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这种产品出现之后的第一周最后一天,硅谷的苹果销售店里面出现了混乱,比利公司的员工跟另外一个公司的员工因为抢电脑而打架,最终一人开枪,打死了一人……
硅谷警察局准备封了这家店,却被其他的程序员们给包围起来。
于是,更多的警察被调集来了。
第二天,这家店外面聚集了数百人游行示威!
而在其他有着这种产品的体验店外面,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我们要计算机!”
“我们要最好的计算机!”
这是游行的美国群众的口号。
“我们要玩游戏!”
甚至,在体验了这些计算机上面附带着让人欲罢不能的游戏之后,很多年轻人也加入到游行之中。
“我们要更好的办公软件!”
在硅谷,游行的群众越来越多。
很多计算机软件公司甚至因为这个而罢工了。
消息顿时就震惊了全球,人们完全没有想到,一款计算机的推出,会让他们把目光投放在苏联有关消息之外。
“这些计算机为什么能够让人们这样疯狂?”这几乎是所有计算机生产制造公司的执行CEO对他们市场部人员的问话。
“据说性能远远超过我们一带甚至更多……”
“我们的技术人员是干什么吃的?”
所有的计算机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都是被躺枪了。
事情在持续发酵。
“加西先生,你对未来市场预期如何?再这样下去,这可会造成不小的冲突啊……”叶璇举着手中的报纸,对着加西一脸的笑意。
加西的嘴角抽搐了一番,从计算机诞生到现在,根本就不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现在,你们可以放出消息,说这些计算机可以预定了。”见到加西不回答自己的话,叶璇对着加西说道,“虽然不是苹果生产的,也不是你们的商标,但是这些计算机将会有着很大一部分是由你们经受卖出去。”
“定价多少?”加西问道。
“7998美元。”叶璇毫不犹豫地说道,“抛开关税以及制造成本,每一台,你们将会获得至少七百美元的利润。如果一年能够销售一百万台,那么……”
叶璇帮着加西算着这个帐。
苹果公司的产值虽然不小,但是占据的销售比例却越来越低,并且出现了亏损!
每年7亿美元的利润,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拒绝的。
而中国人,需要的只是通过他们进入市场。
很快,苹果公司就宣布,跟中国神州计算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技术上面进行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同时,苹果公司跟中国神州公司合资组建新的公司,并且宣布,所有的苹果渠道全部向中国的计算机开放,从90年开始,接受预定,至于产品什么时候能够交付客户,得看中国人的计算机制造基地什么时候开始……
就这样,中国人的计算机通过苹果,进入到了美国的市场。
仅仅第一天,就接到了超过三万台的订单。
一个月时间,接到的订单超过二十万台!
“订单还在持续增长,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怎么把计算机卖出去,而是我们如何完成这些订单的交付!一期工程完成,每年我们的产量只有十万台!”叶璇直接找到了郑浩,把问题甩给了他。
“这些老外居然这样有钱?”郑浩目瞪口呆。
每台计算机,售价7998美元,这可是数万软妹币!
他们的计算机产业,还没有开始推向市场,就已经捞了差不多14亿美元的营业额。
这些钱,都将会很快进入到他们公司的账户。
“咱们一期工程,还有13天才会投产……”叶璇有些无语,自己跟郑浩说正事呢。
“那就马上开工二期,争取年产一百万台,甚至更多。另外,可以跟我们的那些配套厂商协作,把非核心的加工业务产量扩大,我们只生产核心的零部件以及组装……”郑浩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美国那边的第一批款到了,就开始。”
“要不咋那么还是先用自己的钱吧……”美国的钱到了,得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呢。“早一天开工,就早一天投产,虽然国外短时间无法追上我们,但是以后呢?”
“那就这样!”
“你不问问我哥?”叶璇突然问着郑浩。
郑浩一愣,这事情自己就可以做主啊,旋即想到刘一九如同躲瘟神一样避着这妞,当即就说到,“这事情他不会管,好像这段时间很忙,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你也清楚,他的行踪是保密的……”
为了打消这妞继续问各种问题,郑浩如此说道。
遭来的,则是这妞的白眼儿。
第1366章 北斗卫星终于要上天了
郑浩其实是知道刘一九的行踪的。
目前,各种项目都是已经走上了正轨,刘一九的精力,主要就是投到了更加先进的智能程序开发上面。他所使用的,是基地里面按照他的要求专门给弄出来的一台超级计算机。
李锐把两个孩子丢给她母亲,自己则是带着基地里面一帮子娘子军开始在外面弄超市的事情,倒也没有谁来打扰刘一九。
就这样,一直进入到90年的四月底。
“刘主任,我们北斗系统第一科实验卫星以及发射使用的火箭都已经准备好了。预计在五月一日凌晨四点35分进行发射……”这个消息,是航天那边专门派基地隔壁的航天基地的人过来告诉刘一九的。
刘一九一愣,随即脸上就浮现出了笑容,“火箭跟卫星都准备好了?”
“是的,目前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我们首长让我问您,有没有时间过去参观……”
“有,这样的事情,没有时间也得挤出时间去参观啊!”刘一九当即就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告诉他们,我这就准备去卫星发射基地。”
反正他这工作,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一直都是期盼着北斗卫星系统上天,甚至为了这个他都付出了不少,第一颗实验卫星上天,他不可能不在现场。
“这次的卫星发射,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咱们为这个项目奋斗了这么多年!”刘一九先是到了航天工业部,钱学森正在召开这次卫星发射的会议。
见到他到了,接待的人直接把他带到了会议室里面。
这个项目,几乎集中了中国所有最顶级的卫星专家以及火箭工程师。
火箭虽然是民用,但是上面的技术跟军用战略导弹也是没有任何的区别的。
第一颗实验卫星以及第一枚配套的长征三甲火箭,投入的研制经费超过二十亿。
“九院那边的众多项目,目前都是在等待着我们的卫星那系统,所以,不容有任何的失误。在发射前的各种检查工作,必须进行得更加细致,否则,一旦发射失败,这将会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造成严重的打击!”负责整个卫星系统工作的陈芳允这几年越发苍老起来。
这个实验用的卫星系统,就是利用他在1983年提出使用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性的定位导航功能,主要目的,就是军用。
在前面数年的时间,为了论证,专门增加了中星一号以及二号通讯卫星的功能,并且进行这方面的实验,论证了技术完全可行。
有着九院的资金投入,使得北斗系统的研制工作提前了数年得以实现。
“即时失败了,也没事。这个关乎到国家国防事业,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大家没有必要有太多的压力。这段时间九院的收益不错,经过院里面协商,准备再次在北斗系统上面增加约五十亿的投资!所以,接下来的几年,你们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设计新的卫星,制造出来,生产火箭,然后把我们的卫星送到预定的轨道上面。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区域性的定位导航卫星系统,而是需要全球的!”刘一九这也是给航天送上了一份大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卖东风的钱,已经被航天耗费的差不多了。
同时,国内因为全力发展经济,这几年的军工生产根本就不多,加上九院抢夺走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很多的军工厂都在转型。很多因为作用特殊没法转型的,也不过是在苦苦挣扎。
航天确实有些无以为继的感觉。
尤其是他们在北斗系统上面投入之后。
卫星系统,新型火箭,控制技术等都得更加先进复杂,需要投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老陈,你把咱们北斗卫星系统的发展计划给刘主任介绍一下吧。”钱学森在一边看着刘一九,一脸的笑意。
陈芳允点了点头,然后就使用从九院搞到的投影仪,播放早就制做好的幻灯片。
这倒是让刘一九一愣。
好像是早有准备啊。
还没有反应过来,陈老就开始介绍了。
“根据目前我们的技术基础以及经费情况预算,为了很好地发展我们的航天通讯技术,避免盲目研究而造成研究经费的浪费,经过整个航天工业部以及中科院众多同志们的讨论论证,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总体来说,就是北斗系统分三步走,实现全球定位导航功能。在91年元月一日之前,完成第一套系统静止轨道上发射两颗能够进行有源定位的区域卫星定位导航通讯系统,同时,发射一颗备用卫星……第二步,在95年之前,实现区域无源定位……2004年实现全球无源定位……”
陈老的介绍,让刘一九瞬间有些失神。
完全就是之前北斗走的路子啊。
只不过,时间上有了变化而已。
在原本的世界里面,共和国最终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直到2020年才完成。
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共和国的卫星系统将会提前16年的时间覆盖全球。
这样一来,共和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将会发展得更快,甚至连发射天宫号空间站的计划也能够提前16年,登陆月球同样能够提前16年,就连建立月球基地的时间,也不用等到2046年了。
“以目前我们的技术条件,实现这样的目标,主要有哪些困难?卫星的性能才是最为关键的决定因素。我相信我们的火箭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我们的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上面。卫星控制系统,远程遥感技术等,这些都是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刘一九不是傻子,对方介绍这个,肯定是在很多方面需要九院进行配合的。
九院跟航天在这几年的合作过程中技术合作是越来越紧密,双方的技术水平也都是了解的。
之前他才提出,会增加大约五十亿人民币的投资,完全就是没有准备回收这些资金的。
对方不可能在之前就知道。
他说了给钱,还是五十亿,依然这样介绍,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技术方面了。
“确实,我们的技术条件离这个还是差的很远。不过,这些规划,都是根据我们自身的技术发展以及九院的技术发展而得出来的。我们需要九院在计算机技术,材料,顶级的机械制造,甚至是自动化控制方面进行支持……”钱学森对着刘一九说道。
他说的这些领域,可都是九院最为核心的。
刘一九的性格他了解,是否会同意支持,这个倒是难说。
“这些方面都不是问题。不管是航天,还是我们,都是属于国家,而不是哪个私人。我们大家的目的都是一直的,那就是让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坚如磐石!”
刘一九的这番话,瞬间就获得了老头子们无数的掌声。
如雷的掌声,让刘一九自己都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等到掌声停下来,他才有些脸红地说道,“还是介绍一下这次我们的卫星以及火箭情况吧。”
刘一九需要得到这次卫星以及火箭的性能参数,然后用来跟国家当时发射这些卫星系统使用的卫星与火箭进行性能对比。只有这样,才能评估整个国内的科技基础,并且以此为基础,衡量北斗卫星系统三步走是否能够实现。
“这颗卫星是我们北斗卫星的第一颗,同时也是担负着实验性质,直接就明明为北斗一号……这卫星具有遥感功能,能够对地面进行远程遥感,并且通过信号处理,把拍摄到的图片反馈到地面控制中心……由于分辨率的问题,所以,精度并不是太好,这毕竟是实验嘛……另外,卫星具有定位功能,在地面使用专门设计的同一信号源,能够实现远程通讯,并且利用遥感拍摄的地域图片跟控制中心联系,实行通讯定位功能……同时,能够对装备了信号接收设备的装置进行定位以及导航……”
“88年的时候咱们国内不是才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1号,那个遥感技术不是多好吧?”
刘一九皱起了眉头。
遥感技术,是军用卫星必不可少的。
“目前九院利用运十作为平台,遥感技术比风云1号要强很多。如果以这个为基础……”陈芳允看着刘一九。
“没有问题,这方面的合作,不仅是我们两家合作,就连中科院等有这方面的技术的,都进行合作。”刘一九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
遥感技术,这是无法避免的东西。
尤其是在未来的军用卫星中,通过天空看到地面上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的模式就会再次发生改变。
有了这样的技术,中国军队不仅可以利用这方面的技术辅助进攻,同时更能利用这方面的技术来让军队模拟在敌人这种情况下进行作战。
那种情况下的部队战斗力,是现在不可想象的。
第1367章 全球送快递的东风
“所有的合作,都没有问题。当然,有的东西,我们九院得为主导,至于后面的成果,对外公布,那就无所谓……”刘一九现在很好说话。
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根本就不拒绝。
唯独就是把技术开发的主导权掌握在九院的手中,这样才能控制项目的研究进度以及研究经费不被乱整了。
“至于火箭方面,由于是利用长征3号改进而来的,除了G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2。65吨,飞行能力以及星箭对接性能提高,同时,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把卫星送入低倾角的轨道或是超同步转移轨道,从而提高使用寿命……也就是说,新型的长征三号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