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矿业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矿业巨头-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骂完了,也没了吃饭的心情,转身返回了酒店。
  在他看来,矿山技术工作,没有一定的经验,根本不可能干出什么来。
  很多大学生刚出校门,连基本的岩性都不认识,这是普遍现象。
  这三个人在山上乱跑,等到什么都不懂,什么收获都没有,自然会哭着喊着来求他帮忙。
  这些天,他就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一直等待李唐上门求饶。
  可惜,他打歪了主意。
  何润琦和韦世兴确实如他所猜测那样,上了矿山,看什么都稀奇,看什么都是一脸茫然一问三不知。
  然而他低估了李唐的本事!
  隔天,韦世兴似乎是感受到了李唐的决心,早早就顶着沉重眼皮爬起来,跟着李唐和何润琦一起坐车到矿山上。
  胡洋禹依旧践行自己的想法,顽抗到底。
  德门铜矿山是一座开采二十年的老矿山,整个山坡被挖掉了大半,中间还凹进去一个狭长的大坑。
  一台钩机在大坑的底部,进行开采作业。
  几辆大卡车装满了矿石或者矿渣,顺着蜿蜒的山道,一点点爬升,最终到达顶部的选矿厂。
  矿石进入选矿厂第一步是破碎,机械碾压石头发出咔咔巨响,震耳欲聋。
  矿山技术部部长是一位退休又返聘的七十岁老员工,得到矿长指示,每天早早等在矿山入口处,就算李唐等人不来,他也总是一天不落。
  “许老!”李唐下了车,连忙小跑过去。
  许老全名叫许绍希,是矿山最早一批员工,一家三代人都在矿山上工作。
  “今天来这么早。”
  许绍希身材清瘦,微微佝偻着脊背,矿山的早晨比较凉爽,披着一件深蓝色的工装外套,头上戴着解放帽。
  这么多天来,李唐等人第一次来这么早,之前都是下午才姗姗来迟。
  “今天还想把整个矿山都转一转,还得麻烦许老您给我们带路了。”


第22章 矿渣堆积如山
  “麻烦啥哟,你们这些专家从燕京过来,给我们矿山想方设法,只要矿山能够开下去,我这点辛苦算什么。”
  许绍希说着,带着李唐等人绕过嘈杂的选矿厂,向矿层的倾向方向走过去,一边走一遍闲聊着:“当年矿山开矿,我们这些职工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很多人还是拖家带口。你说万一矿山关了,不给大家发工资,我们这些人,没有土地,没有工作,一家老小怎么办?”
  “总会有办法的。”李唐能够体会老人的担忧。
  他们走到高出,看着被挖去大片岩层的矿区,低头向下看,深度超过一百米的深坑,不由得有些头晕目眩。
  “二十年前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地表都是铜矿石,品位高的地方甚至超过百分之五。来了之后,上千人一人一把铁锹,热火朝天的挖矿,后来才引进了各种机械。”
  看遍了矿山的点滴变化,老人满眼唏嘘。
  短暂的感慨之后,他又介绍道:“德门铜矿山是属于斑岩型矿山,你们都了解斑岩型矿山吧?岩浆带着矿物质,通过岩浆管道,涌到地面,在与地表岩层接触中发生热液作用,矿物质富集形成矿床。这个矿山的矿体,像一个漏斗,上宽下窄。我们把浅部富集矿体开采之后,地下深处的矿体,品位低,矿体还逐渐变小,开采难度增大,开采价值也逐渐变低。”
  他从技术员开始,到如今的技术部部长,主要干的工作就是摸清矿体的位置,准确指导矿层的开采。
  矿山上的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没人比他更加清楚。
  明知道矿山资源枯竭已经无可逆转,他的内心,还是有着一丝奢望,也许有真正的专家,能够提出更加先进的,别人不知道的开采方法。
  也许地下还潜藏着还未发现的巨大矿体!
  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如果失去工作,他们又能去哪里安家立命?
  老人在这个矿山,付出了所有。
  李唐深有感触,看着满目疮痍的矿山,就像是大地母亲身上的一个巨大的伤疤。
  “走吧,我们去下一个地方看看。”
  他们顺着矿层倾向继续往前走,翻过一个小山坡,很快看到一座巨大的人造山!
  “开矿二十年,开出一吨矿石,就需要挖出数吨的矿渣,矿渣全都倒在了这里。”
  许绍希指着乱石堆积而成的大山,“矿山就算要关停,这些矿渣,也是一个麻烦。现在国家要求矿山闭坑,必须要做复垦复绿,占地这么大的矿渣堆积场,光后续的费用就得上百万。”
  “去看看这些矿渣。”
  李唐一眼看过去,矿山道路在矿车来回碾压下,路面平整宽阔,顺路也就过去了。
  当!
  走到了矿渣上面,韦世兴百无聊赖的捡起地上一块石头,猛地甩了出去,砸在远处的石碓上,一声脆响,碎块飞溅。
  “你去把刚才丢过去的石头捡回来!”李唐面色冷峻的开口。
  韦世兴吓了一跳,连忙小跑过去把刚才丢弃的石头捡回来。
  许绍希以为李唐生气,连忙笑容慈祥道:“矿山上没什么人,在这里丢一块石头不会有危险的,不打紧。”
  “把石头拿给我。”
  李唐从韦世兴手里接住石头,抓在手上仔细的研究起来。
  石头整体呈灰绿色,在岩石破碎的边缘,隐约能够看到黄色的纹路。
  “这是中蚀变千枚岩。”他很快得出了结论。
  何润琦和韦世兴看着这块石头,一脸懵逼。
  许绍希露出赞许的目光,“确实是千枚岩!”
  “润琦,把微量分析仪拿来测一下。”
  仪器在这块石头上对着测量了一下,很快读出数据,铜含量高达8%。
  “这么高!”李唐都吓了一跳。
  许绍希倒是很淡定,“在千枚岩里面,会有局部的铜矿富集,不过不成规模,只是偶尔有些地方会比较高。这种情况,在开采中真的很难去分辨,就会被当做矿渣给倒了。”
  “走,我们去矿渣上面去测一测。”李唐拿着微量分析仪,快步走进矿渣堆积的“高山”。
  转了一圈,基本在每个地方都用仪器测了一遍,很快证实了许绍希的话。
  刚才含铜量高达8%的石块,确实只是个例。
  矿渣堆积的石块,铜含量基本都是偏低,含铜的矿渣品位基本也都在0。1%左右,远低于边界品位0。3%的数值,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走到了新鲜出露的矿渣尽头,李唐看到更远处,还有另外一座山一样的矿渣堆积场,不过上面已经长满了野草,一片绿意盎然。
  “那边也是矿渣堆积,不过年代比较久远,都长草了。”
  一般来说,看到杂草丛生的地方,远道而来的专家,大体上也就是远远看一眼,也懒得走过去。
  许绍希倒是无所谓,平常有事没事他也会到处逛一逛,最多是衣服裤子上沾满草籽。
  “能过去看一看吗?”李唐也是一个不怕辛苦的人。
  “当然。”
  老人在前边带路,三个年轻人跟在后面,走进了荒废十数年,长满杂草的矿渣堆积山。
  “德门铜矿山,二十年前开矿的时候,铜矿的品质最好,挖出来的铜矿石品位基本都能够达到5%!当时感觉就是随便挖一车矿石就能够卖钱,大家只顾着挖好矿,边缘的矿石,要是放到现在品位也不差,不过当时全都丢弃了,0。5%品位的矿石当时根本看不上!”老人一边走着,一边笑呵呵的说起陈年往事。
  “这边品位还可以!”何润琦拿着仪器,沿路测量脚边的矿渣,“这一片地方品位都超过0。3%,都达到边界品位了!”
  “很正常,以前冶炼技术不高,只能开采品位高的矿层。八十年代,铜矿需求不大,价格不高,基本上都要2%,甚至3%品位以上才能产生利润,很多现在看来有经济价值的矿石,都当做废料倒在了这里。”
  “真是太可惜了。”何润琦感叹道。
  “这是历史的局限性,发展的必经之路。不像现在,开采技术越来越机械化,冶炼技术越来越高,对于矿石的要求也逐渐降低,现在矿石品位能够达到1%都算是高品位了!”
  “这么多矿渣倒在这里,像一座山一样,太浪费了。要是能够把里面的铜矿都像挤牛奶一样挤出来,就能够卖很多很多钱了!”
  “你说的太简单了,0。3或者0。5的品位,听起来有矿,选矿难度很大,拿去冶炼,投入的焦炭、铁等等成本,高得不得了,根本没有利润。没搞头,除非技术还要更加先进才行。”
  “咱也不是做技术研究的,也不懂呀。”


第23章 该放手还得放手
  他们在前边闲聊着,李唐跟在后面,脑海中的思绪在飞速旋转。
  铜矿冶炼技术一直是制约华夏国内铜矿生产的其中一道枷锁。
  整个华夏,到99年为止,已经探明的铜矿储量达到了6000万吨,其中大部分都是品位很低的贫矿。
  量大,品质低,是国内铜矿的主要特点。
  这一点,与铁矿及其相似。
  工业发展,铁矿当之无愧是第一需求,铜矿足以排在铝矿之后,位列第三!
  这正是未来多年,华夏在国际大宗品市场上,被人扼住咽喉的关键所在。
  未来一周,他们就在长满杂草的矿渣堆积山上来来回回拿着仪器奔跑,用笔记本记录着一个个数据。
  其间,韦世兴也有睡懒觉缺考勤的时候。
  胡洋禹似乎也纳闷,这三个新人背着他搞啥呢,会不会偷偷出去玩耍?
  所以,他有一天跟着李唐等人,来到了矿山上,站在远处,冷眼旁观三人忙忙碌碌。
  “三个傻子!”
  他这样总结了一句,然后安心的躺在酒店的床上混吃等死。
  “三堂会审”的日子临近,秦建设打了一个电话到矿山上,让矿山的人帮忙转告李唐,省城的研讨会只是简单碰面,他不用跑过来了,专家们马不停蹄就赶往矿山,在矿山上进行矿山生命延续的深入探讨。
  这天是专家们一同造访矿山的日期,李唐生物钟很准时,不到七点钟便起床吃早餐。
  “今天咱还是直接去矿山,别通知胡洋禹这狗日的!”何润琦一边吃面,一边狠狠地出主意,“一定要让秦总知道,这段时间以来,胡洋禹干的这些烂事。到时候从矿山回来,秦总直接把胡洋禹捉奸在床,看他以后还敢不敢这样做!”
  如果这么做,着实是大快人心。
  李唐作为过来人,心性成熟,要包容一些,不大愿意做得这么绝。
  当然,这个事情他也没必要替胡洋禹隐瞒。
  二十多岁的人了,自己做什么事情,自然是要负责任的。
  现在领导到来,如果胡洋禹没有通知到位,他这个组长也是有责任的。
  “一会吃完早餐,把他们两个都喊上,还有其他领导在,他丢得起这个人,咱可丢不起。”
  “他都那样了,你就该狠狠地整他丫的!”何润琦愤愤不平。
  “他很快就会后悔的,不着急。”李唐呵呵一笑。
  两人吃完早餐,上楼一人敲打一间房门,敲得很急促很大声。
  “出什么事了?”韦世兴穿着底裤就跑出来开门,睡眼惺忪。
  “秦总到楼下了!”何润琦喊道。
  “卧槽!”韦世兴连滚带爬连忙去穿衣服,脸不洗牙不刷就冲出房间。
  隔壁,李唐敲了很久的门,里面的胡洋禹仍是没有开门。
  其实刚才吃早餐的时候,他们还在餐厅碰面了,胡洋禹就是故意不开门。
  “秦总来了,你看看要不要一起去矿山?”李唐在门外喊了一声,然后转身走下楼,上了车。
  车子刚要启动,胡洋禹喘着气跑下来,麻溜的钻进了车子。
  他并没有彻底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
  听说秦建设来了,还是夹着尾巴来了。
  “难得,今天全体到齐!”李唐呵呵一笑。
  整个矿山停工,严阵以待等待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看到远处的乡道上,一排清一色的霸道越野车疾驰而来。
  果不其然,赵禾浦带着诸多专家,来到了矿山上。
  大家相互之间看起来都很熟悉,并没有太多客套话,直接就往矿山深坑里面查看矿层。
  “李唐!”
  秦建设来过矿山许多次,对这里的地层还算了解,并没有参与到专家的讨论中,反而是来到了人群外围,站在了李唐的旁边,“出来十来天,怎么回事,晒得黑不溜秋的?”
  “地质作就是这样,风餐露宿,这可是您说过的话。”李唐并没觉得辛苦。
  “秦总,您喝水。”
  胡洋禹不知何时,居然准备了几瓶水,首先递给了秦建设。
  “谢谢!”秦建设笑着接住水瓶,打开喝了一大口,“这天还是热,口渴得很。”
  “组长,喝水。”
  在这个场合,胡洋禹并没有厚此薄彼,给身旁几个人都递了一瓶水。
  李唐看了胡洋禹一眼,笑着摇了摇头。
  干正事时候见不到人影,关键场合搞这些小聪明,把歪门邪道的小伎俩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打断秦建设的话题,他挑着眉毛,低声问道:“这段时间在矿山上,有没有发现什么门道?”
  “什么门道?”李唐不解。
  “有没有发现什么新的找矿思路,有没有找到见矿特征?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新的矿体,那真的是价值上亿的发现!”
  秦建设明知道这个事情可能性极低,放在其他人身上,恐怕不抱任何希望。
  毕竟这个矿山面临的难题,早在两三年前就有预警,各路专家也都出谋划策了很长时间,始终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继续延续矿山的寿命。
  可是不知为何,在李唐身上,他隐约间,总感觉黑暗中仿佛能够看到一丝亮光。
  奇迹,也许真的只能由李唐来掌控。
  就像关岭金矿项目一样。
  “这个矿区,地质队伍把地下几百米犁了一遍又一遍,要是有新矿体,早就已经发现了。”
  “这样呀,那真是可惜了。不过不要紧,以学习为主。”秦建设倒也不失望。
  这么大个矿山,这么大的顽疾,研究了几年,不可能说过来看一眼,就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时,专家们看完了矿层,纷纷发表意见。
  “往深部矿体越来越收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