产潮。
  而也是因为这样,不断地破产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兼并重组一部分,从而才造就一批支撑国家装备走出去战略的国营企业。
  刘一九这次,就是要加快国内企业破产倒闭潮,并且逼着其他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从而才能面临九院的压力。
  形成竞争力之后,不仅能够抵御国际市场的冲击,更是能够反攻国际市场。
  会议连续开了三天的时间,刘一九一个人说了差不多一天,然后就只是听。
  在他的强势之下,所有的反对都是无效的,所有的质疑,都是被拍回去的。于是,各个单位就开始讨论,每个单位能够为这万亿的产值贡献多少,并且在其他的企业不满之下,不断地修改自己的目标。
  这是刘一九的目的,给下面的这些管理人员庞大的压力。
  不能胜任,那就只能离开。
  每年,考核这些领导,完全开始学习国内政府考核官员的办法。只不过,九院考核的可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还有整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对未来的布局,以及员工福利体系建设等方面。
  这完全是在国内官员考核办法中加入未来国家花费了几十年才形成的完善官员考核系统。
  九院无法提供他们晋升通道,但是这些人都不是九院内部人员,完全跟国家体制内官员一致,他们的政绩出来,国家相关的部门自然会给他们这渠道。刘一九能够影响到国家的,尤其是对于国家建设,官员考核体系管理办法的,也就只能是这样的方法。
  这些官员被调离九院,担任相关部门领导人,这种体系就会推广开来。


第1279章 放权
  “刘主任,咱541基地如果军民分开,这岂不是得重新组建两套班子?”延平原已经被从541基地调离,新任的541基地是从九院五区调过去的原副主任姬飞。
  这本来是九院管理委员会培养的下一代接班人。
  不过现在,基地发展,核心的产业必须掌控在自己人的手中。
  姬飞干事情,倒也中规中矩,没有出彩的,也没有任何让人诟病的东西。
  在会议结束之后,姬飞找到刘一九,希望能够借着这次领导班子大调整的时候调回来,在大巴山基地里面压力才会更小。
  “两套班子是必然的。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现在调你回来不合适,541基地那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617虽然归属我们管理,不过那跟541不同,541我们投入了太多,不能成为那些来镀金的人捞政绩的地方。否则,我们的努力,就白费了,再说了,你在541,升上去,不是更好?”
  “可我的身份……”姬飞的能力不出众,不是因为本身,而是因为低调。
  “那又如何?那只是一层身份而已,也就只有基地管理委员会最为核心的成员知道。你们的身份,甚至只有一部分的管理委员会委员知道。你害怕什么?咱们的目的不是颠覆国家,问心无愧就行。何况,留在黑卫里面,对你来说,有发展吗?”刘一九安慰着姬飞。“其他的人,有机会,都会放出去,尤其是这次管理班子的调整。他们的能力出众,不能就这样埋没在大巴山里面。这也算是我们的一条后路,不是么?”
  国内黑卫比国外更加隐秘。
  刘一九不得不为他们考虑出路。
  技术跟管理是两码事,也是不同的人员,大巴山的基地,不可能永远都控制在刘一九的手中。
  “这次的全面发展布局,也是到考虑到这些事情。九院的人,出国非常困难,而且,出去了又如何?我们的根在国内。”刘一九的话,让姬飞不再说什么,“所以,好好干,把你的能力展现出来。趁着那些老头子还有影响力,可以给你一个更高的高度。”
  姬飞点了点头,然后告辞离开,刘一九看着他的背影,不由陷入了沉思。
  会议结束之后,整个管理委员会以及外面所有的干部都忙碌起来了。
  刘一九这个被禁止去北京的基地主要负责人,反而闲了下来。
  长时间没有陪着李锐跟孩子,刘一九才发现,两个孩子已经能够走路了!
  对于他,李锐没有怨言,回家之后,依然如同原来那样,只不过,刘一九的家庭地位显然不如两个孩子的高,每天逗逗孩子,然后处理一点九院的事情,顺便再到各个分区溜到溜达,晚上再狠狠地把李锐折腾一番,日子倒也逍遥。
  不过,还没有等他过上三天的逍遥日子,老丈杆子就看他不爽了。
  “小子,距离当初我们跟其他军区打的赌,时间越来越近了,我这心中咋越来越没有底了?各种武器配置,虽然也逐渐完善,问题是最为重要的战机,运输机,这些在啥地方呢?没有制空权,我们还没有进入到演习区域,咱不就得被他们包了饺子?”李云龙见不得刘一九这小子回来之后不用带孩子。“你小子不会忘记了这事情吧?”
  郑雅知道刘一九的情况,要是过分了,这小子估计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国外那丫头身上!
  但是李云龙不一样,郑雅还说,带孩子有利于他的健康呢!
  两熊孩子那是要扯胡子什么的,说话声音大一点都开始哀嚎,然后郑雅就叉着腰教训李云龙。
  再一次回来看到刘一九躺在院子里面的躺椅上,前面泡着一壶茶,孩子被李锐母女两不知道带到什么地方去了,显然是给这小子更好的休息环境,老头子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再加上对于蓝军挑战十倍的军力,他心中真的没有底了。
  “这可是你当初跟他们赌的……”刘一九给老头子倒了一杯茶,轻飘飘地丢下了一句让老头子快要心脏病都气发的话。
  “运二十肯定是赶不上了,歼十到现在第一架都没有交付给咱们,要知道,那些混蛋可是把划拨给他们最为先进的战机全部调集了起来。”李云龙也没有闲着。
  蓝军的建设,基本上一直在等装备。
  而其他的军区,现在已经开始接收第一批歼…10了。
  哪怕是他们的飞行员不如九院蓝军的精锐,十倍的数量,哪里有赢的希望?
  原本,李云龙可是仗着其他部队不可能有这样先进装备才挑衅的,并且放豪言……
  “这个可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制空权呢?”
  李云龙恨不得一把捏死这小子。
  “非得要飞机才能获得制空权?”刘一九依然态度平静。
  “老子跟你没法交流。反正输了就输了,到时候输了带来的后果,别说老子没有提醒你!”李云龙气呼呼地进了房间里面。
  刘一九看着老头子依然硬朗的背影,不由笑了笑。
  对于这方面,他倒是不在意。因为,其他的军区蓝军装备了歼十都没用,歼十不应该是他们使用的设备,而且九院手中那掌握着这些战机的控制权,到时候那些老家伙要是不顾规则,九院绝对会对这些战机做手脚,让他们所有的歼十飞不起来。
  不过,刘一九在老头子的提醒下,觉得应该认真地考虑关于蓝军跟其他军区蓝军之间的这次演习。
  输的那方,最大的可能,就是编制取消。
  所以,刘一九开始认真地讨论蓝军应该如何才能赢得更加漂亮,并且到部队里面深入了解装备的情况。
  而在外面,九院大规模的扩张行动,尤其是成都总部建设,虽然没有对外有丝毫的公布,而且项目落户的情况也不允许任何的媒体报道,却依然带来了非常大的震动。
  九院的各个负责人门槛,都快被各个地方政府的领导踏破了。
  他们不为别的事情,只为一样——那就是九院的项目落户他们所在的城市。
  外商投资,主要选择沿海一带,所以,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投资进入。
  九院的发展,则是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成都以及重庆两地,其他周边区域的地方领导如何能够不眼红?
  而嘉陵厂的负责人,尤其是他们汽车项目筹建小组更是苦恼——地方领导太热情,他们招标的投标商太过冷淡。
  “日本的厂商对我们的邀请表现得非常冷淡?美国跟欧洲的一些厂商同样如此?”谭庆丰真的有些傻眼了。
  在九院未来发展体系中,嘉陵厂的汽车产业占据非常大的比重。
  “是的,领导,我们在想,是不是对外公布我们的决策?刘主任当初就说了,我们百万辆汽车制造目标需要的生产线,投资都要数十亿美元。只有这样的打项目才能让他们更加热情。”项目具体执行人,招标管理小组副组长梁晨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皱着眉头说道。
  谭庆丰不由有些犹豫了。
  刘一九虽然没有说是否要对项目进行保密,但是这样的目标,现在说出去,真的是一个笑话啊!
  所以,谭庆丰还真不想去宣传。
  日本人不是说应该非常热情吗?
  “那么,如果告诉他们我们的计划呢?先期建设十万辆的产能,第二期就是百万辆。”谭庆丰不确定地说道。
  “这事情我觉得还是得问问郑主任跟刘主任,国家没有这方面的决策,而且我们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小轿车生产经验,就连541基地那边,生产的客车跟面包车,生产线基本上都是半人工半机械化的。”梁晨星摇了摇头。
  国外装备供应商的态度非常明显。
  不是他们不在意这样庞大的订单,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中国方面有这样庞大的项目。
  “541基地那边产能也需要进行大力扩张,他们是怎么处理的?”谭庆丰问着梁晨星。
  后者不由一愣,根本就没有询问541基地那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他们也是从国外引进设备来增加产能,那么,嘉陵厂跟他们在这事情上面进行合作,一起引进设备,谈判的筹码就能够显著增加啊。
  “这个得您跟他们联系。我这边问他们,估计都不会理会我的!”541基地的地位远比嘉陵厂更高。
  那边本身就是一个地位非常高的军工厂,而且轻型客车以及中型客车的业务展开也是非常不错的。仅仅是他们的面包车业务,一年就能够有着数亿的营业额。
  还没有等到谭庆丰找541那边,541基地的负责人姬飞就上门来了,直接开门见山,“目前总部框架还没有成立起来,乘用车事业部框架都没有开始搭建,不过我们两家的压力最重,而引进生产线以及设备的问题,咱们两家合在一起,应该更加容易。”


第1280章 中国汽车产业之究竟谁阻击谁
  “这事情,虽然我们的项目够大,但是如果不进行宣传,国外或许不会相信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毕竟,在这之前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业务!”谭庆丰对于姬飞亲自来找自己很是高兴。
  把他自己的担忧也给说了出来。
  541基地是为了省钱,而他们则是为了更快地建设产能。
  “那咱们就宣传起来,我们先搞一个合作签约仪式,并且对外宣传联合成立乘用车公司,全面扩大汽车产能,公布投资计划,然后你们跟重庆市政府搞一个签约仪式……”姬飞已经有了方案。
  姬飞的地位虽然高,但是他的话却不能让谭庆丰放心。
  “这事情不用向管理委员会请示?”
  “如果什么事情都向上面请示,咱们还能做什么个事情?这事情丢给我们,就摆明了上面的态度,他们不想管。而且,刘主任应该对你们说过,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吧?”姬飞的强势,基本上是学着刘一九而来。
  即使他只有四十出头,在这些事情上面处理经验也远比年龄大了他一轮还多的谭庆丰要丰富不少。
  更重要的是魄力的问题。
  想到眼前这人的身份,谭庆丰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毕竟是姬飞先提出来的,即使要问责,这也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
  于是,两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开始筹划起来,对外公开宣传,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由解放军第九研究院民品产业事业总公司对中条山541基地下属的汽车产业扩大投资,初期投资规模100亿人民币,同时,在重庆的嘉陵摩托车厂成立轿车生产工厂,初期投资40亿元,五年内完成十万辆轿车生产的产能建设,并且在未来继续加大投资,十年内建成拥有百万辆轿车生产能力的大型汽车厂。
  同时,项目筹建单位公开宣布,他们的汽车生产线将会面向全球汽车装备供应商进行招标,选择符合公司汽车战略的装备制造企业为他们的汽车产业提供生产线。
  消息一出,整个中国沸腾。
  同样,世界也开始沸腾了起来。
  只不过,这跟中国国内的沸腾完全相反,中国国内沸腾,那是因为中国如此大的投资,说明国家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轿车不用再靠着从国外进口。
  国外的媒体同样大篇幅地报道这事情,毕竟,这几年除了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跟苏联对峙中逐渐取得上风而让人们麻木的报道之外,也没有什么让大家伙开心笑一笑的事情了。
  “中国人能够年产百万辆汽车?他们卖给谁呢?以目前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刚刚破百的中国人收入来说,一辆价值数万甚至数十万的汽车,他们不吃不喝一辈子,能够买得起?难道准备进入国际市场上跟国际汽车制造商竞争?”
  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宣传,甚至很多还是那种穿着破烂,国家贫困的报道。
  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人依然拖着长长的鞭子,穿着草鞋……
  “中国人要发展汽车产业?汽车上的零件他们能够生产出来?发动机能够让他们的汽车跑起来吗?”
  虽然媒体都是各种嘲笑,然而,真正了解中国这个活力绝大的新兴市场的人,却是沉默地闭上了嘴巴。
  中国拥有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人口优势。现在开始,这些人口优势已经让中国连续十年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经济增长。
  尤其是各国高层领导人,对于这事情表示了密切的关注。
  “这些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